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3258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docx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

1、1982年宪法总的指导思想是()。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B、实事求是

C、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D、四项基本原则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组织。

A、国家政权机关B、爱国统一战线

C、群众D、社会团体

3、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他()。

A、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B、接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

C、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以上都不对

4、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因此他()。

A、对全国人民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

B、从属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C、对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工报告工作

D、以上都不对

5、民族乡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乡一级的行政区域,因此,它的人民代表大会()。

A、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依照法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

B、有权依照法律规定,依照不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单行条例

C、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

D、以上都不对

6、依照我国现行选举法的规定,选民或者代表,()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A、三B、七C、十D、十五

7、宪法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定,是世界宪法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创举()在

人类史上第一次用宪法形成确认了精神文明建设。

A、苏俄1918宪法。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46年的南斯拉夫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A、国家提倡计划生育B、国家推广计划生育

C、国家推行计划生育D、国家实行计划生育

9、我国国家元首职权由()行使。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家主席结合

10、从实际出发,是我国现行宪法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我国现阶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做到的就规定。

反之,则不能规定。

()就属于后一种情况。

A、请愿自由;B、迁徙自由;C、罢工自由;D、“四大自由”

11、中国近代史上,首次使用现代意义上的“宪法”一词的是()

A、沈家本B、康有为C、梁启超D、郑观应

12、“凡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设有宪法”这句名言出自()。

A、《人权宣言》B、《独立宣言》

C、1787年《美国宪法》D、1791年的《法国宪法》

13、我国宪法规定,有权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家主席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14、根据宪法规定,领导全国武装力量的是()。

A、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B、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5、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原则。

A、民主集中制;B、分权;C、议会至上;D、议行合一。

16、宪法规定,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中的()力量。

A、主导;B、领导;C、指导;D、引导。

1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A、民族政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

B、民族自治地方的共产党的委员会

C、民族政治地方的国家机关

E、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军事机关

18、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务院()列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A、总理;B、总理、副总理;C、总理、副总理、国务院;D、组成人员。

1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公开举行,在必要时,可以举行秘密会议,但必须经()决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B、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提议;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主席团和各代表团团长会议

2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届满()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必须完成下属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

A、一个月B、二个月C、三个月D、半年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准则是()。

A、一切权力属于人民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D、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22、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1931年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1946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C、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3、()有权决定特别行政的设立及其制度。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24、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国家处于非常时期,有权宣布战争状态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

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D、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25、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或者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A、二分之一以上B、三分之一以上C、四分之一以上D、五分之一以上

26、甲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他当选为代表一年后,迁入乙县居住,他应()。

A、继续任甲县人民代表到届满B、转任乙县人民代表

C、按正常工作调动手续转任乙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F、终止人民代表资格

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召集。

A、全国人大主席团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D、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29、欧洲的第一部成文宪法是()。

A、爱尔兰宪法B、罗马尼亚宪法C、南斯拉夫宪法D、法国宪法

30、各国普遍重视对宪法实施的保障,其根本原因是()。

A、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B、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宪法确认、维护统阶级的根本利益

D、宪法具有严格的修改程序

31、现行宪法规定,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D、全国人大主席团

32、把宪法分为社会主义宪法和资产阶级宪法是科学的分类方法,因为它()。

A、提示了宪法的内容B、提示了宪法的本质属性

C、提示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D、总结了宪法形式上的特点

33、我国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以()通过。

A、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B、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

C、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D、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的多数

34、现阶段我国存在多种经济形式,从根本上说是由()决定的。

A、宪法规定B、党的政策

C、生产力发展水平D、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35、我国宪法规定,国有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形式是()

A、工会B、职工管理委员会

C、党的委员会D、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

36、当今世界各国公民一词的含义是()。

A、具有该国国籍的成员B、出生在该国的成员

C、该国享有政治权利的成员D、年满18周岁以上的成员

37、宪法规定,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训练。

A、劳动知识B、劳动技术

C、劳动纪律D、劳动就业

38、《共同纲领》规定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是当时的()。

A、最高国家管理机关B、最高国家政务机关

C、最高国家权力领导机关D、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39、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

A、军队代表B、华侨代表

C、妇女代表D、少数民族代表

40、宪法规定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人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公民B、全国各族人民

C、18周岁以上的公民D、18周岁以上的有政治权利的公民

二、多项选择

1、宪法与普通法律的相同点在于()。

A、都是国家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B、都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行为规范

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D、内容都取决于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E、都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全社会的利益

2、资产阶级传统的宪法分类方式是把宪法分为()。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B、社会主义宪法和资本主义宪法

C、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D、钦定宪法、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E、法定宪法和真实宪法

3、宪法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A、国家事务B、经济和文化事业

C、社会公益和文化事业D、经济和文化事务

E、社会事务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精神在于()。

A、扩大议会的职权B、扩大总统的职权

C、限制总统的权力D、限制政府的权力

5、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并给以补偿。

A、征收B、没收C、使用D、征用

6、国家鼓励()依法举办多种教育事业。

A、集体经济组织B、文化艺术团体

C、国家企业事业组织D、其他社会力量

7、国家鼓励和支持()举办各种医疗卫生设施。

A、各种社会力量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C、国家企业事业组织D、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8、国家保护()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A、珍贵的动物B、名胜古迹

C、珍贵的植物D、珍贵的文物

9、国家通过普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民主教育B、理想教育

C、文化教育D、道德教育

E、伦理教育F、纪律和法制教育

10、决定国家结构形式有很多因素,但主要是()。

A、历史的因素B、政治的因素

C、民族的因素D、经济的因素

11、我国处理各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政策是()。

A、民族平等B、民族互助

C、民族友爱D、民族团结

E、各民族共同繁荣

12、宪法指出,我国妇女在()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A、政治生活、经济生活B、科学研究、文艺创作

C、文化生活、社会生活D、家庭生活

13、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由全国人大决定任命。

A、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B、国家主席、副主席

C、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D、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E、中央军委副主席、委员、秘书长

14、公安机关的司法职能体现在打击犯罪分子方面,主要是负责对刑事案件的()。

A、侦查B、拘留C、预审D、决定逮捕E、审讯

15、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关系是()

A、领导与被领导B、分工负责

C、相互监督D、互相配合

E、互相制约

16、我国各级司法行政机关,都是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和的工作部门,它们()。

A、受本级人大的领导B、受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C、受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和中央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

D、受本级人大常委会的指导

17、公安机关是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A、受同级人大常委会的领导B、受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

C、受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D、受上级人民检察院的领导

18、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选举权的普遍性B、选举权的平等性

C、对破坏选举行为的制裁D、无记名投票

E、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F、选举权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

19、宪法和普通法律的主要区别是()。

A、宪法的内容规定国家根本制度

B、宪法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

C、宪法的效力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

D、宪法确认了人民权利

20、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权利义务的现实性特点具体表现在()。

A、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非规定不可的,做不到的不规定

C、能做到的就规定,做不到的不规定

D、能做到什么程度,就规定到什么程度

E、权衡利弊、不宜规定的就不规定

21、公民的合法收入是我国现行宪法保护的公民私有财产的一部分。

“合法”包括()。

A、公民的劳动收入B、公民的非劳动收入

C、公民依照法律规定所获得的收入

D、公民拾到的财物E、公民挖出的文物

22、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权利包括()。

A、通信自由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宗教信仰自由D、人身自由

E、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F、批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

G、平等权

23、我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原则是()。

A、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有利行行政管理

C、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D、有利于巩固国防

E、照顾自然条件和历史状况

24、我国选举法规定划分选区的原则是按:

()。

A、生产单位B、事业单位C、选民人数D、工作单位

E、居住状况

25、我国现行的结构体系,除序言外,共分()。

A、总纲B、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C、国家机构D、国旗、国徽、首都

E、共有138条

26、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征是()。

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国营经济是主导

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D、人与人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E、具有多种经济成份

27、我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由下列人员组成()。

A、总理B、副总理C、各部、委的部长和主任

D、国务委员E、秘书长

28、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罢免下列人员()。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B、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

C、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和中央审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

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E、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和副主席

29、我国以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A、制定法律平等B、遵守法律平等

C、起草法律平等D、解释法律平等

E、实施法律平等

30、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能法律严格,是指()。

A、需由立法机关多数通过

B、需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二分之一通过

C、通常需设立专门机构起草D、需由专门机构审查

E、需立法机关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

三、简答题

1、宪法的根本法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2、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3、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有什么特点?

4、特别行政区与一般行政区域相比较,其共性是什么?

5、我国司法制度有哪些特点?

 

6、我国公民应怎样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7、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权的含义是什么?

8、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20分)

试述2004年宪法修改的基本内容

五、材料分析题

     1、材料1:

1985年11月22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决议,决定从1986年起用5年左右的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中,普遍进行一次普及法律常识的教育。

自1986年后,历时5年,全国有7.5亿人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宪法,宪法的知名度位于各种法律的前列。

    材料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罗伯斯庇尔对宪法的宣传曾有精彩的论述。

他在1793年雅各宾派宪法颁布后,要求“每一个人要时刻牢记这一宪法”,“这一宪法应庄严地出现于你们的公共仪式中,应出现于人民的一切集会中;出现于人民代表的主所地;他应抄在我们的墙壁上;他应是父母教育孩子的第一课”。

问题:

请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培养公民的宪法观念对于宪法秩序实现的意义。

2、某市人民政府为保护本地啤酒生产,决定限制外地啤酒,于是发布了《关于对运输外地啤酒的车辆征收管理费的暂行规定》。

该规定要求,一切运输外地啤酒的车辆必须在进城前,向市酒类专卖局设在各路口的检查站交纳运输管理费500元(辆),不交者将不予进城。

外地货车司机张某认为,这项规定属于乱摊派,因而向该市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这一规定。

市人民法院认为,该暂行规定属于市政府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规定,根据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不能受理此案。

请运用有关宪法学的知识,对此案进行分析,并给张某提个合理的建议。

 3、2003年6月30日,芜湖市人事局按照安徽省的统一部署,在芜湖境内组织实施了公务员招录考试。

共有1110人报名参加了考试,张先著也在其中。

张先著在某大学环保专业毕业后先做了一段时间的网络管理,他报的是芜湖县委办公室经济管理职位,在近百名竞争者中其过五关斩六将后综合成绩排位第一名。

按照程序他被通知可以参加体检,结果在人事局指定的铜陵市人民医院体检时,被诊断为乙肝“小三阳”(按医学定义,在乙肝五个检测指标中,第一、三、五项为阳即为“大三阳”,病毒复制快,有传染性;第一、四、五项阳性则是“小三阳”,病毒复制相对较慢,传染性相对较小),该医院出示的结论是“不合格”。

紧接着,在随后的解放军86医院复检中,医院出具的结论还是“不合格”。

鉴于此,9月25日,芜湖市人事局以“两对半检测”不合格为由宣布“不予录取”他。

 10月18日,张先著向安徽省人事厅提请行政复议;10月28日,安徽省人事厅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理由是:

“体检不合格的结论是由主检医生和体检医院作出的,不是芜湖市人事局作出的行政行为。

”苦恼的张先著开始拼命地在网上查询有关乙肝的知识,无意中搜寻到了一个“肝胆相照”网站,他吃惊地发现,那里全是与他同病相怜者。

很快,张先著的遭遇引起了“战友”的同情和关注。

于是,张先著产生了诉讼的念头,在得到“战友”支持的同时,又得到了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周伟的无偿法律援助。

11月10日,张先著正式向芜湖市人事局所在的新芜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诉讼理由很鲜明:

“人事部门歧视乙肝患者。

”3天后,张先著便接到了法院的立案通知书。

这是国内首起因“乙肝歧视”引发的诉讼案,因此被许多媒体称之为“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

与此相似的还有另一起不幸事件:

浙江大学学生周一超同样因体检查出感染乙肝未被录取为公务员,激愤之下他将当地两名人事干部扎成一死一伤。

此案被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全国关注,而2003年9月法院一审判处周一超死刑,3700多人签名呼吁“刀下留人”。

请就本案谈谈就业中的乙肝歧视涉及到那些宪法权利?

《宪法学》综合复习资料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C4、A5、C6、C7、D8、C9、D10、B11、D12、A13、C14、C15、A16、A17、A18、D19、D20、B21、A22、C23、A24、C25、D26、D27、B28、C29、D30、C31、C32、B33、C34、C35、D36、A37、D38、C39、D4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ACD3ABE

4AC5AD6ACD

7BCD8BD9BCDF

10AC11ADE12ACD

13AE14ABC15BDE

16BD17BC18ABDEF

19ABC20CDE21AC

22BEFG23ABCDE24ABDE

25ABCD26ACDE27ABDE

28ABCD29BE30CE

三、简答题

1、宪法的根本法性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宪法的根本法性质表现在:

第一,宪法规定一国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根本原则,第二,是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的集中反映,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第三,宪法的效力高于一般法律,制定与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

2、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度的立法原则和基础;第二,宪法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一切法律不能与它相低触,否则无效;第三,一切公民和任何组织都必须以赤根本活动准则。

3、宪法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有什么特点?

第一,领域广泛,但都属宏观的关系;第二,社会关系的一方必然是国家或者国家机关。

4、特别行政区与一般行政区相比较,其共性是:

(1)都是中华人民共利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国地方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2)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级地方政权。

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5、我国社会主义和法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逐渐创立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主要特点有:

(1)保护人民的利益是我国司法制度的核心。

(2)机构设置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和创新。

(3)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和司法行政机关的设置基本上与政权建制相适应。

(4)公安、检察、法院三机关分工协作,互相制约。

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权利是相对义务而言,自由是相对纪律而言。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任何权利和自由都不是无限制的。

公民只有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才享有权利和自由。

(3)不得损害整体利益。

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7、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权,即“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权利,就其性质来讲是适用法律上的平等,而不是立法平等。

其含义是:

(1)公民的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

任何公民,不分性别、民族、社会出身、职位高低等,都一律平等地适用法律,绝不能因人而异;(3)任何公民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8、

(1)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是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

其二,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内容是丰富的;

(2)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其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

其二,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3)权利和义务的现实性。

具体而言,从两方面理解:

其一,宪法在规定时应考虑具体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

其二,宪法的权利和自由通过普通法律和物质条件转换成现实生活中的权利自由;(4)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表现在:

其一,公民享有权利同时应履行义务。

其二,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

其三,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彼此结合在一起。

其四,权利和义务在运作过程中相互促进。

五、材料分析

1、宪法秩序的实现,即指应然宪法秩序转化为世人宪法秩序的过程。

而宪法观念的培养则既是宪法秩序实现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又是宪法秩序的重要构成要素。

(1)材料1说明了,经过普法教育全社会的宪法观念得到了提高和强化,表明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与性质已被广大人民所认识。

而认识宪法是运用宪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第一步,只有通过不断地普及宪法知识,才能使公民的宪法意识逐步形成。

由于我国受长期封建统治及其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培养公民的宪法观念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材料2说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宪法秩序的实现经历了一个大规模、有效地宣传过程,从而在西方社会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宪法观念。

宪法的根本法地位不仅体现在法律程序、效力上,而且还体现在人民对其的信任程度和关注程度上。

(3)我国50多年的经验教训和宪法观念现状表明,大力培养广大公民的社会主义宪法观念仍然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①我国公民的宪法观念现状还没有达到宪政发达国家水平,对宪法的认识有的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对宪法的深刻含义知之甚少,因此尽快培养公民的宪法观念成为实现宪法秩序的重要前提。

②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宪法观念的形成,使得广大人民在自觉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同时,社会经济的各部门和社会关系的各主体都将宪法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通过平衡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从而最终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③有利于推动宪法理论的研究,形成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法文化。

公民宪法观念的培养必然会推动宪法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因为宪法观念将使宪法主体形成有关宪法的固有心理、习惯和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