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2013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docx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

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发展

 2006

(文章在2017年看,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在互联网金融及银行市场激烈竞争状态下,市场、产品、客户、竞争全面不一样了!

一、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一)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现状 

网上银行是指利用internet为客户提供开户、销户、 查询、支付、转账、汇款、支票、信用卡、网上证券和投资理财甚至开立信用证等服务项目的银行。

客户不出门就能够 安全、快捷地办理各项银行业务。

自从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开业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纷纷上网,在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网上银行风潮。

 

自1998年中国银行首次建立网上银行以来,网上银行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根据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简称CFCA)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网上银行总体发展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用户量及交易量高速增长。

下面是2006-2012年中国个人网上银行交易额规模统计:

 

 

由图可见,自2006起,我国个人使用网络银行进行交易的数额不断的大幅度增加,2007年达到增长率最高峰,2008年个人网上银行交易额达25.9万亿元。

2009年尽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网上银行总体上依然保持了向上发展的态势。

 

过去的几年内,在行业主管部门各商业银行以及CFCA等相关机构的大力推动下,个人网银市场逆市而上,展现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随着网络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综合实力的增强,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会不断提高,它将成为一个行业,成为金融业发展的一种趋势,今后网络银行发展的潜力将会很大,市场前景也将相当广阔。

 

(二)我国网络银行的特点 1996年6月,在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开业8个月后,中国银行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开始通过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成为我国第一家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中资商业银行。

 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网上银行有了一定的规模,特点如下:

  

 

1.业务空间广阔。

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正在处于高速扩张之中,已有大量的非金融机构介入网络银行业务中,使网络银行的业务范围得到很大拓展。

并且伴随这些非金融机构的介入,将会不断推出新的网络银行业务。

  

2.服务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网络银行能提供比传统银行更多、更新的业务。

网络银行不仅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的银行业务,而且还可以提供投资、保险、咨询、金融衍生业务等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业务(见表1)。

 

表1                       我国网络银行主要产品(按功能分类) 

网络产品 介绍 

账户管理 主要提供个人网络账户的基本信息管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的查询、交易信息明细、对账、修改、挂失等服务。

 

转账汇款 主要提供行内外、以及跨国、跨地区的各种转账和汇款等服务。

 缴费支付 主要提供包括电子商务支付、各种生活类教育类费用支付、委托代扣等网上费用的支付服务。

 

投资理财 主要提供包括基金、股票、证券、黄金等的理财产品的规划和网上销售服务。

 

贷款融资 主要提供包括各类生活消费品贷款申请、个人贷款基本信息查询、账户明细、还款计划等服务。

 

安全服务 通过提供各种电子证书、短信认证以及口令卡等服务来确保网银使用安全。

 

资料来源:

工商银行个人网上银行数据资料 

3.经营成本低。

由于开办网络银行不需要广阔的营业场所和众多的金融员工,经营成本将极大降低。

同时,由于网络银行采用了开放技术和软件,使开发和维护费用都极大地降低。

 

二、我国网络银行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网络银行发展十分迅速且前景也相当广阔,而我国大多数的网络银行发展特点一般是直接从办公自动化阶段进入网络银行阶段,这种跳跃式发展难免会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方面的问题  

1.产品种类缺乏。

我国的网上银行,仅提供比较简单的如账户查询、转账、支付、网上证券以及网上商城等品种,或仅是根据银行自身特点,推出单一品种的理财业务,而对其他如信贷、按揭等传统银行业务,特别是由电子商务技术引发的网上支票异地结算、网上货币数据传输、网上互助服务和网上个人信贷等服务涉及不深。

并且各种产品之间缺乏有机配合,多表现为单一产品。

而不是根据客户在银行的所有产品的综合而给予不同的服务及收费。

另外创新产品定位不够准,国内银行的产品策略主要表现为无差别化竞争策略,推出的产品缺乏系列化及配套化。

 

2.市场需求不足。

只有具有一定的客户规模,才能在创造客户价值的同时获得企业价值。

许多传统产业如家电、纺织、石油、房地产等刚刚开始引入电子商务,经济市场交易量较小,效益差,这对网络银行的发展起了制约作用。

 

3.市场文化尚不适应。

通常客户对网上交易的真实性表示怀疑,而数字化、虚拟化的交易要让人们从心理上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

此外我国居民总体收人偏低、上网费用较高等导致网上客户层面较为狭窄,数量较少。

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观念及素质还跟不上虚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这些都致使市场很不成熟,使得网络银行在短期内投入不可能得到立即的回报。

 

(二)系统建设方面的问题  

1.各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对网络银行的认识落后。

目前,国内银行界对网络经济还没有形成清晰和一致的认识,没有充分意识到发展网络银行对于改善自身经营方式、拓展业务内容、提高金融竞争力和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重大价值。

  

2.目前我国还没有就网络银行业务的技术规范和实施标准制定可行的统一规划。

如:

身份认证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数据加密强度、商用密码产品、通讯安全控制措施等网络银行业务的核心技术,传输数据包括格式、用户接口(如IC卡)标准等技术参数,仍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

         

3.网上认证不统一降低银行服务效率。

网络银行具有高科技、高风险的性质,而传统的关于市场准入的标准难以适应新的要求。

各主要信息技术公司和软件开发商分别推出各自不同的网络银行运行模式,它们分别基于不同的技术平台和环境,遵循不同的业务处理流程,如果不对之加以统一规范,放任自流,将会影响金融秩序的稳定和银行服务的降低。

目前,中国金融认证中心办理的电子证书仍然存在各自为政、交叉混乱的缺陷,这将大大阻碍网上银行的服务效率及准确性。

 

(三)安全方面的问题 

1.网络银行用户安全意识薄弱。

在密码的设置和使用中,将密码设为生日等易被猜测的数字,平时不注意密码保密,一旦密码被他人猜出, 就可能导致客户资金被盗用。

客户对数字证书等机密资料的保密意识不够,容易导致网上账户资金被窃取。

 

2.网络银行的安全认证技术落后。

目前大多数银行采取的是“ID和密码”这一传统的安全认证手段,这种安全认证手段在给客户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产生安全隐患。

同时到目前为止,我国使用的网络产品基本上全是外国产品,没有符合我国国情的、自主开发的安全技术和产品,这也使得我国网络的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3.网络银行内部安全管理滞后。

内部作案成为我国网络银行安全的重大隐患,例如“黑客”攻击的问题。

由于网络银行中的部分账务信息需要通过公共网传输,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网络,客户在网上传输的敏感信息(如账号、 密码、交易指令等)在通讯过程中存在着被截获、破译、篡改的可能性,因而网络银行内部安全管理相当重要。

    

 (四)人才缺乏的问题 

网络银行时代求的是熟悉银行业务和金融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2O 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的迅速发展和银行业务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渗透,金融电子化又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

因此网络银行对临柜人员、营销人员和科技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要求提高。

人才的溃乏一面会造成财力和技术投人乃至战略决策的失误和浪费; 一方面,还将失去许多优质客户群。

但目前各商业银行无论是网络银行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是营销人员都远没有形成一支专业人才队伍,复合人才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员工的网络银行知识水平相对滞后,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员工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业务水平不高等问题更为突出,形成了制约网络银行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五)金融立法方面的问题 

目前我国立法仅停留在票据结算方面,而且社会信用很不规范,对电子票据及电子货币的立法基本属于空白,在整个经济立法中,关于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等也没有提上日程。

由于网上银行相关法律缺乏,使涉及的责任认定、责任承担及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将难以解决,无形中增加了银行和客户在网上进行金融交易的麻烦和危险。

同时我国规范网络金融参与者行为的网络金融立法还处在酝酿和发展中,没有形成明确规定。

随着网络化向 纵深发展,各银行、高科技企业将为争夺市场和客户展开激烈的竞争,为了避免金融秩序遭到破坏,网络立法问题显得愈发迫切。

 

三、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应对策略 

以上这些问题是主要制约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因素,虽然我国网络银行现处于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中,但是由于我国网络银行尚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我国必须加强网络银行的建设和发展。

 

(一)积极引进复合式人才  

网络银行业务的竞争,不仅需要完备的金融知识,更需要具备充分的网络知识,在网络银行网站的建设和维护方面,要有具备计算机网络硬件知识的人才.人才是立足之本,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

外资银行大举进军中国大陆,掀开了人才争夺的序幕,国内银行应该感到这一紧迫感。

网络银行发展急需既掌握网络高科技知识,又精通金融业务知识的复台型专业人才。

为此,我们必须培养出既懂金融又懂网络的双栖人,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并做出积极回应,赢得网络银行竞争的胜利。

   

    

(二)加强安全管理业务 

网络银行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直接关系到网络银行的生死存亡,因此加强网络银行的安全防范势在必行。

我们可以从以面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大力提升网络银行用户安全意识。

网络银行在推广拓展网络银行业务的同时,应加大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只有自身意识到了网络银行完全防范的重要性,才能最大限度避免网络交易风险的出现。

 

2.大力发展网络银行安全认证技术。

如果说提升安全意识是从主观上来防范网络交易风险的话,那么,发展网络银行安全认证技术则是从客观上来防范网络交易风险。

各大银行应下定决心,舍得投入,努力攻克网络完全认证的技术,争取早日摆脱西方发达国家对网络银行认证技术的垄断,开发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银行认证技术和产品。

 

3.大力加强网络银行内部管理。

网络银行的内部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网络银行的成长。

很多网络银行出现内部作案的原因,都在于其内部管理的乏力。

要大力加强网络银行内部管理,练好内功,只有这样,网络银行的安全防范才有保障。

       

(三)加强网络银行的监管工作 

1.在加强对网上银行研究的基础上,完善网上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建设,尽快制定一整套针对网上银行风险的管理指引。

尤其要加强对商业银行在网上银行战略风险、信誉风险和法律风险管理方面的指导,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意识。

积极与相关部门协商,解决网上授权等相关的法律问题。

 

2.应成立专门的网络银行监管机构。

目前我国的网络银行主要受四个部门的管理:

银监会、信息产业部、公安部和新闻出版署。

考虑到网络银行发展规模以及业务特殊性,应在银监会内部设立由业务部门与科技部门组建的专门监管部门,进行研究并执行监管。

 

3.应加强业务监管。

银监会应加强对网络银行传统业务的监管,利用网络信息优势建立跟踪检测系统,加强网络银行业务的实时监控。

在对网上银行的日常监管中,还应加强防洗钱、防止违规操作等问题的发生。

此外,还应重视现场监管,一方面登录网上银行的网址,通过检查网上银行的业务范围、广告内容、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体系以及银行与客户签订的合同条文等,来了解网上银行的有关情况,另一方面则是进入银行内部对现场工作进行实地检查,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完善网络银行的相关法律 

网上银行业务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和方便, 我们要借鉴国际上对电子银行、虚拟银行、网络金融服务立法与监管的经验,规范网络金融参与者的行为,强化对网络黑客的惩治力度,形成规范、安全的网络金融体系,保证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性。

为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证。

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关于网络银行的各项法律制度。

首先,为了规范电子货币的使用和网上金融服务的发展,在网络交易的税收征管、网络安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信息保密等方面要尽快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

其次,应对网络银行系统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标准,安全产品的生产与选择,网络银行系统管理机构和安全机构的权利、义务与责任,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等做出规定,将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原则规范化,对违反安全法的行为进行法律制裁,创造网络银行正常的运行环境。

 

四、我国网络银行的发展趋势 

网络银行的作用十分重要,主要是推动了银行业的融合,而这种融合突出反映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之间,并且一行作为交易支付机构与各个行业融合渗透的趋势也日益明显,速度也越来越快。

不仅如此,网络银行使银行业的商业模式及赢利手段日益丰富。

因此拥有一个正确的发展道路将会更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通过结合国外网络银行业发展的模式,我对中国网络银行业发展趋势做出了相应预测:

 

(一)网络银行业务多样、多元、品牌化的发展 

1.业务多样化。

目前我国网络银行仍然不能适应客户随时、随地以任何方式享受服务的需要,因此,许多银行正致力于在网上开发新的业务种类。

如同一个人、 不同银行、不同账户之间可以进行账户整合、存款与信用、抵押与信用的整合等。

另外还可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为银行带来丰厚利润。

比如,农行的基金e战和42家基金管理公司共同启动了基金网上直销新平台,截至2007年底,农行基金网上直销业务累计认购和申购金额达到426亿元。

此外建立金融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交费平台、代理平台等综合性电子金融服务平台,甚至可以在一些网站上设立链接,特别是在国外著名网站,在与银行有签约关系的相关客户网站上建立链接。

一方面对网上银行是一种宣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树立网上银行良好的品牌形象。

 

2.接口设备多元化。

要使更多的客户能分享网络银行业务的好处,银行就必须实行接口设备多元化的战略。

即使是在美国,个人电脑的普及率也仍然较低, 40%的家庭拥有电脑,但彩电的拥有率则是98%。

典型的例子是SFNB提供以电视机作为终端的因特网业务。

顾客只要在他们的电视机上安装一个名叫UniView的顶端因特网接口设施,就可享受在线银行服务,以及网络娱乐、信息服务、教育及其它服务等。

用其总裁艾里克·哈兹的话说:

“这显然提供了一条更易于上网的途径,家庭银行也更容易了。

”努力实现接口设备多元化,必然会成为拓展市场的一种新趋势。

 

3.产品销售品牌化。

未来的竞争是品牌竞争,建立市场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途径是拥有良好的品牌,品牌建设和推广应是网上银行发展中必须重视和打造的重要问题。

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可以提高网上银行的知名度、美誉度、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最大限度的赢得消费者的信赖,降低信息不对称,通过品牌效应使网上银行成为顾客的首选,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新理念、新产品、新设施的网络银行发展模式 

我国将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推进网络银行的发展。

 第一,转变经营理念。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谁拥有数目巨大且不断增长的银行客户,谁就拥有竞争优势,那些以产品为中心导向的旧的营销观念必不能适应网上银行的发展,银行必须树立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培育和维持客户关系,了解客户需要,创造客户需要,根据需要为客户提供产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

第二,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银行业务体系。

网络经济时代,银行业不仅面临金融自由化浪潮下非银行金融机构迅猛崛起带来的资本性“脱媒”的压力,还要抵挡网络技术发展引起的技术性“脱媒”的冲击。

面对内外夹击,传统银行必须充分利用技术发展、金融自由化、全球化为银行业带来的新业务机会,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完善业务体系。

第三,应加快企业信息化基础通讯设施建设,加快构架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未来电子商务和网络银行发展提供坚强的支撑。

 

(三)以客户为导向的发展模式 

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过程中,银行业的经营环境正发生巨大的变化。

经营观念的变化迫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市场与客户是商业银行顺利正常地经营与壮大的基本前提。

经营环境的变化也要求商业银行选择以客户为导向的经营战略。

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银行应适应形势的变化灵活地调整经营战略,密切关注客户的需求,不断预测和满足目标顾客群的需求,革新产品和服务来和客户维持牢靠持久的关系。

为此利用网络型组织结构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型服务,建造网络型银行组织结构网络型银行组织结构的建立是银行在经营中以客户为导向的基础,建造网络型银行组织结构是保证网络银行业务创新的重要条件。

因此在网络银行业务发展中,将传统银行经营以产品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已成为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尽管我国网络银行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网络银行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

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和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国的银行业应大胆改革,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业务创新,使我国银行业的竞争能力和服务水平实现一个新的、更大的飞跃。

我也深信通过不断改革,我们的网络银行也会更加壮大,我们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令武: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与监管》,中国金融,2006.6。

  

2.刘昊:

《论我国网络银行的风险及其控制》,新金融,2006.1。

  

3.姜旭平:

《网络商务处理系统[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6。

         

 4.谢康、肖静华:

《网络银行》,长春出版社,2007.5。

 

5.张民:

《网上银行》,民族出版社2002.7。

  

6.龙江涛、李新春、古凤.我国网络银行风险及对策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8.6。

  

7.王春峰、崔捷:

《信息技术对银行业的影响》,《国际金触研究》,2加1年第1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