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儿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5865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动物儿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物儿歌》教案.docx

《《动物儿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儿歌》教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动物儿歌》教案.docx

《动物儿歌》教案

《动物儿歌》教案

《动物儿歌》教案

《动物儿歌》教案1

  教学目的:

  1、发展幼儿听和说的能力,幼儿乐意与小伙伴、老师一起做游戏。

  2、幼儿能够认真倾听老师讲解,知道游戏玩法,理解游戏规则。

  3、幼儿能够正确地说出小动物的名字,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

  教学准备:

  1、儿歌《可爱的小动物》

  2、布置一个小动物居住的房子

  3、小动物手偶、小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1、出示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老师:

今天呀,有好多小动物要来我们班做客,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学过了一首儿歌,里面有好多好多小动物,是什么儿歌呢?

  幼儿回答:

《可爱的小动物》

  老师:

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儿歌欢迎小动物的到来!

  幼儿朗诵完儿歌,教师提问:

儿歌里都有哪些小动物?

  幼儿没说出一个动物名称,教师出示相应的手偶。

  2、老师:

小朋友们这么热情地欢迎小动物,它们可高兴了,它们想给大家表演,小朋友们可不可以帮助他们想一想能做出哪些表演呢?

想一想大象可以做什么动作呢?

  3、游戏:

做客

  游戏玩法:

小朋友要到某个小动物家做客,首先要先敲门,然后学这种小动物的叫声或者模仿小动物的动作,这样小动物才会把门打开,让小朋友进去。

如:

  

(1)全体幼儿有礼貌的问:

鱼姐姐,请问我可以到你家做客吗?

做出相应动作。

  

(2)幼儿进行分组敲门。

  (3)选择户外空旷场地,这样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到哪个小动物家做客。

  (4)结束游戏。

《动物儿歌》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过程与方法:

  1.教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结合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内容,教学字词,了解课文呈现的丰富场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了解昆虫的习性,学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一些常见昆虫的生活习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蜻蜓、蝴蝶、鸟儿给森林带来了蓬勃的生机,蝌蚪、鱼儿、青蛙给小溪带来了快乐,小兔、小马、小狮子给草地带来了绚丽的色彩……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儿歌,也讲的是动物。

文中介绍了哪些小动物呢?

你都认识吗?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和它们做朋友吧!

(板书课题)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藏、造”,翘舌音“食、蜘、蛛、池”,边音“粮”和后鼻音“蜻、蜓”。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蜻、蜓、蚂、蚁”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迷、藏、欢”等字时,可以通过学生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池”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间、运”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示例:

  如果有水,可以养鱼,无水填土,可以栽花。

(谜底:

池)

  形近字对比示例:

  间-门(校门)-问(问题)

  运-远(远方)-送(送别)

  欢-吹(吹号)-饮(饮水)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间”的门字框要写得竖长、横短,呈长方形,里面“日”字形要小,位置居中。

  “池”左窄右宽,三点水略呈弧形。

右边“也”横折钩的横要向右上倾斜;竖起笔高于左边首点,竖弯钩起笔略低于左边首点,向右边伸展,弯钩圆润有力。

  “迷、造、运”三个字都要注意写好走之旁:

第一笔偏右书写;第二笔不能写得太正,宜稍斜;第三笔的起笔在垂直方向要对准第二笔的起笔。

走之旁与其他结构单位组成半包围结构,属左下包,因此,书写被包部分时要稍偏右。

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横或横向笔画时,捺的起笔位置与底横或横向笔画等高;当被包围部分底部有中竖时,捺的起笔位置略高于竖的收笔位置。

  易错提示:

  “池”左边是三点水,不要写成了两点水。

  “间”的框内是“日”,不要写成了“目”或“口”。

  “迷”的被包部分是“米”的变形,注意长捺变成了点。

  “欢”左边第二笔是长点,不要写成短撇;右边是“欠”,不要写成反文旁“攵”。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带走之旁的字:

迷(迷人)-造(制造)-运(运动)-达(到达)-迟(迟早)

  带门字框的字:

间(空间)-闪(闪光)-问(提问)-闷(闷热)-闭(关闭)

  带同字框的字:

网(渔网)-同(相同)-冈(山冈)-内(内心)-再(再见)

  (4)多音字。

  间

  jiān:

空间字里行间

  jiàn:

间接挑拨离间

  空

  kōng:

空气天马行空

  kòng:

空白空距空闲

  结

  jié:

结网张灯结彩

  jiē:

结实开花结果

  (5)书写练习:

巡视指导,并纠正握笔姿势、笔顺和坐姿。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教师点拨。

  朗读指导:

“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

蚯蚓/土里/造宫殿,蚂蚁/地上/运食粮。

蝌蚪/池中/游得欢,蜘蛛/房前/结网忙。

  2.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并回答问题:

课文共有几句话?

介绍了哪几种小动物?

  明确:

课文共有三句话。

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分别是: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教师点拨:

  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

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蟑螂等。

多数昆虫可以制作成标本和珍贵的药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生物资源。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初读课文,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为我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这六种小动物,同时各用一句话展示了这六种小动物的生活场景,介绍了它们的习性。

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啊?

同学们课下可以再读一读课文,感受一下小动物们的快乐和忙碌。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动物儿歌》教案3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并理解儿歌内容。

  2.丰富关于动物(猫,狗,鸡,鸭,羊等)的词语。

  3.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小猫,小狗,小鸡,小鸭,小羊的毛绒玩具。

  2.儿歌《可爱的动物》录音磁带及挂图。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播放儿歌《可爱的小动物》,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教师:

“刚才,你们听到的儿歌里都有那些动物?

”(请幼儿自由表述。

  教师:

“今天,老师把这些小动物请到我们班里来了,你们欢迎吗?

  

(二)展开部分

  1.教师出示毛绒动物的玩具,介绍小动物的名字,请幼儿根据教师说出动物的名字。

  2.教师逐一出示毛绒动物的玩具,引导幼儿观察表述小动物的特征。

  例如: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狗,哪位小朋友能像老师一样给大家介绍一下小狗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3.游戏“看谁说得好”。

  当教师出示小动物玩具时,幼儿能够准确地说出动物的名字及叫声。

  例如:

教师出示小羊玩具时,幼儿能说出:

小羊咩咩咩。

  (最好让所有幼儿有机会参与游戏讲述。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跟这么多小动物做游戏,你们喜欢他们吗?

你们会怎么样关心爱护动物朋友呢?

请小朋友想一想,说一说。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可以组织幼儿继续观察和讨论上述小动物的其他特征,例如吃什么等。

  2.通过图书或音像资料认识更多的小动物,并进行观察和简单的分类。

  3.对提供的儿歌《可爱的小动物》,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朗诵。

  附:

儿歌

  可爱的小动物

  小小鸡,尖嘴巴,捉到小虫,叽叽叽。

  小鸭子,扁嘴巴,水里游,呷呷呷。

  小花猫,睡大觉,醒来喵喵喵。

  小黄狗,尾巴摇,看见骨头汪汪汪。

  小羊小羊咩咩咩,头上小角弯弯翘。

《动物儿歌》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蜻、蜓、迷”等生字,会写“间、迷、造”等生字。

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识字、写字。

朗读儿歌。

  难点:

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图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美丽的夏天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到小河边,你看到了什么?

它们正忙着干什么?

(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生动,并随机板书昆虫名)

  2.这些小昆虫可喜欢夏天了,它们给夏天增添了美丽,增添了快乐。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美丽的精灵!

  你认识哪些昆虫?

说一说。

  二、学习字词

  1.自由读儿歌,用“�D�D”画出藏在儿歌里的小动物,并大声多读几遍。

  2.开火车读儿歌,读词。

  3.(出示词: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它们都从儿歌里跑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1)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去掉拼音再认一认。

  4.游戏:

找朋友(图与词配对)。

  5.观察特点,认记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合作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这些“虫”字旁的生字。

  蜻�D青蚂�D马蜘�D知蛛�D朱

  6.继续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读。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加一加、变一变等)

  (3)教师指导学生识记生字,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

  间迷造运网

  读一读,连一连。

  藏shí

  造cáng

  食liáng

  粮zhī

  蜘zào

  写一写下面的汉字。

  间网运迷

  三、初学儿歌,质疑问难

  1.看图说说,夏天小动物们在干什么。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写的,齐读儿歌。

  3.读了这首儿歌,你觉得还有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的问题吗?

  “蝴蝶花间捉迷藏”,写花儿很美,蝴蝶寻花蜜。

  “蚯蚓土里造宫殿”,其实是写蚯蚓在地下松土。

  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捉迷藏

  蝴蝶造宫殿

  蚯蚓运食粮

  蚂蚁展翅飞

  蝌蚪结网忙

  蜘蛛池中游四、感情朗读,激发兴趣

  1.同学们,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你觉得应该怎样来读这首儿歌?

请用你觉得最好的方法把儿歌读一读,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

你觉得这一句应该怎样读?

(学生再读儿歌)

  2.我们来一个儿歌朗读擂台赛,比比谁读得最棒。

  3.评选小擂主。

  读一读,记一记。

  蜻蜓展翅蝴蝶飞舞

  蚯蚓松土蚂蚁搬家

  蝌蚪游水蜘蛛结网五、作业延伸

  学了这一课,你还想多了解一些小动物吗?

课下,同学们可以观察一种小昆虫或一种小动物活动时的特点。

  写一则观察日记。

  [教学板书]

  动物儿歌

  蜻蜓展翅飞蝴蝶捉迷藏

  蚯蚓造宫殿蚂蚁运食粮

  蝌蚪游得欢蜘蛛结网忙

  [教学反思]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看文中插图,并提出问题:

图中有哪些小动物?

它们正忙着干什么?

有了感性的认识,再让大家自由拼读儿歌,说说有哪些收获。

一些细心的同学发现这些小动物很可爱,“蜻蜓、蝴蝶”等这些小昆虫的名字左边都有个虫字旁,它们的读音都与右半部分有关。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指导,让学生掌握了形声字的“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学会了识记形声字的方法,锻炼了他们的识字能力。

《动物儿歌》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喜欢模仿动物的声音或动作。

  2、激发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看课件,猜动物

  1、观察藏在屋后的长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2、观察藏在屋后的扁嘴巴,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3、观察藏在屋后的硬硬壳,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4、观察藏在屋后的长胡子和尖耳朵,猜一猜这是谁的家?

  5.集体学学这些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二、学习并理解儿歌

  1、观察场景:

森林里有一座漂亮的房子,那是小熊的家。

今天小动物们要去为小熊庆祝生日,而到小熊家

  必须要经过一座小桥。

想一想每一种小动物都是如何过桥的?

  2、学说儿歌短句

  提问:

谁来了?

它会怎样过桥?

学说:

小兔走路蹦蹦跳。

个别示范模仿。

  3、想一想:

小鸭子、小乌龟和小花猫又是怎样过桥的呢?

  4、一边念儿歌,一边模仿动物的动作。

  三、练习小动物过桥的动作,熟记儿歌。

  看到屏幕上出现哪个小动物,就模仿它的动作,边做动作边念儿歌。

  四、延伸:

欣赏歌曲《走路》

《动物儿歌》教案6

  活动目标:

  1、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儿歌,从而学习儿歌。

  2、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篓子(装饰)动物图片,动物的食物图片、贴纸、双面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理解儿歌

  1)今天万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吃的食物,来招待我的小客人。

我们一看有些什么好吃的食物,好不好?

  2)图片:

小虫子、小鱼、青草、骨头,一一介绍并展示。

  3)(教师敲门)啊!

第一位小客人来了,我们一看是谁?

  4)夷!

是小鸡呀,我们跟小鸡打个招呼吧!

小鸡最喜欢吃什么?

  5)我们用美味的小虫子来招待它吧。

(教师念儿歌):

小小鸡,叽叽叽,吃什么,吃小虫。

请小鸡慢慢地享用美食。

  6)(教师:

喵喵喵)夷!

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声音?

一看第二位小客人是谁?

噢!

是小猫呀,小猫来了,我们该用什么好吃的食物招待它呢?

谁来帮帮我?

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找找。

(小花猫,喵喵喵,吃什么,吃小鱼。

  6)师:

你们猜猜看,小青草应该招待哪个小动物呀?

(幼儿自由说)

  7)出示小山羊。

原来是小山羊呀!

我们一起来招待小山羊好吗?

(小山羊,咩咩咩,吃什么,吃青草。

  8)还有一只小动物已经迫不及待要来我们班做客呢?

你们看是谁?

我们用好吃的骨头来招待小狗好不好?

(小黄狗,汪汪汪,吃什么,吃骨头。

  二、学念儿歌

  1)四位小客人都到齐了,万老师把刚才小朋友们招待小客人说的话,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完整念遍儿歌)

  2)儿歌好听吗?

请小朋友们跟着万老师一起来学一学,好不好?

  三、分组表演

  1)现在我请这边的小朋友,表演给这边的小朋友看,请这边的小朋友,站起来。

  2)你们这边的小朋友也来表演一遍,好不好!

  3)集体表演

  结束活动

  1)小动们说:

宝贝班的小朋友都是有礼貌的小主人,下次还来我们班做客。

小朋友们开不开心啊!

那我们跟小动物们说,下次见!

《动物儿歌》教案7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

花间捉迷藏造宫殿

  运食粮池子欢笑结网

  2.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用三句话介绍了六种小动物和它们的生活习性。

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平时都在做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吧。

  二、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第一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

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

介绍了蜻蜓和蝴蝶。

蜻蜓张开翅膀在半空中飞来飞去,蝴蝶在花丛中悠然自得地玩捉迷藏的游戏。

  

(2)句中“展翅飞”和“捉迷藏”这两个词语用得很生动,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

“展翅飞”写出了蜻蜓飞翔时的姿态。

“捉迷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蝴蝶在花间飞来飞去、悠然自得的样子。

  2.学习第二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

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

介绍了蚯蚓和蚂蚁。

蚯蚓在土里爬来爬去,忙着建造自己的幸福家园;蚂蚁也在地上爬来爬去,忙着搬运粮食。

  

(2)句中“造宫殿”和“运食粮”这两个词语用得很生动,说说它们好在哪里。

  明确:

“造宫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蚯蚓建造自己的家园,享受美好的生活。

“运食粮”指蚂蚁搬运食物,突出了蚂蚁的勤劳。

一个“运”字也从侧面写出了“食粮”对于小蚂蚁来说是多么重要。

  3.学习第三句,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生字认读、词语积累,思考问题。

  

(1)这一句中介绍了哪两种小动物?

它们都在干什么?

  明确:

介绍了蝌蚪和蜘蛛。

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蜘蛛在房前忙着织网捕食。

  

(2)句中的“欢”和“忙”两个字表现了什么?

  明确:

“欢”字点出了蝌蚪在池中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

“忙”字说明了蜘蛛很勤劳,它正集中全部精神专注于织网的工作。

  三、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本课用________句话,介绍了______种小动物。

其中,会飞的是________、________,会在土里建屋的是________,会在水里游泳的是________,能搬运粮食的是________,能织网的是________。

  答案:

36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蚂蚁蜘蛛

  2.谈话小结:

这首儿歌用朗朗上口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的本领,激发了我们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只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我们就会从细小的事物上得到快乐。

  四、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动物儿歌》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积累一些aabb、abac式的词语,理解捧、掰、扛、摘、扔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能看图说几句完整的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明确目标,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

  二、教学重点:

  积累一些aabb、abac式的词语,理解捧、掰、扛、摘、扔这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能看图说几句完整的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明确目标,要专一、不能三心二意。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小猴子图片,问: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

"(小猴子)"小猴子生活在哪里呀?

"生说。

师:

小猴子的家安在山上的树林里,时间一长啊,他觉得树上的野果吃腻了,山上也不好玩了,他想下山去看看,顺便找点好吃的。

板书课题:

18、小猴子下山

  2、复习词语

  有几个词语宝宝也想跟着小猴子一起下山去看看,我们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开火车读)。

  还有一些词语宝宝也想跟你们打招呼,你们会还认识他们吗?

(男女生读)。

  二、初读感知

  1、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猴子下山都干了些什么。

(播放视频)

  2、小猴子下山的过程中,经过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图就直接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玉米地、桃树下、瓜地、遇见小白兔

  3、谁能帮助老师把括号里的量词填好呢?

指名生答,适时表扬。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4、小猴子经过这么多地方,肯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你想知道吗?

我们跟着小猴子的脚步一起下山吧。

  三、朗读品味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生读文,小猴子到了什么地方?

看见了什么?

心情怎样?

做了什么?

  2、谁能帮助老师把填空完成?

小猴子来到了(),他看见()又()又(),非常(),就()了一个,()着往前走。

  3、小猴子来到玉米地看见玉米板书:

玉米地又大又多,高兴连忙伸手去(掰)玉米,讲解:

掰字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生字,中间是一个分字,意思是用手把东西分开,小猴子掰完了玉米,扛着玉米往前走,我们看看图,小猴子把玉米放在自己的哪里呢?

(肩膀)扛就是把东西放在自己的肩膀上。

  4、师:

小猴子的心情怎么样呀?

(非常开心)他此时此刻心里会想些什么呀?

(玉米这么大这么多,我可以吃的饱饱的了)引导生说。

表扬生你真能理解小猴子的心情。

  师:

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二句话,体会小猴子高兴的心情。

适时表扬。

板书:

玉米地又大有多掰扛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了一棵桃树下。

(出示第2自然段)它又看见了什么?

  (引导生说出桃子又大又红)板书:

桃树下又大又红

  2、它看见又大又红桃子,他是怎么做的呀?

(扔了玉米,去摘桃子)指名生答。

你能找出小猴子表示小猴子动作的生字吗?

板书:

(扔摘)

  3、你能不能看图把填空填好呢?

指名生答。

适时表扬。

  4、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自然段。

齐读。

  板书:

桃树下又大又红扔摘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树上的桃子又大又红,看起来可真好吃。

小猴子摘了桃子又继续往前走,他走到哪了呢?

谁能看图来编故事?

(出示:

小猴子捧着桃子,走到(),看见(),就()。

)指名生答。

  2、他说的对不对?

(出示第三然段),看看你们填的对不对呢?

学生读。

  3、小猴子用他的双手捧着桃子,来到了一片板书:

西瓜地目光又被地上又大又圆的西瓜给吸引了,他又把桃子扔了去摘西瓜。

  板书:

西瓜地又大又圆扔摘

  4、小猴子下山遇见了三种食物,出示(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

苹果――荷叶――)生填空。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猴子抱着大西瓜往回走,他把大西瓜带回家了吗?

(没有)它又干了什么事情呢?

我想请男生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出示第四自然段,男生读。

  2、它遇见了谁?

(小白兔)原来他遇见了一直蹦蹦跳跳十分可爱的小白兔,把大西瓜扔了,去追小白兔了。

板书:

往回走蹦蹦跳跳扔追你还会说这样AABB式的词语吗?

请生答。

师再出示aabb式的词语,每个读两遍。

还记得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文内容吗?

谁来填一填?

指名生回答,适时表扬。

你的记忆力真棒。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1、他扔了大西瓜,去追小白兔。

追到了吗?

(没有)小兔子去哪了呢?

我们一起读一读,看看最后小猴子拿了什么东西回家去。

齐读第五自然段。

  2、小猴子拿了东西回家吗?

(没有)他是空手回家的。

说说小猴子现在的心情。

(后悔、难过)板书:

空着手回家

  3、梳理:

这只小猴子呀,先摘了玉米,看见桃子把玉米扔了,摘桃子,看见西瓜把桃子扔了抱西瓜,最后看见一只小白兔,把西瓜扔了去找小白兔,最后他什么也没得到,空着手回家去了。

  (六)提升主题

  1、小猴子下山,本来是想干什么?

(找吃的)他带了吃的回家吗?

(没有)是吃的没有吗?

(不是)为什么会空手而回?

因为:

小猴子做事三心二意。

  2、对呀,这只小猴子…师读总结。

  3、经过了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训。

过了几天,它又准备下山。

下山之前,我觉得我们得跟小猴子说几句话,不然,它又两手空空回来了。

你怎么跟他说?

说什么?

  (小猴子,你做事可要一心一意呀,这样才能摘到果子回家)

  4、现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了,他来到一片苹果园林,他会怎么做呢?

我们来写一写吧。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第二天,小猴子又下山来,走到一片苹果林里,他看见()又()又(),非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