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33571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31 大小:4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31页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31页
亲,该文档总共1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1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docx

财务内部审计内审检查表实例

内审检查表实例

以下设计了10份检查表,为了节省篇幅,只在“品管部审核检查表”中设置了“检查结果记录”一栏,并使用了规范格式。

内部审核检查表

NO:

受审部门:

品管部编制/日期:

审定/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涉及条款

参考文件

检查方法

检验结果记录

1

a.在产品实现的哪些阶段,实现了产品监视和测量?

是否对产品特性按要求进行了监视和测量?

b.符合验收准则的证据是否形成了文件?

记录是否指明授权产品放行责任者?

c.有无授权人员(或顾客)批准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的特例情况。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COP15

COP16

(1)向品管部经理索阅产品监视和测量的文件,检查是否规定了需进行监视和测量的产品实现阶段,是否规定了监测点、监视和测量的项目、方法、验收准则、使用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应留下的记录以及检验人员的资格要求?

是否对监视和测量结果的处理作出了明确规定?

(2)到仓库查看是否所有进货都进行了检查。

(3)询问IQC主管,对进货检验中的不合格品是如何处置的,是否要求供应商采取纠正措施。

(4)供应商是否按要求提供合格证据。

(5)询问IQC主管,因生产急需而来不及进行进货检验的物资是如何处置的,以确认:

a.是否了解紧急放行的程序或规定;

b.由谁来审批;

c.对紧急放行的产品是如何标识和记录的;

d.紧急放行的物资经检验不合格后,是如何追回的。

(6)到车间观察过程检验的情况,确认:

a.质量控制点的员工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上岗证;

b.是否存在工序完工检验未完成就转序的情况;

c.是否规定了例外转序的情况。

(7)到生产车间抽查2~3个最终检验过程,确认:

a.检验人员是否有检验规范/作业指导书;

b.检测设备和工具是否处于有效期内;

c.查看“成品检验报告单”,是否在所有的数据齐备后,QA才挂上合格证认可产品入仓,不合格品的让步放行是如何控制的。

(8)查检验记录保存情况,查看10~15份检验记录,确认:

a.是否规定保存周期,存放地点、条件是否适应;

b.记录是否项目清楚,数据齐全,是否能够证实符合验收准则的要求。

c.检验记录是否标明负责产品放行的授权责任者。

2

a.是否采用了适当的方法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进行了监视和测量?

实施的效果如何?

b.采用的方法是否能对过程持续满足其预定目的的能力进行证实?

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COP11COP16

(1)查阅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文件,是否规定了进行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环节,如测量点、监控点、见证点,巡回检查点等。

(2)是否规定了对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的方法。

(3)是否对“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进行了评价?

如何进行的?

过程能力未达到策划的结果时,是否采取了纠正和纠正措施?

3

a.是否对测量和确保产品符合规定要求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了识别?

是否配备了必要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b.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能力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c.是否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周期对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和检定?

其依据是否追溯到国际或国家标准?

无标准时是否有可依据的文件?

d.是否保存了检定、校准的记录?

有无校准状态标签?

e.是否规定了防止标准失效的调整方法?

f.有否防止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损坏或失效的措施(包括工作环境、贮存条件等)?

g.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时,是否复评以前测量结果的有效性,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h.用于监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予以确认?

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COP17

(1)询问品管部计量员:

有无对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管理的规定。

(2)询问品管部经理:

是否用样板、工装作为检验手段?

是如何管理检测用样板、工装的?

查2~3份对样板、工装进行检查和复查的记录。

确认:

a.使用前是否检查和校准;

b.使用后是否按规定周期进行复检。

(3)询问计量员:

当用户要求了解测试设备有关资料时应如何处置。

确认:

是否能提供资料证实测试设备的功能。

(4)询问计量员:

如何确定测试任务并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

确认:

a.测试任务及所需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b.选择的测试设备其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否符合要求。

(5)询问计量员:

如何定期样准测试设备。

(6)查2~3份特殊(包括自制)测试设备校准规程及按此规程校准的记录。

(7)查“检测设备台帐”、“检测设备履历卡”以确认:

是否所有设备都按要求周检。

(8)抽查品管部、生产车间5~10台测试仪器,确认:

a.校准标志是否在有效期内;

b.是否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校准;

c.是否保存有校准记录,记录是否清晰、完整;

d.不适合贴标签时,如何识别校准状态;

(9)询问计量员,当发现测试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如何处置。

确认:

a.对以前的测量结果是否评定其有效性,如何评定?

是否根据评定结果,采取了相应纠正措施。

b.某计量器具本次校正不合格,为此需评估至上次校验合格期间经此仪器检验/测试结果的正确性。

有无这方面的评估记录。

(10)询问计量员有无特殊环境的规定。

(11)查看测试设备贮存、保养、维修情况,确认:

a.测试设备贮存保养是否符合要求;

b.是否对测试设备定期检查,修理后是否重新校准。

(12)现场抽查2~3名操作者,看其如何按规定调整测试设备,如何防止因调整不当引起校准失效。

确认:

a.是否有必要的调整设备的使用说明书/作业指导书;

b.是否按规定作业。

(13)查测试人员有无上岗证。

查校验人员的资格。

(14)用于监视和测量的软件,使用前是否予以确认?

并在必要时进行再确认?

4

a.用哪些方法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进行标识?

b.存放的方式是否能区分不同监视和测量状态的产品?

c.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可能是自身规定或合同要求),其产品的标识是否具有唯一性,并加以记录?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COP09COP18

(1)询问品管部经理:

检验状态是如何进行标识的。

确认:

a.对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是否有管理规定;

b.用标签、印章或区域表示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的管理是否符合要求。

(2)现场抽查生产车间对检验状态标识的情况。

确认:

a.标识的方法是否正确,是否随着检验和试验状态变化而更改标识;

b.是否保护好检验状态标识;

c.在质量记录上是否有检验状态标识的记载。

(3)抽取数个有追溯性要求的产品进行追溯,看其是否保持唯一性标识,是否做了记录,是否能够达到追溯的目的。

5

a.是否制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正确执行?

b.是否对不合格品的标识和控制进行了规定?

控制的措施包括哪些?

是否有效果?

c.不合格品是否得到处置?

处置的方法有哪些?

纠正后的不合格品是否再次验证?

d.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是否采取了措施?

是否有效实施?

e.对让步处理是否作出了规定?

让步处理时是否向顾客和/或有关部门报告?

f.是否保存了返工、返修和重新验证的记录?

8.3不合格品的控制

COP19

(1)询问品管部经理对不合格品是如何管理的。

确认:

a.是否有对不合格品控制的文件化程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和手册规定;

b.程序文件对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及通知有关部门是否作出了明确规定;

c.进货检验、过程检验、最终检验的不合格品控制情况;

d.对交付和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进行处理的情况。

如何了解顾客对处理结果的满意程度。

(2)询问品管部经理:

不合格品评审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谁负责?

谁参加?

哪一级处理?

让步是否经一定审批程序,是否经过审批?

在什么情况下,应将让步处理的结果向顾客报告?

(3)抽查3~5项不合格产品处置记录。

确认:

a.记录准确真实情况,是否注明不合格品发生时间、地点、有关责任人/班组;

b.不合格处理记录中是否有参加评审和处置人员的签字,是否按评审后的决定进行处置;

c.不合格品纠正后是否重新验证?

让步处理时向顾客或有关部门报告的形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现场检查2~3个生产车间,确认:

不合格品标识、记录、隔离等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6

a.使用了哪些统计技术?

其使用场合是否恰当?

是否有效果?

b.应用统计技术的方法是否正确?

有无控制?

c.是否对有关人员进行过统计技术培训?

8.1总则

COP27

(1)询问品管部经理:

在测量、分析和改进活动中是如何应用统计技术的,确认:

a.统计技术使用场合是否恰当,是否在产品设计、检测、过程监视中使用了统计技术;

b.是否制定使用统计技术的作业指导书(必要时);

c.是否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正确使用统计技术的培训;

d.统计的结果是否被用来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2)现场观察统计技术运用情况,确认:

a.是否正确使用统计技术;

b.统计技术使用是否有效果?

对使用效果是否进行了检查。

7

文件控制

4.2.3

COP05

(1)查看各种文件,了解文件受控情况。

(2)查看作废文件是否已清除。

(3)查看引用的外来文件的受控情况。

(4)询问参加文件定期评审的情况。

8

记录控制

4.2.4

COP22

(1)结合查阅各种质量记录,查、看、问质量记录保存和使用情况。

9

管理承诺

5.1

质量手册

COP24

(1)抽查1~3名质检员,看其是否了解满足顾客、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2)查看品管部资源是否充足。

10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2

质量手册

COP24

(1)询问2~3名质检员,如何看待以顾客为关注焦点,如何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相关工作要求并得到满足。

11

质量方针

5.3

质量手册

COP24

向品管部经理及2~3名质检员询问公司的质量方针是什么?

如何为实施质量方针作出贡献?

12

质量目标

5.3

质量手册

COP24

(1)向品管部经理及2~3名质检员询问公司的质量目标是什么?

本部门的质量目标是什么?

(2)查看部门目标的实施记录。

13

职责和权限

5.5.1

(1)询问品管部经理品管部在公司中的作用是什么?

(2)询问2~3名质检员,看其对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是否了解,是否知道与其他部门(岗位)的关系。

14

内部沟通

5.5.3

COP28

询问2~3名质检员,了解他们如何与其他部门(岗位)进行沟通。

15

管理评审

5.6

COP01

询问品管部经理参加管理评审的情况,品管部应为管理评审提供什么资料。

16

资源管理

6

COP12COP13COP24

(1)询问品管部经理,资源短缺时,如何配置?

(2)查看人力资源是否充足?

与2~3名质检员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质量意识。

(3)询问检验人员培训情况。

(4)查看检测环境是否适宜?

(5)询问参与生产设备认可的情况。

17

产品实现的策划

7.1

COP02

(1)询问品管部经理如何参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质量计划制定与实施工作?

18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

COP03

(1)询问品管部经理参加产品要求(合同)评审的情况以及如何配合营销部处理顾客的投诉。

19

设计和开发

7.3

COP04

(1)询问参加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的情况,对验证方法、验收标准有什么意见。

20

采购

7.4

COP06

COP07

(1)询问参加供应商评审工作的情况。

2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1

COP11COP13COP14

(1)询问如何向生产车间等部门提供监视和测量设备。

(2)询问参与设备认可的情况。

2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7.5.2

COP11

(1)询问参与特殊过程确认的情况。

23

顾客财产

7.5.4

COP08

询问如何参与顾客财产的管理,并查看顾客财产的验证记录。

24

产品防护

7.5.5

COP21

(1)询问如何配合仓管做好库存品的检验工作。

(2)询问如何做好包装材料的检查工作。

25

内部审核

8.2.2

COP23

(1)询问是否接受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如何对待?

(2)查阅最近1~2次内审时发现的不合格项报告以及纠正措施的实施与验证记录。

26

数据分析

8.4

COP30

查看品管部是否对收集到的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27

改进

8.5

COP20COP31

查阅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抽查近期正在实施的2~3项改进、纠正及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

内部审核检查表

NO:

受审部门:

总经理(最高管理者)编制/日期:

审定/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涉及条款

参考文件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1

a.最高管理者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能够提供哪些证据?

b.最高管理者是如何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达给组织成员的?

c.组织成员如何认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d.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包括培训人员和监控手段?

5.1管理承诺

质量手册

(1)与总经理进行交谈,了解总经理是否知道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了解总经理是如何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传达给组织成员的,在确定产品要求、设计开发、顾客满意度评价、持续改进等工作中是否考虑了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

(2)询问总经理如何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充足的资源。

(3)询问总经理是否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并查看评审记录。

2

a.如何确定顾客的要求?

b.组织如何证实将顾客的要求转化为相关工作要求并得到满足?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手册

(1)与总经理进行交谈,了解总经理对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解,了解组织是否在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顾客满意度评价、持续改进等工作中确实做到了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3

a.质量方针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是否被全体员工理解并贯彻执行?

b.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是否明确?

c.是否对质量方针进行定期评审?

质量方针的修定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的规定。

5.3质量方针

质量手册

(1)与总经理进行交谈,了解总经理对质量方针内涵的理解。

(2)审查质量方针是否能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质量方针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3)询问总经理用何种措施和手段保证质量方针为全体员工理解并落实到工作中。

(4)询问总经理:

管理评审时,是否对质量方针的持续适宜性进行评审?

有无评审记录?

4

a.是否有明确的质量目标?

是否分解到相关的职能部门?

质量目标的内容是否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b.质量目标是否具有可测量性?

有无测量质量目标的方法?

c.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是否一致?

d.有无质量目标实现的证据?

5.4.1质量目标

质量手册

COP27

(1)询问总经理是如何将公司的质量目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的。

(2)审查质量目标是否在质量方针提供的框架内展开,质量目标的内容是否完整并具有可测量性。

测量的方法是否合理。

(3)查看质量目标实现的记录,推断质量目标是否适宜。

5

a.策划是否满足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输出是否形成文件?

b.是否提供了实施质量目标的资源?

c.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是否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d.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是否受控?

更改期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是否得到了保持?

5.4.2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质量手册

(1)询问总经理:

如何保证策划能满足质量目标及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

(2)询问总经理:

a.现有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后形成的文件情况,有多少份程序文件?

b.实施质量目标的资源是否充足,有多少质检员?

有多少计量员?

多少内审员?

是否发给内审员聘书?

有多少设备、计量器具?

对与质量有关的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

c.是否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以保证更改期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3)检查现行运作是否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符。

(4)检查现有文件是否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5)检查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以确认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有效性。

6

a.各部门、岗位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是否有文件作出规定?

是否清楚、协调?

各部门员工是否明白?

b.对组织内的职能,是否明确了相应的部门和岗位?

5.5.1职责和权限

质量手册

(1)与总经理进行交谈,了解总经理对其在公司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2)查组织结构图、质量职能分配表、部门岗位责任制以及有关文件,确认:

a.组织内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是否明确。

b.是否与歼运作相符合。

(3)询问总经理如何让员工明白自己的职责、权限以及与其他部门(岗位)的关系。

7

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是否恰当地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5.5.2管理者代表

质量手册

(1)询问总理:

指定谁为管理者代表?

并出示任命书、批准的职责和权限。

(2)询问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的质量职责与其他职责出现冲突时,总经理是如何处理的?

8

a.组织内怎样进行不沟通?

沟通的方式有哪些?

b.各类人员是否了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5.5.3内部沟通

质量手册

(1)询问总经理:

组织内部进行沟通的情况。

确认:

a.是否对信息沟通的内容、职责、方法、渠道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b.信息是否被有效利用,各类人员是否了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c.管理层如何保证进行有效的沟通,是否对沟通的有效性进行了监督。

d.相关部门是否按规定开展了必要的活动。

9

a.是否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

是否保存评审的记录?

是否由最高管理者执行?

b.管理评审的输入、输出是否符合标准的规定?

5.6管理评审

COP01

(1)查看管理评审计划,确认:

a.评审计划是否由总经理发起并批准。

b.人员、资源配备情况。

c.做了哪些管理评审的准备工作,评审输入的内容是否完整。

(2)查看评审记录(包括会议通知、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管理评审报告等),确认:

a.是否总经理亲自主持。

b.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明确,是否有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评价及采取改进的措施。

c.“管理评审报告”是否有总理批准。

d.纠正措施及跟踪情况。

e.记录是否完整。

10

文件控制

4.2.3

COP05

(1)查看各种文件,了解文件受控情况。

(2)查看作废文件是否已清除。

(3)查看引用的外来文件的受控情况。

(4)询问参加文件定期评审的情况。

11

记录控制

4.2.4

COP22

结合查阅各种质量记录,查、看、问质量记录保存和使用情况。

12

资源管理

6

COP12

COP13

COP24

(1)询问总经理:

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质量活动的资源配备情况。

确认:

a.是否配备足够的资源,有多少人员、计量器具、设备?

b.组织是否规定了提供资源的途径。

c.对与质量有关的人员是否进行培训。

d.如何进行人员补充?

设施、设备更新如何实施?

e.工作环境是否适宜。

(2)通过产品不合格情况,反推是否存在资源提供不足或提供不及时的情况。

13

设计和开发

7.3

COP04

询问参加设计和开发的情况。

14

内部审核

8.2.2

COP23

(1)询问是否定期接受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如何对待?

(2)查阅最近1~2次内审时发现的不合格项报告以及纠正措施的实施与验证记录(如有的话)

15

改进

8.5

COP20

COP31

询问参加改进、纠正及预防措施的情况。

内部审核检查表

NO:

受审部门:

管理者代表编制/日期:

审定/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涉及条款

参考文件

检查方法

检查结果记录

1

质量手册

4.2.2

质量手册

询问管理者代表并查看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

确认:

a.质量手册是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b.质量手册是否包括任何剪裁的细节与合理性。

c.质量手册是否引用或包括程序文件。

d.质量手册是否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e.手册和程序是否相互协调,是否有可操作性。

f.手册的发放、更改是否符合文件控制要求。

2

a.是否制定并执行质量记录的标识、贮存、检索、保护、保存期限和处置的程序文件?

b.质量记录是否填写正确、字迹清晰?

c.质量记录贮存环境是否适宜?

是否便于存取?

d.是否规定了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

e.供方的质量记录是否也处于受控状态?

4.2.4记录控制

COP22

(1)询问管理者代表:

质量记录是如何管理的。

确认:

a.是否建立了质量记录程序?

b.是否对质量记录进行了清理,并列出了清单。

c.来自供方的质量记录是否作为工厂记录的一部分予以保存。

d.对质量记录标识、贮存、检索、保护是否与书面程序的要求相一致。

e.是否明确规定质量记录的保存期限。

f.贮存是否便于存取和检索。

g.贮存环境如温度、湿度是否适宜,防尘、防蛀等保护措施是否得当。

h.过期质量记录是否按要求进行处置。

(2)抽查10~15份质量记录确认:

a.字迹是否清晰、项目是否齐全。

b.质量记录是否有损坏、变质或丢失情况。

c.是否使用涂改液。

3

产品实现的策划

7.1

COP02

(1)询问管理者代表:

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这些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与现有的产品不同),是否编制了质量计划,是如何编制的。

(2)审查质量计划,是否包括下列内容:

a.产品、项目或合同的要求和质量目标。

b.所需的过程及其控制方法。

c.所需的文件和记录。

d.所需提供的资源。

e.验收的准则。

f.验证、确认、监控、检查和试验的方法与要求,等等。

4

a.是否对所需的监视和测量活动进行了策划和实施?

有哪些监视和测量活动?

这些活动是否能确保符合性和实施改进?

b.对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方法和用途是否作了规定?

c.使用了哪些统计技术?

其使用场合是否恰当?

是否有效果?

8.1总则

COP27

(1)询问管理者代表:

是否规定、策划和实施监视和测量活动?

是否对监视和测量活动的方法和用途作了规定?

(2)现场检查监视和测量活动的实施情况,确认这些活动是否能确保符合性和实施改进(如何通过这些活动识别改进机会)?

(3)询问管理者代表统计技术的应用情况。

确认:

a.使用了哪些统计技术。

b.统计技术使用的场合是否恰当。

c.如何检查统计技术的应用效果。

5

a.是否制订并执行了内部审核文件化程序?

文件化程序是否包括实施审核、确保审核的独立性、记录审核结果并向管理者报告的职责和要求?

b.是否进行了内部审核策划?

策划是否符合组织现状?

策划是否考虑受审核的活动和区域的状况和重要程度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

是否规定了审核的范围、频次和方法?

c.是否制订了内审实施计划并按照实施?

d.审核是否由非从事受审活动的人员进行?

审核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取得了资格证?

审核员是否具备独立性?

e.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进行了验证并将验证结果报告给相关部门?

f.每次审核结论是否形成了书面报告,并经主管领导审核后分发到有关部门?

8.2.2内部审核

COP23

(1)询问管理者代表,企业是如何进行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