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2793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6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docx

0081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

生产管理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1)

项目名称

贵州益佰制药有限公司

企业资源综合管理Intranet系统

项目编号

WP9907

英文名称

IntegratedEnterpriseResourceManagementIntranet

产品编号

WP9907-0081

资料名称

生产管理总体设计说明书

(1)

资料来源

调阅授权

全体项目组成员

文字和版本

中文1.0

项目经理

周瑞龙

初审日期和署名

质量总监

陆成溪

审批日期和署名

编制人

陆成溪,周瑞龙

编制日期

2000/2

评审小组

评审意见

日期和署名

目录

一、概论:

管理设计原则和理论3

1.历史回顾3

2.各类生产管理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效果4

3.制药行业需要什么样的生产管理系统5

4.参考资料:

ERP概念简介7

1.4MRP是ERP的核心功能7

2.4MRPII是ERP的重要组成7

3.4ERP同MRPII的区别8

4.4ERP的核心管理思想9

二、生产系统总体设计11

1.企业总体管理流程11

2.制药行业生产管理系统12

3.生产计划管理流程:

MRP/JIT/库存管理13

4.全面质量管理(GMP管理):

生产作业管理和控制15

一、

概论:

管理设计原则和理论

1.历史回顾

生产管理(Productionandoperationsmanagement)定义为生产系统的设计、操作和改进,该生产系统是企业产品的来源。

虽然自从人类开始生产时起,生产管理就已经存在,但是作为一种人们刻意去研究和探索的对象,现代生产管理起源于本世纪初的所谓科学的管理(Scentificmanagement),其发明人是美国的FrederickW.Taylor。

Taylor的管理哲学主要基础是1)科学的规律决定一个工人每天能生产多少;2)发现和使用生产系统运作中的这些规律就是管理的任务;3)工人的职责就是不折不扣的执行管理所希望做的事情。

生产管理的第二个里程碑即是福特汽车公司发明的移动装配线(movingassemblyline),它使每辆汽车的装配时间从12.5小时缩短到93分钟。

30年代是生产管理使用数理统计的时代。

其主要成就包括库存控制的EOQ模型,质量控制上用的样品抽查制和统计误差表的广泛使用。

那个时候,人在生产管理中是被当作一个要素来管理的,就像机器一样。

但是,“哈松研究”(HawthorneStudy)发现了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生产要素是不能像机器一样管理的。

“哈松研究”原本是想研究环境的变化对产出的影响,以便找到一种最佳的环境使产出最大。

但研究的结果使人大为吃惊。

研究人员发现,例如改变照明亮度,如果这种改变是出自工人的提议,将远比出自管理人员的提议更能影响产出。

出自工人的提议使得他感到有义务来保持高产出。

这一发现对以后的管理研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其结果是导致许多企业成立人事部门去协调企业与员工的关系。

二次大战时期随着复杂武器系统而发展起来的运筹学在40到50年代成为管理科学的代名词,在很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包括排队理论、仿真方法和线性规划等工具已经成为现代管理中的标准工具。

大约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生产管理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但是使这种研究真正变为实用则得益于70年代电子计算机的大规模使用。

这里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制造业广泛使用的所谓物料需求规划(MRP)。

一个典型的工业产品,如一架飞机或一辆汽车,都是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装而成。

这些零部件绝大部分都是采购自别的公司而不是本公司生产的。

缺少任何一个零部件都可能导致成品无法走出生产线。

保证这些零部件的供应(或者物料需求)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正是基于大型制造业的这一需求,IBM的工程师发展了一套计算机程序来帮助规划生产线的物料需求。

这就是所谓MRP。

它主要用于订货管理和库存控制。

MRP可在数周内拟定零件需求的详细报告,来补充订货及调整原有的订货,以满足生产变化的需求。

到了70年代,几乎所有的企业所追求的基本运营目标都是要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而获得最大的利润。

为了及时调整需求和计划,对财务状况及时进行分析,出现了有反馈功能的闭环MRP(Closed-loopMRP),把财务子系统和生产子系统结合为一体,采用计划—执行—反馈的管理逻辑,有效地对生产各项资源进行规划和控制。

80年代末,人们又将生产活动中的主要环节销售、财务、成本、工程技术等与闭环MRP集成一个系统成为管理整个企业的一种综台性的制定计划的工具。

这种综合的管理技术称之为制造资源计划(MRPII,manufaturingresourceplanning)。

它可在周密的计划下有效地利用各种制造资源,控制资金占用,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实现企业制造资源的整体优化。

80年代的管理革命多与日本有关。

如准时生产(JIT),全面质量控制(TQC)等。

为了解决大批量生产的效率和产品质量问题,人们希望用最小的库存将生产所需的物料准时送到生产现场,同时将质量控制的观念从原来的成品检验扩展到从原材料入库、生产过程到成品出厂的整个过程中去,从而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

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的学者还提出了一种制造战略范例(manafacturingstrategyparadigm)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追求最优秀,因此在实际生产的设计和管理中必须掌握取舍(trade-off)。

企业管理者应该把企业的生产能力作为战略竞争武器,通过平衡诸如低成本、高质量或高灵活性的目标,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80年代以来,生产管理领域最重要的发展莫过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广和质量认证制度的实施。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的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标准。

在一些特殊的制造领域还有其他标准,如医药制造业的GMP标准等。

90年代以来,为了面对日益加快的经济全球化趋势,MichaelHammer提出了著名的业务流程重整(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概念。

企业业务流程重整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n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在业务流程重整中,包含四个关键特征:

“显著的(dramatic),根本的(Radical),流程(Process)和重新设计(Redesign)”。

BPR追求的是一种彻底的重构,而不是追加式的改进。

他要求企业彻底放弃那些对增值无贡献的流程步骤,只保留对增值有贡献的流程步骤。

MichaelHammer的文章标题也许说明了BPR的精髓:

“重整工作:

不是自动而是舍弃”。

结合生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Grouplnc.)90年代初首先提出了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概念,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供需链管理,推论各类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变革;当时,Internet的应用还没有广泛普及。

随着实践和发展,ERP至今已有了更深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特点:

1)供需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2)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3)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重整。

2.各类生产管理技术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生产计划的适用范围

所有行业。

项目管理系统的适用范围

对于年产量很小,但是非常复杂的产品生产,可以适用于项目管理方法。

例如超级计算机,飞机,直线加速器,大型软件等。

项目管理方法也适用于一个新产品的研制。

准时制生产(JIT)系统的适用范围

准时制生产的原则几乎适用于所有重复生产系统。

不管其产量多少,JIT总是能获得某种程度的应用。

MRP类系统的适用范围

工业类型

解释

举例

适用性

组装

Assemble

将许多零部件或标准选件组装成最终产品

汽车,手表,电器,发电机,马达等

转换加工

Process

通过某种方式将原材料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铸造,橡胶,塑料,化工,制药,食品加工等

其中中成药制药业的适用性:

制造

Fabricate

使用工作母机制造出来的产品,通常为另外一个工业的原材料

齿轮,气缸,轴承等

3.

比较:

服务的生产

制药行业需要什么样的生产管理系统

生产类型:

物质产品生产;

比较:

组装,制造

工业类型:

转化加工

生产资源

机器

厂房

土地

工人

管理

药号

主要投入

中药原料

化工原料

其他添加剂

包装材料

主要转化功能

将原料提炼加工成成药

产出

药品

生产转化系统示意图:

企业资源转化产品

比较:

工艺导向型-医院

重复生产型-汽车制造商

生产流程:

产品导向型(ProductFocus)

●生产数量多/品种少;

●使用专用设备;

●操作者不必具备多种技术;

●工作指令少且标准化;

●相对成品价值而言原材料成本较低;

●物料经由连接起来的管道和导送设备运输流动;

●固定成本较高,可变成本较低;

●产品成本取决于产能的利用率;

●成品通过预测制造并维持一个较大的库存;

总结上述特点,制药虽然也是制造业,但是一个以物料需求规划为主的生产管理系统并不适用于制药行业。

制药生产系统的关键在于产能利用率和质量,辅助系统由库存管理和生产作业控制构成。

为此,制药行业的生产系统的主体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计划系统:

解决产能的利用率问题;

辅助系统:

库存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

提高成品率,防止质量事故造成损失;

辅助系统:

生产作业控制,适当的过程控制和监测系统帮助工厂管理者掌握质量和成本;

4.参考资料:

ERP概念简介

1.4MRP是ERP的核心功能

只要是“制造业”,就必然要从供应方买来原材料,经过加工或装配,制造出产品,销售给需求方,这也是制造业区别于金融业、商业、采掘业(石油、矿产)、服务业的主要特点。

任何制造业的经营生产活动都是围绕其产品开展的,制造业的信息系统也不例外,MRP就是从产品的结构或物料清单(对食品、医药、化工行业则为“配方”)出发,实现了物料信息的集成——一个上小下宽的锥状产品结构:

其顶层是出厂产品,是属于企业市场销售部门的业务;底层是采购的原材料或配套件,是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业务;介乎其间的是制造,是生产部门的业务。

如果要根据需求的优先顺序,在统一的计划指导下,把企业的“销产供”信息集成起来,就离不开产品结构(或物料清单)这个基础文件。

在产品结构上,反映了各个物料之间的从属关系和数量关系,它们之间的连线反映了工艺流程和时间周期;换句话说,通过一个产品结构就能够说明制造业生产管理常用的“期量标准”。

MRP主要用于生产“组装”型产品的制造业,如果把工艺流程(工序、设备或装置)同产品结构集成在一起,就可以把流程工业的特点融合进来。

通俗地说,MRP是一种保证既不出现短缺,又不积压库存的计划方法,解决了制造业所关心的缺件与超储的矛盾。

所有ERP软件都把MRP作为其生产计划与控制模块,MRP是ERP系统不可缺少的核心功能。

2.4MRPII是ERP的重要组成

MRP解决了企业物料供需信息集成,但是还没有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益。

MRPII同MRP的主要区别就是它运用管理会计的概念,用货币形式说明了执行企业“物料计划”带来的效益,实现物料信息同资金信息集成。

衡量企业经营效益首先要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实际发生过程,还要以MRP系统的产品结构为基础,从最底层采购件的材料费开始,逐层向上将每一件物料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间接成本)累积,得出每一层零部件直至最终产品的成本。

再进一步结台市场营销,分析各类产品的获利性。

MRPII把传统的帐务处理同发生帐务的事务结合起来,不仅说明帐务的资金现状,而且追溯资金的来龙去脉—例如将体现债务债权关系的应付帐、应收帐同采购业务和销售业务集成起来、同供应商或客户的业绩或信誉集成起来、同销售和生产计划集成起来等,按照物料位置、数量或价值变化,定义“事务处理(Transaction)”,使与生产相关的财务信息直接由生产活动生成。

在定义事务处理相关的会计科目之间,按设定的借贷关系,自动转帐登录,保证了“资金流(财务帐)”同“物流(实物帐)”的同步和一致,改变了资金信息滞后于物料信息的状况,便于实时做出决策。

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必然体现物流信息同资金流信息的集成。

传统的MRPII系统主要包括的制造、供销和财务三大部分依然是ERP系统不可跨越的重要组成。

所以,MRPII的信息集成内容既然已经包括在ERP系统之中,就没有必要再突出MRPII。

形象地说,MBPII已经“融化”在EBP之中,而不是“不再存在”。

总之,从管理信息集成的角度来看,从MRP到MRPII再到ERP,是制造业管理信息集成的不断扩展和深化,每一次进展都是一次重大质的飞跃,然而,又是一脉相成的。

3.4ERP同MRPII的区别

世界经济形势、管理思想和信息技术都是在不断发展的。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形成,以面向企业内部信息集成为主的MRPII系统已不能满足企业多元化(多行业)、跨地区、多供应和销售渠道的全球化经营管理模式的要求。

进入90年代,随着网络通信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一些跨国经营的制造企业开始朝着更高的管理信息系统层次一一ERP迈进。

需要再次指出的是——MRPII不是“过时了”,而是“不够了”,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了。

ERP是由美国加特纳公司(GartnerGrouplnc.)在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那时的ERP概念的报告,还只是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供需链管理,推论各类制造业在信息时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和变革;当时,Internet的应用还没有广泛普及。

随着实践和发展,ERP至今已有了更深的内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特点,也是ERP同MRPII的主要区别:

1.ERP是一个面向供需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的管理信息集成。

ERP除了传统MRPH系统的制造、供销、财务功能外,在功能上还增加了支持物料流通体系的运输管理、仓库管理(供需链上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都有运输和仓储的管理问题);支持在线分析处理(OnlineAnalyticalProcessingOLAP)、售后服务及质量反馈,实时准确地掌握市场需求的脉搏;支持生产保障体系的质量管理、实验室管理、设备维修和备品备件管理;支持跨国经营的多国家地区、多工厂、多语种、多币制需求;支持多种生产类型或混合型制造企业,汇合了离散型生产、流水作业生产和流程型生产的特点;支持远程通信、Web/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commerce、E—business)、电子数据交换(EDI);支持工作流(业务流程)动态模型变化与信息处理程序命令的集成。

此外,还支持企业资本运行和投资管理、各种法规及标准管理等。

事实上,当前一些ERP软件的功能已经远远超出了制造业的应用范围,成为一种适应性强、具有广泛应用意义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但是,制造业仍然是ERP系统的基本应用对象。

2.采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最新成就。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是ERP同MRPII的又一个主要区别。

ERP系统除了已经普遍采用的诸如图形用户界面技术(GUI)、SQL结构化查询语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面向对象技术(OOT)、第四代语言/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客户机/服务器和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等等技术之外,还要实现更为开放的不同平台互操作,采用适用于网络技术的编程软件,加强了用户自定义的灵活性和可配置性功能,以适应不同行业用户的需要。

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ERP系统得以实现供需链管理的信息集成。

3.ERP系统同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简称BPR)是密切相关的。

信息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和实时性,扩大了业务的覆盖面和信息的交换量,为企业进行信息的实时处理、作出相应的决策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为了使企业的业务流程能够预见并响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的内外业务流程必须保持信息的敏捷通畅。

正如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是不可能实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动态一样,多层次臃肿的组织机构也必然无法迅速实时地对市场动态变化做出有效的反应。

因此,为了提高企业供需链管理的竞争优势,必然会带来企业业务流程、信息流程和组织机构的改革。

这个改革,已不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把供需链上的供需双方合作伙伴包罗进来,系统考虑整个供需链的业务流程。

ERP系统应用程序使用的技术和操作必须能够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变化而相应地调整。

只有这样,才能把传统MRPII统对环境变化的“应变性(Active)”上升为ERP系统通过网络信息对内外环境变化的“能动性(Proactive)”。

BPR的概念和应用已经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与需求市场和供应市场整个供需链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机构的重组。

ERP侧重于各种管理信息的集成,而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侧重于技术信息的集成,它们之问在内容上有重叠但又互补的关系。

制造业是否实现ERP系统,什么时候实现,取决于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发展和经营战略的需要。

但是不论如何,都应从ERP的高度来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长远规划。

作为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从实施MRPII入手,仍然是绝大多数企业必要和可行的方案。

4.4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是供需链管理。

供需链按原文SupplyChain直译是“供应链”,但实质上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含有“供”与“需”两方面的双重含义,“供”与“需”‘总是相对而言、相伴而生的;国外也称Demand/SupplyChaln。

在市场经济下,供应总是因为有了需求才发生的,没有需求,何谈供应?

因此,译为供需链更为确切。

作为供应系统,通常是指Logistics(后勤体系)的内容,后勤体系是“从采购到销售”,而供需链是“从需求市场到供应市场“。

以集成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著称的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APICS)从1997年起,将生产与库存管理资格(CPIM)考试增加了供需链管理的内容,并在7个主题中列为第一(其余主题依次为:

库存管理,JIT,主计划,物料需求计划,生产作业控制,系统与技术),说明其重要性。

供需链管理的考试内容有四个方面:

1.经营范围的概念:

供需链的要索;运作环境;财务基础;制造资源计划(MRPII);准时制生产(JIT);全面质量管理(TQM);MRPII、JIT及TQM之间的关系。

2.需求计划:

市场驱动;客户期望与价值的定义;客户关系;需求管理。

3.需求与供应的转换:

设计;能力管理;计划;执行与控制;业绩评价

4.供应:

库存;采购;物资分锁配送系统。

从以上考试内容可以看出供需链管理思想的重点,它兼顾“供”与“需”两方面的环境。

企业为了保持和扩大市场份额,先要有相对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客户,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原材料和配套件以及协作件的供应商。

企业同其销售代理、客户和供应商的关系,已不再简单地是业务往来对象、而是利益共享的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现代管理观念的重大转变。

这种合作伙伴关系组成了一个企业的供需链,是“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的核心思想。

当遇到有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时,企业的基本合作伙伴不一定能满足这类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要求,这时,企业会组织一个由特定的供应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或一次性的供需链,形成“动态联盟”(或称“虚拟工厂”),把供应和协作单位(包括产品研究开发)看成是企业的一个组成部分,运用“同步工程”,用最短的时间将新产品打人市场,这是“敏捷制造(AgileManufacturing)”的核心思想。

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一个企业对一个企业的竞争,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企业的供需链同竞争对手的供需链之间的竞争。

ERP系统正是适应这种竞争形势的需求发展起来的。

在供需链上除了人们已经熟悉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外、还有容易为人们所忽略的“增值流”和“工作流”。

就是说,供需链上有5种基本“流”在流动。

从形式上看,客户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提供能带来效益的价值。

各种物料在供需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在此过程中,还要注意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

因此,供需链还有增值链(Value—AddedChain)的含义。

不言而喻,只有当产品能够售出,增值才有意义。

企业单靠成本、生产率或生产规模的优势打价格战是不够的,要靠价值的优势打创新战,这才是企业竞争的真正出路,而ERP系统要提供企业分析增值过程的功能。

信息、物料、资金都不会自己流动,物料的价值也不会自动增值,要靠人的劳动来实现,要靠企业的业务活动--工作流(WorkFLow)或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它们才能流动起来。

工作流决定了各种流的流速和流量,是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PR)研究的对象。

ERP系统提供各种行业的行之有效的业务流程,而且可以按照竞争形势的发展,随着企业工作流(业务流程)的改革在应用程序的操作上作出相应的调整。

总之,ERP所包含的管理思想是非常广泛和深刻的,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之所以能够实现,又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分不开。

ERP不仅面向供需链,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同步工程的精神,而且必然要结合全面质量管理(TQM)以保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结合准时制生产(JIT)以消除一切无效劳动与浪费、降低库存和缩短交货期;它还要结合约束理论(TOC,TheoryofConstraint、是优化生产技术OPT的发展)来定义供需链上的瓶颈环节、消除制约因素来扩大企业供需链的有效产出。

二、

生产系统总体设计

1.

企业总体管理流程

整个公司流程由生产,营销,财务和采购四个部分组成(本图未包括产品开发),它们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体。

广义的生产管理除了生产流程的管理之外,也包括产品开发战略和原材料(物料)的规划和采购。

2.制药行业生产管理系统

比较:

服务的生产

生产类型:

物质产品生产;

比较:

组装,制造

工业类型:

转化加工

主要转化功能

将原料提炼加工成成药

主要投入

中药原料

化工原料

其他添加剂

包装材料

生产资源

机器

厂房

土地

工人

管理

药号

产出

药品

生产转化系统示意图:

企业资源转化产品

比较:

工艺导向型-医院

重复生产型-汽车制造商

生产流程:

产品导向型(ProductFocus)

●生产数量多/品种少;

●使用专用设备;

●操作者不必具备多种技术;

●工作指令少且标准化;

●相对成品价值而言原材料成本较低;

●物料经由连接起来的管道和导送设备运输流动;

●固定成本较高,可变成本较低;

●产品成本取决于产能的利用率;

●成品通过预测制造并维持一个较大的库存;

由于上述特点,制药虽然也是制造业,但是一个以物料需求规划为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