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1751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88.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docx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教案

第六单元

本组教材围绕“人物和美好品质”这个专题,选择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这三篇文章,意在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在阅读中了解这些伟人的美好品质,向他们致敬和学习。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六”,语文园地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课题

内容简说

大禹治水

文章主要写了大禹治水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大禹的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质。

朱德

的扁担

本文通过写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食,以储备足够的粮食,战士们心疼朱德把扁担藏起来,朱德仍然坚持挑粮食的故事,展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格。

难忘的

泼水节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现了周总理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扁、担、盛、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赏析故事的主要人物。

4.让学生感受到伟大人物的美好品质,激发对这些人物的敬爱之情。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扁、担、盛、度”。

2.了解、分析人物和情节,从人物身上体会到美好品质,自觉萌发敬爱之情。

1.《大禹治水》…………………………………………………………2~3课时

2.《朱德的扁担》………………………………………………………2~3课时

3.《难忘的泼水节》……………………………………………………2~3课时

语文园地六………………………………………………………………3~4课时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学生要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品质。

对人物的介绍和背景知识的补充必不可少,在讲解整个文章之后,学生能感受到这些伟大的人物身上的品质和精神,表现出对他们的敬重。

1.大禹治水

课题

大禹治水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的教学是通过抓住文中一些关键词,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利用想象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然后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从而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难”。

2.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学习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物性格。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了解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

(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话题导入。

(用时:

5分钟)

1.展示洪水的图片,说明洪水的危害。

2.介绍治水英雄:

大禹。

3.板书课题:

大禹治水。

1.了解洪水这种自然灾害,联系实际感受洪水的危害。

2.了解大禹这个人物。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用时:

15分钟)

1.学生自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难读的句子画出来。

2.指出生字词,带进课文再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

2.学习生字词,再读课文。

1.给加点字注音。

灾难()

继续()

耕种()

毒蛇()

三、再读课文,把握整体。

(用时:

10分钟)

1.默读课文。

思考讨论:

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谁?

写了大禹的什么事?

2.组织学生小组比赛朗读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问题。

2.小组比赛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连一连。

淹没洪水

伤害房屋

冲毁牲畜

治理田地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用时:

10分钟)

1.出示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1.学写本课生字,练习书写。

2.仔细观察老师范写,自己临写。

3.看拼音,写词语。

rènwéi

()

shēnɡchǎn

()

教学反思

识字是这一教学过程的重点,先让学生自学生字,通过课文来学习生字词,这样既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文章整体有了把握,也能在课文中学习和巩固生字。

最后教师指导学生练习书写,进一步巩固生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2.能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默读能力及边读边想象的读书习惯。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学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复习所学内容。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用时:

5分钟)

1.出示词语,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2.提问:

这篇课文讲的是谁?

他做了一件什么伟大的事呢?

1.以各种形式读生词。

2.回顾课文内容,进入新课。

4.选字组词。

被披

()子

()上

二、精读课文,感悟精神。

(用时:

25分钟)

1.学习第一自然段,抓住关键词感受洪水的凶猛。

2.学习第二自然段,总结段落内容。

3.学习第三、四自然段,分析大禹治水的具体过程。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感受大禹的献身精神和高尚品质。

1.精读课文,利用关键词理解课文。

2.有感情、流利地朗读全文。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禹吸取了他父亲失败的教训,采用的方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让通过河道,最后流到里去。

三、想象说话,升华感情。

(用时:

10分钟)

课件出示大禹率领治水大军胜利凯旋图,为学生创设情境,提问:

如果大禹率领他的大军回来,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说说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和数量词的运用,借助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画面,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展开丰富想象,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得到思想上的启迪,情感上的升华。

《大禹治水》教学片段

◆阅读段落,情感铺垫(教学重点)

师: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生自读、思考,师巡视指导)

生:

第一自然段讲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淹没了庄稼和田野,人们四处逃荒。

师:

抓住了时间,但还不够简练。

谁再来试试?

生:

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洪水很凶猛。

师:

凶猛这个词说得好。

我们还可以说凶猛的洪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请找一找,勾画出来。

生:

洪水淹没了村庄和田野,房屋倒塌了,牲畜被冲走了,庄稼也被冲毁了,人们只好四处逃荒。

师:

洪水这么厉害,你们经历过洪水吗?

生:

没有。

师:

我们来看一些图片感受一下洪水的威力。

(展示图片)当洪水来临的时候,人们无处可逃,没有房屋,生命也受到威胁,情况非常危急,所以洪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自然灾害。

现在,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赏析:

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了解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带学生体会洪水的凶猛,为下文学习大禹治水的英勇壮举做了情感铺垫。

 

2.朱德的扁担

课题

朱德的扁担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本课讲述的是革命先辈朱德的故事,导学案以朗读为主开展教学,教学重点是通过多种方法识记生字,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朱德身上所展现的优秀品质,感悟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用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向革命先辈致敬。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扁、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学习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搜集关于朱德的资料。

(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激趣导入。

(用时:

5分钟)

1.出示关于“扁担”的绕口令,让学生来表演。

2.引出新课,板书课题。

学生参与绕口令表演。

二、朗读课文,认读生字。

(用时:

15分钟)

1.通过课前的预习,让同学们说说对朱德同志的了解。

2.初读课文,提出预习要求:

自由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生字,并在有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

3.指名分自然段读文,及时检查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4.我们举行一次朗读比赛,每组推选5名代表开火车读课文,看哪一组开得稳。

1.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2.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3.朗读比赛。

1.看拼音,写词语。

biǎndɑn()

tónɡzhì()

duìwu()

hónɡjūn()

三、把握全文,整体感知。

(用时:

10分钟)

1.思考问题: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抓住关键词分析朱德的行为,体会他身上的优秀品质。

1.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在老师的指导下分析朱德这个人物。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扁担

一()队伍

一()粮食

一()草鞋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用时:

10分钟)

.出示生字,对照笔顺练习书写。

2.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3.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4.展示个别作业,点评。

1.交流生字识记方法。

2.仔细观察老师范写,自己临写。

3.写出加点词的近义词。

(1)红军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

()

(2)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突出了识字教学和朗读教学的重点,安排了大量时间指导学生识字、写字,留出足够的时间带领学生随文认字,做到“字不离句,词不离句”,音、形、义相结合地识字解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感悟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和与人民同乐的优秀品质。

2.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学习重点

通过课文对人物的言行、神态的描述,体会老一辈革命家以身作则、和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巩固旧知。

(用时:

10分钟)

1.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1.复习生词。

2.朗读课文。

4.连一连。

穿粮食

戴草鞋

挑山路

走斗笠

二、精讲点拨,凸显重点。

(用时:

20分钟)

1.精读第一自然段,师引读。

2.自由读第二段,思考:

红军为什么要上山挑粮食?

3.精读第三自然段,师出示图,要求学生观察图上的朱德,重点引导观察他的穿着并且思考大家为什么藏起他的扁担。

4.读第四自然段,提问:

大家为什么越发敬爱朱德同志?

1.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交流、思考问题,老师引导探究,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关键句子和词语体会朱德的品质。

5.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朱德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原因是: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用时:

10分钟)

1.显示图片:

朱德同志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

提问:

看到此情此景,你想对朱德说些什么?

2.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朱德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1.说说自己看到朱德的图片时的感受。

2.课后搜集有关朱德的故事,深入了解朱德。

6.读完课文后,形容一下你心中朱德的形象。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通过精读课文,深入学习课文,学生能了解朱德的人物品质,学习鉴赏人物特征的方法。

本节课让学生感悟到朱德身上的品质,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

《朱德的扁担》教学片段

◆创设情境,致敬革命先辈(教学重点)

师:

我们在文中知道了朱德与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故事,我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朱德的小故事。

朱德曾经还亲临十三陵水库劳动,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坝,大家请看这幅图片。

(展示图片)大家都看到了什么?

生:

我看到朱德与大家同甘共苦,一起劳动并且从图片中我看出他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筑坝。

师:

那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对朱德说些什么呢?

生:

我会说,朱德爷爷,我很敬佩您,我会学习您的精神,积极向上。

师:

我想朱德同志听到你的这番话后,一定很高兴。

生:

我想说,朱德爷爷,您打仗作战都很厉害,谢谢您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做出的贡献。

师:

说得很好,不仅仅是朱德同志,还有许多革命先辈都曾为了新中国而做出伟大贡献,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少不了他们的努力,所以我们不能忘记这些革命先辈,我们也要铭记他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向他们学习和致敬。

赏析:

通过想象的场景,学生能感受到朱德同志身上的伟大精神,同时也能由朱德感受到革命先辈身上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和精神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前进,这样能促进学生牢记他们的精神,努力奋斗。

 

3.难忘的泼水节

课题

难忘的泼水节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导学案的设计遵循儿童识记规律,鼓励自主,分类处理,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突破识字难关。

课文有一幅大插图,我们不应忽视,所以本课教学可以图文结合,用好插图,引导阅读;再以阅读来加深对插图的理解。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课文,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盛、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视频导入。

(用时:

5分钟)

1.播放傣族泼水节的视频。

2.介绍泼水节,引入新课。

观看视频,了解傣族泼水节。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用时:

15分钟)

1.自由读课文,要求圈出生字和生词。

2.指导生字和生词。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开火车的形式。

(2)识字比赛。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识字比赛。

1.给加点字注音。

泼水节()

健康()

祝福()

盛水()

三、把握全文,整体感知。

(用时:

10分钟)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指名读课文,学生评议,相互正音。

3.再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1.把课文读顺读准。

2.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2.我会填。

()的凤凰花

()的鼓点

()的泼水节

()的地毯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用时:

10分钟)

1.出示生字词,自由认读。

2.同桌互读、指名读,正音。

3.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4.指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重点词语。

1.读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2.根据语境理解重点词语。

3.看拼音,写词语。

nánwànɡ

()

huāpào

()

yìniányídù

()

教学反思

本节课,首先通过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重点是识字书写,所以我围绕这个重点开展接下来的环节,让学生在课文中学习生字,根据上下文情境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最后我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学习重点

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学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用时:

10分钟)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认读生字词。

1.朗读课文。

2.复习生词。

4.补充词语。

一年()()

四()八()

笑容()()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用时:

20分钟)

1.提问:

1961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2.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要求画出有关句子。

指名读,交流感悟。

3.出示插图,同桌合作读第4、5自然段,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

4.思考:

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那么开心?

为什么1961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

1.思考问题,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交流感受。

3.观察插图,合作学习。

5.根据课文内容猜想。

周总理泼水为人们祝福,那他会祝福什么呢?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人身上,祝福他们;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福他们;周总理把水泼到小孩子身上,祝福他们。

三、回顾课文,升华情感。

(用时:

10分钟)

1.再看插图,说说周总理和人们为什么笑得那么开心。

2.请同学说说对最后两段的理解。

1.观察插图,回答问题。

2.交流自己对最后两段的想法。

6.填空。

年的泼水节令人难忘,因为和傣族人民在一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借助插图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感受课文表达的情感,这是一个很重要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我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能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体会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心相连的深厚情谊。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段

◆读中体味,升华感情(教学难点)

师:

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想一想:

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令人难忘。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

(全班自由朗读)

师:

现在我们来把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前面的课文对着读一读。

(全班读课文)

师:

你们感受到周总理对傣族人民的祝福了吗?

傣族人民又是怎样迎接周总理的呢?

生:

他们驾驶龙船,放起花炮。

师:

他们还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地上撒满花瓣,这样的场面是不是很热闹,也很壮观?

生:

是!

师:

周总理真是与傣族人民心连心,让我们再一起带着这种感情朗读最后两段。

(全班有感情地读最后两段)

师:

现在问题的答案应该显而易见了,谁能告诉我?

生:

因为1961年的泼水节是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的,所以最难忘的。

赏析:

由于部分同学对周总理不是很了解,更没有亲历那令人难忘的场景,因而对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有一定难度。

这个片段的设计,通过反复诵读,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体会情感,融入感情。

 

语文园地六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看图说话和观察想象的能力。

2.认识11个生字,认识交通工具的名称。

3.学会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猜测多音字的读音,给句子加标点。

4.发现形近字的特点。

5.积累名句,学习精神。

6.阅读《鲁班造锯》,启发思考。

【学习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辨析形近字。

2.口语交际训练,能看图说话,并发挥想象。

3.积累句子,激发创新精神。

【学前准备】

1.制作课件。

(教师)

2.预习内容。

(学生)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小组讨论,交流看法

1.出示图片,引导观察。

2.小组讨论图画的内容,猜想故事情节。

3.小组展示成果,讲述故事。

三、启发思考,拓展延伸

1.请学生猜想最后一幅画的内容。

2.同桌互相交流。

3.全班展示、交流、评议。

第二课时

(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对应的图片,要求学生说出名称。

2.指导认读生字。

3.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二、字词句运用

1.读多音字组成的词语。

(1)尝试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2)解释不同读音的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再读词语。

2.给句子加标点。

(1)引导说出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2)全班交流,给句子加标点,朗读句子。

三、我的发现

1.读一读这些词语,你发现它们的读音有什么特点?

2.说说自己的发现,全班交流想法。

3.让学生再说出符合这种特点的字。

第三课时

(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一、日积月累

1.借助拼音朗读句子,提问:

它们都包含哪个字?

2.思考这些句子的意思,讲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小组讨论句义,选一个代表发言。

3.指导学生把句子意思解释准确,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4.创设情境,运用这些名句。

二、我爱阅读

1.展示锯子的图片,问学生它的用途并引出发明人,导入阅读。

2.自由读文章,提问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3.分析文章,思考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

4.感悟鲁班的创新精神,让学生知道故事讲述的道理,获得启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