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592245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docx

建设牡丹江诚信体系建设方案

【关键字】建设

牡丹江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2013—2015年)

(征求意见稿)

牡丹江市工信委

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二次会议精神,根据《关于加快建设和谐幸福牡丹江的若干意见》,为加快构建覆盖全市的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实现“和谐幸福牡丹江”战略思想,现制定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一、重要意义

社会信用体系一种社会机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完善市场经济体系的必要条件,更是市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信用状况差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因素。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加快建设我市社会信用体系,是打击失信行为,防范和化解经济风险,降低经济行为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群众权益,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塑造政府良好形象的必然需要,对于进一步扩大我市改革开放,推动“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战略,促进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打造“和谐幸福牡丹江”,具有重要意义。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精神以及我省关于建设“信用龙江”的战略部署,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加快建设和谐幸福牡丹江的若干意见》的战略思想,以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宗旨,以征信系统为根底,以法规制度为核心,以市场培育为推手,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推动作用,大力推进政务信用、商务信用、社会信用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全市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促进“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战略实施,推进“和谐幸福城市”建设,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三、目标原则

(一)目标

以“一个机制、两个平台、三大主体、四个体系”的社会信用体系框架为主要建设内容,即形成一个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建立信用根底平台和信用监管服务平台,形成覆盖全市的征信系统;推进政府、企业和个人三大主体信用建设;构建信用法规制度保障体系、信用奖惩体系、信用服务体系、信用宣传教育体系。

到2015年,全市信用建设的组织体系基本建立,政府主导、监管服务的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信用法律法规、地方规章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政务和司法的公信力、企业的信用水平、社会公众的信用道德水准得到提高;信用文化日益普及;信用需求逐步形成,信用产业基本建立,信用市场启动发展,信用规模逐步扩大。

信用监管基本规范,区域性信用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日渐形成。

到2020年,全市信用法律法规更加完善,政务和司法的公信力、企业的信用水平、社会公众的信用道德水准显著提高,信用文化普及繁荣。

信用需求日益多样,信用产业不断升级,信用市场长足发展,信用规模逐步扩大。

信用监管规范有力,区域性信用环境和经济发展环境根本改善,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多方参与相结合。

政务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强化政务信用和司法公信力,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导、示范作用。

同时,充分发挥市场主体、行业组织、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科研院所在行业信用建设、信用产品开发使用以及信用服务中的根底性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

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着眼长远,统筹规划。

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经验的根底上,根据全省的总体部署和我市总体目标,立足当前,根据部门、行业的不同特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3、坚持信用经济发展与加强信用监管相结合。

既要加快培育信用市场,促进信用经济发展,又要加强信用监管,防止信用失控。

以信用市场秩序监管为重点,加强对企业商务信用的监管。

加强对信用中介机构的信用监管,推动行业自律,维护征信市场秩序。

4、坚持突出重点与注重实效相结合。

在全面规划的根底上,突出重点,抓好行政、信贷、纳税、合同履约、产品质量、社会保障、公安、司法等方面的信用记录,努力在联合征信平台建设、政府信用建设、企业信用建设、司法公信建设、信用服务市场建设几个关键领域率先推进。

5、坚持政府投入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社会信用体系产生的信用信息是一种资源,合理开发使用,会形成新的产业。

我市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初期,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应为后期信用信息资源有序开发、市场化利用打好根底,将投入转化成投资,最终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税来源,为“和谐幸福牡丹江”建设做出直接的经济贡献和社会贡献。

四、重点任务

围绕“两个平台、四个体系”,当前及仅有一段时间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一)构建完整的全市信用建设工作组织领导和监管服务平台

1、构建全市社会信用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是一项庞大的、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广、部门多、层面杂。

为强化领导,根据和谐幸福牡丹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要求,需要建立领导小组、信用办、专项推进组、成员单位、信用信息管理中心等五个梯次、涵盖市委市政府各部门的组织领导体系。

(1)组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建由市委书记和市长担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和常务副市长担任常务副组长,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纪检委书记、各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信用建设。

小组成员单位包含市委、市政府各一级部门单位和市中院、检察院。

领导小组制定全市信用建设的战略规划和年度任务,明确全市信用建设的方向、要求,监督检查信用建设的工作推进成效,审查授权信用数据的对外发布和使用,协调解决信用建设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体成员工作会议,日常工作的协调可由信用办或分支推进机构的领导召集专题会议。

(2)设立信用建设工作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信用办,作为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常设职能机构。

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全市信用建设相关的根底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信用法制环境;组织、协调、指导和督察各部门、各行业开展信用管理制度建设、部门或行业征信系统建设等信用建设工作;协调各方信用信息资源,组织建设全市信用信息根底平台;引导和促进政府各部门、各行业及企业对信用记录的应用,监管信用信息服务市场等。

信用办下设综合宣传组、业务指导组、数据采集组、网站管理组、开发应用组等相关内设机构,负责信用建设相关业务工作的开展。

(3)建立领导小组下的信用工作专项推进组。

根据全市信用建设重点,以政务信用、商务信用、社会信用和司法公信等领域为重点,成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的信用建设工作专项推进组,作为重点领域信用建设的分系统领导机构。

各推进组由一名市级领导挂帅,在市信用办的指导下,统筹负责各相关领域信用建设的组织推进工作。

具体而言,政务信用建设推进组由市委办、政府办牵头,领导小组各成员参加;社会信用建设推进组由信用办牵头,人民银行、税务、工商、公安等部门参加;商务信用推进组可根据工作需要,按照行业进一步细分为工业企业信用建设工作组、服务业企业信用建设工作组和建设行业信用建设工作组等,由工信委、商务局、建设局分别牵头,各相关部门部门依据部门职责参加各个工作组工作;司法公信推进组由市委政法委牵头,法院、检察院、司法局、公安局等成员单位参加。

(4)各成员单位建立信用工作组织机构。

各县(市)区、各部门,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工作人员负责的信用建设工作机构,作为全市信用建设的根底支撑体系,具体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信用建设工作。

(5)组建全市信用信息管理中心。

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承担门户网站、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库的建立、运行、维护和信用信息的归集、发布、查询等工作;逐步有序开发政府掌握的信用信息资源,实现市场化应用,创造信用经济价值。

该中心机构性质可由初期阶段的财政全额支持逐步向自主经营的国有企业过渡。

2、搭建各行业信用监管服务平台

信用监管平台是市级根底信用平台的工作根底,也是市级根底信用信息的重要来源。

政府各职能部门以法定监管职能为主线,应建立企业或个人信用监管服务平台,建立社会信用信息征信、披露系统,根据监管对象信用状况,依法进行分类监管,提高政府监管效能;加强对信用信息的开发与应用,依法向行政机关、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及有关组织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查询服务,形成以各相关主管部门为主体的信用监管服务平台体系。

强力推进部门间监管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整合,为全市信用根底平台的建设提供信息支撑,为部门间实现联合征信、互动监管提供保障。

(二)创建全市信用根底信息平台

本着“资源共享、以用促建、有序开放”的原则,建立全市信用根底信息平台。

创建“信用牡丹江”门户网站,建设以企事业单位、重点人群的根底信息和信用信息为重点,以组织机构代码为索引的企事业单位信用根底数据库和以身份证为索引的个人信用根底数据库。

制定根底平台信息征集制度,加强各有关部门信息系统的整合,依法归集全市质监、工商、国税、地税、人社、公安、检察院、法院、发改、物价、环保、工信、建设、交通运输、海关、卫生、食品药品监管、检验检疫、商务、民政、安全监管、旅游、财政、审计、国资、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科技、文广新等部门及各行业组织数据库的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信用信息。

(三)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制度保障体系

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根底设施,是信用信息有效传播的基本硬件支撑。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二是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完善社会信用根底性制度体系,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政府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

三是各职能部门、各行业制定并完善本部门、本行业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标准、信息采集、披露、信用评价、信用奖惩、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侵权责任追究等各项制度。

(四)建立和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1、加大失信惩处力度。

政府各监管部门要制定失信惩戒制度,落实监管责任,采用司法性、市场性和社会性惩戒手段,依据监管对象的信用状况,实施失信惩戒。

提高失信成本,对信用差的企业和个人列入“黑名单”,进行重点监管,严格稽查审核,实施行政惩戒。

同时,建立信用记录,对市场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结果向社会依法披露,实施市场惩戒。

建立企业失信行为投诉制度,行政机关要依法应诉处理失信行为,并将处理结果记入该企业信用信息。

2、建立守信激励制度。

各职能部门要建立守信激励制度,对信用好的企业和个人,在市场管理、专项审批和公共服务中给与政策优惠和便利。

3、逐步建立失信联防体系。

各有关部门、各类授信机构要依托全市信用信息征信平台,实现信息交换共享,建立我市企业和个人信用查询、发布及失信惩戒共管制度,形成互联互通的监管网络和对失信者的社会联防。

(五)建立信用宣传和教育体系

1、强化信用宣传和文化普及。

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户外宣传标语、会议、内部资料等多种宣传媒介,持续搞好诚信理念和信用文化与知识的宣传普及,扩大信用体系建设的社会影响力。

曝光失信行为,宣扬守信典型,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氛围,让信用文化深入人心。

2、强化人才培训和信用教育。

一是开展信用岗位知识培训,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信用管理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信用水平。

二是推动企业信用管理职业资格培训,健全信用管理培训制度,培养企业信用管理专业化队伍。

三是持续开展公民信用知识普及教育。

四是适时开展大中小学在校生信用教育。

(六)逐步培育和建立信用服务体系

1、建立健全信用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按照“顶层设计”,完善信用服务行业监督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制定信用服务机构基本行为准则,严格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

2、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机构。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发展种类齐全、功能互补、依法经营、有市场公信力的信用调查、咨询、评估、担保等信用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中介市场。

3、培育信用服务市场需求。

推动政府及其各部门在登记注册、行政许可、资质认定、政府采购、财政支持、项目审批、项目招投标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点环节,率先使用信用评级、评估报告等信用产品。

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在商品采购、产品销售、签订合同、项目承包、对外投资合作、招投标等商业活动及高管人员招聘中,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

五、实施步骤

(一)启动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3年2月)

1、主要任务

全面启动“和谐幸福牡丹江”信用建设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完善信用建设工作体系;制定“和谐幸福牡丹江”信用建设实施方案和重点任务分解方案,明确各部门三年信用建设工作要点和考核标准,协调有关部门将信用建设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范畴;组织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制度,建立信用工作系统工作制度和方案;抽调相关人员组成信用办,落实办公条件和办公经费,组织筹建全市信用信息基础平台有关事宜;启动信用建设宣传和推广行动,召集全市信用建设启动大会,营造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2、工作要点

(1)组建全市信用建设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年底前组建完成领导小组、信用办、专项推进组、职能部门及信用信息中心五个层面的信用建设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构成五级组织领导体系,建立相应工作机制和制度。

(2)筹备召开“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政联席工作会议”。

制定全市社会信用体系三年建设方案,分解落实各部门信用建设职责和三年任务,组织政府职能部门、司法部门制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三年工作要点”。

筹备召开“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党政联席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

⑶组织启动相关制度和办法的起草制定工作。

组织工商、税务、建设、质检、卫生、环保、药监、民政、人社、司法等各小组成员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启动针对部门政务、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披露、评价、奖惩、异议处理、投诉办理和奖励惩戒等相关制度的起草制定工作。

⑷筹建全市信用信息基础平台。

市信用办负责制定市级信用基础信息平台建设方案,包括“诚信牡丹江”门户网站设计方案、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设计方案及平台信息安全技术方案、网站功能设计方案、软件系统开发方案、服务器等硬件系统的设计方案等,并负责资金申请、组织实施硬件采购、软件系统开发等;研究制定市级平台信用信息归集、发布、使用、查询等管理办法;探索信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式。

㈡全面推进阶段(2013年3月——2014年12月)

1、主要任务

围绕政务信用、社会信用、商务信用和司法公信等重点领域,以政务信用为示范,强化政务公开;在工业、商业、建筑业等领域积极推进商务信用建设,探索司法信用和社会信用建设途径,建立相应工作模式和工作渠道,组织相关部门建立信用信息采集、归集、发布、查询工作机制,整部建立和整合各类信用信息资源。

创建“信用牡丹江”信用门户网站,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信用信息的发布和使用,培育信用中介和服务机构的建立及运营,扶持信用经济发展。

2、工作要点

⑴积极开展信用宣传教育活动。

组织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通过报纸、网站、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面向社会积极持续地开展诚信宣传,通过举办“信用宣传月”、“信用知识普及年”等主题活动,培育社会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

大力开展公职人员行政信用教育,推动政务诚信、司法公信建设。

同时,组织单位和个人信用典型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和表彰信用典型,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

(2)全市信用信息基础平台基本建成并运行。

2013年底前,建成全市“信用牡丹江”信用门户网站,形成信用工作网络平台和信用信息的发布平台并正式上线运行;建成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依法归集全市各部门涉及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基本信息、质量、用工、环保、纳税等信用信息。

2014年建成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可归集个人基本信息、纳税、违章、违法等失信信息。

(3)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

一是建立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诚信建设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和部门“一把手”诚信建设述职制度。

加强党委、人大、政协、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加大监察、审计等部门对政府职能部门行政行为的监督力度,完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严厉惩治行政腐败和行政不作为等行为。

二是加强政务公开。

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关于政务公开法律法规,提高政府透明度,特别是对涉及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战略、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发展计划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及其实施情况,均应向社会公开,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是强化司法公开。

要依照司法公开原则,进一步加强审务公开、狱(所)务公开,推动检务公开、警务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强公信。

(4)全面推进重点领域企业信用建设。

组织质检、工商、税务、卫生、科技、安监、环保、人社等相关部门,针对产品质量、合同履约、纳税、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领域,建立企业信用信息采集、评价、查询、发布使用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

2013年底前,各部门依据法定监管职能,建立企业信用信息征信系统,如质量信用信息系统、纳税信用信息系统、环保信用信息系统、劳动用工信息信息系统等。

2014年1月,依法采集、记录并向市级基础平台提供规模以上企业信用信息。

(5)建立健全信用服务相关行业领域法律法规制度。

按照“顶层设计”,信用办建立健全我市信用服务行业基本行为准则,制定征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准入标准,依法查处提供虚假信息、侵犯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行为。

组织引导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并实施信用记录应用制度。

信用办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在行政审批、行业准入、政府采购、行政监管、项目申报、土地等资源出让、资金扶持等方面,广泛应用信用记录,尤其是重点应用不良记录。

建立落实黑名单制度及共享机制。

政府各职能部门建立企业和个人的黑名单制度,在行业准入、行政监管等方面给予惩处;信用办依据信用信息平台,建立黑名单共享制度,实现主要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

(6)培育和规范信用服务机构,扶持信用经济发展。

信用办研究制定信用服务机构扶持政策,培育和发展信用调查、咨询、评估、担保等信用中介组织和服务机构,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信用中介市场,探索利用网站、声讯服务等现代化方式开展信用信息服务,探讨以市场化的方式发掘信用信息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壮大发展信用经济,促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财税来源。

(三)完善提高阶段(2015年1月—2015年12月)

1、主要任务

总结2013-2014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阶段性成果和经验,进一步将“和谐幸福牡丹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推向深入。

进一步完善制度法规,继续扩大信用经济的总体规模和服务范围,基本形成一个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使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日益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成为一种有序、长效的市场和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全市“工业立市、金融强市、贸旅牵动战略”实施的经济社会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2、工作要点

(1)扩大企业范围,继续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

在推进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环境保护、产品质量、劳动用工等热点领域的信用建设基础上,开展中小企业在重点领域的信用建设,各领域信用信息系统征集、记录和使用中小企业信用信息。

将中小企业信用情况纳入到行业内、部门内信用相关制度的管理范畴。

(2)以重点人群为试点,启动个人信用信息采集、记录和应用。

纪委、公安、工商、司法、财政、旅游、建设、人社、税务、金融等部门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系统,逐步采集公职人员、企业法人、律师、注册会计师、公证员、导游员、保险代理人、司法鉴定人、资产评估、会计等人群的基本信息、从业资质、纳税、信贷、违法违纪等信息,并归集到全市个人信用基础信息数据库,逐步建立重点人群、特许行业从业人员信用档案。

(3)进一步完善信用制度建设,加强信用监管。

完善信用配套法规规章,使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日益规范化、制度化,成为一种有序、长效的市场和社会管理机制;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联动机制,构建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初步形成知信用、守信用、用信用的社会氛围。

(4)扩大信用服务市场需求,支持信用经济发展壮大。

在进一步扩大政府部门对信用记录的使用范围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在商品采购、产品销售、签订合同、项目承包、对外投资合作、招投标等商业活动及高管人员招聘中,使用信用产品和服务。

积极扶持信用中介和服务机构开展专业化信用咨询服务,广泛利用网站、声讯服务等现代化方式开展信用信息服务,使信用经济不断拓展壮大,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点和财税来源之一。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县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建立和完善组织领导机构,各专项推进组和各成员单位,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工作。

发挥作用,狠抓督查考核

(二)提供经费保障

市政府要将全市信用基础信息平台建设、信用办日常工作、社会信用宣传等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各成员单位、职能部门要加大信用建设工作的经费投入比重,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开展。

(三)强化督办考核

将信用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办的监督检查范围,由信用办联合其监督检查各单位信用建设的进度与成效。

同时,建立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责任制,将信用建设纳入市委、市政府对市直部门、各县区年度工作一级目标考核范畴,并适当加大考核比重,信用办负责对各县区、各部门信用建设工作的年度考核工作。

(四)加大政策扶持

在国家允许范围内,对信用中介在机构设立、税收减免、服务收费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政策,推广使用信用产品。

行政管理部门、公共服务机构和行业组织在登记注册、行政审批、日常监督、资质管理、评级评优等方面逐步对信用报告的使用作出必要的规定。

(五)加大宣传力度

政府掌控的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媒介,应以信用建设为主题,普及信用知识、大力弘扬信用文化,积极培育信用道德。

对各部门提出的信用宣传应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配合,共同促进全社会形成守信为荣,违约失信为耻的道德风尚。

政府及各部门要大力表彰诚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

营造社会氛围,积极争取社会更大的支持。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