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3583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 成语误用.docx

高中语文成语误用

第一类:

望文生义

1.间不容发

  间:

空隙。

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不是“形容距离小”。

2.对簿公堂

  簿:

文状、起诉书之类;对簿:

受审问;公堂:

旧指官吏审理案件的地方。

在法庭上受审问。

不能误用为“双方打官司”。

3.拍手称快

  快:

痛快。

拍掌叫好。

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

不能直接用于那些欢快的场面。

4.不足为训

足:

值得。

训:

准则,典范。

指不值得作为准则或典范。

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5.不刊之论

  刊:

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发表”。

6.目无全牛

  全牛:

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不能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或看不到整体”。

不能误用作贬义词。

7.下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能理解为“社会地位低下的人”。

8.不赞一词

  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9.不绝如缕

  绝:

断;缕:

细线。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10.长此以往

  长期这样下去。

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11.久假不归

  假:

借。

长期借去,不归还。

不能理解为“长期请假而不回来”。

12.明日黄花

  黄花:

菊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

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不是指未来的东西。

13.炙手可热

  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

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用于人而不用于物,不可理解为“热门”或“商品畅销”。

14.无所不为

  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不能误用作褒义词。

15.巧夺天工

  夺:

胜过。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不能用于“自然本身”。

 

16.别无长物

  长物:

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17.蚂蚁进磨盘——条条是道

  磨盘,磨的底盘,凿有许多齿形道。

比喻办法多,门路广。

不能理解为“有很多条道路”。

18.细大不捐

  细:

微,小;捐:

舍弃。

小的大的都不抛弃。

形容包罗一切,没有选择。

不能理解为“一点东西也不捐出”。

19.石破天惊

  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20.危言危行

  危:

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动”。

21.豆蔻年华

  豆蔻:

一种草本植物,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不能用于成年女子,更不能用于男孩。

22.罪不容诛

  诛:

把罪人杀死。

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其所犯的罪恶。

不能理解为“罪恶小,不应该诛杀”。

23.大快人心

  快:

痛快。

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不能用于“一般的好事”。

24.休戚相关

  休:

欢乐,吉庆;戚:

悲哀,忧愁。

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主语不能用于人物以外的其他事物。

25.涣然冰释

  涣然:

流散的样子;释:

消散。

像冰遇热消融一般。

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不能用来描写冰雪融化。

类似因误解意义而误用的成语还有:

1.火中取栗:

比喻被别人利用去干冒险事,付出了代价而得不到好处。

2.万人空巷:

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3.不为已甚:

指对人的责备或责罚要适可而止。

4.望洋兴叹:

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5.因人成事:

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

6.弹冠相庆:

指旧社会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7.司马青衫:

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8.数典忘祖:

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

9.大动干戈:

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10.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

11.不翼而飞:

比喻东西突然丢失。

也比喻消息传得极快。

12.文不加点:

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第二类 对象误用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极易扩大使用范围或误作它用。

⑴、美轮美奂:

用于形容屋舍高大华美,不能用来形容艺术品。

⑵、相敬如宾,琴瑟之好,破镜重圆:

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朋友、同学、同事 

⑶、青梅竹马:

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间。

⑷、休戚相关:

只能用于人物之间,不能用于事物之间。

⑸、置若罔闻:

不可用于视觉方面。

⑹、筚路蓝缕:

只用来形容创业艰苦,不可用来形容生活艰辛。

⑺、汗牛充栋:

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其它东西多。

⑻、耳提面命:

用于长辈对晚辈,平辈、朋友之间不可用。

⑼、三令五申:

用于上级对下级。

⑽、络绎不绝:

用于人、马、车、船。

(11)、挥洒自如:

用于写作,画画的运笔,不可用于举止风度。

(12)、豁然开朗:

不能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灭:

与痕迹、印象、功绩、事业道理等搭配,若与情感、友谊搭配则错。

(14)、人老珠黄:

只用于妇女。

(15)、巧夺天工:

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来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渐进:

只用于学习、工作。

(17)、如履薄冰:

用于人的心绪,不能用于环境。

第三类 褒贬颠倒

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湖北省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其手段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

该成语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这是个贬义词,例句中当褒义用,所以错了。

褒词误用贬义的主要有:

1.拭目以待:

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

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

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

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

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

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心杼:

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

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

指苦心费力经营。

11.来日方长:

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词误用褒义的主要有:

1.满城风雨:

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

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

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

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

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

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

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

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

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

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

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

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

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

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

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

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

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

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

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

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

27.神气活现:

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

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

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

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

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

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对象误用的主要有:

1.豆蔻年华:

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2.美轮美奂:

形容房屋高大众多。

3.相敬如宾:

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对待客人一样。

4.破镜重圆:

比喻失散或离婚后重新团聚。

5.琴瑟之好:

比喻夫妇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马:

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7.休戚相关: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8.置若罔闻:

指不予理睬,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听见一样。

9.筚路蓝缕:

形容创业的艰苦。

10.汗牛充栋:

形容藏书非常多。

11.耳提面命:

形容长辈对晚辈教导热心恳切。

12.三申五令:

多次命令和告诫,多指上级对下级,领导对群众。

13.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14.挥洒自如:

形容举止潇洒,从容不迫。

也形容写字或写文章,画画儿运笔不拘束。

15.豁然开朗:

形容由狭窄昏暗一变为开阔敞亮。

16.不可磨灭:

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17.人老珠黄:

指妇女因为老了被轻视,就像珠子年代久了会变黄,不如新珠子值钱。

18.巧夺天工:

形容技艺极其巧妙。

19.循序渐近:

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

指做事极为小心,多用于的心绪。

下面成对举出的成语,基本意义相同而感情色彩相反,每对中,前一个词是褒义词,后一个词是贬义词:

1.情投意合:

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臭味相投:

比喻由于有相同的坏思想和习气而彼此很合得来。

2.见机行事: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见风使舵:

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3.侃侃而谈:

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夸夸其谈: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4.一得之见:

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

一孔之见:

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5.无所不至:

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凡是能做的都做了。

无微不至: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6.再接再厉:

比喻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

变本加厉:

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多指缺点、缺误。

7.深思熟虑:

反复深入地思考。

处心积虑:

指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

8.绞尽脑汁:

费尽思虑,费尽脑筋。

费尽心思:

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9.开山祖师:

指某一事业创始人。

始作俑者:

比喻第一个作某一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创始人。

10.昂首阔步:

形容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趾高气扬: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第四类 语境不合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成语的意思必须与句意相合,否则会错误。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是指众多学生,例句中虽有\'学子\'条件,却不具备\'莘莘\'(众多)条件,所不符合语境。

类似这种毛病的词语还有:

⑴\'力挽狂澜\':

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

⑵\'相濡以沫\':

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

⑶\'名不虚传\':

\'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不可用。

⑷\'耳濡目染\':

这词语的主语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⑸\'不可开交\':

只能做\'得\'的补语。

(6)\'差强人意\':

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1.身临其境:

指自己处在某一种环境或氛围中

设身处地: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

2.望其项背:

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

望尘莫及:

比喻远远落后。

3.耳濡目染:

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

耳闻目睹:

亲耳听见,亲眼看见。

4.舍本逐末:

形容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

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5.无与伦比:

没有能比得上的。

(褒义)

不可同日而语:

形容不能相比,不能相提并论。

6.形影相吊:

形容孤独。

形影不离: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7.一见如故:

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一见钟情:

一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8.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无拘无束:

不受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9.乐不思蜀:

泛指乐而忘返。

乐不可支:

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10.不以为然: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不以为意: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11.不孚众望:

不能使群众信服。

不负众望:

不辜负群众的希望。

12.间不容发:

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

情势极其危急。

亲密无间:

形容非常亲密,没有任何隔阂。

第五类 表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炼,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的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义的重复。

⑴、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⑵、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⑶、百姓生灵涂炭                   ⑷、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⑸、山冈和田野上,到处都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⑹、说话音量大,声如洪钟           ⑺、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⑻、暗含着不言而喻的潜台词         ⑼、众多的莘莘学子

⑽、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11)、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12)、目前当务之急                  (13)、妄自菲薄自己

第六类 误用字面意义

1.进退维谷:

形容进退两难。

2.如坐春风:

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3.春风化雨:

比喻良好的教育

4.间不容发:

形容情势极其危急。

5.祸起萧墙:

指祸乱从内部发生。

6.炙手可热:

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7.一衣带水:

指虽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离不远,不足以成为交往的阻碍。

8.下车伊始:

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9.开门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10.水清无鱼:

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11.盲人瞎马:

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12.独步天下:

天下没有第二个。

第七类 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人,如果辨别不准,会犯谦敬错位的错误。

\'抛砖引玉\':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只能对己。

类似的词语还有:

⑴虚怀若谷:

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人的敬意,只能对人,不能对己。

⑵狗尾续貂:

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在好的东西的后面,通常只用在自己的作品,表谦虚。

⑶蓬筚生辉:

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⑷敬谢不敏:

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⑸心向往之:

用于表示对某人或事的景仰之情。

⑹一得之见:

谦词,表示\'自己一点浅薄的意见\'

高中生极易用错的40成语

¡坐收渔利zuòshōuyúlì

¡【解释】: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出自】:

《战国策·燕策二》:

“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近义词】:

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无功受禄

【语法】:

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江河日下jiānghérìxià

¡【解释】: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

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出自】:

宋·苏辙《栾城集·应诏进策·君术策第五道》:

“其状如长江大河,日夜浑浑趋于下而不能止。

【示例】:

不瞒大师说,现在的时势,实在是~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九回

【近义词】:

每况愈下、江流日下

【反义词】:

蒸蒸日上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补语;指事业精力等每况愈下

危言危行wēiyánwēixíng

¡【解释】:

危:

正直。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出自】:

《论语·宪问》:

“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语法】:

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目无全牛mùwúquánniú

¡【解释】:

全牛:

整个一头牛。

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出自】:

《庄子·养生说》: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不赞一词bùzànyīcí

¡【解释】:

一句话也不说。

【出自】:

《史记·孔子世家》: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示例】:

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

【近义词】:

缄口不言

【语法】:

动宾式;作谓语;指一言不发

马革裹尸mǎgéguǒshī

【解释】:

马革:

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

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出自】:

《后汉书·马援传》: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近义词】:

赴汤蹈火、决一死战

【反义词】:

临阵脱逃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千夫所指qiānfūsuǒzhǐ

【解释】:

为众人所指责。

形容触犯众怒。

【出自】:

《汉书·王嘉传》:

“千人所指,无病而死。

【示例】:

~,其倾覆可立而期。

◎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

【近义词】:

众矢之的

【语法】:

主谓式;作定语、宾语;形容触犯众怒

文不加点wénbùjiādiǎn

¡【解释】:

点:

涂上一点,表示删去。

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出自】:

汉·祢衡《鹦鹉赋序》:

“衡因为赋,笔不停辍,文不加点。

【示例】:

援笔一挥,~。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夔关姚卞吊诸葛》

【近义词】:

一气呵成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坐地分赃zuòdìfēnzāng

【解释】: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赃物。

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出自】: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

“还有独自无力,四五个合做伙计,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赃。

【示例】:

附近一带防军,望风生惧,没人敢与接仗,甚且与他勾通,转好~。

(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二十五回)

【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

振聋发聩zhènlóngfākuì

【解释】:

聩:

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出自】: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一:

“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近义词】:

醍醐灌顶、震耳欲聋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秀色可餐xiùsèkěcān

¡【解释】:

秀色:

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

吃。

原形容妇女美貌。

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出自】:

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

“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近义词】:

秀外慧中、国色天香

【反义词】:

其貌不扬、面目可憎

【语法】:

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济济一堂jǐjǐyītáng

【解释】:

济济:

形容人多。

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出自】:

《尚书·大禹谟》:

“济济有众,咸听朕命。

【示例】:

摄影中~的满是儿童。

◎朱自清《“海阔天空”与“古今中外”》

【近义词】:

高朋满座、群贤毕集

【反义词】:

一盘散沙、分道扬镳

【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鳞次栉比líncìzhìbǐ

¡【解释】:

栉:

梳篦的总称。

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

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

【出自】:

《诗经·周颂·良耜》:

“穫之挃挃。

积之粟粟。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以开百室。

”南朝宋·鲍照《咏史》诗: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示例】:

东关外羊毛衖左右,闽粤游民群聚于此,赌馆烟舍,~。

(清·王韬《瀛壖杂志》)

【近义词】:

密密麻麻、密密层层

【反义词】:

参差不齐、杂乱无章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建筑物多而集中

石破天惊shípòtiānjīng

¡【解释】:

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

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出自】:

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示例】:

陈继泰被他们这样的一来,好似那雷霆乍震,~,只吓得个肺腑皆崩,神魂出窍。

◎清·张春帆《宦海》第十九回

【近义词】:

惊天动地、天翻地覆

【反义词】:

默默无闻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震惊

倚马可待yǐmǎkědài

【解释】:

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可以等着完稿。

比喻文章写得快。

【出自】: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示例】:

请日试万言,~。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

【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文章写得快

雨后春笋yǔhòuchūnsǔn

¡【解释】:

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出自】:

宋·张耒《食笋》诗:

“荒林春雨足,新笋迸龙雏。

【示例】:

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象~,努力学习西方。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行云流水xíngyúnliúshuǐ

【解释】:

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

【出自】:

宋·苏轼《答谢民师书》: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

【示例】:

结构如~,层次分明,先后呼应。

◎茅盾《〈力原〉读后感》

【近义词】:

无拘无束、挥洒自如

【反义词】:

矫柔造作

【语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可圈可点kěquānkědiǎn

¡本义

¡  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

值得加以圈点,形容出色,精彩,值得称道。

¡延伸义

¡  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举例

¡  1.影片中男女主角的表演都~。

¡  2.这个海龙王倒是读过不少书嘛,这遣词造句倒是颇为~

不忍卒读bùrěnzúdú

¡【解释】:

卒:

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出自】:

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

“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不忍卒读。

【语法】:

动宾式;作谓语;含贬义

穷形尽相qióngxíngjìnxiàng

【解释】:

原指描写刻画细致生动,现在指丑态毕露。

【出自】:

晋·陆机《文赋》:

“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

【示例】:

其所以爱之之故无他道焉,不外~,引人入胜而已。

◎清·陶宗佑《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

【近义词】:

绘声绘色、原形毕露

【反义词】:

平铺直叙

【语法】:

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形容丑态毕露

尸位素餐shīwèisùcān

¡【解释】:

尸位:

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

白吃饭。

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出自】:

《汉书·朱云传》: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