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2896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docx

定远藕塘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题

定远藕塘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卷

高一生物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成功揭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他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数学统计法B.假说一推理法

C.类比推理法D.假说一演绎法

2.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生长在水中呈丝状,长在水面上呈扁片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  )

A.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

B.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C.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

D.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

3.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假说,下列不属于该假说内容的是(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D.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在某种牛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体色是红褐色的,aa是红色的。

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是红褐色的,而雌牛是红色的。

一头红褐色母牛生了一头红色小牛,这头小牛的性别及基因型为(  )

A.雄性或雌性,aaB.雄性,Aa

C.雌性,AaD.雌性,aa或Aa

5.下列有关纯合体和杂合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纯合体中不含隐性基因②杂合体的自交后代不全是杂合体

③杂合体的双亲至少一方是杂合体④纯合体的自交后代全是纯合体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6.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兔的长毛和短毛B.玉米的黄粒与圆粒

C.鸡的长腿和毛腿D.马的白毛和羊的黑毛

7.如图为鼠的毛色(黑色和白色)遗传图解,已知6号个体是一只雌性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7号鼠为杂合子的几率是2/3B.鼠的黑色为显性性状

C.鼠的白色是显性性状D.6号鼠是杂合子

8.关于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图中的④⑤⑥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图1中由于③过程的随机性,基因型为Aa的子代占所有子代的1/2

D.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1/16

9.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

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

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10.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11.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调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则该城市女性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分别是()

A.小于a、大于bB.大于a、大于b

C.小于a、小于bD.大于a、小于b

12.对下列示意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错误的是()

①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的概率为1/8

②乙图细胞一定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8条

③丙图所示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

④丁表示雄果蝇染色体组成图,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aXWY

A.①②③④B.②④C.②③④D.②③

13.人类的多指是显性基因(A)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先天聋哑是隐性基因(b)控制的一种遗传病,两对基因都独立遗传。

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先天聋哑但手指正常的孩子。

如果生二胎,则第二个孩子只患一种病的概率和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A.1/2、1/8B.3/4、1/4C.1/4、1/4D.1/4、1/8

14.人类的肤色由A/a、B/b、E/e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AABBEE为黑色,aabbee

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

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AaBbEe、AABbee与

aaBbEE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

若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  )

种()

A.27,7B.16,9C.27,9D.16,7

15.桃的果实成熟时,果肉与果皮黏连的称为黏皮,不黏连的称为离皮;果肉与果核黏连的称为黏核,不黏连的称为离核。

已知离皮(A)对黏皮(a)为显性,离核(B)对黏核(b)为显性,现将黏皮、离核的桃(甲)与离皮、黏核的桃(乙)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出现4种表现型。

由此推断,甲、乙两种桃的基因型分别是()

A.AABB、aabbB.aaBB、AAbb

C.aaBB、AabbD.aaBb、Aabb

16.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体数占全部子代个体数的()

A.

B.

C.

D.

17.在家蚕遗传中,蚁蚕(刚孵化的蚕)体色的黑色与淡赤色是相对性状,黄茧和白茧是相对性状(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两个杂交组合得到的子代(足够多)数量比见下表,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黑色对淡赤色为显性,黄茧对白茧为显性

B.组合一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都相同

C.组合二中亲本的基因型和子代的基因型相同

D.组合一和组合二的子代中白茧淡赤蚁的基因型不完全相同

18.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

再将F1中所有高秆抗病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类型进行杂交,则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

A.9∶3∶3∶1B.1∶1∶1∶1

C.4∶2∶2∶1D.3∶1∶3∶1

19.如图所示为减数分裂过程某一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源染色体移向两极B.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

C.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D.姐妹染色单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20.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是AaBb,下图是其体内一个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含有二个染色体组,此细胞经分裂后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B.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染色体结构发生了改变

C.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

21.下列关于红绿色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红绿色盲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区分红色和绿色

B.Y染色体短小,因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区段而缺乏红绿色盲基因

C.由于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不存在等位基因

D.男性患者将红绿色盲基因传给孙子的概率是0

22.下列不属于孟德尔研究遗传规律获得成功的原因的是(   )

A.做豌豆杂交实验时,对母本进行去雄

B.自然界中豌豆的有些相对性状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

D.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3.两对基因(A、a和B、b)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与亲本不同的类型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

A.1/3B.4/7C.3/16D.3/7

24.一种观赏植物的颜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都为蓝色;F1自交,得到F2。

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9蓝∶6紫∶1鲜红。

若将F2中的蓝色植株中的双杂合子用鲜红色植株授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

A.1紫∶1鲜红∶1蓝B.1紫∶2蓝∶1鲜红

C.1蓝∶2紫∶1鲜红D.2蓝∶2紫∶1鲜红

25.纯种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在F2中出现了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四种表现类型,其比例为9∶3∶3∶1。

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

A.F1产生了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B.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相等

C.F1的四种雌、雄配子自由结合D.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6.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抗性的显隐性基因,B和b表示种皮颜色的显隐性基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有一种无毒蛇的体表花纹颜色由两对基因(D和d,H和h)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

花纹颜色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

 现存在下列三个杂交组合,请回答:

 甲:

野生型×白色→F1:

野生型,橘红色,黑色,白色

 乙:

橘红色×橘红色→F1:

橘红色,白色

 丙:

黑色×橘红色→F1:

全部都是野生型

(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 ,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 _______阶段,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_________ 。

(2)让乙组后代F1中橘红色无毒蛇与另一纯合黑色无毒蛇杂交,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_________ 。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橘红色的有120条,那么表现为黑色的杂合子理论上有_________ 条。

(4)野生型与橘红色个体杂交,后代中白色个体的概率最大的亲本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 。

28.下列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图2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

请回答:

(1)图1细胞所属的器官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细胞①~③按所处时期排序,应该是________(填标号),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

细胞①~③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不同的是________(填标号)。

(3)若细胞③正常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组成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处于AB段的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可以用来描述有丝分裂过程吗?

_______(填能或不能)。

图1中的细胞处于图2曲线BC段的有________(填标号)。

29.某二倍体植物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已知紫花对白花为显性,且控制该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染色体上。

有人设计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亲本组合

F1株数

F2株数

紫花

白花

紫花

白花

①紫花×白花

112

0

519

170

②紫花×白花

108

0

635

42

请回答:

(1)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组合①的紫花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所得到的F2紫花植株中,纯合植株数量约为____株。

 

(3)组合②的F2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F2紫花植株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

若对组合②的F1进行测交,理论上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

参考答案

1.D

【解析】孟德尔利用假说一演绎法,成功揭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2.B

【解析】水毛茛生长在水中的叶呈丝状,生长在水面上的叶呈扁片状,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这是环境影响形成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说明生物性状的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B。

3.B

【解析】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A属于;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不属于;孟德尔认为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C属于;孟德尔认为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属于。

4.C

【解析】由于基因型为AA的雌牛是红褐色的,而基因型为Aa和aa的雌牛是红色的,所以一头红褐色母牛的基因型为AA.它与一雄牛杂交后,后代的基因型为A_。

由于基因型为aa的雄牛、基因型为Aa和aa的雌牛都是红色的,所以现生了一头红色小牛的基因型必定是Aa,其性别为雌性。

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1)某些致死现象及原因

①隐性致死:

隐性基因存在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

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②显性致死:

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症基因(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

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

③配子致死:

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命力的配子的现象。

(2)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分布比例上或表现程度上的差别。

如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Bb、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只有bb。

此类问题仍然遵循基因的基本遗传规律,解答的关键是准确区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5.B

【解析】含有相同基因的个体称为纯合体,分为显性纯合与隐性纯合两种,隐性纯合含有俩个相同的隐性基因,①错误;杂合体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有纯合体出现,②正确;显性纯合与隐性纯合杂交,后代全是杂合体,③错误;纯合体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全是纯合体,④正确。

6.A

【解析】生物的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玉米的黄粒与圆粒,是不同性状,B错误;鸡的长腿和毛腿,是不同性状,C错误;马的白毛和羊的黑毛是不种生物间的性状,D错误。

7.AB

【解析】根据4号、5号都是黑色,而它们的后代6号是白色可得,黑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B正确、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4、5都是杂合子,则7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A正确;6号白色是隐性纯合子,D错误。

8.C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表现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④⑤,A错误;①②④⑤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B错误;③⑥过程表示受精作用,亲代的基因型均为Aa,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子代基因型为Aa的占1/2,C正确;图2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1/3,D错误。

9.D

【解析】狗的长毛与卷毛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隐性性状是指具有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子一代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B错误;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也会出现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有AA和aa,C错误;表现型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如AA和Aa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同,D正确。

10.B

【解析】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常用测交的方法,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常用杂交的方法,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常用自交的方法,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常用测交的方法,所以选B。

11.A

【解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为a,则该城市女性红绿色盲的几率小于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若某一城市人群中男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发病率为b,则该城市女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几率大于b。

答案是A。

12.D

【解析】甲图中的生物自交后产生的基因型为Aadd的个体概率为1/2*1/4=1/8,故①正确,故A错误。

乙图中的细胞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细胞同一极有同源染色体,应是有丝分裂后期,但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故②错误。

丙图中双亲有病,而其女儿无病应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故③错误。

丁表示雄性果蝇,基因型组成可以表示为AaXWY,故④正确,故B、C错误,D正确。

13.A

【解析】父亲是多指A-,母亲正常aa,生了一个患先天聋哑但手指正常的孩子aabb,说明亲本应是AaBb和aaBb。

他们婚配,孩子患多指的概率是1/2,不患多指的概率是1/2,患先天聋哑的概率是1/4,不患的概率是3/4。

他们第二个孩子患一种的概率是1/2*3/4+1/2*1/4=1/2,故B、C、D错误。

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1/2*1/4=1/8,故A正确。

14.A

【解析】由题意知,当双方均含3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子代肤色基因型的种类数为3×3×3=27。

各种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个数在0-6之间,其中显性基因个数越多肤色越深,所以表现型有7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15.D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答该题较简单的方法是分别计算法.AABB、aabb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表现型只有1种;aaBB、AAbb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表现型也只有1种;aaBB、Aabb的子代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表现型只有2种;aaBb、Aabb的子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表现型有4种,所以只有aaBb、Aabb的子代有4种表现型.故选:

D.

16.C

【解析】根据分枝法推测ddEeFF×DdEeff后代的表现型,如图所示:

从而得出后代有4种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有三种,所占比例为5/8。

17.D

【解析】根据组合一子代性状分离比,黄茧黑蚂蚁占9/16,为双显性个体,故A正确。

假设黄茧基因为A,黑色基因为B,则组合一亲本为AaBb×AaBb,子代为9A_B_(黄茧黑蚂蚁):

3A_bb(黄茧白蚂蚁):

3aaB_(黄茧淡赤):

1aabb(白茧淡赤),故B正确。

组合二子代都是白茧,亲代相关基因型为aa×aa;黑:

淡赤=1:

1,亲代相关基因型为Bb×bb,故亲代基因型为aaBb×aabb,子代为1aaBb:

1aabb,故C正确。

白茧淡赤蚁的基因型都是aabb,故D错。

18.C

【解析】18.F1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说明两对基因都是杂合子自交,则两亲本的基因型都为TtRr,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T_R_(高秆抗病):

T_rr(高秆感病):

ttR_(矮秆抗病):

ttrr(矮秆感病)=9:

3:

3:

1,将F1中所有高秆抗病(T_R_)类型分别与矮秆感病(ttrr)类型进行杂交,高秆抗病(T_R_)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TR:

Tr:

tR:

tr=(2/3×2/3):

(2/3×1/3):

(1/3×2/3):

(1/3×1/3)=4:

2:

2:

1,所以产生的F2表现型之比理论上为4:

2:

2:

1,故选C。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名师点睛】根据后代性状分离比=3:

1,说明亲本是杂合子自交,所以两个亲本都是双杂合子TtRr,再根据TtRr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

3:

3:

1,其中双显性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计算其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可计算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19.B

【解析】19.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下一个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并移向两极,A、项错误,B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应该没有同源染色体,C项错误;姐妹染色单体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排列在赤道板两侧,D项错误。

20.C

【解析】分析图像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且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该细胞含有二个染色体组,此细胞经分裂后形成四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A错误;该细胞肯定发生过交叉互换,但染色体结构没有改变,此变异属于基因重组而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B错误;等位基因A与a的分离不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还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出现差错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aBB的细胞,D错误。

21.C

【解析】21.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控制相同的遗传形状的基因,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所以存在等位基因,答案C。

22.B

【解析】A、做豌豆杂交实验时,对母本进行去雄,防止自交,A正确;B、自然界中豌豆的有些相对性状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不是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B错误;

C、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这是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C正确;

D、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这是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

B.

23.D

【解析】23.两对基因(A、a和B、b)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有:

9A_B_,3A_bb,3aaB_,1aabb,与亲本不同的类型(3A_bb,3aaB_,1aabb)中纯合子(AAbb,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

,故选D。

24.C

【解析】两对等位基因的纯合子杂交,F1为双杂合,只表现一种性状,自交结果F2为9蓝:

6紫:

1鲜红.孟德尔遗传实验中F2为9:

3:

3:

1,可推断双显性(9)表现为蓝色(设为A_B_),而单显性(3+3)均表现为紫色(设为A_bb或aaB_),双隐性

(1)表现为鲜红色(aabb).

将F2中的双杂合子蓝色(AaBb)植株用鲜红色(aabb)植株授粉,则后代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比例相等,它们的表现型分别是蓝色、紫色、紫色、鲜红,因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蓝色:

紫色:

鲜红=1:

2:

1.

故选:

C.

25.B

【解析】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

1:

1:

1,A正确;雌配子和雄配子的数量不相等,其中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B错误;F1的雌、雄配子是随机结合的,C正确;必须有足量的F2个体,子代比例才能接近9:

3:

3:

1,D正确.

26.感病红种皮aaBbAaBbaaBbAabbAaBbAabb

【解析】组合一中,红种皮×红种皮→后代出现白种皮,即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红种皮相对于白种皮为显性性状;

组合三中,感病×感病→后代出现抗病,即出现性状分离,说明感病相对于抗病为显性性状。

(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感病、红种皮;

(2)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为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若后代全为显性性状,亲本至少有一方是显性纯合子;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

1,则亲本均为杂合子;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则亲本为杂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若后代全为隐性性状,则亲本为隐性纯合子。

组合一子代感病:

抗病=1:

1,红种皮:

白种皮=3:

1,则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

组合二子代感病:

抗病=1:

1,红种皮:

白种皮=1:

1,则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

组合三子代感病:

抗病=3:

1,红种皮:

白种皮=1:

1,则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

27.测交验证野生型:

橘红色:

黑色:

白色=1:

1:

1:

1野生型∶黑色=2:

180DdHh×Ddhh

【解析】分析表格野生型的基因型为D_H_,橘红色的基因型为D_hh,黑色的基因型为ddH_,白色的基因型为ddhh。

甲:

野生型(D_H_)×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