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1087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4.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综合管理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公务员考试《综合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公共行政管理

第一章公共行政概述

一、本章概述:

什么是公共行政?

它的主客体分别是什么?

这是我们在学习公共行政管理时首先必须在了解的问题。

在公务员的考试中,我们应该掌握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另外,我们对公共行政的功能、原则以及它的发展也要做一定的了解,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概念。

二、知识要点:

(一)识记要点:

1、公共行政的含义:

所谓的公共行政就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2、公共行政的主体:

政府行政机关。

3、公共行政的客体(或对象):

社会公共事务或政府内部事务。

(二)要点理解:

1、历史上对公共行政的几种理解(或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共行政的理解):

(1)政府的组织结构:

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起来的,立法、行政、司法三者之间互相平衡,互相制约。

这里的行政是指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2)从政治与行政的关系加以考察:

美国行政学者古德诺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执行。

(二分法)

(3)从管理角度来加以考察:

公共行政被视作一种协调众人力量以达到共同目标的活动。

美国行政学者古立克将这一活动过程具体分解为计划、组织、用人、指挥、莆田市、报告和预算,即著名的POSDCORE七功能说。

2、对公共行政含义的理解:

(含义见识记要点)

(1)公共行政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一种活动是不是公共行政活动,首先应看其主体是谁,如果是政府行政机关而非权力机关或司法机关,则可称之为公共行政。

(2)公共行政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或政府内部事务:

(3)公共行政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无论在任何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和政策进行管理,行政活动表现为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同时还要接受法院的司法监督。

3、公共行政的功能:

(1)管制功能:

公共行政的任务之一是协调和处理社会各种关系和利益,管制功能是这一协调所必需的。

(2)服务功能:

行政系统承担着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的任务,如:

举办公共事业,提供公共设施。

(3)维护功能:

即维护社会的稳定,维持社会生活的正常动作,如:

国防建设。

(4)扶助功能:

行政系统有义务对社会的有关团体和组织提供某种帮助,以有助于实现他们的目标,而这些目标的实现通常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4、公共行政的原则:

(1)法制原则

(2)服务原则

(3)效率原则

(4)责任原则

5、公共行政的理论与实践(即产生与发展):

(1)公共行政的产生:

公共行政学作为一门现实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起源于19世纪末,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

根据现在人们掌握的资料和共识,认为提出“行政学”概念的是德国学者史坦因,他在1865年撰写了《行政学》一书。

但书中的主要内容是行政法,并没有形成公共行政学体系。

公共行政学从政治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门科学的理论,独立的学科,严格地说是起源于美国。

1877年,美国学者威尔逊(曾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和美国第28届总统)在《政治学季刊》上发表了“行政的研究”一文,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学科----行政学。

他认为一个良好政府需要有两个支柱:

强有力而负责的政务官,有效能的文官制度。

这篇文章产生了巨大影响,被认为是美国公共行政研究的开山之作,威尔逊了被誉为公共行政学的鼻祖。

继他之后,美国的另一位著名行政学家,霍普金斯大学校长古德诺在1900年写了《政治与行政》一书,提出了“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这一著名的论点,从而使威尔逊开创的公共行政学正式从政治学中分离出来。

公共行政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则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

一般以怀特在1926年发表的美国第一本大学科教书《行政学导论》和魏洛比在1927年发表的另一本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原理》为标志。

(2)公共行政的发展(三个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的公共行政的形成时期又称为科学管理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有三位代表人物:

法国学者法约尔,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以及美国学者泰罗。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中提出了管理的“五大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及管理的14项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中的科层组织结构以及权威的不同类型也被人人们所普遍接受。

泰罗开创了管理科学的新时代,他因此被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公共行政学的成长时期又称为行为科学时期或人际关系时期。

这一时期有代表性的理论学派主要有三个:

行为科学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系统理论学派。

A行为科学学派中有代表性的理论分别是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B决策理论学派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是西蒙的有限理性决策理论。

C系统理论学派中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是里格斯的行政生态理论和卡斯特的权变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时期又称为新公共行政管理时期。

这一时期有代表生的理论学派主要有三个:

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

三、仿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行政活动属于()

A执行性活动B领导性活动C强制性活动D民主性活动

2、下列属于我国公共行政主体的是()

A国家政协机关B某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厂长

C某市人民政府D某村村委会

3、下列属于公共行政范畴的是()

A某国有工厂领导班子开会研究解决工人医疗保险问题

B某商场经理捐款给希望工程

C某大学领导班子开会研究解决贫困学生学费减免问题

D某县政府办公会商讨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

答案:

1、A2、C3、D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行政的客体是()、()和政府内部公共事务。

A司法事务B立法事务

C社会公共事务D文化事务E国家事务

答案:

DE

第二章行政职能

一、本章概述:

在现代行政管理学中,行政职能是一个重要的范畴。

它反映了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功能及其活动,也规定着我们将在以下会讲到的行政管理的其他的内容。

什么是行政职能,它的具体内容又有哪些呢?

考生要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解掌握行政职能的含义和作用、地位,行政职能的发展,行政职能体系以及行政职能转变的具体内容。

二、知识要点:

(一)识记要点:

1、行政职能的含义:

行政职能又叫政府职能,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求,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中的基本职责和了挥的功能作用。

行政职能主要涉及政府的职责范围、履行职责方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起作用等问题。

2、行政职能的地位及作用:

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具体执行和体现,它反映了国家的性质和政府活动的方向,是政府开展行政管理活动的依据和前提,行政管理各个环节和层面的活动,都可以说是行政职能的运用和展开。

行政职能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其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行政职能是决定政府角色地位的大问题,事关国家的兴衰成败。

     

(2)行政职能是行政组织设置的依据、前提和基础。

     (3)行政职能决定着行政管理的内容和方式。

     (4)行政职能的实现是衡量行政管理效率和效能的重要标准。

     (5)行政职能的界定是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政企关系、政社关系的前提,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

    3、行政职能体系:

     

(1)政府的基本职能:

      A 政治职能

      B 社会管理职能

       a经济职能

       b文化教育职能

       c社会服务职能

     

(2)政府的运行职能: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协调职能

      D 控制职能

    4、行政职能的发展:

(本要点请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具体内容见更要点理解)

    5、行政职能的转变:

(本要点请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具体内容见更要点理解)

  

(二)要点理解:

     1、行政职能含义的理解:

(含义见识记要点)

      

(1)行政职能即政府职能,它是国家职能的构成和体现。

国家有两      种基本职能,一种是政治统治职能,一种是社会管理职能。

行政职能是国家职能的构成部分,必须执行和体现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体现国家意志的要求;另外,国家存在是为满足一般共同需要而存在,尽管国家的阶级本质不同,但都必须适应国家社会生活发展的需要,承担社会公共管理职能。

      

(2)行政职能是行政管理职责与功能的统一。

行政职能首先表现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的职责,即政府应该管理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和怎么管,同时行政职能又表现为政府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功用、效能,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这两者是统一的,即政府的社会功能是其法定职责的前提和内容,政府的法定职责是其社会功能的实现和保障。

      (3)政府主要涉及的问题,从政府的职责范围来看,行政职能既涉及政府内部的行政管理的职责,包括政府人事行政管理、财务行政管理、后勤行政管理和机关行政管理等,还涉及社会公共行政管理的职责,包括经济行政管理、政治行政管理、文化行政管理和社会行政管理;从政府履行的职责的方式和在国家及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来看,行政职能涉及组织、领导、沟通、决策、执行、监督等行政管理行为和过程,以及行政管理方法与规范等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公共行政管理学的研究都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

     2、行政职能体系的理解:

      

(1)政府的基本职能:

      A 政治职能:

这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政治事务的管理,其核心在     于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

包括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

      B 社会管理职能

       a经济职能: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统筹规划,掌握政策,信息引导,组织协调,提供服务和检查监督。

这概括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政府经济职能的基本内容。

       b文化教育职能:

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全民的思想道德建设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管理。

       c社会服务职能:

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维护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增进人民福利而采取的各种服务及其管理活动。

我国行政管理的根本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2)政府的运行职能:

      A 计划职能:

这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

它的要求是确定行政管理的目标、任务及实现目标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

      B 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的要求是,通过科学设计组织结构和权责关系,合理安排和指挥组织系统内各种机构及各类人员的工作。

      C 协调职能:

其作用是加强组织与组织之间及组织内部各个机构、各个环节和各类人员的沟通、联系和合作,保证计划目标的实现。

      D 控制职能:

这是指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和绩效评估机制,按照行政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它一般分为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

    3、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模式:

     

(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2)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3)外在效应的消除者

     (4)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5)市场握手秩序的维护者

    4、行政职能的发展:

经历了四个阶段

     

(1)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行政职能:

这一时期的行政职能是建立在落后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的。

        奴隶制国家社会管理职能微弱,行政职能重点在于政治统治。

        封建制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稍有增加,但重点仍在于政治统治。

     

(2)弱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即“守夜人”时期。

       

形成与发展:

早在500年前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时期,资本得到了发展壮大,重商主义盛行,它认为,只有商业活动才是真正取得财富的生产活动,国家应该积极干预社会生活,采取各种保护本国商人的利益,限制或禁止商品的进口和货币的给出。

市场经济体制及秩序在西方各国确立之后,商业资本转向了工业资本,人们对政府的作用和认识发生了变化,自由放任、限制国家干预的观点取代了古典的国家干预论。

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的理论体现了这一历史诉求。

       

特点:

这一时期政府职能的特点是:

政府职能非常有限,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其作用只限于为私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维护市场秩序,提供有限的公共物品。

       

意义:

         它的积极意义在于自由资本主义的需要,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它的消极意义在于导致了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

     (3)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即“积极干预”政府时期。

       

形成与发展:

政府“积极干预”职能的出现是20世纪一系列大事促成的。

1917年俄国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国家,并通过国家行政权力干预在经济上取得巨大成就,使社会主义思潮影响扩大。

特别是1929年-1933年震撼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标志着自由放任经济理论的破产和“守夜人”政府的终结。

这次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大危机,传统的“守夜人”政府束手无策。

随着以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罗斯福新政的推选,危机得到了控制,并逐步走出了困境。

凯恩斯主义主张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实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

       

特点:

        A这一时期的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主要表现在政府经济职能的增强,如政府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举办国有企业,加强对企业的规范和管制。

同时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也大增强,如加强社会保障职能,加强环境资源保护职能,加强教育科学 文化管理职能。

        B这一时期的行政职能方式更加复杂多样。

主要表现在政府广泛使用法律手段以及计划手段,制定产业政策,采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经济手段,采取直接的行政手段。

       

意义:

强势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积极的作用主要有,在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指导下,战后西方各国政府对社会经济事务普遍采取大规模积极干预的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20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繁荣。

但其消极作用也很明显,进入20世纪70之后,西方国家先后出现了新的经济危机,形成了“滞胀”现象。

    (4)有限政府时期的行政职能

      

发展: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一筹莫展,出现了对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否定。

我们称之为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这一理论主张,政府的干预对社会和经济而言是必要的,政府应该承担经济社会管理职能,维持社会秩序,保护社会的公共利益。

但政府的干预只能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政府不能取代市场机制。

      

特点:

        A通过非国有化,政府对企业的微观管理

        B政府放松规制,更好地发挥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C推进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化、市场化。

  5、行政职能的转变:

(这里这要指我国的行政职能的转变)

    

(1)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及其弊端: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

       A集中计划管理

       B微观直接管理

       C片面强调政治职能

      

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

       A造成政府机构膨胀

       B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C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

       D容易产生腐败

    

(2)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必要性

        所谓行政职能转变,是指为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需要,而对行政职能进行的转换、重组和优化,是对政府的行为方式及职能结构体系的调整。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变行政职能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转变行政职能是面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转变行政职能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转变行政职能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

     

行政职能转变是机构改革的动因和基础。

   (3)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

     

职能重心的转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此后,各级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了政府职能重心的根本转变。

     

职能方式的转变:

     A由运用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并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B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C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职能关系的转变:

     A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过去,权力过分集中于中央、集中于上级,难以发挥市场地方和基层的积极性。

同时,中央管宏观又管微观,既管行政又管企业,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职能和微观调控职能交叉混合,造成了“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实质上是权力配置关系、利益关系,也是一种法律关系。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必须在合理划分事权、财权的基础上,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职能关系,并用法律的形式明确下来。

中央政府代表着国家的利益和全局利益,承担着整个国家的宏观管理职能,提供全国性的公共物品,同时承担着对地方政府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

地方政府一方面是国家利益在地方的代表,另一方面又是地方局部利益的代表,承担着中央宏观政策的执行职能和对本地区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能,提供地区性的公共物品。

     B理顺政企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经济运行内在地要求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相对分离。

两权分离的要旨在于从所有权中严格地分出经营权,即让国有企业掌握经营权,政府掌握所有权,以便使企业家具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发挥企业的活力,同时也切断政府与国有企业的从属关系,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当然,要实现政企分开,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仅两权分离仍是不够的,必须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明确产权。

以两权分离为理论基础的承包制改革至多是一种过渡性的政企改革模式。

因而,理顺政企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权力下放,政企分开。

一是把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二是把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理顺产权关系。

三是实行国有资产分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对授权经营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的职责。

     C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能没有政府的干预,也不能没有市场的调节。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相互关系的总原则是:

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情,政府引导市场,市场调节企业。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表现为:

把市场对社会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指导性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同时,政府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并不意味着否定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所具有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实际上,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其作用在于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在于使市场机制更充分的发挥其功能,在于对市场机制作用的方向和后果进行必要的干预和引导,矫正市场失灵,但决不是取代或取消市场机制本身在经济生活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D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在传统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很多社会功能集中在政府身上,政府直接面对社会,直接从事大量的具体而微观的管理活动,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一方面,由于政府直接管理社会事务,政府的负担就会越来越重,管理机构和编制相应地增加和扩张,这样就形成了政府机构和人员编制的恶性膨胀;另一方面,“企业办社会”,“机关办社会”,使社会的自治能力、自律水平得不到锻炼与提高,抑制了社会的自我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改变政府的管理范围、管理 模式和管理方法,实现政社分开,把过去属于政府的权力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去行使。

为此,要求政府的社会管理实现三大转变:

在管理范围上,改变原来由政府包办一切社会事务的做法,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在管理模式上,从“大政府,小社会”转变为“小政府,大社会”;在管理方法上,从传统的以行政方法为主转变为间接的以法律方法为主。

     E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

       要进行科学的职能分解和职能分析,严格按照权责一致、分工明确的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从制度上解决职能不清、人浮于事、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的弊端。

三、仿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精简机构  B缩减编制  C转变政府职能 D下放行政权力

   2、根据十六大精神,我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是(   )

   A精简、统一、效能     B决策、执行、监督

   C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  D政企分开

   3、国家职能是(    )和社会管理职能的统一。

   A经济管理  B政治统治   C文化管理   D科技管理

   答案:

CAB

   

 

第三章行政组织

一、本章概述:

  行政组织是行政管理学中的一个最基本概念,是行政管理能否得以正常进行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通过本章的学习,考生应该掌握行政组织的涵义和特征,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把握好行政组织体制和行政组织的理论,并能够应该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的知识。

二、知识要点:

(一)识记要点:

    1、行政组织的含义:

行政组织是一种社会组织,它通常指为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公共事务,通过权责分配、层次结构、人员安排所构成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完整体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政府机关或行政管理机关。

    2、行政组织的特性:

(1)政治性与社会性

(2)法制性与权威性

(3)系统性与动态性

    3、行政组织设置的原则:

(1)命令统一原则

(2)精简精干原则

(3)效率原则

(4)分工协作原则

(5)权责一致原则

(6)幅度适中原则

(7)权变原则

(8)法制原则

    4、行政组织体制:

(具体内容见要点理解)

        行政组织体制,是指行政组织结构中各层级、各部门 之间行政关系制度表现形式。

它主要有民下几种形式:

(1)首长制与委员会制:

这是依据行政决策和担负行政责任的人数多少来划分的。

(2)集权制与分权制:

这是依据行政组织上、下级职权的大小来划分的。

(3)完整制与分离制:

这是依据同一层次上的各个行政组织所受上级指挥和控制的异同来划分的。

(4)层级制与职能制:

这是依据行政组织内部各机构功能与性质来划分的。

(5)矩阵组织体制与立体多维组织体制:

 

    5、行政组织理论:

(1)西方行政组织理论:

  

古典行政组织理论:

主要有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组织理论;以  法约尔、古立克为代表的行政管理组织理论和以韦伯为代表的科层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的共同特点是从制度规范的角度研究行政,提出了一些具有规范性的组织建设原则。

但仅侧重对组织内部的静态研究,忽视了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影响和组织的动态变化及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等。

  

新古典组织理论:

主要有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组织平衡理论和以西蒙为代表的决策过程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