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0710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docx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

桩基工程内部学习记录

一、管桩质量要保证规范及设计要求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成品桩质量检验标准表1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外观

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直观

桩径

管壁厚度

桩尖中心线

顶面平整度

桩体弯曲

mm

mm

mm

mm

±5

±5

10

<2

<1/1000L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水平尺量

用钢尺量(L为桩长)

监控要点:

1、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2、静压法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沉桩;3、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接桩;4、实际桩位验收及偏差处理。

1.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起吊、运输和堆放

(1)吊运的吊点位置

管节长≤15m宜采用两点捆绑法,吊点位置距两端0.207L,如采用两端勾吊吊运时,必须进行验算,且应有相应的安全措施。

(2)吊立的吊点位置

沉桩前预应力管桩吊立的吊点位置距上端0.293L;如果采用两个吊点,一吊点位置距上端0.25L,另一吊点位置距上端0.50L。

(3)管桩进场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

堆放底层应在吊点位置放好垫木,垫木支承点应在同一平面上,并应采取可靠的防滚、防滑措施。

(4)管桩堆放层数不宜超过《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DBJ08-92)的规定。

(5)装卸时应轻起轻放,严禁抛掷、碰撞、滚落,吊运时应保持平稳。

2.静压法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沉桩

(1)首先根据桩的桩型、桩长、沉入深度及桩的密集程度,以及地基土的土质、土层分布排列和硬土层厚度等条件,对各层土沉入时的压桩阻力大小进行分析,预估桩的入土阻力,判断桩的可压入性。

以利选用能满足设计和地质条件的且具有足够压桩压力的压桩设备,将桩顺利地压到预定的设计标高。

(2)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沉桩。

(3)沉桩顺序应按规范、周边环境等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沉桩的顺序原则:

1)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向四周对称施工;

2)当一侧毗邻建(构)筑物时,于毗邻建(构)筑物处向另一方向施工;

3)根据基础的设计标高,宜先深后浅;

4)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4)沉桩施工前要求施工单位做好沉桩设备的检查和调试,保证使用可靠,以免发生施工中途间断,引起间歇后压桩阻力增大,发生桩不能压入的滞桩事故。

压桩时所用的测力仪器应经常督促施工单位注意保养、检修和计量标定,以减少检测误差。

施工中应要求施工单位随着桩的下沉认真做好检测记录。

(5)为了确保桩的定位准确,沉桩前应对每根桩的桩位进行复核,以免因沉桩挤土而引起的桩位位移。

在桩插入时,准确对准桩位,定位偏差不超过10mm;同时应用两台经纬仪以夹角90º的两个方向控制桩的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接桩前对上节桩也要控制其垂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接桩。

(6)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掌握现场的土层情况。

如果沉桩过程中需要停歇时,应将桩尖停歇在软弱土层中,使继续沉桩时的启动阻力不致过大,并应尽量缩短停歇时间。

(7)沉桩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注意保持桩处于轴心受压状态(顶压式桩机)或桩身受抱箍力状况(抱箍式桩机),如有偏移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调正,以免发生裂桩质量事故。

(8)沉桩过程中,当桩尖遇到硬土层而发生压桩阻力突然增大,甚至超过压桩机最大静压能力而使桩机上抬时,这时可建议施工单位以最大压桩压力作用在桩上,采取忽停忽压的冲击施压法,可能使桩缓慢下沉直至穿透硬土层。

(9)当沉桩最大压桩压力超过桩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或者由于来不及调正平衡配重,以致使压桩机发生较大上抬倾斜时,应立即停压,会同设计、勘察、建设单位分析原因,研究处理措施,以免造成断桩或其它事故。

(10)提示施工单位注意:

当桩下沉至接近设计标高时,不可过早停压,否则在补压时常会发生停止下沉或难以下沉至设计标高的现象。

(11)停止静压控制原则,一般以标高控制为主,辅以压桩压力控制。

压桩压力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顶标高未达到设计标高时,当采取忽停忽压的冲击施压法无效时,才能停止沉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电焊接桩焊缝的质量检验标准表2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1

上下节错口

外径≥700mm

mm

≤3

用钢尺量

外径<700mm

mm

≤2

用钢尺量

2

焊缝咬边深度

mm

≤0.5

焊缝检查仪

3

焊缝加强层高度

mm

2

焊缝检查仪

4

焊缝加强层宽度

mm

2

焊缝检查仪

5

焊缝电焊质量外观

无气孔、无裂缝、无焊瘤

直观

4.实际桩位验收及偏差处理

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对静压桩可在每根桩的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在送桩前对每根桩桩顶的轴线位置进行中间验收,并做好中间验收记录。

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合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时,再做桩的轴线位置最终验收。

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测放好轴线,逐桩检查沉入的桩中心和设计桩位的偏差,偏差的允许范围见表6。

实际桩位偏差超出允许范围时,应及时向业主汇报,与设计单位协商处理措施,处理措施经各方同意后,监督施工单位落实。

(四)、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桩基施工中实施巡视监理,重要工序进行旁站监理,值班监理每天工作时间与施工单位施工时间同步。

如监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出,要求施工单位立即纠正。

当问题严重时,值班监理及时向总监汇报,研究处理措施。

2.桩基施工进行严格的工序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值班监理应进行检查,重要工序(插桩时的定位及桩垂直度、接桩时的上下节桩端部错口及焊接质量、送桩时的最终压桩压力及桩顶标高)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由总包组织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3.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自觉执行桩基设计文件、规范及规程的规定和要求,确保沉桩施工质量,及时组织自检,并向监理提供各项施工资料及验收单据。

4.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的规定,要求对一般项目按20%抽查及每根桩必须中间验收。

由总包组织施工和监理单位进行抽查及中间验收工作,抽查的内容和方法见表5,并做好各项检验记录。

5.值班监理对每根桩的施工情况进行监控的同时,每日按沉桩桩数的20%比例做好抽查记录,填写在“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质量抽查记录”上。

6.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质量负责人进行检验批及分项工程验收。

7.旁站环节及检查内容(见表3)。

旁站环节及检查内容表3

旁站环节

检查内容

桩的定位

由于挤土原因,易发生定位桩的桩位偏移,累计偏移结果,就要发生桩位偏差超标。

值班监理要检查插桩前是否复测桩位,桩位进行复测后,方能同意插桩。

桩的垂直度

插桩时或接桩焊接前的上节桩,值班监理必须检查是否用两台经纬仪控制桩的垂直度,且不能同意用一台经纬仪及吊线锤的方法来控制垂直度。

上下节桩

端部错口

接桩焊接前,施工单位自检上下节桩端部错口符合要求后,值班监理要亲自量测错口值。

如错口值超标,要求调整到符合要求,方可同意施焊。

焊缝电焊

质量

焊缝电焊质量外观应连续饱满,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

值班监理检查焊缝质量,发现不符合要求时,要求施工单位敲除焊瘤,进行补焊至合格,方可同意继续沉桩。

桩顶标高

送桩时监理要检查是否用水准仪控制桩顶标高,且要求司镜人员在桩顶接近设计标高时,提前司镜,以免发生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标高。

8.主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见表4)。

主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表4

通病

原因

预防措施

桩身

断裂

1.桩身在沉桩时发现较大弯曲而断裂。

禁用矢高超标的桩沉入地下。

2.桩的长细比过大,沉入时又遇硬层。

长细比不宜>80。

3.桩入土后遇大块坚硬障碍物。

沉桩前要清障干净。

4.插桩时不垂直,沉入地下一定深度后,再移桩校正,使桩身弯曲而断裂。

插桩时一定要用经纬仪控制垂直度。

5.两节桩或多节桩沉桩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曲折。

1.上节桩也要用经纬仪控制垂直度。

2.上下节桩端部错口不允许超标。

桩顶达不到

设计

标高

1.地下有障碍物。

沉桩前先探有无障碍物,如有需清障

2.群桩在持力层越挤越密,使沉桩达不到设计标高。

群桩沉桩顺序宜采用由中向外方向沉桩。

3.桩机选择不当,使桩沉不到设计标高。

桩机要选择适中,不宜过小。

桩身

倾斜

1.桩架不垂直。

沉桩前必须检查桩架的垂直情况,待桩架确认垂直后方可开始沉桩。

2.插桩时桩不垂直,桩帽、与桩身不在同一直线上(顶压式桩机)。

插桩时及接桩焊接前的上节桩均要用经纬仪控制垂直度。

3.沉桩中遇到硬层,桩身偏向一侧。

沉桩将进入硬层时宜采用慢速压入,当进入硬层一定深度后方能采取重击快速压入。

接桩处

松脱开裂

1.连接处的表面没有清理干净,留有杂质、浮锈和油污等。

桩端板坡口上的杂质、浮锈和油污必须清理干净,方能施焊。

2.焊缝不连续、不饱满,焊缝中有焊渣等杂物。

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除焊渣,焊缝应连续饱满。

3.上下节桩连接不在同一直线上,产生曲折,沉桩时应力集中而遭破坏。

1.插桩时及接桩焊接前的上节桩均要用经纬仪控制垂直度;

2.上下节桩端部错口不允许超标。

(五)、检验与隐蔽验收

1.分项工程质量检验标准

静力压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的质量检验应符合表5的规定。

静力压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标准表5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查方法

单位

数值

主控项目

1

桩体质量检验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

桩位偏差

见表6

用钢尺量

3

承载力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一般

项目

1

成品桩质量

外观

无蜂窝、露筋、裂缝、色感均匀、桩顶处无孔隙

直观

桩径

管壁厚度

桩尖中心线

顶面平整度

桩体弯曲

mm

mm

mm

mm

±5

±5

10

<2

<1/1000L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水平尺量

用钢尺量(L为桩长)

2

接桩:

焊缝质量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上下节平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

见表2

见表2

秒表测定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L为桩长)

min

mm

>1.0

<10

<1/1000L

3

电焊条质量

设计要求

查产品合格证书

4

压桩压力(设计有要求时)

%

±5

查压力表读数

5

接桩时上下节平面偏差

接桩时节点弯曲矢高

mm

<10

<1/1000L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L为两节桩长)

6

桩顶标高

mm

±50

水准仪

(1)主控项目

1)桩体质量检验: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

检查方法按《建筑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实施。

2)桩位偏差:

承台或底板开挖到设计标高后,测放好轴线,逐桩检查沉入的桩中心和设计桩位的偏差。

压入桩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6的规定。

斜桩倾斜度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

桩位的允许偏差(mm)表6

项目

允许偏差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梁的中心线

100+0.01H

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

4

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最外边的桩

(2)中间桩

1/3桩径

1/2桩径

注:

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

3)承载力:

采用静载荷试验的方法进行检验,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

(2)一般项目

1)桩的质量检验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质量检验应符合表1的规定。

2)电焊接桩

①先张法预应力管桩电焊接桩时,上下节桩端部错口,当管桩外径≥700mm时,错口应在≤3mm;当管桩外径<700mm时,错口应≤2mm。

每根桩的接头全数用钢尺量测检查。

焊缝咬边深度用焊缝检查仪量测≤0.5mm为合格。

每条焊缝检查。

②焊缝加强层高度用焊缝检查仪量测应等于设计规定高度或设计高度+2mm,不允许负偏差;每条焊缝全数检查。

③焊缝加强层宽度用焊缝检查仪量测应等于设计规定宽度或设计宽度+2mm,不允许负偏差。

④焊缝电焊外观质量用目测法直观检查应无气孔、无焊瘤、无裂缝为合格,电焊焊缝全数检查。

⑤焊缝探伤检验:

按设计规定的抽检数量进行探伤检验;重要工程应对电焊接桩的接头做10%的探伤检查。

⑥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用秒表测定每个焊接接头结束后停歇时间应>1.0min,再进行沉桩。

3)焊条质量

焊条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查产品合格证书、中文标志及出厂检验报告。

4)压桩压力

当压桩到设计标高时,读取并记录最终压桩力,与设计要求压桩力相比允许偏差控制在±5%以内,如-5%以上,应向设计单位提出,确定处置与否。

5)接桩平面偏差

接桩时上下节平面偏差,全数用钢尺量,允许偏差值应<10mm。

6)桩顶标高

当沉桩达到设计标高时,如桩顶标高高于或等于自然地面标高,直接用水准仪量测桩顶标高,允许偏差在±50mm范围内;如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地面标高,根据建筑物(构筑物)上测放的±0.000标高、设置送桩标志(可是±0.000标高,亦可高于或低于±0.000标高)。

再根据桩顶设计标高,算出送桩深度并在送桩器上进行标志。

用水准仪控制送桩器上的标志,即为桩顶设计标高。

允许偏差同上。

2.隐蔽验收

沉桩施工中,每天签认“沉桩隐蔽工程验收单”一次。

确认这天内所沉桩的沉桩质量均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及规程的规定和要求时,才能签字认可。

如个别桩在沉桩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需要以后补强或补桩时,应在“沉桩隐蔽工程验收单”上加以注明,并在“监理日记”上作记录,待补强或补桩处理完毕设计认可后,才能进行封闭。

上海天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苏地2012-G-95项目4#地块监理项目部

2014-1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