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91056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1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docx

湘科版秋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第1课神奇的显微镜

1、显微镜的发明,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新窗口。

2、正是人类对微小世界不断追寻的好奇心,推动了显微镜的发展进步,更推动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科学认识!

3、显微镜的发明与发展历史:

(1)1590年,荷兰詹( zhan)森父子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显微镜,但并没有用它做过重要的观察。

(2)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jia)利略用自制显微镜观察了昆虫的复眼。

(3)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可放大30倍)观察软木薄片,首次发现了“格子”状的结构,并用“cell”(细胞)命名。

(4)1675年,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可放大300倍)观察一滴水,他惊喜地发现了微小的生物!

(5)1864年,英国人拉德设计制造的显微镜(可放大近千倍),为科学家观察细胞和细菌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6)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鲁斯卡设计、制造了电子显微镜(可放大7000倍),发现了比细菌还微小的病毒。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事物。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5、显微镜的构造

6、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装在镜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

第2科洋葱表皮的秘密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

(1)取镜和安放

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平放在桌上。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反光镜,使目镜视场内亮度适宜。

(3)调节

把所需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物台上,转动准焦螺旋,将镜筒尽量调低,注意不要让物镜压到标本上。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ni)时针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有时还需要移动观察的标本,才能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2、自制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

(1)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在洋葱内表皮上用刀片划出一个约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4)用镊(nie)子小心撕(si)取洋葱内表皮。

(5)将洋葱内表皮置子载玻片的清水中,使之平铺开。

(6)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有气泡产生。

(7)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ran)液,如碘(dian)酒,给洋葱表皮着色。

(8)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

3、借助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洋葱表皮上有着一个挨着一个的小格子 ,每个格子里面还有一个小圆点。

第3课细胞

1、动植物都是由类似于“小格子”(内部填充复杂物质)的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称为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

2、细胞发现史

(1)1665年,英国的罗伯特胡克首次发现软木薄片上的“格子”结构,起名“cell”。

果实粮食酿橘子发霉长

(2)1839年,德国的施菜(Iai)登观察了大量植物,得出结论:

“所有植物都是由“cell”构成的。

(3)同时期,德国的施旺解剖观察了大量动物,描述了动物也是由“cell”构成的。

(4)1858年中国科学家李善兰在其译著《植物学》中将细胞”作为“cell”的中文译名。

第二单元微生物

第1课发霉和发酵

1、发霉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2、探究馒头发霉的条件:

问题:

馒头在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吗?

假设:

馒头在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实验步骤:

(1)将同一个馒头切成相同大小的若干小片。

(2)每小片馒头都滴2滴水。

(3)将小片馒头分成两组。

(4)一组放入冰箱冷藏室,另一组放在温暖的地方。

(5)一周时间后取出进行观察比较。

实验结论:

馒头在温暖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问题:

馒头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吗?

假设:

馒头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实验步骤:

(1)将同一个馒头切成相同大小的若干小片。

(3)将小片馒头分成两组。

(3)一组烤干减少水分,另一组第2滴水。

(4)将两组馒头放在相同温暖环境下

(5)一周时间后取出进行观察比较。

实验结论:

馒头在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霉。

3、据明代学者李日华的《紫桃轩(xuan)杂缀》所载:

黄山多猿猴,春夏采集花果于石洼中,发酵后酝(yiun) 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了食物发霉、发酵的现象,但其中的秘密,当时的人们并不清楚。

第2课观察微生物

1、显微镜问世以来,人们对发霉等现象的原因有了更多的认识。

2、食物上的霉,是一-种微小的生物,叫霉菌。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可以看清它们的结构。

食物等物品的发霉,就是霉菌在其上生长发育的结果。

3、在我们身体的里里外外,生活着不计其数的微小生物,当人类发明了几百甚至上千放大倍率的光学显微镜后,才得以看清了它们的真面目。

4、1683年,荷兰人列文虎克用自制光学显微镜(可放大300倍)观察人的牙垢( gou),发现人的口腔中竟然生活着许多“小动物”,他惊叹道:

“在 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

”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惊叹。

5、当可放大上万倍的电子显微镜问世后,人们发现了比细菌还要小很多的生物病毒。

6、在自然界中存在着像酵母菌、霉菌、细菌和病毒等体形微小、结构简单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7、在“微生物王国”中也有特殊的“公民”,如蘑菇和木耳,它们是“微生物王国中的巨人”,用肉眼就可以清晰看到。

第3课微生物和我们

1、

2、微生物对人类有利有弊。

3、随着关于“微观生命世界”的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有了极大的改变。

4、了解玉米的防霉技术

人们通过哪些方法防止玉米发霉?

不同的防霉方法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晾晒玉米真空包装玉米做成玉米罐头冷冻玉米

不断发展的防霉技术,让食物更好地保存下来。

说一说食物的保存对我们的影响。

5、青霉素的发现

1928年的一天,弗(fU)莱明在研究导致伤口感染的葡萄球茵时,发现葡萄球茵培养基不小心

被青霉茵污染了。

用显微镜更仔细地观察后,他惊讶地发现:

这种青霉菌的某种分泌(mi) 物居然抑制和杀死了它周围的葡萄球菌。

他将这种分泌物称为青霉素。

后来,经过提纯后的青霉素被制成抗生素药剂,大量生产,广泛使用,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许多药物都是通过抑制和杀灭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来治疗各种疾病的。

6、青霉素虽然功效强大,但在注射前,一定要先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确认无过敏反应才能使用。

否则,注射后,身体可能会产生严重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7、少年儿童安全用药须知

(1)如有过敏史,要提前告诉医生;

(2)遵医嘱,用法用量要精确;

(3)服药如不适,要立刻告知大人;

(4)注意保质期,不吃过期药;

(5)过期药品应通过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处理。

第4课传染病的防控

1、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大部分来 自微生物。

2、1918年世纪大流感

1918年3月,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一个军营的一些士兵得了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主要症状是头痛、咳嗽、发热; 4月,英法军营流感暴发; 5月,法国本土出现大量流感患者,波及平民和士兵。

不久,敌军阵营也暴发了流感,近50万德国士兵躺在了医院。

很快,流感在欧洲多国蔓延,到了秋季,则在全球暴发。

到1920年春,短短2年,这场流感就在全世界造成约10亿人感染,近4000万人死亡。

甚至因为交战双方患病减员太多,而加快了大战的终结。

持续了4年多的战争,有1000多万人丧生,但死亡人数还不及这次流感致死人数的一半。

3、.如果把这个过程比作传染病在人际间的传播,假设每传染一次用时1天,且这个过程不受控制,从最初只有1个人感染,到让全球约76亿人被传染,仅需33天的时间!

4、实际传播会更复杂多变。

也许1人会传染很多人,成为病毒“超级传播者。

5、在2020年开始肆虐的新冠肺炎传染病的防控过程中,相对于全球的疫情扩散凶猛程度而言,我国采取了有效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防控效果,赢得了国际上广泛的赞誉。

6、结合你了解的事例和自己画的传染线路图,说一说我国是如何成功防控此次新冠肺炎传染病的。

(1)将病人隔离起来,新闻上说......

(2)要求公共场合必须佩戴口罩,这样做.....

(3)提倡科学饮食、加强锻炼,是为了.....

防控传染病有三条基本原则:

 1.隔离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8、下面的做法,是针对新冠肺炎传染过程中的哪条防控基本原则?

作用是什么?

(1)感觉不适,及时就医,请假休息

(2)公共环境按时消杀

(3)勤洗手

(4)不聚集,保持1米距离

(5)使用公筷公勺

9、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能够快速、显著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

我们应该按照国家的免疫规划,及时配合打预防针(疫苗)。

10、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传播机制,像细菌性痢疾是通过人体消化道传染的。

如何防控这样的传染病?

请在学生活动手册中写出你的想法。

 

第三单元光

第1课光源

1、像太阳、燃烧的蜡烛、点亮的小灯泡这样,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发光的萤火虫等是天然光源;燃烧的纸张、发光的手电筒等是人造光源。

3、以前,人们只能利用天然光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发明制造出多种多样的光源,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

3、电光源的发展与应用

18世纪末,人们开始进行电光源的研究。

最初,是从碳(tn)极弧光灯开始的。

1879年,美国的爱迪生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碳丝白炽(ch)灯并且不断改进,他先后申请了一千多项与电灯相关的专利。

从此白炽灯取代了传统的火焰光源,开创了人类电光源照明的新时代。

1907年,人们采用拉制的钨(wu)丝作为灯丝。

1938年,人们研制出荧光灯并开始销售,其发光效率和寿命均为白炽灯的3倍以上。

1974年,人们又成功研制出高效节能的荧光灯。

1962年,人们研制出发光二极管(LED),LED灯更加节能。

2000年以来,其应用范围正在扩大。

第2课光的传播

1、早在战国时期,人们此认识到光沿直线传播这一现象,其最好的证明就是“小孔成像”。

《墨经)里对这个现象有详细的记载,来自室外人体的光,通过小孔在暗室内成的像,人的下部在高处,人的上部在低处。

2、制作小孔成像盒

(1)找一个带盖小纸盒。

在纸盒盖的中心开一个直径约1毫米的圆孔。

2.将纸盒的底去掉,蒙上一张半透明纸作屏幕。

(2)如图将纸盒盖与纸盒套装好。

将小孔对准外面的景物,然后调节屏与小孔的距离,在屏上能看到景物的缩小、倒立的像。

(3)如图将纸盒盖与纸盒套装好。

将小孔对准外面的景物,然后调节屏与小孔的距离,在屏上能看到景物的缩小、倒立的像。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3课光的反射

1、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现象非常多,我们还能再举一些例子吗?

汽车反光镜医用额镜交通反光标牌波光潋(lian) 滟(yian) 的湖面

照哈哈镜自行车反光尾灯

3、潜望镜是指从海中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kui)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

4、世界上最早记载潜望镜原理的古书,是公元前2世纪我国的《淮(huai)南万毕术》。

书中说:

一面大圆镜悬挂在屋檐下,地上放一盆水,墙外枝头一只鸟的影像能投射到盆中水里。

第4课光的色散与混合

1、1666英国科学家牛顿用三楼(en)镜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

2、牛顿进一步研究,反复实验,终于得出结论:

太阳光是白光,白光能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分解后的这些光是单色光,三棱镜不能再分解它们。

3、彩虹是太阳光色散的结果。

4、牛顿及其学生还发现:

红、绿、蓝三种色光无法被分解,称为三原色光。

其他四种色光均可由这三种色光以不同比例组合而成。

用三原色光相加可以得到白光。

第5课管线与视觉

1、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通过晶状体后形成了物体的影像,经过大脑加工后产生了视觉。

2、来自光源的光或者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人的视觉与光的强弱有关系。

3、第3小组关于颜色与反射光线的研究计划

我们的问题:

物体的颜色与它反射的光线有什么关系?

我们的猜想:

物体只反射和它颜色一样的光,其他的光

实验需要的材料:

分别能发出白光、红光、绿光、蓝光的4支手电筒,暗盒,白纸、红纸、绿纸、蓝纸、黑纸。

我们的实验方案:

(1)暗盒中放入白纸,分别用不同色光的手电筒照射,观察实验现象。

(2)暗盒中放入黑纸,再用不同色光的手电筒.....

(3)暗盒中放入红纸,用红光手电筒照射,再改用其他色光的手电筒.....

分别换绿纸、蓝纸放入暗盒,用不同色光的手电筒照射,观察实验现象。

4、原来,我们看到非光源物体的颜色是由物体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5、物体的颜色

黑色的物体会吸收所有色光,几乎没有反射光进入我们的眼晴,所以它看上去呈黑色;白色物体会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它看上去呈白色;其他颜色的物体只反射与其颜色相同的光,所以我们看到了绿色的树叶、五颜六色的花。

如果用红光照蓝色物体,蓝色物体只能反射蓝光,红光被吸收,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感觉它呈黑色。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第1课昼夜交替

1、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

2、公元2世纪,希腊科学家托勒密(90- 168)提出了 “地心说”。

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位置,并静止不动,太阳、月亮和其他星球都围绕地球转动。

3、地心说认为昼夜交替是由于太阳绕着地球转动而形成的

4、后来,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 1473- -1543) 指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它有自转运动。

于是对昼夜的形成就有了新的说法:

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5、1851年法国科学家傅科当众在大厅的顶上悬挂了一条67米长的绳索,绳索的下面是一个重28千克的大摆锤(chui)。

摆动实验进行几小时后,它的轨迹偏离了原来的位置。

傅科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地球的自转。

傅科的实验装置叫作“傅科摆”。

6、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

7、地球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处于黑夜。

8、地球自传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转动。

9、昼与夜交汇处,称为晨昏线。

由昼转夜为黄昏,由夜转昼为黎明。

10、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也就是24小时。

第2课四季的变化

1、昼夜在交替变化。

昼与夜的长短一样吗?

昼夜长短与冷暖有关吗?

探究一年气温变化与昼夜长短的关系:

我们位于北半球,在一年中夏季白昼时间长,夜晚短,气温高;冬季白昼时间短,夜晚长,气温低。

2、我们发现:

 1月温度最低,7月温度最高。

从1月到7月温度不断升高,从8月到12月温度不断降低。

3、我们发现:

 6月白昼时间最长,12月白昼时间最短。

从1月到6月,白昼时间逐渐增长;从7月到12月,白昼时间逐渐变短。

4、一年中的冷暖变化,会直接影响动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

根据冷暖的不同,一年划分为四季。

5、人们经过长期仔细观测,发现昼夜长短相等分别在3月21日左右和9月23日左右,分别称为春分和秋分。

而昼最长在6月22日左右,称为夏至;昼最短在12月22日左右,称为冬至。

6、春夏秋冬四季的规定

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为了与月份吻合,通常以公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来年2月为冬季。

这也是四季的天文划分。

7、1276年,元代科学家郭守敬创建了登封观星台。

8、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

当夏天的太阳接近直射时,竖直物体的影子就短,地面单位面积接受的热量多,温度就高;冬天的太阳斜射时,竖直物体的影子就长,地面单位面积接受的热量少,温度就低。

正如一天中正午的太阳最晒,早晚的太阳温和。

第3课四季的形成

1、哥白尼完成《天体运1543年,建立了 “日心说”理行论》的写作,论。

他指出,地球不不是宇市的中心,而是国绕太阳运行的.颗普通行星,再自身又白格。

哥白尼的学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成为近代天文学的奠(dian) 基。

3、地球绕自身轴(zhou)的转动,就是地球自转。

这个轴称地轴。

地球以近似圆的轨道绕太阳转动,地轴与这个转动平面的关角是23.5°,并始终指向北极星。

4、地球绕着倾斜的地轴自转的同时,绕太阳逆时针转动。

5、地球绕太阳转动称为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6、北半球,夏季阳光直射程度大,照射面积大,获得太阳光能量多,温度高;冬季阳光直射程度小,照射面积小,获得太阳光能量相对少,温度低。

7、正对阳光时的影子,就是正午的影子。

假如以冬至时正午的影子长度为标准,再回到这个影子长度,则说明地球公转了一周。

这个周期就是我们说的“一年”。

一年12个月,约365天。

8、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正好相反。

第五单元简单机械

第1课生活中的好帮手

1、为了克服这些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发明了很多工具。

这些工具成为人的好帮手。

第2课杠杆

1、人们用木棍能轻松地撬起大石头。

撬动石头的木棍就是一种简单机械,叫作杠杆。

2、杠杆有三个点:

(支点),(动力点)和(阻力点)。

3、研究问题:

杠杆省力多少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实验方法:

(1)将杠杆的A设定为阻力点,B设为动力点,杠杆尺固定轴就是支点,设定为O.

(2)在A点上挂4个钩码。

(3)在B点挂若干钩码,让杠杆平衡。

(4)变动B点的位置,挂若干钩码,让杠杆平衡。

实验结论:

在杠杆中,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这样的杠杆省力。

相反则费力。

4、生活中的杠杆有(剪刀,镊子,钓鱼竿,钳子,开瓶器,水井压杆)等,它们不一定都是省力的,有的是为了方便。

第3课轮轴

1、我国在3000多年前就发明了辘轳。

大约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我国已普遍使用了手摇辘轳汲水。

辘轳的制造和应用,在古代是与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灌溉上。

2、像辘轳这样由一个大“轮” 和一个小“轴”组成的装置,叫作轮轴。

3、生活中的轮轴有(钥匙、方向盘,扳手,门把手、螺丝刀、红酒起子、卷笔刀)等等。

第4课滑轮

1、像图中那样,在顶端被固定、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作定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作动滑轮。

2、定滑轮位置被固定,不随着重物一起移动。

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应用在旗杆顶端等机械上。

3、动滑轮是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应用在塔吊等机械上。

4、人们常常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起来使用。

这样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动滑轮越多越省力。

第5课斜面

1、像斜坡这样一端高于另一端的装置,叫作斜面。

2、斜面的陡峭或平缓,可以用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表示。

夹角越小越省力。

3、实验:

什么样的斜面更省力?

实验材料:

测力计、测试重物一块、可调整夹角的斜面装置

试验方法:

(1)调整斜面装置的夹角,固定并记录。

(2)在斜面装置上用测力计将重物提升至斜面顶端,记下测力计读数。

(3)再次调整斜面,增加斜面的夹角,固定并记录。

(4)在斜面装置上用测力计将重物提升至斜面顶端,记下测力计读数。

(5)比较两次数据并分析。

实验结论:

斜面长度相同时,夹角越小越省力,夹角越大越费力。

4、螺丝是一种变形的斜面。

5、生活中的斜面有盘山公路,大桥引桥,台阶,斧头等。

第六单元小小起重机

1、人们根据简单机械的原理,制造了起重机等复杂机械,使工作更方便、更轻松。

我们也来设计、制作一台“起重机”。

2、选择材料时要考虑容易找到、部件连接方便、加工简单等因素。

3、准备制作起重机的材料和工具时应注意什么?

①依据图纸,选择合适的滑轮数量。

②依据图纸,选择适当材料,如木板、木条等。

③根据材料类型,选择合适的工具,如锤子、螺丝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