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3645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8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docx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

给新手的微单、单反入门操作教程

大光圈,浅景深(人物清楚,但建筑是虚的)

小光圈,全景深(人物建筑都清楚,而且因为接近最佳光圈,成像更清晰)

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格式是1/2000s,1/50s,0.5s这样子,第一个曝光时间最短,最后一个最长,快门时间增加一倍,进光量也增加一倍,标准的快门分档是:

 

1/4000s,1/2000s,1/1000s,1/500s,1/250s,1/120s,1/60s,1/30s,1/15s,1/8s,1/4s,0.5s,1s,2s,4s,8s,15s,30s,60s 

最左边是最小快门 

快门速度越快,捕捉的瞬间就越短。

那么被摄主体在这段很短的时间内的运动就越少,同时拿相机的人的抖动也就越难被记录下来。

摄影界有所谓的安全快门,就是说一般只要快门速度高于这个值画面就不会糊。

这个值是等效焦距的倒数,比如d5100上镜头焦距调到35mm,等效焦距52mm,那么安全快门的值就是1/50s,比这个值再高,比如1/30s,就很容易会糊掉了。

如果相机或镜头有防抖功能,那么还可以再降2-5档不等。

比如55-200VR镜头的防抖差不多是4档,那么在200mm焦距时,等效焦距是300mm,不开防抖安全快门是1/250s,这个快门速度在室内或晚上一般拍出来都会太暗。

但是如果开镜头防抖,就能够降4档到1/15s,这个快门速度就可以满足大部分暗光拍摄的需要了。

如果是拍小孩,因为小孩总是在动,所以快门往往要降到1/1000s以下才能拍到不糊的小孩。

如果是高速运动,比如跨栏,或者要拍水滴溅起来的感觉,快门速度要降到1/8000s。

 

也有的时候会用到慢速快门,比如要拍瀑布,或者拍云彩,或者拍夜晚的车灯,为了拍出梦幻的感觉,可以将快门调到30s左右来拍摄,那么这30s里面的运动都被叠加在一起,如下图 

ISO是感光度。

感光度越高在同样的光圈和快门设置下,拍出来的画面也越亮。

但是ISO越高,特别是超过一定范围后,成像的质量往往会变差,画面上会出现很多白色的噪点。

大部分APS-C画幅的单反的ISO最好设置在800以下,好一点的像nex微单可以设到1600都还不错,差一点的比如600d可能只能到400。

ISO分档:

 

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800,25600 

光圈提高一档,跟快门提高一档,跟iso提高一档的效果是一样的。

所以同一场景F2,1/60s,ISO100的明亮程度跟F8(光圈降低4档),1/30s(快门提高1档),ISO800(ISO提高3档)画面的明亮程度应该是一样的。

区别是前者光圈更大,所以景深更浅,背景更虚化;前者快门更快,所以画面糊掉的可能性更小;前者ISO更低,所以画面更干净。

那么实际拍摄中如何设置曝光参数呢。

一般来说,我们首先根据所需要的景深确定光圈,如果是拍人像和静物,一般用最大光圈,比如F1.8,如果是风景,就调到中等光圈比如F8,然后再将快门速度调到安全快门,比如如果是35mm那么等效就是50mm,那么快门就是1/50,再把ISO调到最低如ISO100。

如果此时画面太亮,那么可以把快门速度再降低到1/120。

如果此时画面太暗,则可以把ISO再调高到ISO400或者ISO800。

 

一般来说,普通拍摄在白天阳光好的时候,拍人像一般是大光圈(F1.8),低ISO(ISO100),中速快门(1/500s),拍风景是小光圈(F8),低ISO(ISO100),安全快门(1/30s)。

室内拍静物或半身像则是大光圈(F1.8),低ISO(ISO100),安全快门(1/30s)。

夜景则是大光圈(F1.8),高ISO(ISO1600),安全快门(1/30s)。

 

如果要省事一点,那么拍风景可以把模式转盘调到P档,只要把ISO调低即可。

拍人像静物可以用光圈优先模式(A档)把光圈调到最大,然后其他的靠自动设置。

拍运动场景则用快门优先模式(S档),把快门调到最快,其他的自动设置。

这样起码可以比自动模式拍的好很多,而因为入门相机没有足够的拨轮,相比手动模式(M档)只需要一个拨轮,设定参数会快很多。

此外,现在很多相机有了HDR的功能,原理是通过合成曝光更亮和更暗的画面来使得画面中亮的地方不会太亮,暗的地方不会太暗,这样就解决了一幅画面中同时有特别亮和特别暗的部分照顾了一个没办法照顾另一个的问题,大家可以尝试下。

二、色彩篇:

巧用白平衡和色温设置

相机里面都有白平衡设置,有的甚至有色温K值设定。

色温值设置越低,则白平衡补偿后实际色温越高,拍出来就越偏蓝,感觉越冷。

相反就偏黄,偏暖。

一般拍雪景,雪山,多用低K值设定(如2500k)。

拍夕阳,秋景则多用高K值设定(如7000k)。

入门相机没有色温K值设置的功能的话,可以用阴天、阴影来替代高K值设定,用白炽灯模式来提到低K值设定。

高色温和低色温的示意如下图 

画面低色温,或者机身高k值设定

画面高色温,或者机身低k值设定

要获得更漂亮的色彩,强烈推荐大家用lightroom这款软件进行后期色彩处理。

这款软件用起来比photoshop要简单很多,又提供了丰富的色彩调整功能,同时也有预设的色彩调整方案(网上有更多的可以下载)可以一键自动调整,调整出来的画质要比光影魔术手和美图秀秀之流好看很多。

给大家看一些前几天我用Lightroom快速调整的几张照片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前

调整后

三、一些拍摄技巧

找一个有人物有风景的画面,尝试用不同焦距和不同光圈拍摄,来体会焦距改变带来的透视关系的改变(比如同样是拍全身人像,用200mm要比50mm退后很多,透视关系就变了)和光圈改变带来的景深的改变。

用lightroom多尝试不同的色彩调整的不同风格。

拍人像除了用大光圈标准镜头(50/1.8这样的镜头)以外,也试试看用长焦端离远了拍,人物和背景会被压缩在一起,有一种超然世外的感觉。

拍风景也是同样可以多试试长焦端。

如果焦距不够,可以拍完了以后只裁剪画面中的一小部分,跟用长焦镜头拍的效果是一样的。

现在相机像素都很高,但是传到网上一般也就几百的分辨率,所以不用怕裁剪。

在街上拍别人的时候,直接拿相机对着别人拍可能会引起反感,这时候可以尝试把翻转屏翻上来屏幕朝上,用翻转屏取景,这时候别人就会以为你在看相机上的照片,不会意识到你在拍他。

用这种方法拍人文纪实(有人物有环境)照片,可以用广角端尽管靠近被摄人物来获得有张力的视角。

光线很重要,黑天前两个小时左右的阳光是最漂亮的,可以在这个时候在室外找个风景漂亮的地方拍人像,多试试看顺光、逆光、测光的效果。

这个时候也很适合去咖啡厅找个朝西的窗户坐下来,利用温柔的阳光和咖啡厅内部的装饰和摆件用大光圈镜头拍一些好看的糖水半身人像和静物。

不要忙着升级相机和镜头。

如果玩腻了手上的器材,你应该优先考虑购买三脚架、滤光镜和闪光灯。

三脚架可以用来长时间曝光来拍风景和夜景,偏振滤光镜可以用来消除反光使得水面更纯净,,外置闪光灯可以把光打到人物或静物的侧面和背面。

相机到四五千块的APS-C画幅的水平,再花个两千块左右配一个变焦镜头和一个定焦大光圈镜头,就很够了。

再升级相机和镜头,好几千块钱砸进去,往往画质只提高了传到网上去根本看不出的那么一点,便携性却反而下降很多。

最后祝大家买了相机都能带着它多走、多看、多拍,发挥它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