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8599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0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docx

综合布线测试资料

测试部分

 

1、测试目的

2、

在现在的政府部门、公司和企业中,信息已成为一种关键性的资源,它必须精确、迅速地传输于各种通讯设备、数据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之间。

而保证这些应用的条件是公司有一套良好的网络系统,而在网络系统中布线又是最基础设施。

据统计,网络系统70%的故障源于布线系统的质量。

因此网络的健康应该首先从基础──布线抓起。

而当一个布线工程结束时,我们如何来给予评定和验收呢?

这就要通过测试数据、竣工图纸等相关资料来评定。

因此,测试的目的为:

(1)为工程的验收提供相关的证据

(2)

(3)为工程的质量保证提供相关的证据

(4)

(5)为今后网络系统的维护提供重要保证

(6)

3、测试的内容及指标

4、

测试内容:

铜缆指标:

(1)长度

(2)

(3)特性阻抗

(4)

(5)带宽

(6)

(7)线对图

(8)

(9)最大衰减

(10)

(11)近端串扰

(12)

(13)ACR

(14)

(15)传播延时

(16)

(17)回波损耗

(18)

(19)直流环路电阻

(20)

光缆指标:

(1)长度

(2)

(3)光缆波长窗口参数

(4)

(5)最小模式带宽

(6)

(7)最大衰减

(8)

(9)回波损耗

(10)

测试方法

所需设备:

(1)测试仪一套以上

(2)

(3)铜缆测试模块一套以上

(4)

(5)光纤测试模块一套以上

(6)

(7)熟练测试人员二名以上

(8)

(9)信息点分布图

(10)

(11)所有有信息点工作区的钥匙

(12)

(13)相关更改工具

(14)

测试链路连接图:

 

基本链路连接图

 

A=C=2m;B≤90m

信道连接图

 

B+C≤90m

A+D+E≤10m

 

测试指标:

铜缆测试指标:

(以下指标符合ISO/IEC11801、EIA/TIA568、EN50173等国际标准和国家的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的相关标准)

(1)长度

(2)

水平长度≤100米;

建筑物主干长度≤500米;

园区主干长度≤1500米

 

(3)特性阻抗

(4)

规定中系统链路的特性阻抗有100欧姆、120欧姆、150欧姆三种,这里我们推荐使用100欧姆的链路系统。

 

(5)带宽

(6)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应用中,有六类系统(200MHz);超五类系统(100—200MHz)和五类系统(100MHz)。

从性能价格比上讲,我们推荐使用带宽为100—200MHz的系统链路。

 

(7)线对图

(8)

屏蔽系统接线图的测试:

主要测试水平电缆终接工作区模块式通用插座及交接间配线设备接插件接线端子间的连接是否正确,要注意第九芯接地线的连接良好,否则会影响系统的屏蔽性能以及相关的指标。

正确线对

反向线对交叉线对

串对

 

(9)最大衰减:

见前面的测试连接图。

(10)

衰减测试:

以下测试是20℃时的测试数据,超五类对绞线缆每增加1℃则衰减量增加0.4%。

基本链路衰减量(总长度<94m,见下表)

频率(MHz)

3类(dB)

超5类(dB)

1.00

3.2

2.1

4.00

6.1

4.0

8.00

8.8

5.7

10.00

10.0

6.3

16.00

13.2

8.2

20.00

-

9.2

25.00

-

10.3

31.25

-

11.5

62.50

-

16.7

100.00

-

21.6

 

信道衰减量(总长度<100m,见下表)

注:

包括各电缆段、接插件以及10m(跳线+设备连接线)的衰减量的总和。

频率(MHz)

3类(dB)

超5类(dB)

1.00

4.2

2.5

4.00

7.3

4.5

8.00

10.2

6.3

10.00

11.5

7.0

16.00

14.9

9.2

20.00

-

10.3

25.00

-

11.4

31.25

-

12.8

62.50

-

18.5

100.00

-

24.0

 

(11)近端串扰:

是对绞电缆的线对间的信号感应。

近端串扰损耗必须在每一线对的两端进行,在超五类链路中每两对间的串扰都要测试。

(12)

基本链路近端串扰损耗(指最差线间)

频率(MHz)

3类(dB)

超5类(dB)

1.00

40.1

60.0

4.00

30.7

51.8

8.00

25.9

47.1

10.00

24.3

45.5

16.00

21.0

42.3

20.00

-

40.7

25.00

-

39.1

31.25

-

37.6

62.50

-

32.7

100.00

-

29.3

 

信道近端串音损耗(指最差线间)

频率(MHz)

3类(dB)

超5类(dB)

1.00

39.1

60.0

4.00

29.3

50.6

8.00

24.3

45.6

10.00

22.7

44.0

16.00

19.3

40.6

20.00

-

39.0

25.00

-

37.4

31.25

-

35.7

62.50

-

30.6

100.00

-

27.1

 

(13)ACR:

衰减与串音损耗比

(14)

ACR(dB)=串音损耗比率(dB)–衰减(dB)

频率(MHz)

最小ACR限值(dB)

D级

0.1

-

1.0

-

4.0

40

10.0

35

16.0

30

20.0

28

31.25

23

62.5

13

100.0

4

 

(15)传播延时

测量频率(MHz)

链路级别

延迟(us)

0.01

A

20.0

1

B

5.0

10

C

1.0

30

D

1.0

 

(16)回波损耗

频率MHz

最小回损dB

C级

D级

1≤f<10

18

18

10≤f<16

15

15

16≤f<20

-

15

20≤f<100

-

10

 

(17)最大直流环路电阻

链路级别

A

B

C

D

最大回路电阻

560

170

40

40

 

(11)屏蔽系统:

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在单独设置接地体时,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欧姆。

所有屏蔽层应保持连续性。

屏蔽层的配线设备必须接地良好,用户端看具体情况进行接地。

每层配线柜都应采用适当截面积的铜导体单独布线至接地体,或采用竖井内集中用铜排或粗铜线引至接地体,导线或铜导体的截面应符合标准。

接地导线应接成树状结构的接地网,避免构成直流环路。

光缆测试连接图:

连接图1:

连接图2:

 

光纤测试指标:

(1)长度

(2)

水平长度≤100米;

建筑物主干长度≤500米;

园区主干长度≤1500米

 

(3)多模光纤波长窗口参数

标称波长

nm

低限nm

高限nm

参考测试波长nm

最大光谱宽度

850

790

910

850

50

1300

1285

1330

1300

150

 

(4)最小模式带宽

波长nm

最小带宽MHz

850

100

1300

250

 

(5)最大光衰减

布线子系统

链路长度(m)

衰减(dB)

单模光纤

多模光纤

1310nm

1550nm

850nm

1300nm

水平

100

2.2

2.2

2.5

2.2

建筑物主干

500

2.7

2.7

3.9

2.6

建筑群主干

1500

3.6

3.6

7.4

3.6

 

(6)光反射损耗

多模

单模

850nm

1300nm

1310nm

1550nm

20dB

20dB

26dB

26dB

 

测试步骤:

(主要分三个阶段:

施工前测试、施工测试和竣工测试)

1、施工前测试

2、

(1)测试建筑物接地设备是否合格

(2)

(3)水平线缆的通断测试

(4)

(5)主干大对数线缆的通断测试

(6)

(7)光纤的通断测试

(8)

3、施工测试

4、

(9)对穿好的水平线进行通断测试(逐层逐点进行)

(10)

(11)对穿好的主干线缆进行通断测试(逐层逐点进行)

(12)

(13)对穿好的光纤进行通断测试(逐层逐点进行)

(14)

(15)配线架接好后,进行逐点插接测试(逐层逐点进行)

(16)

5、竣工测试

6、

(17)请我方、甲方对水平系统进行逐点测试(专业仪表+专业技术人员)

(18)

(19)请我方、甲方对主干铜缆系统进行逐点测试(专业仪表+专业技术人员)

(20)

(21)请我方、甲方对主干光缆系统进行逐点测试(专业仪表+专业技术人员)

(22)

(23)经双方认可并书面确认后,测试结束,所有测试数据打印后加入竣工稳当中

(24)

 

测试工具:

1、施工前测试用具

(1)通断测试仪

如:

WAVETEK的CVxxx系列产品;台湾3NORTH产品。

(2)测试头

如:

RJ45头、RJ11头、光纤热熔头。

(3)相关工具

2、施工测试用具

(1)线对测试仪

如:

WAVETEK的CVxxx系列产品;台湾3NORTH产品。

(2)测试头

如:

RJ45头、RJ11头、光纤热熔头。

(3)测试跳线

如:

RJ45跳线、光纤跳线

(4)相关工具

3、竣工测试用具

(1)专用测试仪

如:

WAVETEK的LT8600系列铜缆测试仪、FiberKit+光纤测试仪;

MICROTEST的MICROSCANNER系列测试仪;DATACOM系列

测试仪;FLUKE系列测试仪。

(2)测试头

如:

与测试仪匹配的RJ45测试模块、光纤测试模块。

(3)相关工具

验收部分

 

验收步骤:

1、乙方通知甲方工程结束,可以验收。

2、

3、乙方向甲方提供所有相关的图纸和资料。

其中包括:

4、

计算机站点位置图

语音站点位置图

计算机站点位置图与机柜端口位置对照表

语音站点位置图与机柜端口位置对照表

●测试报告

●其他相关资料

5、甲方向电信局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相关资料一份

6、

7、三方共同约定验收时间

8、

9、验收时,电信局和甲方共同先就资料中的问题向乙方提出质疑,并记录在案

10、

11、接下来进行现场的外观检查

12、

13、接下来三方用测试仪进行逐点检测(按协议规定)

14、

 

验收标准:

按国际标准(ISO11801)、美洲标准(EIA/TIA)、欧洲标准(EN50173)、国内标准的最高浮动值进行100%链路测试。

 

验收内容:

阶段

验收项目

验收内容

验收方式

一、施工前检查

1.环境要求

(1)土建施工情况:

地面、墙面、门、电源插座及接地装置;

(2)

(3)土建工艺:

机房面积、预留孔洞;

(4)

(5)施工电源;

(6)

(7)地板铺设

施工前检查

2.器材检查

(1)外观检查;

(2)

(3)型式、规格、数量;

(4)

(5)电缆电气性能测试;

(6)

(7)光纤特性测试

施工前检查

3.安全、放火要求

(1)消防器材;

(2)

(3)危险物的堆放;

(4)

(5)预留孔洞放火措施

施工前检查

二、设备安装

1.交接间、设备间、设备机柜、机架

(1)规格、外观;

(2)

(3)安装垂直、水平度;

(4)

(5)油漆不得脱落,标志完整齐全;

(6)

(7)各种螺丝必须紧固;

(8)

(9)抗震加固措施;

(10)

(11)接地措施

随工验收

2.配线部件及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

(1)规格、位置、质量;

(2)

(3)各种螺丝必须拧紧;

(4)

(5)标志齐全;

(6)

(7)安装符合工艺要求;

(8)

(9)屏蔽层可靠连接

随工验收

三、电、光缆布放(楼内)

1.电缆桥架及线槽布放

(1)安装位置正确;

(2)

(3)安装符合工艺要求;

(4)

(5)符合布放缆线工艺要求;

(6)

(7)接地

随工验收

2.缆线暗敷(包括暗管、线槽、地板等方式)

(1)线缆规格、路由、位置;

(2)

(3)符合布放线缆工艺要求;

(4)

(5)接地

隐蔽工程

四、电、光缆布放(楼间)

1.架空缆线

(1)吊线规格、架设位置、装设规格;

(2)

(3)吊线垂直;

(4)

(5)缆线规格;

(6)

(7)卡、挂间隔;

(8)

(9)缆线的引入符合工艺要求

随工验收

2.管道缆线

(1)使用管孔孔位;

(2)

(3)缆线规格;

(4)

(5)缆线走向;

(6)

(7)缆线的防护设施的设置质量

隐蔽工程

3.埋式缆线

(1)缆线规格;

(2)

(3)敷设位置、深度;

(4)

(5)缆线的防护设置的设置质量;

(6)

(7)回土

隐蔽工程

4.隧道缆线

(1)缆线规格;

(2)

(3)安装位置、路由;

(4)

(5)土建设计符合工艺要求

隐蔽工程

5.其他

(1)通信线路与其他设施的间距;

(2)

(3)进线室安装、施工质量

随工检验或隐蔽工程签证

五、缆线终接

1.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

符合工艺要求

随工检验

2.配件部件

符合工艺要求

随工检验

3.光纤插座

符合工艺要求

随工检验

4.各类跳线

符合工艺要求

随工检验

六、系统测试

1.工程电气性能测试

(1)线对连接图(包括第九芯接地线的通断);

(2)

(3)长度;

(4)

(5)衰减;

(6)

(7)近端串扰

(8)

(9)ACR

(10)

(11)延时

(12)

(13)特殊规定的测试内容

竣工检验

2.光纤特性测试

(1)衰减;

(2)

(3)长度

(4)

(5)特殊规定的测试内容

竣工检验

七、工程总验收

1.竣工技术文件

清点、交接技术文件

竣工检验

2.工程验收评价

考核工程质量,确认验收结果

竣工检验

有关FTP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相关名词:

1、信息技术设备(ITE):

指为以下目的而设计的设备。

1)接受来自外部源的数据(如通过数据输入线路或键盘)

2)

3)在接受数据上执行某些处理功能(例如计算、数据转换或记录、整理汇集、分类、存储、数据传输)

4)

5)提供数据输出(至其他另一设备或将数据或图象的任何一种复制)

6)

7)注:

该定义包括主要产生多种周期性双脉冲电气/电子波并设计成执行数据处理功能的电气/电子装置。

8)

 

2、被测量单元:

用于评估目的并包括1个或以上主机单元的典型ITE或功能上相互作用的ITE组(或系统)。

 

3、主机单元:

给模块提供机械外壳部分的ITE系统或单元,这些模块可能包含射频,并能提供电源分配给其他ITE。

主机单元和模块之间或主机单元与其他ITE之间的电源分配可以是交流、直流或两者均可。

 

4、ITE的分级:

分为2级

A级设备是那些达到A级干扰极限值但没达到B级极限干扰值的信息技术设备。

B级设备是那些达到B级干扰极限值的信息技术设备。

 

屏蔽系统无线电干扰的测量与验收:

我们在对屏蔽信道进行检测和验收时,关于综合布线的指标测试非屏蔽和屏蔽系统是完全一样的,而不同的是屏蔽系统多了几个相关的电信干扰指标和。

以下是屏蔽系统的几个特殊指标:

1、电源终端干扰电压极限值

2、

A级设备在0.50MHz—30MHz频率范围内电源终端干扰电压的极限值

频率范围(MHz)

极限值[dB(uV)]

准峰值

平均值

0.15—0.50

79

66

0.50—30

73

60

 

B级设备在0.50MHz—30MHz频率范围内电源终端干扰电压的极限值

频率范围(MHz)

极限值[dB(uV)]

准峰值

平均值

0.15—0.50

66—56

56—66

0.50—5

56

46

0.50—30

60

50

 

3、电信线路干扰电压极限值

4、

正在指定中。

 

5、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

6、

A级设备在30米测量距离处在30MHz—230MHz频率范围内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

频率范围(MHz)

准峰值极限值[dB(uV)]

30—230

30

230—1000

37

B级设备在10米测量距离处在30MHz—1000MHz频率范围内辐射干扰场强的极限值

频率范围(MHz)

准峰值极限值[dB(uV)]

30—230

30

230—1000

37

 

7、干扰功率极限值

8、

相关指标考虑中。

 

相关测量条件:

测试场地应允许将来自被测试单元源的辐射与环境噪声区别开来,既:

环境噪声电平应至少比源加各种环境条件低6dB。

环境噪声电平应至少比规定的极限值低4dB。

 

被测量单元的布置:

1、通过改变被测试样品的布置试图使最大辐射与典型应用一致。

接口电缆应连接到被测试单元可用的界面端口上,但不限于计算机和外围设备上的标准接口的总线接口。

应观察电缆位置变化造成的影响以找到产生最大辐射的布置,该布置被精确的记录在报告中。

2、

3、互连电缆应是各个独立的设备要求中规定的长度和型号,如果长度可变,则应选择产生最大辐射的长度。

在测试中建议使用屏蔽或专用电缆。

4、

5、电缆的多余长度应在电缆的中心附近捆扎,如不能则要在报告中说明,建议在30—40厘米处捆扎。

6、

7、同种型号的设备有多个端口,只要能证明增加电缆不会对(测试)结果产生较大影响,连接一根电缆到这类端口即可。

8、

9、任一组结果必须附有电缆和设备定位排列的完整描述以便可以重复那组结果。

如有条件应予以规定并用文件证明。

10、

11、在被测试单元中的每一种型号的一个模块应在被评估的每个ITE中正常运转。

对系统测试单元,在合理系统构型中可能包括的ITE的每种型号的一个模块应包括在该被测单元中。

12、

13、使用任何模拟装置代替一个真实的面接ITE,特别是射频信号和阻抗是非常重要的。

下述这些程序将允许单个ITE的测量结果对于系统应用和具有其他同样被测试的ITE和ITE的集成保持有效。

14、

15、

16、

 

终端干扰电压的测量方法:

1、接收机:

采用平均值检波器接收机和准峰值检波器接收机进行测量。

2、

3、人工电源网络:

人工电源网络被要求在终端电压测量点上横跨电源馈电提供一个在高频被定义的阻抗,并提供正在测量中的电路与来自电源线周围的射频能量的隔离。

4、

5、要求连接被测试单元和人工电源网络并且被测试单元边界与人工电源网络紧靠在一起的表面间的距离被确定为0.8米。

电源线应为1米,超长电缆应折回尽可能形成一个不超过0.4米的捆束。

6、

7、接地连接应连接至网络的参考接地点,该接地应1米长并在不超过0.1米的距离上与电源平行连接。

8、

9、由于传导环境噪声与来自本地广播服务的电磁场偶合,使得某些频率不能测量,我们可以适当的附加一个射频滤波器在人工电源网络和主供电电源之间,或在屏蔽室测量。

10、

11、被测单元如未接地并为非落地式,应放置在一个至少2MX2M大小的水平或垂直金属板构成的接地平板距离0.4米处。

与其他任何金属表面或接地平板保持相距0.8米。

在屏蔽室应与墙保持0.4米。

12、

13、参考接地平板应超出落地式的被测单元边界至少0.5米,面积应大于2米X2米。

14、

15、人工电源网络的参考接地点应用尽可能短的导连接到参考接地平板。

16、

 

辐射干扰场强测量方法:

1、在30—1000MHz频率范围内使用带有准峰值检波器的仪器进行测量。

2、

3、天线为对称偶极子程序,在80MHZ以上频率天线应为谐振波长的长度;低于80MHZ的频率,长度应与80MHZ谐振长度相同。

4、

5、天线在A级设备时与被测单元保持30米距离,与B级设备时与被测单元保持10米距离,与地保持1—4米距离,在此范围内测量最大场强读数。

6、

7、测试场地应是平坦的,上空无跨越电线以及附近无反射结构,并且达到天线位置允许的规定距离。

8、

 

高环境信号的测量:

1、在靠近距离上进行测量

2、

3、用公式确定:

L2=L1(D1/D2)其中,D2为靠近距离,D1为标准测量距离,L2为距离D2处的极限值,L1为距离D1处的极限值。

4、

 

干扰功率的测量:

1、测试条件:

地面上空应无反射物,场地应是平坦的,上空无跨越电线以及附近无反射结构,并且达到天线位置允许的规定距离。

2、

3、干扰功率的测量和极限值国家正在考虑中。

4、

 

图1:

标准测试场地

其中:

D=d+2m,式中d是最大被测试单元直径

W=a+1m,式中a是最大天线直径

L=3m,10m或30m

 

图2:

金属接地平板的最小尺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