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3976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以情导读 自主探究.docx

以情导读自主探究

《大江保卫战》教学设计

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苏高宁

设计思路:

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力求引导学生在自读中感悟,在交流中分享,于体验中生成,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人民子弟兵一心想着人民,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并激发对其的无限敬仰之情。

努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成为充满激情和挑战的生命历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三段,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从网上或书中收集抗洪战士的英雄事迹,通过音乐渲染、语言激情、画面展示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对人民子弟兵的无限敬仰之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人民子弟兵一心想着人民,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激发热爱解放军、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人民子弟兵一心想着人民,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激发热爱解放军、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互联网或课外书收集抗洪战士的英雄事迹。

音乐《为了谁》、小黑板、抗洪救灾的相关录像、挂图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师深情讲述:

(音乐《为了谁》,音低)同学们,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曾经有这样一首歌感动了多少华夏儿女(音乐逐渐加高)这感人肺腑的旋律让我们又回到了1998年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

2、生配乐齐读第一小节

过渡:

为什么说这是一场气壮山河的保卫战呢?

让我们随作者来到九江的赛城湖畔,一起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不动枪炮的战斗吧!

3、看录像(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感人画面)

听报道(老师激昂地讲述人民子弟兵抗洪抢险的感人事迹)

说感想:

这段录像就在战马凄厉地嘶叫中结束了,同学们,你看到了些什么?

你可以用哪些成语或句子形容这一场面?

(设计意图:

用实况录像、用教师饱满的情绪、激昂的叙述,去营造紧张的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使学生的意念很快超脱现实,走向文本、走向98、走进那让人心惊肉跳的现场,为下文“险中见英雄”作情感铺垫。

二、自主阅读,领悟情感

1、同学们打开课本

(1)思考:

课文写了哪几个感人的场景?

(2)从2—5小节中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在文章的空白处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想、所疑。

2、读文、批注,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读着课文,脑中便会将文中语言与录像中的一个个镜头联系起来。

这样,文本所包含的信息便通过录像这一中介传递给了学生,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又“看”到了那震撼人心的场面、那一个个高大的形象。

这一环节,是学生在读、思中获得文本信息,这是文本向“主体”的流动,是用文本感动学生。

三、研读交流,体验情感

(设计意图:

教学没有了预设性,却有了生成性,跟着学生的“话题”走,这需要教师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1、集体交流,理清层次:

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

2、分别学习抗洪场景

(一)学习第一场景:

大堤抢险  

(1)7月27日凌晨,九江赛城湖的大堤塌陷了,就在这时,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轻声读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小组选择适合的方式交流,师参与其中。

A款:

轮流交流式----

(1)各自圈画出让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试着读出你的感受;

(2)在组长的组织下,轮流读课文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3)其它三人评价,让每人都读出自己的感受。

B款:

共同体味式----

(1)小组成员共同圈画,让你们感受最深的句子;

(2)小组成员互相讨论该如何读;

(3)大家一起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C款:

任务分配式----

(1)组长将所写文字按句子划分给每人体会;

(2)每人自己体会分配到的词语;

(3)各自体会交流,互评。

(设计意图:

学生在明确了任务,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合作方式后,就能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每一种套餐的要求有条不紊进行着真正的合作。

(2)、集体交流。

(据情引导)

重点围绕以下方面研读:

A.话说感动:

哪些地方让你最感动?

为什么?

☆“四百多名官兵闻讯赶到。

支队长一声令下:

“上!

”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

(体会到子弟兵救援神速)

☆“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

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

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体会到战士们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精神。

☆“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宾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累。

”(为了保堤,战士们个个伤痕累累,可敬,可叹!

☆“狂风为我们呐喊!

暴雨为我们助威!

巨浪为我们加油!

”“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

”(体会子弟兵大无畏的乐观主意精神,与人民心连心的本质。

B.拓展感动:

战士们有的……,有的……,还有的……,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大堤,保住大堤!

”。

C.读出感动:

引导学生体会战士们的乐观、勇敢,并试着读出这种心情。

☆练读、分角色读、齐读。

(配乐)

☆评价指导。

D.升华感动:

师:

(动情地)大堤的决口终于被堵住了,它是战士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人民群众会永远记住钢铁长城这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

(设计意图:

营造浓浓的感动氛围,让交融的感情之舟把教师、学生、文本一同载向感动的天地。

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实现文本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在交流中使“感动”升级,并通过“言”与“声”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学习第二场景:

铁汉本色

过渡:

如果说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英雄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英雄形象-----黄晓文的事迹。

(1)自由读3、4小节,思考:

主要介绍了哪个铁汉的故事?

用自己的话来讲述一下他的事迹。

(2)出示插图2,学生介绍这个感人的事迹,相机评价。

(3)从他的讲述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铁汉形象?

(4)指导朗读。

(随机)

(5)在抗洪救灾中,这样感人的事例又何止黄晓文连长一个!

出示:

在那几十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有多少这样感人的事迹啊!

A.指导朗读。

B.引导学生交流:

通过课前的资料搜集,你还知道哪些抗洪英雄的感人故事?

(设计意图:

学生在感动的状态下,思维和情感积极活动,所有的积累都会被激活。

这样,他回调动自己的经验,对文本进行补充,产生新的信息,使原有认识更加“有血有肉”。

这是主体向文本的流动。

)听了这些感人的事迹,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C.再次深情朗读这句话。

(4)出示资料:

有关抗洪英雄牺牲的报道。

(5)齐读。

(三)学习第三场景:

勇救群众。

过渡:

无情的洪水,冲毁了群众美丽的家园,冲散了人民幸福的家庭。

在这危急之时,人民子弟兵及时赶到,他们又是怎样做的呢?

(1)自学第五小节,自学要求如下:

A.不动笔墨不读书

☆读读课文,划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假如你就是小江珊、周老师或者他们的亲人,你的心理会经历一个怎样的曲折变化呢?

请选择一个写下来。

B.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用多种形式,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交流。

(3)教师小结:

多么好的子弟兵,多么深的鱼水情呀!

(4)多种形式朗读:

让我们一起到朗读中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吧!

(设计意图:

1、“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渔之得法,势必得鱼之丰。

2、引导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碰撞、情感交流。

在角色换位中,学生一定有了强烈的内心体验。

)3、学习第6节

(一)激情引读:

是呀,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用生命和鲜血保住了大堤,抢救了国家财产,保护了大江两岸人民群众的安全,因此,大江和人民会永远铭记----

(二)齐读。

四、回文朗读,强化情感

师:

同学们,这篇文章深情讴歌了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坚强不屈,他们的壮举会永远铭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让我们选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再次深情朗读吧!

指名读或师生合作朗读,再现课文情境。

(设计意图:

当学生的“感动”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已完全贯通,一触即发,此时,“所有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最好的方式是“读”:

让学生尽情诵读,让激情在读书中飞扬。

五、促其创作,升华情感

1、师:

听了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又回到了1998年那令人难忘的夏天,此时此刻,你想怎样赞颂我们的人民子弟兵?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赞颂。

师生恰当点评。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表达,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并在创作中升华自身的情感体验。

2、激情总结:

“烈火炼真金,危难见真情”,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永远无愧于军人的称号。

(音乐起《为了谁》)师生深情朗诵。

六、延情课外,拓展阅读

1、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我们的人民子弟兵还书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篇章,(多媒体示图)是他们,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了非典;是他们,救出了群众,而自己却牺牲在了衡阳大火之中------让我们向他们也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吧!

全体起立,敬礼!

(设计意图;用少先队员特有的方式敬礼致意,表达了对所有人民子弟兵的崇高敬意,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课后请同学们再收集一些抗洪战士的感人故事,并把你的感动以《给抗洪战士的一封信》为题写一篇日记。

教学反思:

一堂成功的课应该能够从情感深处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激情,让课堂短短的四十分钟,成为师生共度的一段难忘时光,让短短的一节课留给学生无尽的回味,乃至带给学生深远的影响。

《大江保卫战》一课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学生的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这一新理念。

从整体上看,这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以情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情感的课堂,就是心灵感动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灵魂塑造灵魂!

在本课教学的一开始,首先用音乐、录像以及教师饱满的情绪、激昂的叙述,去营造紧张的气氛,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激发阅读文本的愿望。

在此基础上,营造浓浓的感动氛围,让学生在感动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实现文本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并以“言”传情----说出自己的感动之处;以“声”传情----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动。

整堂课,教师全心投入、热情洋溢,学生以情悟情,以神会神,真正受到了感染和升华。

二、以读为本,倡导自主探究。

“以读为本,自主探究”是本教学设计比较突出的一个特点,它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无论是“自主阅读,领悟情感”还是“研读交流,体验情感”的环节,教者都力图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与文本亲密对话,自主投入到课文中去感受、体验、思考,并进行汇报、交流,从而感悟课文的内容,使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与交流。

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学生对“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便有了更深的感受。

 

连云港市中小学、幼儿园优秀教学设计申报表

                 编号

报送单位

赣榆县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教案类别

语文

教案题目

大江保卫战

作者姓名

苏高宁

作者单位

石桥镇第二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

86921023

邮编

222112

简介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教学重点:

在个性化的朗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人民子弟兵一心想着人民,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崇高品质,激发热爱解放军、热爱祖国的情感。

通过音乐渲染、语言激情、画面展示等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对人民子弟兵的无限敬仰之情。

专家评审

建议等次

初评等次:

评委签名:

复评等次:

 评委签名:

市教育学会

终审意见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