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274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训诂的术语方法.docx

训诂的术语方法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第七章训诂的术语

•所谓训诂的术语,是指前人在训诂实践中创造使用并不断发展完善的有关训诂方式、解说类型和训释字词的习惯用语。

•训诂的常用术语,我们以为有以下两类:

•一类是说明训诂方式的术语,指形训、音训和义训;

•另一类是训释字词的习惯用语,如“之谓”“之言”“读如”等等。

•兹按这两类介绍如下。

第一节关於训诂方式的术语

第一节关於训诂方式的术语

一、形训

•通过分析汉字字形的方法来解释字义,就是形训。

•形训的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

以《左传》为例,书中就有“止戈为武”()、“反正为乏”()、“皿虫为蛊”()的说法。

《韩非子·五蠹》也有“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的解释。

•汉代经师把这一训诂方法继承过来并发扬光大,例如许慎。

一部《说文》,基本上依形立训,可以说是形训的专著。

例如:

•      分,别也。

从八,从刀,刀以分别物也。

(八部)      祭,祭祀也。

从示,以手持肉。

(示部)      突,犬从穴中暂出也。

从犬在穴中。

(穴部)

•形训的局限性:

•①用这种方式分析汉字,只能是“四书”中象形、指事、会意这三类字,而对占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形声字,则很难有所作为。

•②所依据的字形,必须是早期未经讹变的字体,否则,立训的基础错了,所作的训释难免不出偏差。

•因此,现今运用形训来释义,必须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分析字形,应该依据文字的早期写法。

以现今而言,首先应该依据甲骨文、金文(如果有该字的话),再参照《说文》。

•《一部》:

“元,始也。

从一,从兀。

”按:

甲骨文“元”作、,金文作。

象形字,而非会意字。

•二是分析形体要注意区别字义和词义。

•字义、词义有相一致的,如基本词汇中的山、水、日、月等,字义就是词的本义。

但是,随着语言的发展,出现了词义引申、文字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有可能产生了变化,拉开了距离。

•《衣部》:

“裕,衣物饶也。

从衣,谷声。

”引申义丰富、宽绰。

•《而部》:

“而,颊毛也。

象毛之形。

《周礼》曰:

‘作其鳞之而。

’”假借义第二人称代词和连词。

二、声训

•从语词的声音方面推求词的来源,就是声训。

也称音训。

这种训诂方式的起源也在先秦时代。

如:

      乾,健也。

坤,顺也。

(《易·说卦》)      德者,得也。

(《礼记·乐记》)      政者,正也。

(《论语·颜渊》)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孟子·滕文公上》)      礼者,人之所履也。

(《荀子·大略》)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中广泛运用声训,东汉班固等撰《白虎通德论》,也经常采用声训的办法。

和先秦相比,两汉经注以及《尔雅》、《方言》、《说文》等,声训使用更为广泛。

到了刘熙作《释名》几乎全用声训。

•《尔雅·释言》:

“曷,盍也。

”“樊,藩也。

•《方言》卷九:

“轸谓之枕。

”卷一二:

“噬,食也。

•《说文·衣部》:

“衣,依也。

”《人部》:

“侨,高也。

•历代注释者使用声训,除了兼带着释义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探求词源。

•《礼记·檀弓上》:

“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见也。

”《说文·茻部》:

“葬,藏也。

”“葬”“藏”显系同源。

《释名·释典艺》:

“铭,名也。

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

”说明“铭”“名”同源。

•声训到魏晋以後,有了新的变化。

晋人杨泉在《物理论》中说:

“在金石曰堅,在草木曰緊,在人曰賢。

”总结了这几个从“臤”得声的字,在意义上有共同的特点。

•宋代王圣美提出了“右文说”,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一四《艺文一》记载:

“王圣美治字学,演其义以为‘右文’。

古之字书皆从‘左文’。

凡字,其类在左,其义在右。

如木类,其左皆从木。

所谓‘右文’者,如‘戔’,小也;水之小者曰浅,金之小者曰钱,歹而小者曰残,贝之小者曰贱。

如此之类,皆以‘戔’为义也。

”说明形声字的声旁也有表义的功能。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指出“声与义同原,故谐声之偏旁多与字义相近”“凡从某声者多(皆)有某义”,如“凡叚声如瑕、鰕、騢等皆有赤色”(“鰕”字注语)。

肯定了“右文说”的合理成分。

•声训的弊病:

•首先,声训作为一种方法,是有严重缺陷的。

声音和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并不存在本质的必然联系。

•其次,使用声训来训释词义,必须依据古音,切忌以今度古、随意通假。

三、义训

除了形训、声训以外,其他直接训释字词的方式都属于义训。

      

(一)从释义的类型看

•⒈常见的是同义相训。

      ⑴有用同义词来解释同义词的。

如:

     《尔雅·释诂》:

“适、之、嫁、徂、逝,往也。

”     《尔雅·释言》:

“孔,甚也。

•⑵有用同义词互相训释的。

也称“互训”。

      《尔雅·释宫》: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      《说文·木部》:

“栋,极也。

”“极,栋也。

”⑶有用几个同义词层层转训的。

也称“递训”。

      《庄子·齐物论》: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    

•⒉也有相反为义的,通称“反训”。

所谓“反训”,就是指一个词同时兼有正反两个义项。

如“贷”有“借出”“借入”二意,“偭”有“面向”“背对”,又如:

•乞①乞讨。

《论语·公冶长》:

“孰谓微生高直?

或乞醯焉,乞诸邻而与之。

”    ②给与。

《汉书》卷六四上《朱买臣传》:

“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

”反训反映了古人朴素的辩证观念,但有时也会造成不必要的混淆。

(二)从释义的方式看 ⒈有用辨析或比较的方式来训释词义的。

      《说文·艸部》:

“落,凡艸曰零,木曰落。

”又《言部》:

“言,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⒉有用下定义的方式来训释的。

也称“义界”。

      《说文·网部》:

“罩,捕鱼器也。

”《石部》:

“磬,乐石也。

”⒊有描述事物的形状或指明类属的。

《说文·鹿部》:

“麒,仁兽也。

麋身,牛尾,一角。

”    总起来看,训诂的方式就是以上所讲的形训、声训和义训。

第二节具体的训释术语

一、某,某也例如:

      《诗·小雅·谷风》: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

”郑玄笺:

“将,且也。

”二、曰、为、谓之、之谓使用这几个术语时,被解释的词都是放在术语的后面。

•《诗·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毛传:

“水中可居者曰洲。

”《诗·周南·汉广》: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毛传:

“潜行为泳。

•《诗·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传:

“东风谓之谷风。

”有时也区别词义间的细微差别。

例如:

《国语·楚语下》:

“王曰:

‘芻豢几何?

’”韦昭注:

“草养曰芻,谷养曰豢。

•三、谓、言使用范围较广泛,既可解释字词,也可解释句子;其基本用法都是把被释词放在术语的前面。

例如:

      《诗·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

”郑笺:

“此用兵,谓治兵时。

”有时候用来对词义作进一步阐发,例如:

      《诗·小雅·小弁》:

“譬彼坏木,疾用无枝。

”毛传:

“坏,瘣也。

谓伤病也。

•“谓”和“言”经常用来对句子的含义作出说明,例如:

      《诗·秦风·驷》:

“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毛传:

“能以道媚于上下者。

”郑笺:

“媚於上下,谓使君臣和合也。

此人从公往狩,言襄公亲贤也。

”《诗·小雅·吉日》:

“发彼小豝,殪此大兕。

”毛传:

“殪,壹发而死。

言能中微而制大也。

•在章句体的注释书中,“言”和“谓”特别是“言”的用法更为广泛,有时是在解释词语的基础上对句意作出进一步的阐发,例如:

      《孟子·梁惠王上》:

“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拂四夷也。

”赵岐注:

“莅,临也。

言王意欲庶几王者,莅临中国,而安四夷者也。

•有时则直接阐明句意。

如:

•《孟子·公孙丑上》:

“曰:

‘伯夷、伊尹何如?

’曰:

‘不同道。

’”赵注:

“言伯夷之行,不与孔子、伊尹同道也。

•四、犹、亦

•先看“犹”。

“犹”的常见用法是指出被释词和释词在词义上的某种联系,例如:

      《诗·豳风·九罭》:

“公归不复,於女信宿。

”毛传:

“宿,犹处也。

•“犹”还可以指出文字通假的情况。

例如:

      《诗·魏风·葛屦》:

“摻摻女手,可以缝裳。

”毛传:

“摻摻,犹纤纤也。

•使用术语“亦”的时候,释词通常已经出现於上文,并且其义也是明白易晓的。

例如:

      《左传·文公十八年》:

“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

”杜预注:

“成,亦平也。

”又:

“贪於饮食,冒於货贿。

”杜注:

“冒,亦贪也。

•五、之言、之为言

•使用这两个术语时,采取的是声训的方法,被释词和释词之间,具有音近和或音同的关係。

被释词都处在术语的前面。

•《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郑玄分别注云:

“后之言後也。

”“夫之言扶。

”“孺之言属。

”“妇之言服。

”“妻之言齐。

”《尔雅·释训》:

“鬼之为言归也。

•六、貌

• “貌”这个术语,通常放在形容词、动词等之後,用来说明人或事物一定性质或状态。

被释词处于术语的前面。

      《诗·邶风·谷风》: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毛传:

“习习,和舒貌。

”      《论语·乡党》:

“孔子於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

”何晏集解引王肃曰:

“恂恂,温恭之貌。

•七、属、别

•“属”和“别”是两个说明事物种类的术语。

      《诗·鄘风·定之方中》: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毛传:

“椅,梓属。

”《说文·糸部》:

“纪,丝别也。

”《禾部》:

“稗,禾别也。

”段玉裁注:

“谓禾类而别於禾也。

”和“属”相类似的又有“醜”,“醜”是种类的意思,《尔雅》中多见。

•如《释鸟》:

“鸢乌醜,其飞也翔。

鹰隼醜,其飞也翚。

”《尔雅·释鸟》:

“鹰,隼醜,其飞也翚。

”郭璞注:

“鼓翅翚翚然疾。

•八、辞、词、语助

•汉代训诂学家把虚词叫做“辞”或“词”。

      《诗·周南·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毛传:

“薄,辞也。

•《说文·只部》:

“只,语已词也。

”《矢部》:

“矤(shěn),况也;词也。

”“矤”同“矧”。

•也称“语助”、“语助辞”等。

•《诗·邶风·柏舟》: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

”唐孔颖达疏:

“居诸者,语助也。

•九、读曰、读为;读如、读若

•或者用来训释假借字,或者用来标明音读。

•“读曰”、“读为”是用本字本义来指明假借字。

      《汉书·邹阳传》:

“秦用戎人由余而伯中国。

”颜师古注:

“伯,读曰霸。

”      《荀子·王霸》:

“赏贤使能以次之。

”唐杨倞注:

“赏,读为尚。

•“读如”、“读若”主要是用来标明音读。

     《说文·匚部》:

“匚,受物之器。

象形。

凡匚之属皆从匚。

读若方。

•“读如”、“读若”又可用来说明假借。

•《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郑笺:

“闍,读当如‘彼都人士’之都,谓国外曲城之中市里也。

”闉闍:

古代城门外瓮城的重门。

荼,茅草花,白色。

•十、破、破字、破读、读破;如字

•前四个术语都有用本字来说明假借的作用。

•《诗·鲁颂·泮水》:

“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郑笺:

“狄,当作剔。

剔,治也。

”唐孔颖达疏:

“毛无破字之理。

《瞻仰传》以狄为远,则北狄亦为远也。

”“狄”字毛传无说,则读如字。

•“破”、“破字”用本字指明假借之义。

“破读”、“读破”亦同。

今语还说“破假借”。

•“破读”、“读破”还可改变字的原来读音,以表示词性和意义的转变。

通常以改变声调为多。

•      《论语·述而》: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朱熹注:

“枕,去声。

•又《颜渊》: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朱注:

“恶,去声。

•和改变读音的“读破”相反,“如字”说明该字当读其本音,不改变读音。

•《史记·项羽本纪》:

“更持去(太牢具),以恶食食项王使者。

”唐张守节正义:

“(食)上如字,下音寺。

•十一、当作、当为

•这两个术语用来纠正文字错误的。

如是形近之误,则指明“字之误”;如果是声近之误,则指明“声之误”。

•《仪礼·觐礼》:

“四享,皆束帛加璧。

”郑玄注:

“四当为三。

古书作三、四或皆积画,此篇又多四字,字相似,由此误也。

•《周礼·秋官·掌客》:

“牲三十有六。

”郑玄注:

“牲当为腥,声之误也。

腥谓腥鼎也。

•除此之外,还用来说明词义、古今字、假借字。

•《诗·商颂·长发》“何天之龙”郑笺:

“龙,当作宠。

宠,荣名之谓。

”《诗·小雅·蓼萧》: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毛传:

“龙,宠也。

”说明古今字。

•十二、或曰、或说;一曰、一说、一云

•这是一组列举不同说法的术语。

•例如:

      《诗·小雅·天保》:

“俾尔单厚,何福不除。

”毛传:

“俾,使。

单,信也。

或曰:

单,厚也。

除,开也。

”《楚辞·离骚》:

“吾令丰隆椉云兮。

”东汉王逸注:

“丰隆,云师;一曰雷师。

”椉,同“乘”。

•十三、浑言(统言、通言、散言、散文)、析言(别词、对言、对文)

•这些术语是用来说明近义词之间的通别的。

•所谓“浑言”,是指笼统地说,着眼於近义词之间的共同性,忽略其不同点。

•所谓“析言”则是分开来说,是指近义词同中有异,着重强调其异的一面。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类术语很多。

•《说文·走部》:

“走,趋也。

”“趋,走也。

”段玉裁在“走”字下注:

“《释名》:

‘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

’此析言之,许浑言不别也。

•《尔雅·释诂上》:

“如、适、之、嫁,往也。

”清郝懿行义疏:

“《仪礼·丧服注》云:

‘凡女行於大夫以上曰嫁,行於士庶人曰适人。

’按:

此亦对文耳,若散文则嫁亦为适,适亦为嫁,嫁、适俱训为往,故《方言》云:

‘嫁,往也。

’”

•十四、衍文、脱文、倒文、错简、误文、形讹、坏字

•这几个都属于校勘学上的术语,跟训诂学也有密切的关係。

•1.衍文、脱文、倒文、错简      这是一组有关原文字数误作增减以及次序错乱的术语。

•《礼记·中庸》第二十章:

“子曰: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朱熹注:

“‘子曰’二字,衍文。

•《孟子·离娄下》: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朱熹集注:

“章首当有‘孟子曰’字,阙文也。

”亦即脱文。

•2.误文、形讹、坏字      指文字(因形体相近而)有误的一组术语。

《墨子·非儒下》:

“而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贼”旧本讹作“贱”,王念孙《读书杂志·墨子第三》予以改正,并用“误文一”标出。

《礼记·檀弓下》:

“叔仲皮死,其妻鲁人也,衣衰而缪絰。

”郑玄注:

“衣,当为齐。

坏字也。

”或称“字坏”。

•注:

服用粗麻布制成,以其缉边缝齐,故称“齐衰”。

絰:

麻带。

扎在头上的称首绖,缠在腰间的称腰绖。

缪絰:

使麻带交结。

•十五、一作、或作、又作、一本作、本亦作、本或作

•这是一组罗列版本异同的校勘学术语。

•《楚辞·九歌·湘君》:

“望夫君兮未来。

”洪兴祖补注:

“未,一作归。

•《诗·周南·关雎》: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唐陆德明释文:

“辗,本亦作展。

•《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有疾,武王不税冠带而养。

”陆德明释文:

“(税)本亦作脱,又作说,同音他活反。

第八章训诂的方法和态度

第一节训诂的方法

•一、因形求义—形训

•《说文¡¤辵部》¡°逐,追也。

从辵从豚省。

¡±

•陆德明《经典释文·周易·讼卦》:

“讼,争也,言之于公也。

•朱熹: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

•二、因声求义—声训

•汉刘熙《释名·释首饰》:

“梳,言其齿疏也”、“比(篦),言细相比也。

”《释地》:

“土,吐也。

能吐生万物也。

”《释形体》:

“身,伸也。

可屈伸也。

•三、因文求义

•通常称”义训”。

通常是不借助字形或字音,只分析文句本身。

一个词的确切词义,由上下文,即语境来决定。

如不联系上下词语,不联系语言情景、话题,就无法定其具体、确切意义。

如“难”,我们就要放在语境中去考求它的意义。

•《国语·晋语二》:

“骊姬告优施曰:

‘君既许我杀太子而立奚齐矣,吾难里克,奈何?

”“难”,在这里是“畏惧”之义。

•三、利用工具书及古注

•工具书及古注是训诂学的主要依据。

•《诗经·大雅·皇矣》:

“施于孙子”。

郑笺:

“施,犹易也,延也。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篇》:

“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

”卢注:

“诟,耻也。

•四、排比归纳语言材料

•如王引之证明“直,犹特也,但也。

”排比以下句子。

•《礼记·祭义》曾参曰:

“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

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谷梁传·文公十一年》:

“不言帅师而言败,何也?

直败一人之辞也。

•《孟子·梁惠王上》:

“直不白步耳,是亦走也。

•通过对以上例子排比、比较、归纳,可以看出“直”作副词用,意为特;但;只不过。

•郭在贻先生论证《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中“唧唧”应是“叹息声”时,排比下列例句:

•储完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白居易《琵琶行》: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又《五弦琴》:

“座中有一远方士,唧唧咨咨声不已。

自叹今朝初得闻。

始知孤负平生身。

•《和寄乐天》:

“含笑始哑哑,高嗟乃唧唧。

•元稹《长庆历》:

“年年岂无叹,此谈何唧唧。

•以上皆证“唧唧”,叹息声。

•五、利用方言佐证

•唐人喜欢用方言入诗,不明方言,就难以读懂诗作。

•如唐施肩吾诗:

“颠狂楚客歌成雪,媚赖吴娘笑是盐。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施肩吾”条:

“或云关中谓好为盐。

•蒋礼鸿《敦煌变文字义通释》、《义府绍》也多次引用方言材料:

•解牛为解,以锯析木亦为解,嘉兴谓以锯析木为解,读古马切。

学习和研究训诂所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第二节

•训诂学是朴学,也就是朴实之学,它最忌主观臆测和哗众取宠,与之相反,它要求实事求是、无徵不信。

具体说来,应注意如下三点:

•一曰务平实,忌好奇;

•二曰重证据,戒臆断;

•三曰宁阙疑,勿强解。

一、务平实,忌好奇

•务平实:

务是追求的意思,平实是平稳踏实,它的反面是浮夸浅躁。

宋人王安石诗云: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成语“绚烂之极,归乎平淡”,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训诂学的最高境界,就是由绚烂而达到平淡。

•忌好奇:

忌是忌讳之意,引申之有竭力避免的意思;好奇就是指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虽然训诂学并不主张抱残守阙、无所发明,但它反对那种大胆假设、凭空杜撰的所谓发明,因为这些所谓发明是靠不住的。

•下面,让我们用实例来加以说明:

•《诗经·关雎》第二章: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展转反侧。

”其中“左右流之”的流字,《毛传》训为“求也”,“求”在此是择取之意,“左右流之”即是左右择取。

《毛传》的训释平正通达,无懈可击。

可是有的同志竟认为这个流字应按其本义作“水流”、“流动”讲,并谓《毛传》训流为求是牵强附会,不足置信。

•首先,新解训流为流动,这单就《关雎》第二章孤立地来看,自无不可。

但是不能忘记,《关雎》是叠章体诗篇,下面还有两章,其开头两句分别为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其句法结构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出於一辙,如果照新解所说,训流字为流动,那麽“左右流之”的主语就是荇菜,而“左右采之”、“左右芼之”的主语却绝对不是荇菜。

这样,在互相骈俪的三句诗中竟出现了两个主语,这是有背於古代韵文句法规律的。

•    再看,在这首诗中,“求之”、“采之”、“芼之”、“友之”、“乐之”都是动宾结构,之字都作代词用,准此,则“流之”也应是动宾结构,之字也应是代词,《毛传》训流为求,正合此例。

可是按照新解所说,训流为流动,则流字便是不及物动词,後面一般不带宾语(使动用法当作别论),“流之”也就不是动宾结构了。

这,显然跟整首诗的句法结构相龃龉。

•《离骚》: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其中落英的“落”字,与上句坠字相对,其为“坠落”义灼然无疑。

但宋人出於好奇,竟提出落字应据《尔雅》训为“始”,直至近年来,还有人不断提出《离骚》“落”字当训为始的“新说”。

其理由是“《离骚》中所提到的服饰饮食,都是为了表现诗人‘余独好修以为恒’的思想品德的,他当然不会去吃那已经凋落了的菊花”云云。

这个理由是难以令人信服的。

•清人徐焕龙《屈辞洗髓》注这两句道:

“朝无饮,但饮木兰之坠露;夕无餐,但餐秋菊之落英。

清贫如此,顑颔可知。

正与贪婪之辈相反。

•清人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云:

“落字与上句坠字相应,强觅新解,殊觉欠安。

”可谓一语中的。

•更有甚者,有的同志还认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落英缤纷”的落字也应作始字讲,这就更成问题了。

落有始训,见於《尔雅》,乃先秦古义,时至南北朝,落字是否还有始义呢?

至少从陶渊明的诗文来看,落字已无始义。

我们统计了一下,落字在陶集中共出现八次,除“落英缤纷”一条不计外,其馀七次均为坠落、陨落,无一可作始解者:

•《归园田居》: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又: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酬刘柴桑》:

“门庭多落叶,慨然已知秋。

•《杂诗》: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又: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闲情赋》:

“曲调将半,景落西轩。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有风吹君帽堕落。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其中的“唧唧”,有人一定说不能用它来表示叹息声,这也是不符合语言事实的。

• 古籍中以“唧唧”表叹息声者不乏例证,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卷四《法云寺》:

“四月初八日,京师士女多至河间寺,观其廊庑绮丽,无不叹息,以为蓬莱仙室,亦不是过。

入其後园,见沟渎蹇产,石磴礁硗,朱荷出池,绿萍浮水,飞梁跨阁,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虽梁王兔园,想之不如也。

”(范祥雍校注本)前面说“无不叹息”,後面说“咸皆唧唧”,前者呼而後者应,显证唧唧就是叹息(这里的唧唧和叹息都有称赞义)。

•  储光羲《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想见明膏煎,中夜起唧唧。

”孟郊《吊卢殷》:

“唧唧复唧唧,千古一月色。

新新复新新,千古一花春。

邙风噫孟郊,嵩秋葬卢殷。

”白居易《琵琶行》: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都用唧唧表叹息声。

•《水经注·三峡》: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異,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北大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注云:

“属引,谓猿声接连不断。

”(下册,页685)这个注解平实允当,是可靠的。

属有连属义,引有伸义,属引训为接连不断,在训诂上无懈可击。

•  可是有的同志却提出新解,认为:

“属并不是连属,属在禅纽三等,禅三古读端系。

属就是独,独在定纽。

属、独都从蜀得声,古读相同,词义也通。

”然後又根据《埤雅》、《尔雅》、《方言》等,断定属是一种高大的、吃猿的猴子。

这种解释,未免好奇已甚。

•    此正如王力先生所说:

“先假设了一种新颖可喜的解释,然後再乞灵於‘一声之转’之类的‘证据’,那末,这些假设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了。

”(《龙虫并雕斋文集》册一页330)

二、重证据,戒臆断

•所谓重证据,就是重视客观存在着的语言材料;

•所谓戒臆断,就是戒除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