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
《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南开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政治经济学
专业: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
一、简要回答下列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自由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如何?
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与区别?
3.说明所有权与产权的关系?
4.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5.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二、简要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3.论述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合理性及其发展趋势?
4.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它与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关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说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内容。
2.结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实践,试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出对策建议。
参考答案
南开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
政治经济学
专业:
政治经济学(经济学院)
一、简要回答下列小题(每题8分,共40分)
1.自由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如何?
答:
垄断指少数企业为获取垄断高额利润而联合起来,对某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实行控制或独占。
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垄断和自由竞争的关系可以简要的概括成:
垄断产生于自由竞争,但它没有消灭竞争,并与竞争并存。
因为它没有消灭竞争的基础,即商品经济,它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两者的关系具体来讲:
(1)垄断是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的最本质的经济特征,垄断产生于竞争。
①自由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生产集中。
②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造成垄断。
③当垄断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统治地位时,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就发展为垄断的资本主义。
(2)垄断是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作为竞争的对立物而产生的,但垄断并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
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主要原因:
①垄断没有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
②是不存在由一个垄断组织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
社会经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的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3)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不仅存在而且在竞争内容、形式、目的、手段上都有新的特点。
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内容有:
垄断组织内部为争夺产销份额和领导权的竞争;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竞争不同于自由竞争,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竞争的主要目的是要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以及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企业之间竞争的目的在于获取超额利润,为此各企业千方百计地提高劳动生产率,但结果是形成平均利润率,得到的是平均利润。
在垄断时期,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和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且这种垄断利润能够长期、稳定地维持下去。
为实现这一目的,采取的方式就不仅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是包括其他一切有利于这一目的实现的手段。
②竞争的规模比过去空前扩大而且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在自由竞争时期,由于各企业的数量众多并且规模也较小,因而企业之间的竞争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
但是,垄断竞争是以少数大企业在某部门中的垄断为基础的,在垄断大企业与非垄断的中小企业之间进行的竞争,已不是相对平等和自由的竞争关系,而是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排挤、掠夺和控制关系。
③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
在自由竞争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运用价格手段。
在垄断时期,垄断竞争更加多样化,除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采取的手段还包括垄断技术、垄断原料来源等,甚至运用政治的和暴力等手段,以达到打垮对手的目的。
另外,非价格竞争,如品种、服务方面的竞争,新产品、新技术、广告宣传和促销手段上的竞争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④竞争的范围扩大。
自由竞争的主要场所在国内。
在经济领域,垄断竞争则已由国内扩展到国外,而且除了经济领域的竞争之外,在政治、军事、文化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⑤竞争程度更加激烈,时间更加持久,破坏性后果更加严重。
垄断竞争时期的竞争更加激烈、持久,竞争造成的破坏作用更大。
2.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与区别。
答:
(1)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具体表现为:
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世界各国在有关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的合作与联系日益加强等。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相邻相近的或者特定的地理范围内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为了维护既有的实现未来的共同的经济和政治利益,通过签订某种政府间条约或协定,制定和规范共同的行动准则,协调一致的政策,乃至通过建立各国政府一定授权的共同机构,进行长期和稳定的超国家的经济调节,达成和实现经济的甚至是政治的联盟。
(2)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和区别
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从抽象的意义上单就“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的概念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两者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
两者的实质内涵都是商品、劳务、技术、信息及资金等等生产要素超越国界实现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流动,使被国界分割的世界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联系起来。
两者的实现都要靠民族国家经济主权一定程度和范围内的让渡。
两者有之间也有区别: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实施的范围与程度的差异。
从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实践来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实现的市场自由化程度一般比经济全球化的多边贸易体制所达到的自由化程度高。
例如,欧盟内部不仅形成了生产要素完全自由流动的统一大市场,而且在更加紧密的经济区域欧元区内实现了货币的统一。
经济全球化的多边贸易体制最主要的世贸组织规则只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实现了关税的大幅度削减和对某些非关税壁垒进行了限制。
经济全球化下的贸易自由是处在低水平上的。
但是,仅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实施的范围与程度的差异而得出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阻力的结论是武断的。
如果说经济区域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阻碍作用,那么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的经济区域化发展趋势却没有能够阻挡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经济的区域化发展“阻碍”经济全球化的结果是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各轮谈判不断取得成果。
总之,从经济基础方面来看,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内涵并无实质性的冲突;从上层建筑方面看,无论是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还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条约的缔结,都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让渡国家经济主权。
对于一个民族国家来讲,不管是经济区域化,还是经济全球化,参与其中的根本目的是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或者实现本国的政治及军事目的。
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都要求打破国家界限,实现经济主权在一定程度上的让渡,至于是在一个区域的范围内还是在全球的层面上,民族国家必须进行权衡。
经济区域化通常使国家让渡的经济主权多一些,适用的范围小一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高一些;经济全球化一般使国家让渡的经济主权少一些,适用的范围大一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程度低一些。
:
经济区域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虽然存在矛盾,但是这个矛盾并不是你死我活的,而是相互包容、相互交织、共同发展的。
其实区域经济一体化只是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形式或一个发展阶段。
因此,单个国家对外经济发展的策略取向应该是顺应两股潮流,采取更加灵活的应对措施,既努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又积极寻求区域经济合作,在追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注意趋利避害,争取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相互交织的复杂形势下“走好钢丝”。
3.说明所有权与产权的关系。
答:
(1)所有权与产权的含义
所有权是指财产的归属、所有关系,涉及财产归谁所有的问题;占有指人们直接掌握、实际控制和具体管理财产的关系;支配指人们最终处置、安排、调度财产和决定其使用方向的关系;使用指人们改变、消费财产的关系;收益指人们通过占有、支配和使用财产获取相应收益的关系。
产权主要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权利,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其他无形财产产权等。
它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而出现的经济范畴。
(2)所有权与产权的联系和区别
所有权和产权是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
两者的联系在于:
所有权是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所有权就不存在产权问题;产权是所有权派生的经济权利,没有产权则所有权的权益无法实现;狭义的所有权是产权的一部分。
但二者又存在区别:
从所有制层面把握,所有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表明财产的归属权利,即财产归谁所有、由谁支配、谁来收益的生产关系。
而产权属于经济运行层次的范畴,是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在财产营运中的权利关系,是指界定各经济行为主体占有和运用财产的权利边界和运行规则,即各经济行为主体涉及权利关系时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如何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权责利关系。
产权与产权之间必须有明晰的界限和数量限度,否则,权能的行使无法有效地进行,无法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无法降低交易成本。
4.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各自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
(1)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是按照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在作了多项必要的扣除之后,向劳动者分配其个人消费品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归根到底是受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的。
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如下:
第一,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劳动产品分配关系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劳动产品归劳动者所有。
因此,就排除了依靠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而获得社会产品的可能性,从而使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成为分配消费品的尺度。
因此,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和基础,按劳分配是公有制的实现和体现。
第二,旧式分工和劳动差别的存在以及现阶段劳动仍是劳动者谋生的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依据。
由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体力和智力上还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分工仍然存在,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还存在着重大差别。
对大多数劳动者来说,劳动仍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因此,为了从物质利益上鼓励劳动者积极劳动,为社会多作贡献,就要求在个人消费时,以劳动作为分配消费品的尺度,承认不同劳动者之间的差别,并把劳动贡献同劳动报酬联系起来,实行按劳分配。
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社会主义阶段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根本条件。
产品分配形式不仅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而且还取决于可分配产品的数量,从而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一种表现。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的丰富程度,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阶段既不必实行原始社会时期的个人消费品的平均分配方式,也不能实行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的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而只能实行按劳分配的模式。
劳动价值论并不是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
生产要素是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条件。
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既然允许和鼓励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发展,就要承认和保护它的资本和一切生产资料的私有权。
这种私有权就必然要求在经济上获得实现。
投入资本,要求获得回报。
利润就是资本要素的回报,是资本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
可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不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根据。
社会主义实践证明,还不能消除而是需要保存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在商品生产中,劳动依然形成价值。
但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和根据,依然不是劳动价值论。
只是在按劳分配的操作过程中,要与劳动者创造价值的多少相联系。
劳动价值论并不排斥非按劳分配方式的存在,也不能保证按劳分配方式的必然贯彻实行。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
生产要素就是在物质生产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投入的资源,它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以及技术、专利、信息等。
按要素分配是凭借要素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得报酬的经济行为。
通过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者取得工资收入,土地所有者取得地租收入,资本所有者取得利息、红利收入,技术、专利、信息的所有者也得到相应的收入。
在我国,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派生的索取权,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因为生产要素创造了价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完全不同领域的问题。
用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贡献大小的说法来解释按生产要素分配也讲不通。
所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的理论根据显然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收入分配同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贡献的关系论述。
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表象看,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可以在西方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价值论和“三位一体”的分配论中找到根据。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样,利息、地租是其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管理所取得收入则要具体分析,若管理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如管理作为一种专用性资产入股,则是拥有管理这一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若管理作为一种复杂和高级劳动参与企业日常管理活动而取得的收入,主要是因为培养这样的劳动力需要大量的费用,因而其劳动力价值较大。
在市场中,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所获得的收入,取决于法律上的财产权,而不是资本和土地参与了价值创造。
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都有索取权。
索取权是财产权利中的一项重要权利,是分配关系的法律表现。
索取权的基础是财产权利中的所有权,货币资本家拥有利息是因为拥有货币的所有权,土地所有者拥有地租是因为拥有土地所有权,利息和地租都是其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财产权是生产关系的法律表现,索取权作为一种分配权取决于财产权,收入分配权本质上取决于生产关系,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3)总之,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不存在因果关系,劳动价值论不是价值分配的理论依据。
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要素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客观依据是生产要素所有权派生的索取权。
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原则不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应当按照拓展了的劳动内涵与外延重新审视按劳分配的适用范围。
要把用于生产过程的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相应的技术投入、管理投入区分开来,前者属于创造价值的活劳动,归于按劳分配范畴,后者则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归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范畴。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结合是通过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实现的。
二者长期共存,互相补充,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的显著特点。
5.什么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答:
(1)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两个基本目标之一。
它是指一国产业结构中各产业或行业之间总体上保持较密切的有机关联性和比例协调性,使结构不均衡的损失最小化或协调性效益最大化,引导经济增长过程呈稳态运行。
具体的要求是:
第一,各产业间的素质协调。
这并不是指它们之间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相当,而是指相关产业间信息传递系统完备;不存在知识与技术水平的断层,产业技术创新的分布与扩散效果较符合其运动规律;同时也不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否则就必然产生具有破坏性的结构摩擦。
第二,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各产业因经济作用以及相应的增长速度有别,而处于相异的地位。
和谐的相对地位不是指增长率的完全一致,而是指各产业部门的增长速度在不均匀前提下的差距适当,表现出它们之间有序的即主次分明、轻重缓急适宜的排列组合。
和谐的相对地位实际要求和反映着各产业间的利益分配与联系机制运行良好,并且是经济进一步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之一。
所以,产业间的相对地位不仅要符合国民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而且还要适应经济社会进程的总体客观趋势。
第三,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各产业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是通过相互之间的投入与产出在时空上的联系实现的。
表现在:
①在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基础上互相依存,互相推进对方,而不是以其他产业的相对甚至绝对衰退或以结构的强烈逆转为代价来求得本产业的超前发展;②产业间的空间关联相宜。
即地区间经济联系应密切化,产业地区布局合理化,地区产业的协作总体系效率高,从而产生强大的产业结构整体效应。
第四,供给与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协调。
在需求正常变动而不是畸变的前提下,供给能较迅速地做出调整数量和结构的应变反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使在时间和程度上衡量的供给失衡的损失最小化。
这也是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化的标志之一。
(2)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基本目标之二。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通过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使资源或要素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格局,即产业结构由低度水准向高度水准演进,进而促进产业结构效应显著提高的过程。
高度化目标主要包括三方面特征:
第一,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次产业占优势比重向第二次产业,进而向第三次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新兴服务行业不断涌现,并最终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在制造业内部,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加快向资本密集型,进而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高技术产业不断涌现并成为主导产业。
这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密集度依次升级和产业结构效益大幅度提高的过程。
第三,在整个工业内部,由加工初级产品向加工中间产品,进而向加工高质量最终产品为主转变;由分散式小规模生产向集中式大批量生产,进而向集中度与分散度相适宜、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生产为主转变。
工业结构依次经过三个纵向演进阶段:
①重化工业化。
它是以轻加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推进;②高加工度和高附加值化。
以原材料工业或低加工度、低附加值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高级技术密集、精(深)加工、高附加值组装工业或科技尖端工业为重心的结构推进,体现产业技术关联后倾化;③作为这两个阶段的必然延续,便是产生和推进知识高度集约化,向以知识与信息运用为特征的现代制造业为重心推进,工业结构软性化,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稳定而持续地上升。
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主动因和中心内容。
所谓创新是指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如技术、知识、制度等),以提高社会潜在的产出能力和效率;通过创新的扩散,还会引致关联产业的一系列积极变化。
创新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推动机理在于,一是不断使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上升为主导产业;二是创新速度分布的差异导致生产率上升率不均等,进而不断时生产率增长率快的产业带动主导产业部门的优化更迭;三是创新还通过使国际贸易的相对优势的迅速改变,而推动产业结构高度化。
(3)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不是相互孤立或割裂的单方面运动,二者相互贯通、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作为国民经济稳定协调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第一,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坚实基础来自于合理化,后者是前者的首要保证。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离不开协调化,在结构不均衡情形下就单方面强调创新,盲目推进高度化发展只能适得其反,造成虚高度化外壳掩盖下结构进一步畸形化。
因此,只有适时推进产业动态协调至具备一定基础,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总体趋势不变,才能推动高度化。
换句话说,在此条件之前,应保持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第二,要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经济持续增长,就必须从根本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即不断促进知识与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第三,合理化与高度化是有机结合的,要实现前者必须在后者的动态过程中进行,结构协调是一个不断调整产业间比例关系和提高产业间关联作用程度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中内在的各种具体结构和要素配置均相应直接、间接地得到优化调节,产业整体素质也得以提升。
以合理化促进高度化,以后者带动前者,推动结构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协调,相互在本身的运动中实现对方,才能达到产业结构优化目的。
可见,从长期动态过程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演进过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存在时空上的连续性与继起性的统一,不能看作是两个或两次过程。
二、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
(2)劳动二重性原理的内容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2)劳动二重性原理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由马克思创立的,它科学地回答了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的问题,使劳动价值论有了坚实的基础。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具体来讲:
①劳动二重性学说揭示了简单商品生产中的一个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劳动首先是私人的劳动,“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完全由生产者私人决定”;另一方面,私人劳动又是社会分工中的一部分,劳动成果是用来交换的,必须满足社会的需要,所以“它又转化为直接社会劳动”。
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交换,而能够交换,则说明了各种形态不同的具体劳动之间,具有可以等价比较的共同性。
于是马克思提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两个概念。
私人劳动都是具体的,它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社会劳动表现为抽象的人类一般劳动——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它形成了价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
②劳动二重性学说正确地揭示了是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以及如何形成价值,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从而把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从根本上解决了物质财富生产与价值生产的辩证关系,也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和发展规律。
劳动价值论的真谛在于揭示劳动的本质,揭示其对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所起的至高无上的作用,是要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反对劳动者的剥削,倡导人类全面解放和发展。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马克思以前的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虽然已经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但由于他们不了解劳动的二重性,因而无法真正解决究竟是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以及劳动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形成价值的问题。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这些问题,正确解释了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和价值本质,从而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上。
④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运用劳动二重性理论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运用具体劳动在生产新的使用价值的同时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运用抽象劳动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和生产剩余价值。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区分了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不同作用,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⑤劳动二重性理论为解决政治经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马克思正是从依据劳动二重性理论建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科学地分析价值、货币、资本、剩余价值、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等经济范畴,建立了科学的价值形式理论、货币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
2.价值规律在世界市场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答: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
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