《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80307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docx

《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实施方案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理论教研部

开课时间:

春季学期

课程性质:

公共基础课

课程名称: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编号:

130410020

使用教材: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丁龙召主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课程类型:

通识教育

修读方式:

必修

周学时数:

16周

学分数:

2学分

授课对象:

一年级本科(基地)班

总学时数:

32学时(课堂学时:

22学时其他10学时)

一、课程的地位、目标与任务

(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地位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学科,是我国民族学研究中以民族和民族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广泛研究内容的一门独立学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以该学科研究对象为主要内容,适用于在全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中,帮助青年学生树立科学的民族观、宗教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教材之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之一。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

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并容,理论和政策兼纳,是这一学科的一大特点,是集理论性、政策性和现实性、针对性于一体的学科。

自1981年以来,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大中专院校政治理论基础课的一门必修课,内蒙古大学率先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

二十多年来,对青年学生确立无产阶级民族观,认识和理解党的民族政策,从而自觉地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宗旨:

1.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2.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3.宣传中国各民族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

4.为使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服务

5.为党和国家的民族工作服务

6.为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谐、团结进步事业服务,也就是为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本课程的教学任务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内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现实性、知识性和导向性很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关于中国和世界民族及民族关系特点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民族政策。

中国和世界的多民族性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我国民族政策产生的前提,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是为这种多民族性的存在发展而服务的。

三者在内容上既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又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所形成的辩证统一整体,构成了科学系统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

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讲清三个问题:

(1)学什么?

(2)为什么要学?

(3)怎样学?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对象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

四、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五、学习的方法

教学时数:

2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讨论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课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

(3)学习的主要方法?

(4)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和发展。

第一章中国民族概况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我国民族的基本情况,以及解放前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

(2)论述中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并应特别强调各民族为祖国统一形成做出的重要贡献,自觉维护祖国的统一。

教学要点:

(1)我国的人口构成、民族构成。

(2)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3)少数民族地区的一般特点。

(4)各民族共同缔造新中国。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我国民族概况

一、民族构成

二、民族的分布特点

三、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第二节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

一、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三、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四、各族人民共同创建了新中国

第三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自学)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内涵

三、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教学时数:

4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播放教学片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论述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及形成的原因?

(2)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有哪些主要特点。

(3)为什么说各民族共同缔造了伟大祖国?

(4)简述各民族对祖国疆域的开辟。

(5)简述元朝建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

(6)为什么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统一始终是主流?

第二章中国的民族关系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时期民族关系的内涵。

(2)理解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和发展的历程;自觉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教学要点:

(1)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念、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

(3)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4)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内容

三、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第二节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和特征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趋势

三、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三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教学时数:

2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播放教学片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2)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3)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之间关系如何?

(4)怎样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三章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及其含义、特别是要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民族六个特征的理论。

(2)认识民族形成的时间、基本条件及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要深入理解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3)要掌握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民族发展的基本规律,深入理解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民族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因。

(4)要掌握民族消亡的时间、标志及规律,要深入理解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自然的过程。

教学要点:

(1)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

(2)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中国化的内容。

(3)民族与其他人们共同体的区别。

(4)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

(5)民族形成的时间、途径和条件。

(6)民族发展的规律和制约因素,民族发展的类型、两种不同的趋向。

(7)民族消亡的时间、途径和一般规律,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民族消亡的主要标志。

(8)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民族的概念

一、“民族”概念的出现及含义的演变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的产生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一、民族形成的时间和基本条件

二、民族的发展

三、民族的消亡

四、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意义

第三节民族与国家

一、民族与国家的区别

二、民族与国家的联系

教学时数:

2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什么是民族?

民族与其它人们共同体区别?

(2)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3)民族形成的时间与条件?

(4)民族发展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5)什么是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

二者的区别何在?

(6)什么是民族融合?

什么是民族消亡?

二者的联系?

(7)民族发展的类型及其划分依据。

(8)民族发展的规律、自然同化的规律、民族消亡的规律。

(9)怎样理解民族融合?

(10)认识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的意义。

(11)民族与国家的区别。

(12)民族与国家的联系。

第四章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民族问题的内涵,认识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理解民族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对于民族问题,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看法。

(2)认清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具有不同的性质、内容和实质;分清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正确认识二者关系的意义。

(3)理解并把握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存在的长期性。

(4)认清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了解民族问题在社会总问题的地位与作用;正确认识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教学要点:

(1)民族问题的内涵,不同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2)民族问题的表现。

(3)民族问题的特点。

(4)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5)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

(6)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的理论渊源,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的含义。

(7)民族问题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容和任务

(8)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民族问题

一、民族问题的内涵

二、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三、民族问题的性质和表现形式

四、民族问题的特点

第二节民族问题与社会发展总问题的关系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理论渊源

二、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的含义

三、民族问题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内容和任务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一、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国内的民族关系

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的繁荣发展

三、“两个共同”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

教学时数:

2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讨论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什么是民族问题?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2)不同社会条件下民族问题的表现。

(3)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与区别?

(4)我国民族问题特点。

(5)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

(6)民族问题与社会总问题的关系如何?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的理论渊源?

(7)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的含义?

(8)不同历史时期民族问题与总问题的联系。

(9)为什么说,在无产阶级革命与帝国主义时代,民族问题从旧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转变成为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10)民族问题与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讲清民族平等口号的来源,无产阶级平等观和资产阶级平等观的区别;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的特定含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处理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的丰富和发展。

(2)明确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讲清马克思主义确立和坚持处理民族问题基本原则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以这一原则作为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根本方针和根本政策。

(3)了解民族观的概念,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资产阶级民族观的内容;明确民族主义是资产阶级民族观的核心和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对民族和民族关系的态度与看法,讲清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要进行历史的具体的分析。

(4)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时期存在的“民族主义”。

教学要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各自含义。

(2)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3)两种对立的民族观及其表现。

(4)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5)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一、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的形成和发展

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原则的内容

第二节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民族主义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

二、民族主义及其表现

三、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第三节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的理论与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的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原则的理论与实践

教学时数:

4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讨论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2)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各自含义?

(3)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4)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坚持这一原则?

(5)什么是民族观?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与资产阶级民族观的对立?

(6)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及其表现?

(7)如何全面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民族主义?

第六章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认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依据、原则和特点;使学生基本上掌握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功能以及民族区域自治的地位。

(2)深入理解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使学生理解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要性,掌握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与监督机制情况,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要点:

(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情况。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4)杂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越性。

(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民族区域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民族区域政治制度的定位

二、民族区域政治制度的性质

三、民族区域政治制度的要素

四、民族区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五、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第二节中国实行民族区域政治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一、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

二、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

第三节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地区的创立

三、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自治区的建立

第四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一、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三、加强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制建设与监督机制

教学时数:

4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讨论

(3)播放电教片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2)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定位、性质、特点、类型如何?

(3)我国设立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地位和区划的原则是什么?

(4)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依据?

(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

(6)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什么优越性?

(7)杂散居少数民族的现状。

(8)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措施?

(9)《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与实施。

第七章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理解和认识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深刻领会“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

(2)要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要进一步理解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教学要点:

(1)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

(2)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原则以及政策。

(3)以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需要提高和发展的方向。

(4)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发展状况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二、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第二节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原则

二、培养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措施

第三节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数量、质量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一、继续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二、进一步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

三、内蒙古自治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状况

教学时数:

2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讨论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必要性。

(2)少数民族干部具有与民族地区特点相适应的特点和优点?

(3)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原则、路线、标准以及政策措施。

(4)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

(5)内蒙古地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

第八章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深刻领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主题的内涵及重大意义。

(2)要理解和认识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了解和掌握党和国家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方针政策。

教学要点:

(1)党和国家在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时的主要措施,取得的成就。

(2)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3)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方针、原则。

(4)加速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政策和措施。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

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三、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第二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

一、坚持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

二、兼顾国家利益和当地少数民族实际利益的原则

三、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大力推进“兴边富农”行动

五、着力落实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

第三节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事业

一、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文化道德素质

二、大力发展科技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的科技竞争力

三、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促进民族文化事业发展

四、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体育事业,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

教学时数:

4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讨论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意义何在?

(2)解放后,党和国家是怎样恢复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

(3)建国以来,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措施?

(5)民族地区科技发展措施?

第九章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明确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认识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正确对待民族语言文字。

(2)讲清民族风俗习惯的概念,形成的因素;认识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正确对待民族风俗习惯。

教学要点:

(1)我国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

(2)使用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3)党和国家关于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4)我国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情况。

(5)民族风俗习惯的特点和作用。

(6)党和国家对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重视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情况

二、语言文字在民族发展中的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对语言文字的态度

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第二节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一、我国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情况

二、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及作用

三、民族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教学时数:

2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讨论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的基本情况?

(2)我国少数民族使用文字的情况如何?

(3)马克思主义对待民族语言文字问题的态度?

(4)民族语言文字对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有何作用?

(5)党和国家对待语言文字的政策是什么?

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政策?

(6)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原因?

(7)我国各民族风俗习惯有哪些特点?

(8)民族风俗习惯的作用?

(9)党和国家对待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

第十章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情况,认清我国宗教信仰的特点。

(2)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党和国家对宗教的政策,自觉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教学要点:

(1)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情况。

(2)我国宗教信仰的特点。

(3)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观点。

(4)党和国家对宗教的政策。

(5)怎样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2.讲授章、节、目的名称、学时数分配:

第一节我国宗教概况

一、我国宗教

二、内蒙古的宗教

第二节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的基本理论

二、我国宗教信仰的基本特点

三、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第三节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宗教工作方针

一、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二、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三、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教学时数:

2学时。

3.章节的授课方式:

(1)讲授

(2)讨论

(3)播放电教片

4.章节思考题或习题提示:

(1)我国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状况?

(2)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法律含义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政策?

(3)我国各民族宗教信仰的特点?

(4)马克思主义对待宗教的基本态度?

第十一章当今世界的民族及民族问题

1.讲授章节的重点、难点和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世界民族问题的内涵及其表现。

(2)认识和掌握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影响;把握当今世界民族问题发展的趋势。

教学要点:

(1)世界民族、种族、语言、宗教基本情况。

(2)世界民族问题的表现。

(3)世界民族问题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4)当今世界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