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4091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docx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

生态农业是发展农村生态效益型经济的有效途径

李志萌杨志诚

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是生态农业本质体现。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一个辩证统一体。

农业生产既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又是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对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

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规律,以生物和环境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为基本特征即使农业的生产和发展在相关生物及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复杂的网络系统,在这种生态系统中实现物质循环利用和能量流动转化,实现农业生态过程的自我维持和自我调节,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永续利用,并防止环境退化。

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的一种实现形式,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它寓农业现代化于优美的生态环境之中,是适应生态文明时代需要的生态型集约的、可持续的农业生产体系。

本文以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为例,阐明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农村“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一、生态农业是对现代“石油农业”反思与超越

生态农业是针对现代石油农业投资大、能耗高、污染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角度提出的。

它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综合农业生态系统,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各种高新技术优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生态合理、良性循环的农业系统。

进入现代“石油农业”之后,农业生产活动所带来的负效应不断加剧,并已构成了全球性重要的生态危机,使农业的发展陷入了新的困境。

石油农业是工业革命的产物,石化产品(化肥、农药、农膜、除草剂等)在农业中广泛而大量使用,一方面在农业增产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满足了人口增长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但一方面由于过量使用石化产品,又导致土地、水资源和农产品的严重污染,而且由于流域水系的污染,农业污染由局部向整体蔓延,许多地方城乡污染连成一体,有关部门对农业产品污染的监测分析结果令人吃惊,严重威胁人类的食物安全。

石油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一方面,极大地耗费了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提高了农业成本,降低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大量农药化肥残留物污染了农村的土壤、水源、空气,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更有一些地方,不对本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研究就盲目地引进外来物种,破坏了原本平衡的生物链,挤压了当地的物种,使生物的多样性减少,一些本地珍稀物种濒于灭绝。

而外来物种的蔓延,更严重地侵害了农田、水面和森林,以致于基本的农业生产无法进行。

石油农业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退化双重后果。

绿色生态农业其基本内容包括:

一、保持生物的多样性;二、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保持人、环境、自然与经济的和谐统一,即注意对环境保护、资源的节约利用,把农业发展建立在自然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三、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各类农产品,包括各类农业观赏品等等。

生态资源一旦被破坏,很多是永远无法恢复的,仅有部分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可以通过发展生态产业逐步加以修复。

生态农业以某些可再生资源为依托,利用工业文明创造的高度科学技术和信息文明手段,实现资源增值,开发资源节约型的替代产品,维护“自然——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转化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把现代科学技术成就与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有机结合,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的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良性循环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持续发展目标,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统一。

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社会的基础产业,包括生态化的种植业、林业、草业、畜牧业、渔业等。

生态农业应与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有机结合。

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国家、省、试点县三级生态农业管理和推广体系。

初步形成了国家、集体、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市场运作方式,生态农业建设也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随着生态农业建设的深入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范围日益扩大,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乡、村已达到20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生态农业建设面积l亿多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左右。

在全国生态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2002年农业部将全国具有代表性的十大类型生态农业模式加以推广。

这十大典型模式和配套技术是:

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冶理模式及配套技术;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种植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畜牧业生产模式及配套技术;生态渔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设施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观光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这些模式和配套技术的使促进了生态环境修复和农民增收。

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符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也符合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可以预料,生态农业将使农业现代化的方向、内容和道路发生质的变化。

二、生态农业促进生态资源修复保护及农民增收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如1993年以来,国家计委、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水利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开展了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的建设,至2000年这51个生态农业县的国内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分别比全国同期水平高出2.2、0.6和1.5个百分点;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治理率分别达到73.4%和60.5%,森林覆盖率提高了3.7个百分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是全国十大典型模式之一,江西的做法在全国具有典型意义。

江西生态农业起步较早,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先后在不同地形地貌的生态系统,建立了不同农业产业主体的十大类、31个试验基地及100多个推广点的构成,基本覆盖全省的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网络体系,主要类型有:

山区林农生态、丘陵果牧生态、平原农林牧复合生态、湖区湿地农业生态、生态牧业、生态水产业、库区生态农业、城郊生态农业、生态县(市)建设、庭院生态农业等十大类型。

江西生态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但这些生态农业模式的设计,在技术路线上有一个共同点,即从解决农村生活能源入手,变革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

以沼气池的建设为纽带,把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水产业和加工服务业这几个不同的生态子系统联系起来了,建立了一个以沼气为纽带的大农业循环体系。

在这个大系统中,种植业向畜牧业提供饲料,促进畜牧业的发展,畜牧业提供粪便,在沼气池内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沼气和沼液、沼渣,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它是一种碳氢元素结合的可燃气体,可以作为农村的生活能源,沼液和沼渣是农作物容易吸收的速效有机肥。

这样通过沼气池的发酵作用,把燃料和肥料分离,是对农畜废弃物的有效利用。

在江西,畜牧业主要是生猪生产,这样在不同农业区域,形成若干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

如在水果产区形成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在鄱阳湖水产区形成猪——沼——鱼模式;在城市郊区形成猪——沼——菜模式;在粮食产区形成猪——沼——粮模式等。

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对节约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显著。

主要有农村能源替代效应、肥料替代效应、饲料替代效应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效应,促进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资源的集约利用,推进了农业生态化产业化的进程,有效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对推动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同时也面临发展的问题。

(一)生态农业以资源节约促进农村环境友好、经济发展

1.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生态农业兴起之前,江西的生态环境主要是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一直是上升趋势,80年代末期达到最大峰值为4.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地面积的27.70%。

从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生态农业,通过试验示范点建设,绿化荒山40多万亩,改造中低田10多万亩,开发利用水面3.5万亩,治理沙荒0.4万亩,建设高标准丰产果园1.1万亩,饲养大牲畜6万多头,家禽100多万只。

试验基地的森林覆盖率提高20多个百分点,试验区的农民收入由原来低于非试验地区,变为高于非试验地区15%。

沼气的能源替代效应突显,如按江西目前14万个户用沼气池计算,一年可替代306.60万吨薪柴量,或者153.30万吨标煤,按森林年生长量测算,全省沼气燃料替代的薪柴量,相当于101.1公顷的森林年生长量。

农村以沼气替代了生活能源,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全省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由80年代中期的34%,提高到2006年的60.05%,森林蓄积量由2.5亿立方米,增加到3.7亿立方米,加上林种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森林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提高。

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贫困人口每年以24万递减,600多万人口摆脱了贫困。

昔日"山光、田瘦、人穷"的荒凉山村,初步出现了"山青、水绿、人富"的喜人景象。

推行生态农业对提高土壤的环境质量有明显的效果,影响土壤环境质量的因素主要是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污染,据科研单位的测定资料表明,江西自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在2.5—3.4%,但耕地的有机质含量较低只有1—2.8%,旱地的有机质含量更低,这是因为耕地大量施用无机肥料——化肥。

推行生态农业,特别是用于生产绿色食品的土地,对使用化肥有严格的限制,主要施沼液等有机肥料,监测资料表明:

实行生态农业10年以上的土地,土壤朋机质有明显增加,有机质含量接近或超过自然土壤。

为发展无公害及绿色食品奠定了基础。

2.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是结构单一,它只注重于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以耕地资源利用为特征的种植业比重过度,以非耕地资源利用为特征的林果业、畜牧业、渔业所占比重过低,以1980年为例,江西农业经济结构中,农、林、牧、渔比重为70.7:

14.1:

14:

1.2,经过20多年的调整,2008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比重为41.3:

9:

33.1:

12.6:

4。

农业即种植业比重下降了29.4个百分点,牧、渔业比重有大幅上升。

在优化农业结构过程中,生态农业的推广对结构调整起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江西赣州市,原来水果产量不多,1990年全市水果产量才5.9万吨,由于赣州市生态农业以推行“猪——沼——果”模式为主,促进了果业的迅速崛起。

现在赣州市仅脐橙的年产量就达到100万吨以上,今年预计达到110万吨,成为我国最大的脐橙生产基地,“赣南果业”成为为数不多的农业上市公司。

江西的水面资源丰富,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经过顺应自然的退耕还林及移民,使湖面生态原貌得以恢复与重建,水域面积基本上恢复到1954年水平。

渔业产值逐年增加,水产品产量在80年代只有7.55万吨,生态农业也促进了渔业的发展,2008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到204.6万吨,是1990年的27.1倍。

林牧渔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标准,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我省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生态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经济的生态化产业化进程

生态农业的发展加快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生产步伐。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发展绿色食品必须以发展生态农业为基础,也可以说是生态农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

近年来,江西绿色食品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8年绿色食品销售收入达到190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出口创汇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绿色食品总数居全国第8位,有机食品数居全国第一,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4.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庄整治是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进行村庄整治中,江西各地都把加快普及农村户用沼气为重点,推行改拦、改厕、改厨(即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而户用沼气建设双是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纽带,这样就把发展生态农业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了。

有不少地方在村庄整治规划中,实行人畜分离,建立集中养殖区,在养殖区建设较大型的沼气池,集中供应燃气,实现了以自然村为单元的生活垃圾和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并使之转化为燃料、肥料和饲料,实现农村资源、废弃物的高额利用和循环利用。

(二)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生态资源优越,农业特色鲜明,江西发展生态农业潜力很大。

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种质资源,使得一些产品特色十分突出,商品性十分独特,成为当地政府扶持和农民生产的重点产业,也是扶贫开放与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但目前制约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是经营规模偏小,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

目前,农村中基本的生态生产单位是农户,而从事生态生产的农户与其它农户的生产仍较为分散、孤立,农村生产还缺乏普遍的组织与支持。

这样,他们从事绿色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小和效益低的问题就不可避免地存在,而土地经营规模小,规模分散,直接影响了农机作业和土地流转,使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难以组织。

二是财政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一些地方财力有限,财政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农业基础设施改善。

特别是一些山区作业区道路建设滞后,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生产成本较高,效益低下。

三是科技支撑较为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加上原有基础、体制、投入、人力资本等原因,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依然不高,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四是发展与保护的矛盾突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村面源污染也在急剧增加。

生态农业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也面临的新问题。

目前江西农村推广应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多是以沼气池的建设为基础,沼气已参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能量和物质循环,这种生态农业模式,经济20多年的推广应用,已经证明了它显著的优越性。

但随着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向深度和广度推进,这种模式一般适用于农户小规模生产,在农业规模化经营中,建设大中型沼气池的技术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而且目前沼气的应用由于它的热值低、甲烷含量一般只有50-70%,只能作为农村的生活能源,品质达不到天然气的水平,这样在国家电网基本覆盖的农村,进一步推广就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三、建设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1.生态农业要实现产业化经营、科学化管理。

要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将分散的绿色农产品有组织地推向国内外市场,并创立自己的产品品牌,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和价格优势,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产业化经营是有效的组织手段。

实现生态农业产业化要在遵循生态原则的大前提下,把相对独立的各个人工生态生产系统按产业化经营的形式与要求去统一安排组织,走“小群体——大规模,小农户——大基地”的发展路子,使其在总体上既能获得优质、营养、安全的绿色食品,又使这一生产产量最大化,从而实现经济和生态运行的良性循环。

逐步采用生态产业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进行科学管理。

充分利用生态产业具有的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的特征。

所谓横向耦合是指通过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在不同产业间做到资源共享,变污染负效益为资源正效益。

所谓纵向闭合,是从源到汇、再到源的纵向耦合,是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境保护为一体,使污染物在系统内全回收和向系统外的零排放。

90年代中期,把生态产业的耦合和闭合原理引入企业管理和工艺流程,并制定比较完备的管理体系,如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体系、德国推出的“蓝色天使计划”、加拿大的“环境选择”、日本的“生态标记”、美国的“绿色印章”、新加坡的“绿色标签”、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的“白天鹅计划”等,都是生态产业的管理标准。

我国也在基本符合国际标准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施IS014000标准,并已有数十家企业通过认证,或进行试点。

可以预料生态产业的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将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

2.生态农业应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为重点,标准化生产为准则。

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的终端产品,生态产业在农业和食品工业得到广泛的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有机食品的生产和销售额以2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专家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绿色食品将在中等发达国家中成为消费的主导潮流。

我国于1990年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2年开始认定工作,1993年加入有机农业国际联盟,到目前全国认定的绿色食品有数千个。

要保证绿色农产品品质,应按标准化进行生产,即运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的原则,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

胡锦涛曾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食品安全保障。

”要进一步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努力使生产经营每个环节都有标准可依、有规范可循,提高我国农业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

生态农业的指标体系与农业标准体系具有一致性,面对以绿色环保为主导的,以标准化生产为准则的国内外绿色产品市场,标准化生产是进入并占有一定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重要手段。

为了实现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发展,应当采取以下措施:

(1)充实和健全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工作。

(2)根据国际和国家有关标准,结合各地的情况,制定和完善绿色食品生产、管理标准和加工操作规程,包括农产品原料产地的环境要求,肥料、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技术,以标准化管理来强化绿色产品的质量保障体系。

(3)对大宗农产品实行无公害化生产。

用无公害化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使粮、油、菜、困、畜禽、水产等大宗农产品实现无公害化生产,包括田间生产技术和加工、保鲜、贮运、销售,实行全程监控。

要进一步扩大生态县的推行试点工作,这是发展绿色食品的基础性工作。

3.发展生态农业要减少对化肥的过度投入,实现清洁生产。

在现阶段,从国内外市场需求分析,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应定位在无公害化生产的层次上,不使用化学品的纯粹的有机农业,只能是非大宗农产品中的出口产品和有特殊需求的产品。

目前,我国南方省区的化肥消费量明显偏高,过度依赖化肥而忽视农家肥,是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和农产品污染的主要原因。

还需要提出的是,我国化肥利用率不高,一般只有30—35%,化肥的肥效在流通环节和不合理施用中流失,化肥边际效益明显下降,肥料报酬递减。

据对江西1978—1993年15年资料计算,化肥边际效益(以粮食边际产量计算)由最初的6.87降为2.33,其中高产地区的边际效益下降更为明显,化肥边际效益已接近零,化肥对增产的作用越来越小。

还有,就是土地板结,农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在已经显现出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农业在没有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污染水平已经达到了工业化水平了,已经走出了一条高污染、高成本的道路,现在江河湖海的污染一半以上来自农业。

清洁生产,科学测土施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重要环节。

4.提高农民生态意识。

农民的生态意识,作为对农村环境和环境问题的熟悉,直接受到他们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是在人口、环境和农业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等综合因素的相互关系中生成。

在不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农民首先对自己四周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的感性熟悉,获得不同的意识水平。

自然农业的低产量、低收入,使农民缺乏动力主动地增加投入,改善生产环境,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修复、发展;石油农业在种植业上,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农机和农膜;养殖业上大规模投入饲料、使用添加剂。

石油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首先极大地耗费了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提高了农业成本,降低了农产品的竞争力。

其次,大量农药化肥残留物污染了农村的土壤、水源、空气,使得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石油农业下农民生态意识淡薄,他们所能直接熟悉到的是石油农业下只有高投入,才有高收益。

这种状况,也使农民缺乏动力去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以改善农村日渐严重的资源退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可见,生态意识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优劣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品质,涉及到全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影响着工业发展和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生态农业将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为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指明了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军事政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