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5937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docx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doc

《幼儿绘画探秘》读书笔记

找绘画的书来学习,主要的原因在于:

主流的绘画大

师、美术老师都在讲“千万不要教孩子画画!

”“孩子不需要

去上画画类的课外班,自己在家画就行了”。

认真贯彻后,很多别人家的孩子确实自己就会画了,

但是自家孩子依然不会画!

!

并且孩子在画画过程中常常会

遭遇很多挫折,我自己也会陷入教也不是不教也不是的尴尬

境地。

不过很幸运,在我买了几本简笔画书之后发现了这本

书,书里的方法都非常实用,并且无需任何绘画技能。

这本书的作者杨立峰老师是一位资深幼儿园教师,本

书的最大特色在于记录了大量的、真实的幼儿绘画案例,包

括:

不同年龄段的绘画特点、怎样用对话的方式启发孩子绘

画过程中的思维(也推荐不会和孩子聊天的人看)、成人应当

怎样鼓励、引导孩子。

读完会发现:

不管哪个专业,好老师都其实是聊天专

家、游戏专家、心理专家,重视思维的锻炼更胜于技能的锻

炼。

帮助幼儿绘画的目的

1、帮助幼儿建立“通过画面来表现生活经验与想法”

的意识。

2、让幼儿充分感受到:

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情感的

乐趣。

3、培养幼儿对自己绘画能力的信心。

4、是儿童的思维的锻炼。

5、幼儿美术并不体现在幼儿会画什么,而是在于通

过美术这一创作手段,促进幼儿身心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

包括:

对绘画的自信与兴趣的建立、自我价值感、成就感的

提升、发散性思维、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想象力、创造力、

应变能力、记忆力、色彩认知、造型能力、空间知觉认知、

审美感受等。

知识点

了解儿童绘画的几个阶段

大致上都是经历:

无序涂鸦→运用线条、圆等不规则

图形来表征事物→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描绘各种事物或人→

最后进入到以视觉写实的方法去描绘。

1、涂鸦期(约1.5-3.5岁):

使用线条

2、象征期(约3.5-4.5岁):

前期运用不规则图形,

后期能够画出事物的几个主要部分

3、图示期/形象期(约4.5-10岁):

出现画形状的敏

感期(或反复画某一事物)、出现基底线、画出故事情节、会

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画得特别大,7岁左右会出现照着某

一事物画的现象(这是进入写实期的前奏)

4-5岁:

能够画出事物的主要结构

5-6岁:

还能兼顾到画出主要特征

6+:

还能画出次要特征

7+:

能够把事物的大概比例也画出(如果想掌握准确

比例,则需要专业的素描练习)

4、写实期(10岁+):

孩子会开始特别关注自己绘画的

写实程度与完美性。

(这个时期如果孩子表现出对写实的兴

趣,可以报素描班,帮助孩子解决“怎样把事物画得像”的

问题)

这里的年龄只是参考,主要看孩子处于哪一个绘画阶

段。

家长了解孩子绘画的发展阶段的重点就在于:

降低期

待,给予恰当的支持

不要做的

1、不教

(1)教:

是成人把自己的想法与思维直接传授给幼儿,

结果导致成人的思维代替了幼儿的思考,使幼儿被动按照成

人的思维与经验去表达,阻碍了幼儿的主动思考。

引导:

通过成人的启发激发幼儿的自主思考与自信,

进而更好的完成创作的过程。

引导与教最大的区别在于:

幼儿是否自主思考。

(2)不教画比较像的事物(包括简笔画)。

幼儿没有画

得像的能力,会导致幼儿觉得自己画不像、画不好,严重打

击幼儿的绘画自信。

(3)不让孩子照着画。

幼儿所照着画的事物结构是成

人提炼好的,不是幼儿自己提炼的,照着画会剥夺幼儿独立

提炼表现符号的机会,也不符合这一时期幼儿的思维特征与

阶段特点。

(4)不要执意让孩子画一些成人所引导的事物,不要

直接告诉幼儿画什么,而是让幼儿自己经过思考与讨论想出

来。

2、不批评

(1)不以作品最后的结果(像或不像)来衡量幼儿美术

活动的价值。

幼儿绘画的动机不是为了把事物画得像,而是以所画

的事物为媒介,通过绘画过程来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特别

是自己感兴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与思想情感,这与大部分成

人绘画动机截然相反。

用像不像来评价容易打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与自信,

使幼儿担心“不像”或受到批评而不敢动笔。

幼儿只要在绘画过程中充分地展现了自己的想法、乐

趣等,他们就会对自己的绘画活动非常满意。

(2)不用自己的审美观去控制幼儿

不评价幼儿画得像不像、不表扬其他画得像的作品不

挑毛病、不否认幼儿、不嘲笑幼儿的作品、不横向比较幼儿、

不贬低幼儿

3、不提倡为打印好的画面涂色,如果是孩子自己画

的话涂色是可以的。

4、在幼儿专注作画的状态下,成人:

(1)不打扰。

(2)不以一位旁观者的身份在幼儿身边观看,会给幼

儿造成一种心理压力。

陪画指南

一、家长应恰当地参与到孩子的绘画活动中来

1、成人与幼儿一起画,要将自己的水平降到幼儿的

水平

目的:

培养信心

尊重幼儿独立提炼出的表现符号,让幼儿了解自己所

画的结构可以不像。

让幼儿看到我们所画事物的方式时,觉得自己也能

画,这样孩子的能力与自信才会逐步建立起来。

例如:

家长在陪同涂鸦期的幼儿画画时,应使用线条

表示鲨鱼、乌龟以及任何东西。

2、用语言有效引导幼儿进行深入创作

目的:

启发幼儿表现出更多的生活经验与想法,扩展

孩子的绘画内容。

例如:

孩子画了飞机,家长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继续引

导:

(1)画飞机以外的事物;

(2)以飞机为主体,画一些和飞机有关的事物;

(3)编一个关于飞机的故事;

(4)象征期的孩子(约3.5-4.5岁)可以引导画出更多

的事物结构(两、三个主要结构就可以),比如飞机有机身和

翅膀(可以用椭圆和线条表示);

(5)图示期的孩子(约4.5-10岁):

鼓励幼儿凭想象去

画(不必急于纠正比例和具象的问题)

3、示范环节应让孩子充分参与其中

(1)使用图片等方式示范的目的,是让幼儿对所要表

达的事物结构与特征,建立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让幼儿了解

某种事物的主要结构部分,并思考与讨论某种事物的显著特

征,然后再让幼儿进行表达与创作,有利于增强幼儿对所要

描绘事物的信心。

观察与讨论过程中,成人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应该

通过引导让孩子自己发现并总结出来。

(2)示范并不是代替幼儿画,也不是让孩子照着某个

成品画。

(3)成人不要独自做完整的示范,而应该让孩子以他

们的方式画出多数的结构,锻炼孩子独立提炼表现符号的能

力。

(4)成人可以与幼儿共同画出同一个结构部分(例如

画头的过程中,成人先画半个,幼儿画另外半个。

);也可以

和幼儿分别画出不同的结构部分。

(例如画人的过程中,成

人画头,幼儿画眼睛等。

(5)示范技能,不示范具体事物的画法。

例如:

成人

可以手把手示范,让幼儿体验线条、圆圈等的感受。

三、恰当的评价画面

1、欣赏重点是绘画过程中,而不是最后的视觉效果

上。

2、关注绘画过程中孩子:

(1)是否大胆、自信

(2)是否表达了很多自己的想法

(3)表现方式是否有独特性

(4)画面形式是否符合孩子当前阶段的绘画特点

3、多听幼儿赋予画面的象征意义

4、认可与鼓励幼儿的想法,表扬幼儿思想与方式的

独特性与创新性,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给

予他们成就感。

5、鼓励时应使用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语言,给幼儿

有效信息。

空泛的评价:

你画得真棒、真漂亮

具体的评价:

指出画的具体的事物,多用形容词(多、

大、长、快、厉害等);表扬与鼓励幼儿生活经验的“渊博”

性(“你画出的东西可真多呀”“你知道的东西可真多啊”)

6、成人没想好该怎样评价的时候可以:

简单重复幼

儿的命名。

例如:

幼儿说:

“我画的是一只怪兽”

家长说:

“哦,你画的是一只怪兽啊”

然后家长再继续思考:

你这个怪兽很大/很厉害⋯⋯

7、如果幼儿画完后不想讲解他的作品,成人不要强

迫,原因:

(1)幼儿没有准备好把自己偶然创作出来的作品赋予

意义

(2)幼儿虽然构思好了,但是创作过程自己并不满意

(3)幼儿的创作可能是他自己的一种秘密,不想让别

人知道

四、激发孩子绘画热情的方法

1、成人主动画,吸引幼儿加入。

不会让幼儿感觉是被要求、被控制的,因此更容易激

起幼儿的绘画热情。

2、以绘画为媒介与幼儿做游戏、讲故事。

3、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进行引导。

4、把幼儿的兴趣点与所画的主题进行联系。

例如绘

画主题是厨具,但是孩子只喜欢画飞机,这时候可以将飞机

和厨具联系起来,例如:

飞机上这么多人,我们来画一个厨

房给他们做饭吧。

5、画完后可以邀请幼儿再重新讲述一遍画面的内容,

这个过程能够让幼儿从整体上感受自己画面内容的丰富性

与连贯性。

五、提高幼儿绘画能力的方法

1、提高幼儿的造型表现能力

最基本的就是通过观察与概括,提高幼儿“独立提炼

表现符号”的能力。

2、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1)丰富幼儿的生活、情感体验,拓宽头脑中的表象

内容。

(2)注意培养幼儿的个性,使幼儿有积极的、独特的

思维方式与性格特点。

(3)给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创作空间。

具体问题

孩子说:

“我不想画”

寻找原因:

(1)觉得画画没意思。

成人要求幼儿必须画什么、怎

样画,都会影响幼儿的绘画兴趣。

(2)幼儿的绘画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进而对自

己的绘画能力不自信,碍于面子说不想画。

(3)幼儿有更感兴趣的活动方式。

(4)可能是成人对幼儿绘画活动关注度不够,或者关

注的方式不当。

(5)真的不想画。

应对方案:

对幼儿说:

“我们一起来画吧”(不要说“我

来教你画”),如果幼儿再次拒绝可能是真的不想画,此时

要尊重孩子。

幼儿的能力比较弱,无从下笔,不敢画,或画不出来

应对方案:

成人需要提高幼儿从表象(存在于我们头

脑中的,不用眼睛看就能想象出来的形象)到再现的能力与

信心。

(1)从具体切入点入手(确定先画事物的哪一个结构

部分,最好以大的、中心的结构开始为好),然后用语言引

导:

比如一个小朋友说他不会画长颈鹿,可以按照这个顺

序引导:

你想先画长颈鹿的头还是身体呀?

你想用什么颜色

来画呀?

你想把身体画多大呀?

现在你想画长颈鹿的什么位

置?

腿还是脖子?

你想把长颈鹿的脖子画在身体的哪边?

现在

你再看看长颈鹿还缺哪些地方没有画?

(2)语言引导失败的话,可以降到幼儿的水平示范

A、通过手指,在纸张上滑动轨迹示范。

B、在幼儿原作品上进行示范

C、在幼儿原作品之外进行示范

D、手把手帮孩子开头

这个问题非常好的示范了面对具体问题时怎样帮孩

子搭台阶,复习:

遭遇挫折

幼儿请成人帮忙画出某种事物

寻找原因:

(1)幼儿的造型能力弱

(2)成人示范给幼儿的绘画程度高于幼儿的绘画程

度,打击了幼儿对自己绘画能力的信心。

(3)成人帮助得过多,打击了幼儿的信心

(4)幼儿太追求完美。

对于这类的幼儿,一些基本的

技法可以示范给幼儿,同时成人要关注他们追求完美的心

理,给予适当帮助,使他们获得一种满足感。

但成人注意不

要成为幼儿自己进步的障碍。

如果幼儿强迫自己一定要画得像

原因:

在进入图示期后,大多数幼儿对自己所画事物

的形状会有一个内在的审美需求——希望画得像。

如果此时

幼儿还没有掌握一些事物形状的规律就会产生一定的不自

信,需要成人对幼儿进行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原则:

只有幼儿通过主动思考与亲自动手画出的事物

形状,才能真正建立幼儿在造型方面的自信,也才能真正锻

炼幼儿在这方面的能力。

应对方案:

成人可引导或帮助其画出更多的细节特

征,比如某一部位的具体形状与大小等。

对于画画主题有偏爱的小朋友

原因

(1):

是幼儿感兴趣的主题

应对方案:

不应简单制止幼儿所画的内容,而是要引

导幼儿把所画的主题与幼儿的兴趣点相结合。

原因

(2):

幼儿绘画造型能力弱,对自己的绘画能力

不自信,只画自己能够画得像的事物。

应对方案:

需要着重提高幼儿的独立造型能力。

原因(3):

幼儿对自己所喜爱的事物进行深入学习、

探究的需要。

要不要进行写生

写生对于写实期前的孩子意义不大。

幼儿在知性现实

主义时期,即通过自己的感知经验来画,而不是根据自己眼

睛看到的客观事实来画,只有当幼儿进入写实期(一般为10+)

以后,才会更加关注像与不像的问题。

一些主题课活动中,老师会出示一些照片或模型,来

让幼儿观察和概括,但这类观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建

立一些对所画事物的感知经验,而不是让幼儿照着去画。

是否要阻止幼儿自己照着别人画

当幼儿不知道自己想画什么,或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画

时,便容易模仿别人的画,其实这也是他解决问题的一个方

法,不用强行阻止。

但是成人除了要鼓励与表扬幼儿凭自己的想象与信

心去画,还要善于通过启发、引导打开他的想象空间。

当成人降低到幼儿的水平画画时,如果遭到幼儿的嘲

应对方案:

可以跟孩子说“画画可以画得不像”或“我

就喜欢这样画,如果你觉得不好,你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式

去画”。

只有成人自己抛开“画画就得画得像”的观念,孩

子才能真正从内心接受。

结论

1、“不要教孩子画画”这一句话从字面上来讲是没有

问题的。

更多指的是成人不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来固化孩子

的思维,不要以成人的审美来要求孩子。

2、对于在绘画方面天赋不够的孩子来说,恰当的引

导也是必须的。

但可惜大部分书里都没有提到这一点,更没有告诉家

长具体应该怎样引导。

本书的作者是幼儿园老师,反而积攒

了大量普娃的经验,方法适应面更广,加工能力更强,值得

仔细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