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212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docx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旅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鸡西市旅游局

鸡西市具有丰富而独特的自然、历史、民族和文化旅游资源,依托中心城市和现代交通及配套设施条件,旅游业发展处于全省前列,显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多年来,我市旅游工作切实贯彻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以兴凯湖、乌苏里江、珍宝岛等生态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强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开发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旅游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连续多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成为了黑龙江省较大的游客集散地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但是,与旅游业高速发展的形势相比,我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及配套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市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我市旅游基础设施现状

“十一五”期间,通过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等方式,推动了地方投资、民间资本向旅游业的快速聚集,全市累计投入资金20多亿元,用于旅游基础及配套项目建设,加快了兴凯湖、乌苏里江、珍宝岛等旅游精品开发建设,完成旅游基础及配套建设项目100余个。

使全市旅游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

1、旅游综合交通网路建设。

目前我市基本建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相结合的立体化、现代化的旅游交通网。

一是城市交通。

目前,我市城区公共交通公交客运量达到9000多万人次,公交车辆达到706辆,运营线路60条左右;出租车达到3000辆;旅游车辆达到84辆。

近年来,鸡西加大了老城区的道路改造力度,城市道路的建设遵循合理布设道路网,辟通了主次干路两侧次干路、支路,分流交通流,使城市交通既畅通又可达,加强了市中心区与近郊各片区的连接线建设。

基本形成以公交汽车交通为城市客运体系主干骨架,以出租汽车为辅的公交网络。

二是公路。

鸡西市大力发展道路交通网络建设,通过高速公路、边防公路、旅游公路、通乡公路的建设,构建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格局。

开通了鸡西至乌苏里斯克市、密山至卡缅雷博洛夫、虎林至列索扎沃茨克的国际旅游班车。

相继建成了301国道鸡图段、201国道鸡西境段、密山至兴凯湖新开流旅游公路、方虎公路、密当旅游公路等重点公路,各重点景区之间已实现“路路通”。

特别是目前随着全省三年大交通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贯穿鸡西境内的建鸡高速公路鸡西至虎林段181.7公里公路正加快建设,计划投资52.06亿元,今年将完成建设,将为我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兴凯湖、虎头、珍宝岛旅游景区和其他重要旅游区全部实现三级公路以上连接。

三是铁路。

目前鸡西结束了原来仅有2趟铁路列车的历史,开通了鸡西至哈尔滨、齐齐哈尔、北京的普通快速铁路客运线路。

四是航空。

2009年10月,鸡西兴凯湖机场正式运营,目前主要开通了北京-鸡西、鸡西-哈尔滨、鸡西-青岛-上海、鸡西-大连-天津航线,年均进出港为8万人次左右。

五是水运。

目前开通了虎头——珍宝岛的乌苏里江江中旅游航线。

2、旅游精品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

在旅游景区景点项目建设上,以提升鸡西旅游服务质量与水平、吸引游客为目标,积极推进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完成了兴凯湖旅游名镇一期工程、兴凯湖观景平台、乌苏里第一观光塔、兴凯湖当壁镇景区亮化、兴凯湖湿地公园、兴凯湖博物馆、新开流景区停车场及附属设施、小兴凯湖游船码头、蜂蜜山景区二期工程、二战终结地纪念园、乌苏里江广场、青龙湾湿地建设、虎头友好公园改造、虎头要塞影视基地、虎头要塞博物馆改造、北大荒书法长廊游客服务中心、铁西森林公园景区、凤凰山景区基础设施、恒山国家矿山公园、穆棱河水上公园、麒麟山景区基础设施等一大批精品景区项目建设工程。

去年新开工建设的两条重要的旅游公路,道路里程80余公里,今年将竣工通车。

一条是兴凯湖旅游名镇道路密山至兴凯湖段(密兴旅游公路)。

该工程预算投资2.22亿元,全长47.31公里,宽10米,将原来的三级公路改扩建为二级旅游公路;另一条是省委书记吉炳轩同志在鸡西视察工作时,确定建设的环兴凯湖旅游公路,即东起兴凯湖国宾馆东约500米处,西与当壁镇景区相通,经由泄洪闸、湿地公园、国宾馆、湖沿、莲花、当壁镇等旅游景区,该项目估算投资1亿元,全长33公里,路面宽7米,已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建设标准为三级沥青混凝土旅游公路。

这两条旅游公路改扩建和新建是兴凯湖旅游名镇重要的基础工程,将对兴凯湖旅游的快速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旅游公共信息平台系统建设。

目前我市建立了鸡西旅游网站,主要功能是政务网站。

在鸡西客运站建立了鸡西游客咨询服务中心。

4、旅游导引系统建设。

我市近年加大了旅游交通标示导引系统建设,在主要路口设立了重点景区交通导引标识牌101块,极大的方便了自驾游、徒步游的游客出游。

但是随着我市公路等级的改造提升,交通标示牌需要改造提升规格。

目前全市17个A级景区全部建设了大小合理的停车场,在旅游旺季期间基本能够满足游客需求,但是部分景区停车场仍需要扩建,以满足日后游客增加需求。

5、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目前我市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退耕还林、退耕还湿力度,全市今年已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8043亩。

6、旅游接待设施建设。

2010年,我市星级饭店1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1家,三星级7家,二星级4家。

兴凯湖沿湖、乌苏里江沿江有各级各类宾馆酒店等接待设施28家,有床位2800张。

现在已经不能满足旅游旺季接待紧张局面。

目前正加快推进高等级标准星级酒店建设,龙城花园五星级酒店二期工程、矿业集团、新区北汽集团、中康集团、虎林浩建房地产公司、密山月琴海酒店等正在积极建设中。

预计可增加床位数2000多张。

二、我市旅游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1、影响鸡西旅游发展的因素,不仅仅是旅游景区开发的档次、所有制度结构、旅游饭店的星级多少,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交通、信息、环境、标准等游客共享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缺失或不足。

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公益性特征,所以决定了需要政府部门加以建设。

目前市级财政能力有限,所以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2、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包括旅游信息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服务体系、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便民服务体系等方面内容。

目前,我市乃至全省都在各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

就我市来说道路及停车场建设、环境绿化、环境保护、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旅游公共厕所、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市域内旅游公路路标路牌、旅游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主要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旅游公路建设等基础设施都存在不足。

特别是鸡西至哈尔滨还没有高速铁路的修建计划、兴凯湖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垃圾污水处理等问题应该抓紧协调相关部门加以解决。

三、加强我市和全省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把我市旅游业做大做强,树立鸡西“大美兴凯湖、活力鸡西城”旅游发展的整体形象和品牌,促进旅游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提出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如下。

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建立起与鸡西旅游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把鸡西市建设成为功能比较齐全、设施基本完善、环境较为优美的重要旅游目的地,在交通、景区设施、综合配套设施、环境建设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

到2015年,形成以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相结合的旅游交通网络,连接景区的旅游公路和景区道路得到全面改善,重点景区景点的供电、供水、供气、通信、标识系统、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基本完成主要旅游区、旅游公路的生态环境建设;建成一批与发展休闲度假、商务会展、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相适应的配套设施;主要景区景点全部建成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在市区、公园和旅游区(点)规划建成一批布局合理、清洁卫生、生态环保的旅游厕所;全面改善旅游交通运输服务条件,规划建设鸡西旅游客运中心和一批旅游区车站,旅游列车及旅游客车全部改为高档空调车辆;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完善提高鸡西旅游信息中心和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力争建成各县(市)区的旅游信息中心和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建立覆盖全市及城市经济圈的鸡西旅游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有效的旅游电子商务,全部旅游景区(点)实现有线和移动通信的全面覆盖;基本建立起现代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在中心城区和主要旅游区建成一批星级旅游接待设施;文化娱乐、旅游购物、休闲康体、特色餐饮等设施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1、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1)加强旅游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

“十二五”期间鸡西市旅游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发展的总体目标是:

基本建成公路、铁路、民航等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结构布局合理、通过能力可满足鸡西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旅游交通运输网络。

  一是公路。

进一步完善以高速公路、二级公路为主干的旅游公路运输网络,重点规划建成一批高速公路、二级公路和连接旅游区的旅游公路,规划建设兴凯湖、虎头旅游高速公路,对打通我省的旅游大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快形成城市道路“半小时经济圈”和县乡公路“一小时经济圈”,全面改善旅游公路交通运输条件。

全面完成市域内旅游公路路标、路牌建设;建设鸡西旅游客运集散中心和一批旅游区车站,力争开通8条以上旅游客运专线;按照合理布局的要求,规划建设一批多功能的旅游综合服务区。

二是铁路。

加快鸡西铁路枢纽及部分配套项目的建设,完善鸡西铁路运输体系。

结合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加快在鸡西至牡丹江区间新建高速铁路复线。

三是航空。

对鸡西兴凯湖支线机场基础设施实施扩建、配套、升级,为全省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快捷、舒适的航空运输条件。

争取到2016年,鸡西至国外、省内及周边省外机场间的航线增加到8条以上。

四是水运。

结合界江界湖旅游规划开发建设,建成完善的水路旅游通道,大力发展兴凯湖、乌苏里江航运,加快建设港口和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形成港航船协调发展、其它运输方式相互衔接的内河航运体系。

五是旅游导引系统建设。

加快我市各交通道路旅游交通标识建设和完善提高全景区标识,给游客提供便捷的服务。

(2)加强精品旅游景区接待设施建设。

 以塑造鸡西旅游形象品牌,培育旅游精品为重点,打造一批独具特色、品位较高的旅游产品,是鸡西市的旅游发展战略之一。

经过多年的建设,鸡西市已有兴凯湖、虎头乌苏里江、珍宝岛等多个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精品旅游区,“十二五”期间,应加强这些精品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鸡西旅游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重点打造兴凯湖、虎头乌苏里江2家5A级景区。

建设项目包括兴凯湖文化主题接待大型码头、水上接待及游乐设施、旅游接待中心和信息中心、旅游公路和景区道路、旅游广场和停车场、旅游商品市场、旅游生态绿化工程、商务会展中心、旅游厕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配套工程等。

(3)加强旅游环境保护设施建设。

一是应使全市的旅游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全市重点污染源的废气、粉尘和废水等主要污染物全面实现达标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取得显著成效;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稳步提高,2015年前创建成全国卫生城市,2018年前创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二是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高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

推进城市和兴凯湖乌苏里江流域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水平和处置率。

逐步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的运行机制,新建一批生活垃圾无害化卫生处理场,提高生活垃圾的处理能力。

建设危险废物暨医疗废物处理中心,确保全市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

三是加强自然资源保护,营造良好的生态人居环境。

结合鸡西的城市特点,推进生态公益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

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

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的建设和保护力度。

保护旅游区水源,加强水污染综合整治。

加强旅游区内水源保护,大力开展水源保护区、涵养区的绿化造林,推行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防治畜禽养殖对水源的污染;加强湖滨生态带、生态湿地建设。

四是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开展清洁能源建设工程,结合实际有重点地推广各类清洁能源,加强饮食油烟污染的防治,逐步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强化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积极实施公交车、出租车的汽车环保工程。

(4)加强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宣传设施建设。

全省和各地市旅游信息化水平化水平不高,主要信息化功能性指标值与全国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平均水平,需要建立起“数字城市”基本框架。

加大旅游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逐步形成和完善电子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的规范化,透明化,保险和救援的及时化。

要建成满足全市旅游经济发展的各类信息化网络体系,如内部办公网、管理业务网、公众商务网和公用数据库等,广泛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促销活动。

全面发展旅游电子商务,与国际接轨,为世界旅游电子商务市场提供服务,旅游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会大大提高,旅游信息资源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

建成规模容量、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居国内同类城市领先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进一步提升鸡西在全省信息服务的地位;建设以光纤传输为主体的,数字微波和卫星等无线通信为辅的全市数字传输网络;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发展各种旅游政务、商务信息智能平台,推动信息化网向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数字化、分组化的方向发展。

要通过建房设点、购房设点和联合设点等方式,加大旅游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在机场、火车站、景区、宾馆饭店、社区等建立旅游咨询服务窗口、服务终端和旅游信息触摸屏查询系统。

加强旅游宣传设施建设。

由各级地方政府提供支持,鼓励旅游企业在旅游区、街道、大型建筑、主要公路及铁路沿线设立大型旅游宣传广告牌,在机场、车站、大型商场、宾馆饭店等公共场所设立旅游信息电子触摸屏

(5)加强旅游接待设施建设。

一是住宿设施建设。

鸡西市目前旅游住宿接待设施已明显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旅游业需求。

支持鼓励各种经济成份投资星级宾馆建设,形成以星级饭店为接待主体、其他住宿设施为补充的格局。

到2016年,星级宾馆床位超过15000张,其中四、五星级宾馆床位不少于6000张,其它宾馆床位超过9000张。

二是旅游娱乐服务。

结合我省我市地方民族文化,开发观赏性、趣味性、参与性强,适应国内外游客需求的旅游文化娱乐项目和节庆活动。

充分利用已建成的体育馆、文化馆、剧院、歌舞厅、城市广场,编排专题节目,定期组织表演,形成都市晚间娱乐亮点。

各旅游区(点)的服务接待区及旅游饭店,进一步配套完善适合游客消费需求的游乐场所,开展形式多样,参与性强的娱乐活动,丰富游客晚间娱乐生活。

丰富步行街、购物街、美食街等主题街区的文化娱乐内容,形成民间娱乐集中区域。

三是加快完善旅游商品体系。

发展完善鸡西旅游商品体系,提高旅游商品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例,努力使地方名优土特产品和文化艺术品向旅游商品转化,是有关全省、全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

针对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十二五”期间,在鸡西市构建研、产、供、销一体化的旅游商品生产与销售基地及旅游购物中心,以全省旅游商品资源为基础,高起点、有特色地开发各类旅游商品系列,使其规模化、规范化,力争2016年,旅游商品的收入占我市旅游总收入的20%左右。

2、加强领导,落实目标责任。

(1)建立旅游基础设施规划协调机制。

将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规划作为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体系;交通、林业、水利、文化、体育、环保、园林、商贸等相关产业规划以及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宗教场所、自然保护区、城市绿地和公园、森林公园等各类旅游区(点)的规划,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总体规划相衔接;规划、旅游部门切实加强规划管理,统一监督、管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项目建设工作,旅游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

(2)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

建立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库,加大财政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省政府和各地市要求设立旅游发展资金强化重点项目的引导、配套和扶持。

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与改革、经贸、交通、生态、农业、林业、信息产业、水利、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文化、教育和就业培训、宣传等有关部门要增加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

(3)建立责任目标监督考核机制。

省政府相关部门、市地政府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制订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目标的考核和督查。

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安排、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都要按照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实施。

新建旅游景区及大中型旅游服务设施项目,应符合相关旅游规划的要求,报旅游主管部门同意后,按有关程序报批。

要加强对旅游规划和旅游项目的具体实施监督管理,防止盲目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