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常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2717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儿童文学常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儿童文学常识.docx

《儿童文学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常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儿童文学常识.docx

儿童文学常识

儿童文学常识

 

 

————————————————————————————————作者:

————————————————————————————————日期:

 

儿童文学考点

1、儿童文学的概念:

 

(1)儿童文学是为儿童创作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是具有独特艺术和审美价值的语言艺术 (3)儿童文学是适合于儿童接受并作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4)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2、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

 

既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主要表现在纯真、稚拙、欢愉、变幻、质朴这几个方面。

  

3、儿童文学在美学特质方面,如何与成人文学相区别:

 

(1)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那些对于成人文学而言,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集中、更为典型的艺术品性。

 (2)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某些具体审美要素的构成具有共同性。

  

4、从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在小学教育中实施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直觉性原则、非功利性原则、情感性原则

 5、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儿童文学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材资源 

(2)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6、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

 

(1)儿童文学有助于指导小学生的人格养成 

(2)儿童文学有助于推动小学生的思维发展 (3)儿童文学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精神 (4)儿童文学有助于小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六章 童话 寓言

1、 童话概念:

 

童话是文学中一种特殊艺术形态的题材。

它是以奇异的幻想、极度的夸张、多彩的象征色调构成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

童话是儿童文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

童话的一切虚幻都依附于生活的土壤。

  

2、童话的文学特征:

  

(一)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

(1).固定的叙事程式         

(2).鲜明的主题 

(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

(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   (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    (3).儿童与成人共享童年梦想 

3、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

拟人、夸张、颠倒、象征。

 4、童话的三种形象类型:

 

(一)超人体童话形象   

(二)拟人体童话形象   (三)常人体童话形象  

5、寓言的概念: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样式。

  

6、寓言的特征:

 

(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  

(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 (三)犀利幽默的讥刺性  (四)精练简洁的概括性  

7、寓言与童话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寓言和童话都来自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同时又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相互渗透、借鉴与融合,所以二者从内容到形式存在不少相近之处。

它们的故事情节都充满幻想色彩,比较广泛地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 

差异:

首先,寓言和童话主题设置的重心有所不同。

寓言的训诫意味十分明确,能够在实现中找到直接投射的目标。

童话对于现实生活的折射则是间接的。

 

其次,寓言和童话的虚构、幻想的思维方式不同。

寓言重视的是对现实的讽喻和影射,多着眼于现实事物与虚构事物中找到某点相同之处,因而其虚构与幻想的展开经常受到理性逻辑的限制。

而童话的幻想是主题提炼、故事发展、人物行动的根本驱动力,它根植于现实又超越于现实,具有真幻结合、似真似幻的特质 

再次,主题呈现以及幻想方式的差异,最终造成了寓言和童话在文体特质上的不同。

寓言情节单纯,叙述简洁凝练,人物形象鲜明而单一,不一定个性丰富,但具有概括性。

而童话的情节比较曲折丰富,结构也复杂多变,更注重细节的描写,角色性格的刻画。

  

安徒生童话的出现,标志着作家专为儿童创造童话的意识的觉醒,童话发展由此进入另一个阶段,开始了艺术实践的现代之路。

 

真正的把“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幻想故事,并使其成为独立的文体是五四时期,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后。

 

 

第七章 儿童故事 儿童小说

1、儿童故事的概念:

 

故事是一种叙事述性文学体裁。

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故事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趣味性,适合口头讲述。

儿童故事则指具有故事基本特征的内容单纯、篇幅短小,与儿童的接受相适应,供儿童阅读或聆听的叙事性文学体裁。

  

2、儿童故事的特征:

(一)完整连贯  

(二)生动有趣  (三)语言口语化和生活化 3、儿童故事的类型:

 

(一)民间故事  

(二)改编故事  (三)生活故事 

(四)历史故事  (五)谜语故事  (六)动物故事 

4、儿童小说的含义:

 

儿童小说是以儿童为主要读者对象,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进行创作并为儿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小说。

  

5、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

人物、故事、主题。

  

6、儿童小说的分类:

 

(一)按篇幅的长短划分:

 

(1)长篇儿童小说

(2)中篇儿童小说(3)短篇儿童小说 

(二)按题材内容划分:

 

(1)生活小说

(2)历史小说(3)惊险小说(4)动物小说(5)武侠小说 (三)按体裁样式划分:

 

(1)传记体儿童小说

(2)日记体儿童小说(3)系列儿童小说  

7、儿童故事与其他载体的关系(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

 

联系:

 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都具有较强的叙事性,且两种都有人物、环境、情节等因素

 区别:

 

(1)儿童小说的读者是高等年段的少年儿童,与他们的接受能力相适应,儿童小说反映的社会生活较儿童故事更为复杂;而儿童故事一般供成人对学龄儿童讲述或低学段儿童阅读,更侧重于有完整的事件过程,有起伏的情节。

 

(2)儿童小说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性格的立体表现、人物心理的形象化展示以及人物活动环境的详尽描写;在语言运用上使用小说笔法;而儿童故事在叙述上要求口语化,且淡化对人物的心态、外貌及其生活环境的描写。

  

 

第八章 儿童散文 儿童报告文学

1、儿童散文的含义:

 

散文是指那些以自由的笔墨抒写作者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形式活泼、情思精美的文学作品。

儿童散文则是指用生动、凝练、充分生活化的文学语言为少年儿童创作,供少年儿童欣赏,与儿童审美感受和审美能力相适应的文情并茂的文学载体。

  

2、儿童散文的特征:

 

(一)内容的包容性与限定性 

(二)多样的儿童情趣 (三)美的和谐统一:

 

(1)情感美(2)意境美(3)语言美  

3、儿童散文的类型:

 

(一) 叙事性 

(二) 状物写景型 (三) 抒情型 (四) 议论型 

4、儿童报告文学的含义:

 

报告文学是将文学和新闻相结合,及时迅速地反映生活中具有新闻价值的真实的人物和事件的文学体裁。

儿童报告文学则是生动及时反映当代社会生活中与儿童生活联系的人物和事件的报告文学。

  

5、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

 

(一)报告文学的特征:

新闻性、文学性、评述性 

(二)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

 

(1)对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热切关注:

儿童报告文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少年儿童,关注当代少年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这一文学体裁的表现重心。

 

(2)对现实报告的冷静思考:

儿童报告文学不一定斗医欢愉去取悦读者,而更侧重于直面少年儿童的现实生活的现实状况,以作者冷静的思考铸成作品的震撼力。

 

(3)现实报告与读者对象的适应性:

儿童报告文学的内容应深不失度、锐而有情。

表现内容要与少年儿童的阅读特点和需要相适应。

  

6、儿童报告文学的类型:

(一)以报告事件和现象为主

(二)以报告人物为主  

第十一章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

1、儿童影视文学的含义:

 

儿童影视文学是指为拍摄儿童影视片所创作的文学剧本,它是儿童影视创作的文学基础,是导演再创造的依据。

  

2、儿童影视文学的特征:

视像性、趣味性、情节性、形象性、幻想性  

3、儿童影视的分类:

 

(一)儿童故事片 

(二)美术片:

(1)色彩鲜艳

(2)造型夸张(3)机智有趣(4)节奏快、动感强  

简答题:

 

《爱弥儿》——卢梭 

《爱弥儿》是法国杰出启蒙思想家卢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说体教育名著。

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卢梭的教育思想是从他的自然人性观出发的,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以培养理性王国的“新人”。

自然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要求摆脱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摧残和束缚,要求教育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合理要求。

 

《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 

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童年的消逝》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什么是童年”,“童年是怎么产生的”和“童年是怎么逐步消逝”等问题,通过教育,阅读能力,家庭,羞耻心,媒介等方面来阐述童年的消逝。

 

波兹曼认为,童年理念能否存在主要取决于当时社会的大众媒介形式,印刷媒介有效地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相隔离,由此发明了童年;以电视为中心的媒介环境模糊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界限,由此导致童年的消逝。

  

《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主人公汤姆·

索亚幼年失去父母被姑妈收养。

聪明顽皮的他富有正义感还爱冒险,因为不堪忍受束缚个性和枯燥乏味的生活,于是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情节紧凑,含义深刻,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并与小市民庸俗保守的生活加以对照,突出了那种生活的枯燥与沉闷。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深刻讽刺了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

《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其浓厚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幽默和对人物敏锐观察,一跃成为最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首美国“黄金时代”的田园牧歌。

  

《爱丽丝梦游仙境》——刘易斯·卡罗尔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英国作家查尔斯·路德维希·道奇森1865年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

故事叙述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从兔子洞进入一处神奇国度,遇到许多会讲话的生物以及像人一般活动的纸牌。

在这个喝一口水就能缩得如同老鼠大小的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

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

但就在这时候她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一个梦境。

 

书中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种种隐喻,描绘了心地善良、纯洁、乐于助人、坚强勇敢的爱丽丝不被世俗及外界的束缚所左右,坚持自己心中所想,并在梦境中找回了自己,坚持做自己的故事。

 

《夜莺与玫瑰》——王尔德 

《夜莺与玫瑰》这篇童话收录于王尔德1888年出版的《快乐王子及其他童话》。

 作品中的夜莺一直在歌颂爱情,当她听到青年学生的故事时,坚信其终于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了真爱。

所以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一朵红玫瑰,帮助青年学生实现其爱情。

然而当年轻学生的表白遭到女孩的拒绝时,这朵珍贵的红玫瑰在那一刻变得黯然失色,毫无价值。

 

这是一篇对爱情的嘲讽之作,也是一篇对唯美主义爱情的追求之作。

作者运用形象化的比喻、色彩艳丽的词汇、多感性的语言来描绘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

作品中夜莺为爱而死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理想中的“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最高主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了爱,我们不惜牺牲自己宝贵的生命”;“生命是有限的,爱的精神却是永恒的”这种因为至爱而变得极美的形象。

  

附:

儿童文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中国民间文学的四大经典作品是《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2、贝洛夫人的《鹅妈妈故事集》是西方儿童文学自觉形态的开始。

 

3、成人文学的美学取向是“以真为美”,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特征是“以善为美”。

4、亲子共读是幼儿文学独一无二的特性。

   

5、卢梭在其著述的《爱弥儿》中提出了“归于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6、儿童文学的四大艺术母题是成长、幻想、爱、自然的母题 

7、1835年,世界童话大师安徒生发表了《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标志着近代儿童文学的诞生。

   

8、叶圣陶1923年出版的童话集《稻草人》和1931年的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精品。

 

9、1909年孙毓秀编译的 《童话》是首次在中国出版物上使用“童话”一词。

10、30年代童话作家张天翼用夸张幽默的方式讽刺揭露现实黑暗的三部长篇童话是《大林和小林》《秃秃大王》《金鸭帝国》。

 11、寓言的两大要素是故事性和寄托性。

(寓体和寓意)

 12、寓言的寓意根据内容可分为 讽刺型和经验教训型。

 13、世界寓言的三大发源地是古希腊、古印度、中国 

14、在欧洲最早以“童年岁月”为书写重心的童年小说是1553年西班牙出版的《小癞子》 

二、名词解释 

1、稻草人主义:

“稻草人主义”借用了1923年出版的叶圣陶的短篇童话集《稻草人》的篇名。

“稻草人主义”注重的是文学的审美认知功能及其在读者身上引起的反响,即作品的“实用因素”。

“稻草人主义”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即从客观的实际出发,来实现作品的价值尺度。

 

2、卢梭主义:

卢梭主义对儿童文学创作提出了审美自由度的要求:

第一,顺应儿童。

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应当脱去严肃、厚重的外套,换上轻便活泼的童装,走出深沉,走出沉重。

 第二,愉快原则。

认为儿童文学是使儿童感到愉快、满足的艺术品。

 第三,反对灌输。

重在启发、引导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主张采用实物教育和直观教育的方法,让孩子在切身体验和生活实践中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坚决反对抽象的死啃书本,反对强迫灌输与系统说教。

3、摇篮歌:

摇篮歌又称摇篮曲、催眠曲,是成人哄婴幼儿入睡时所吟唱的儿歌。

摇篮曲通常表现为母亲对孩子的爱抚、安慰,对孩子前途命运的祝福和希望。

在艺术传达上,内容通俗浅显,节奏柔和舒缓,语言柔美流畅。

 

4、颠倒歌:

也称滑稽歌、古怪歌,是一种使用夸张、颠倒的手法来描述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某些事物和现象的情状,达到以表面的荒诞揭示事物本相和实质的目的的传统儿歌形式。

 

5、热闹派童话:

“热闹派”一词出于任溶溶的《外国童话漫谈》。

其特点是想象丰富,使用极度夸张、变形、象征等艺术手法制造闹剧效果,追求一种洋溢着流动美的运动感,快节奏、大幅度地转换场景,用漫画似的幽默使读者获得快感,以丰富奇妙的想象力来让“种种天马行空的无羁行动和人物组合,作种种玩忽现实的时空安排。

”这类童话看似热闹荒诞,却蕴含着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且故事性强,注重人物形象的刻画。

 

6、科学童话:

科学童话又称为知识童话,注重文学性和科学性,常以童话的写作手法向儿童读者传授科学知识。

 

7、哲理童话:

类似于寓言,但比寓言更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并在故事中蕴含哲理,启迪智慧。

 

8、寓言:

文学领域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学样式,它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来阐发人生哲理、寄托道德训诫 

9、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是指适合于低幼儿童聆听、阅读的叙事性文学样式,内容单纯、篇幅短小,具有口头性、生动性和完整性的特征。

   

10、动物小说:

以动物为主角,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塑造形象、传递思想的叙事性文学作品。

 

11、成长小说:

广义的成长小说是指一切以“成长”为书写主题的小说样式,包括少年小说。

狭义的成长小说,是一种展现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历经各种挫折、磨难,或迷茫依旧,或若有所悟,或得以顿悟的心路历程的一种文学样式。

 三、简述 

1、儿童文学在题材内容上应当坚持的审美取向:

坚持四个“远离”(远离暴力、远离成人社会的恶俗游戏与刺激、远离成人社会的政治权力斗争、远离成年人的性与两性关系) 

2、儿歌的审美特点:

A、天机活泼的稚趣。

儿歌是生动活泼、稚趣盎然的。

篇幅短小、内容浅显,但却极富感染力。

它用白描的手法,浅显简洁的语言,真切地表现幼儿熟悉的生活,表现幼儿眼中的世界。

B、节奏明朗、富于音乐美。

儿歌音乐性的最突出特点是明快自然。

富于节奏感的儿歌,朗读时清亮悦耳,音韵流畅、节奏明快。

语音的强弱、长短和轻重有规律的交替,以及诗句的押韵和停顿都是构成儿歌音韵节奏的重要因素。

C、歌戏互补,富于情趣美。

儿歌最早是从游戏中发展起来的,在传统儿歌中,除了那些跳绳歌、踢毽歌、拍手歌等明确意义上的游戏歌,其他儿歌也都具有广义上的游戏与可操作性。

儿歌是最适宜亲子两代嬉戏的文体。

3、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

传统童话的内容和形式简洁朴素,在主题设置和语言概述上具有程式化、公式化、便于记忆和复述的特点。

A、固定的叙事程式。

首先表现在开头和结尾上。

一般以“从前”“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等开头,使读者在遥远的、充满距离感的叙述基调中找到一种神秘的认同感,这种时间上的疏离所设定的陌生感能制造惊异的阅读效果。

童话一般是以主人公的大团圆作为结局,将人们从非现实中回到现实之中,暗合了读者的阅读期待,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其次,重复性的叙事模式。

一般是三段式的重复、三兄弟、三姐妹、三头熊、三只小猪的类型故事,在重复中使读者获得一种经验上 似曾相识的感觉。

B、鲜明的主题。

传统童话主要是在二元对立的模式中建立一切都和谐、协调的理想情景,主题直接鲜明。

用二元对立,描绘出一个清晰而又纯净的世界,采用极端和对立的方式来呈现善与恶的斗争,确信罪恶必定受到惩罚更加有效的威慑力量,最终达到抑恶扬善的鲜明主题。

 

4、寓言的特征:

寓言往往虚构一个浅显的以人或动物为主角的故事,传递较为深刻的人生道理,对人们有劝诫或讽喻的作用。

优秀的寓言是故事性与教训性的完美结合。

 

5、童年小说中的四类主人公形象特征:

主人公多为七八岁至十一二岁的男孩和女孩,大致有四类主人公形象,即“好孩子型”、“顽童型”、“问题型”和“常态型”。

A、“好孩子型”是指学习好、思想好和品德好的“三好学生”。

B、“顽童型”主人公多属不守规矩的孩子,往往聪慧过人,富于奇思妙想,具有非凡的创造力。

把握了孩子童年时期的顽皮、淘气、活泼、好动的天性。

C、“问题型”主人公大多是处于弱势地位或者遭逢了各种磨难而被“异化”的孩子。

D、“常态型”主人公大多是学习等各方面非常普通的孩子,是对传统“好孩子”形象的补充。

 

6、成长小说的艺术特征:

A、主人公多为未成年人。

B、多展现成长主人公的心灵史,大都具有亲历性,带有自传色彩。

C、大致遵循“天真——受挫——迷惘——顿悟——长大成人”的叙述模式,具有一定的程式化倾向。

D、叙事目的主要在于引导青少年克服“同一性危机”,即成长者确认了自我,找到了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最终长大成人。

 

7、动物小说的特点:

动物小说严格遵循动物的生态习性和行为准则,把动物看成是有感情、有思想的生命个体,描写动物的生活、动物的世界、动物的命运并由此反映丰富的丛林法则,其思想内涵艺术地折射人类生活,引发读者对人生、生命、社会,进而对宇宙的思考。

动物小说主要采取第二、三人称的手法,动物小说中的动物是独立的,不是拟人体,通过描写它们的生活和性格来传递象征意义。

 

 附2:

 

1、彼得·潘这个形象是谁塑造的?

试简述这一形象的特点及其意义。

 ①巴里 

②彼得、潘是个永葆童真的幻想的人物。

他身上带着仙气,是那个童话国度——永无岛上的主宰和英雄,有着过人的机智和勇敢,是个超人形象,但同时又是一个十分可爱的的男孩子。

他天真烂漫,顽皮任性,时时刻刻不忘淘气孩子的恶作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