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7644430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9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7第七章会计账簿.ppt

第七章会计账簿主讲人:

唐明湖南大学经贸学院财税系,第七章会计账簿的登记,第一节会计账簿的定义、内容、作用与种类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方法第三节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规则第四节查找和更正错账的技术方法第五节对账与结账第六节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1、帐簿的定义会计账簿(Accountbook;Bookofaccounts),简称“账簿”、“账册”,俗称“账本”,或更简称“账”,是由具有一定格式、互有联系的若干账页所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用以全面、系统、序时、分类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第一节账簿的意义与种类,一、账簿的定义与必要性,2、设置和登记帐簿的必要性:

为了全面、系统、连续地反映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需要把会计凭证中所记载的大量分散的资料加以分类、整理,这就需要在会计凭证的基础上设置和登记账簿。

通过登记账簿,既能对经济活动进行序时核算,又能进行分类核算;既能提供各项总括的核算资料,又能提供明细核算资料。

(二)账簿的基本内容

(1)封面(Cover),写明账簿名称和记账单位名称。

(2)扉页(Headpage;Frontpage;Titlepage),填明启用的日期和截止的日期、页数、册次,经管账簿人员一览表和签章,会计主管签章,账户目录等。

(3)账页(Ledger-paper),账页的基本内容包括:

账户的名称(一级科目、二级科目或明细科目),记账日期,凭证种类和号数栏,摘要栏,金额栏,总页次和分户页次。

二、账簿的设置原则与基本内容,

(一)账簿的设置原则1账簿的设置要能保证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经济活动的情况,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为经济管理提供总括的核算资料和明细的核算资料。

2账簿的设置要能保证组织严密,各账簿之间既要有明确的分工,又要有密切的联系,考虑人力和物力的节约,力求避免重复或遗漏。

3账簿的格式应简便适用,便于查账。

三、会计账簿的作用与意义,

(一)会计账簿能提供系统、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账簿是会计分析和会计检查的重要依据(三)会计账簿是定期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

(四)会计账簿是重要的经济档案。

(一)按用途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四、账簿的种类,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1、序时帐簿:

又称“日记账簿”,简称“序时账”、“日记账”(Journals;Daybook),是指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连续登记的账簿。

按其记录的经济业务内容不同,序时账簿又分为普通日记账和特种日记账两种。

(1)普通日记账(Generaljournal),又称“通用日记账”、“普通分录簿”、“分录日记账”、“一般日记账”等,是指用来登记全部经济业务发生情况的日记账。

通常是把会计分录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入账簿中,作为连续登记分类账的依据。

普通日记账在西方国家应用比较普遍。

但在我国,除外资企业外,一般企业很少应用。

(2)特种日记账(SpecialJournal),也称“专用日记账”,是指专门用来登记特定经济业务的日记账。

通常是把某一类比较重要的经济业务,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入账簿中。

特种日记账在西方国家应用比较普遍,其种类也比较多,我国外资企业也有使用的习惯。

但在我国会计实务中,为了简化记账手续,除了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收付要记入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外,一般不再设置其他特种日记账进行登记。

2分类账簿分类账簿,简称“分类账”(Ledger),是指对经济业务按照账户的分类进行登记的账簿。

分类账按照其反映指标的详细程度,又可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1)总分类账簿,又称“总账账簿”、“一级账簿”,“总分类账”(Generalledger),简称“总账”、“一级账”,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由总分类账户组成,用来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分类账簿。

(2)明细分类账簿(Subsidiaryledgers),又称“明细分类账”、“明细账簿”、“二级账簿”、“三级账簿”,简称“明细账”(Detailledger)、“二级账”、“三级账”,或更简称“细账”,是根据总分类科目所属二级或明细科目设置,由明细分类账户组成,用来提供比较详细核算指标的分类账簿。

明细分类账是对总账的补充和具体化,并受总分类账的控制和统驭。

在实际工作中,序时账簿还可与分类账簿结合起来,即在一本账簿中既进行序时登记,又进行分类登记,称之为联合账簿(Compoundbook),简称“联合账”。

日记总账(Combinedjournalandledger;Ledgerjournal)是典型的联合账簿,3备查账簿备查账簿(Memorandumbook),又称“辅助账簿”(Auxiliaryaccountbook;Subsidiaryledgers),简称“备查账”(Registers,Memorandum),是指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中未能记载或记载不全的经济业务进行补充登记的账簿。

如租入固定资产备查账簿、委托加工材料备查账簿、应收票据备查账簿等。

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备查账簿。

有的单位可以不设备查账簿,备查账簿没有固定格式和固定账户,其中的账户称为“备查账户”(Memorandumaccount),一般采用单式记账法来记录经济业务,起到备忘录的作用。

(二)按会计账簿的外表形式分类,账簿按其外表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三种。

卡片式账簿,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1、订本式账簿,简称订本账,在使用前就把若干账页装订成册的账簿。

优点:

避免账页散失,防止抽换账页。

缺点:

不灵活。

同一本账簿,同一时间只能由一人登记,不便于分工,也不能用机器记账。

适用:

总账:

统驭明细账,不能丢;日记账:

不订本、序时特点无法体现。

2、活页式账簿,简称活页账,账页不固定,采用活页形式。

使用完毕时,再装订成册。

优点:

灵活。

可根据需要,随时添加账页;登记方便,可同时由数人分工记账。

适用:

经济业务频繁的明细账,3、卡片式账簿,卡片式账簿(Cardbook)又称“卡片账”,是指由若干张分散的、具有专门格式的存放在卡片箱中的卡片组成的账簿。

卡片式账簿平时将账页放在卡片箱中,由专人负责保管。

可以随时抽出账页,予以纪录,并随时放回。

优缺点及防范措施与活页式账簿相同。

通常主要用于记载内容比较复杂的财产明细账,如固定资产明细账、低值易耗品明细账等。

(三)会计账簿按账页格式分类,会计账簿按账页格式不同可分为三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和数量金额式账簿三种。

1三栏式账簿(Three-columnbook)是由设置借方、贷方、余额(或收、付、余)三个金额栏的账页组成的账簿。

主要适用于总分类账、日记账,也可用于只进行金额核算而不需要数量核算的债权债务结算类账户的明细分类账。

三栏式账簿分为三栏式总分类账(Three-columngeneralledger)、三栏式日记账(Three-columnjournal)和三栏式明细账(Three-columnsubsidiaryledger)。

2多栏式账簿多栏式账簿(Columnarbook;Tabularbook)是指在账页上设置多个专栏的账簿。

“制造费用”明细账是典型的多栏式账簿。

3数量金额式账簿是指在借、贷、余(或收、付、余)三大栏下再设数量、单价、金额等小栏目的账页所组成的账簿。

可以全面反映经济业务的数量和金额,主要适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数量核算的各种财产物资明细账簿。

(四)会计账簿按档案记录载体形式分类会计账簿属于重要的档案。

账簿可根据记录会计资料的档案记录载体分为纸介质账簿和磁性介质账簿。

手工会计情况下所应用的账簿属于纸介质账簿,由财会人员手工登记账簿。

电算化会计情况下所应用的账簿属于磁性介质账簿,这种账簿存贮在电脑中必须借助于电脑技术才能完成登记和查阅账簿的工作。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电脑中的“账簿”实质上是以文件的方式存贮在磁盘(如软盘、硬盘或光盘)上。

随着会计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磁性介质账簿将越来越成为主流形式。

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一、账簿的设置原则1、全面系统、满足需要原则2、科学适用、讲求效果原则,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日记帐的发展,分录帐,改进的分录帐,现金、银行存款等,二、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

(一)普通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采用借贷两栏式。

对每天发生的经济业务按先后顺序,登记有关科目,及借、贷方金额,并且据此登记总账。

优点:

可对每天发生的经济业务逐笔加以反映。

缺点:

只有一本日记账,不便于分工记账;逐笔过账,工作较繁重。

普通日记帐的设置与登记,

(二)特种日记帐的设置与登记,专门记录某类经济业务的日记帐。

我国主要用于: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帐。

用来详细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付业务;由出纳会计负责登记;可与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总帐进行核对。

常用格式:

三栏式、多栏式。

现金日记账,1、登记人员:

出纳人员2、登记方法:

逐日逐笔顺序登记3、登记依据:

记账凭证(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4、格式:

三栏式订本账5、核对:

每日结出收、支合计数,余额;月末余额与库存现金数核对;保存25年。

三栏式特种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账,1、登记人员:

出纳人员2、登记方法:

逐日逐笔顺序登记3、登记依据:

记账凭证(银行存款收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4、格式:

三栏式订本账5、核对:

每日结出收、支合计数,余额;余额定期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保存25年。

银行存款日记账第页,31上月结余15000,2银收1销售商品主营业务收入800023000,银付1支付货款材料采购300020000,2银付1提取现金现金100019000,银收2收回货款应收账款600025000,本日合计14000400025000,31本日合计283002570026000,31本月合计1089008290026000,由出纳人员逐日逐笔登记,三栏式特种日记帐,(三)多栏式日记账,按收入栏和支出栏各自的对方科目设置专栏,形成多栏进行登记的日记账。

实际工作中,分设两本,多栏式收入日记账和多栏式支出日记账。

(二)多栏式日记帐,多栏式收入日记帐,多栏式支出日记帐,三分类帐簿的设置与登记,分类帐是按照帐户分门别类登记经济业务的帐簿。

分类帐可以为经济管理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

分类帐是编制会计报表的主要资料来源。

分类帐是帐簿体系中最主要的帐簿。

分类帐又分为总分类帐和明细分类帐。

总分类账簿是按照总分类科目设置的账簿,一般采用订本式账簿。

每个账户应视其经济内容的多少预留出若干空白账页,以登记一定时期内涉及该账户的所有经济业务及其发生的增减变动。

一、总分类帐簿的设置与登记,总分类帐可以提供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费用、利润等的总括资料。

一般根据记帐凭证、汇总记帐凭证、科目汇总表等登记。

究竟怎样登记取决于帐务处理程序。

总分类帐常用格式:

1、三栏式总帐如下图。

2、对应三栏式总帐如下图。

3、多栏式(略),三栏式总分类账的设置,借、贷、余三栏适用:

只要求提供单一货币指标总账包括:

所有总账,总分类账(三栏式),C,B,A,过次页,18,16000,贷,期初余额,1,10,26000,贷,期初余额,1,9,日,月,余额,借或贷,贷方,借方,摘要,记账凭证号数,年,购料23400贷49400,31本月合计3340023400贷16000,科目应付账款,账页的最后一行,总分类账(对应式三栏式),C,B,A,过次页,18,16000,贷,期初余额,1,10,26000,贷,期初余额,1,9,日,月,余额,借或贷,贷方,借方,摘要,记账凭证号数,年,购料材料采购等234000贷49400,31本月合计3340023400贷16000,科目应付账款,账页的最后一行,对方科目,多栏式总分类账的设置,把日记账和分类账结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联合账簿,即日记总账。

优点:

减少记账工作量,能较全面地反映资金运动情况。

适用:

经济业务较少的经济单位,明细分类账簿是按照二级或明细科目设置的账簿,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

各单位应结合自己的经济业务特点和经营管理要求,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设置若干明细分类账,作为总分类账的必要补充。

明细分类账按账页格式不同,主要有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多栏式三种。

二、明细分类帐簿的设置与登记,帐页格式,明细帐按照明细分类帐户进行详细登记的帐簿。

明细帐一般隶属于有关总分类帐。

明细帐一般根据记帐凭证和原始凭证登记。

明细帐的格式主要有:

1、三栏式(略)。

2、数量金额式如下图。

3、多栏式如下图。

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借、贷、余三栏适用:

只要求提供单一货币指标的明细账,如结算类明细账。

三栏式明细帐,数量金额式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借、贷、余三栏下再分别设置数量、金额栏适用:

要求提供实物、货币两种指标的明细账,如:

原材料、库存商品明细账,明细分类账(数量金额式)类别:

计划单价:

名称和规格:

储备定额:

计量单位:

存放地点:

数量金额式明细帐,多栏式明细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按明细科目或要素项目设专栏形成多栏适用:

成本类、损益类明细账,明细分类账(多栏式)明细科目:

第页,多栏式明细帐,如“管理费用”明细账在借方设多个明细项目,根据企业经常发生的费用确定费用名称,分别在各借方金额分析栏目内填列出来,如差旅费、办公费、工资及福利费等。

多栏式明细帐,第三节会计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规则,在启用新的会计账簿时,会计人员应在账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在账簿扉页上填写账簿启用与与经管人员一览表,其内容主要有:

单位名称、账簿名称及编号、启用日期、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人员姓名及盖章、单位公章等;记账人员或会计主管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时,应办理账簿交接手续,在交接记录栏内填明交接日期、交接人员和监交人员的姓名,并由交接双方人员签名或盖章。

一、帐簿启用的规则,启用订本式账簿,应从第一页起顺序编号,不得跳页、缺号。

启用活页式账簿,应在使用账页时按顺序编定分页数,并定期装订成册。

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总页数,并标明目录、账户名称和页次。

账簿启用与经管人员一览表,1、必须以经过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为依据才能登记账簿。

记账时,应将记账凭证上的日期、凭证种类和编号、摘要和金额逐项计入账内,记账后要在记账凭证上签章,注明所记账簿的页次或划“”号,以防重记或漏记。

2、登记账簿必须使用蓝色或黑色墨水钢笔书写,不得使用铅笔和圆珠笔,目的是为了使账簿记录清晰整洁,耐久保存。

只有在下列情况下,才可以使用红色墨水书写:

(1)在单向登记的多栏式账页中,登记减少数;

(2)用红字更正法更正错账;(3)结账划线;(4)会计制度中规定用红字登记的其他纪录。

二、会计账簿登记的规则,3、账簿中文字和数字的书写必须规范、整洁、清晰,应紧贴底线,在上面留有适当的空距,一般应占格长的1/22/3,以便留有改错的空间。

4、各种账簿应按页次顺序连续登记,不得跳行、隔页。

如果发生跳行、隔页,应将空行空页用红线对角划掉或注明“此行空白”或“此页空白”字样,并由记账人员签章确认。

5、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应定期结出余额,并在“借或贷”栏内填写“借”或“贷”字样,以表示余额的方向;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在“借或贷”栏内填写“平”字,并在“余额”栏用“0”表示。

6、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应在账页的最末一行结出本页发生额合计数和余额,并在摘要栏中注明“过次页”,在次页第一行记入上页的合计数和余额,并在摘要栏中注明“承前页”,以保持账页之间登记的连续性。

7、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后,应根据错误的性质和发现时间的不同,按规定的办法进行更正,严禁涂改、刮擦、挖补、用药水更改字迹或撕毁账页等。

8各种账簿(除少数变化很少的明细账,如固定资产明细账以外)每年都应更换新账簿。

年度开始时,将各账户上年年终结计的余额,转记到新账簿相应账户的第一页第一行内,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9.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总账和明细账应当定期打印。

发生收款和付款业务的,在输入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当天必须打印出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与库存现金核对无误。

第四节、查找与更正错账的方法,一、查找错账的方法,1、编制试算平衡表法;2、全面检查法;3、个别检查法(又称重点检查法)。

(一)编制试算平衡表法,就是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来检查各账户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查错方法。

一般的过账错误(除重记或漏记、借贷方向颠倒、科目记错外),都可以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检查出来。

其具体做法是:

1、编制试算平衡表。

对总分类账的检查,可编制总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对明细分类账的检查,可编制明细分类账户试算平衡表。

2、如果试算平衡表不平衡,检查其编制是否正确,其从总账抄录的数字是否有笔误,数字计算是否有差错。

3、如果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没有错误仍出现不平衡,则要进一步检查。

哪一栏不平则检查哪一栏,检查各账户余额(或发生额)的计算是否正确。

如果排除上述原因后,仍查不出错误,则可能是记账错误,我们只能采用其他方法去查找了。

(二)全面检查法,就是将一定时期的全部账目进行全面核对的一种检查方法。

在错账较多,或错账不易查出时,一般要采用全面检查法。

具体又可分为两种:

顺查法和逆查法。

1、顺查法。

又称正查法,是按记账的程序,从检查原始凭证开始,逐笔依次查到试算平衡表的编制的一种检查方法。

首先,财会人员检查记账凭证和所附的原始凭证所记录的各项内容是否相符,计算上有无差错等;其次,把记账凭证与有关的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逐笔核对,检查它们是否相一致;最后,把账簿与试算平衡表核对,检查其是否存在错误。

2、逆查法。

又称反查法,与顺查法正好相反,是从试算平衡表开始核查,一直追查到原始凭证的一种检查方法。

其程序是:

首先,检查试算平衡表的编制是否正确;其次,检查会计账簿的登记是否正确;最后,检查记账凭证的编制和原始凭证的填写是否正确。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反查法。

(三)个别检查法,就是针对错账的数字来进行检查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检查方向记反、数字错位和数字颠倒等造成的记账错误。

个别检查法又可分为差数法、倍数法和除9法三种。

1、差数法。

是针对错账差数去查找该数的方法。

由于一笔账记重而多出此数,或漏记而少了此数,记账人员根据错账的差数,可以回忆和查找在凭证或账簿中有无此数。

2、倍数法。

又叫除2法。

首先算出借方和贷方的差额,再根据差额的一半来查找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会计账簿因栏次错写而造成的方向错误。

3、除9法。

是首先算出借方和贷方的差额,再将差数除以9去查找错数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两种情况,即数字错位和数字颠倒。

二、更正错账的技术方法先看错账的基本类型

(1)记账凭证正确但登记账簿发生错误。

(2)记账凭证错误引发账簿登记错误。

记账凭证,经济业务,记账凭证上会计科目用错;记账凭证上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记账凭证上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

再看更正错账的技术方法

(一)划线更正法:

适用于更正记账凭证正确只是记账时发生的错账。

【例】用银行存款3684元购买办公用品。

记账凭证上编制的分录为:

借:

管理费用3684贷:

银行存款3684记帐时,管理费用金额错登为6384元。

更正方法为:

银行存款管理费用368436846384,原来的错账,霍达,

(二)红字更正法适用于更正记账凭证记帐方向或会计科目用错而引发的错账。

【例】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直接耗用材料一批,价值2000元。

错误分录为:

借:

制造费用2000贷:

原材料2000借方科目应为“生产成本”。

更正方法为:

原材料制造费用生产成本20002000(2000)(2000)2000,A用红字编分录并记账,冲销错账:

借:

制造费用(2000)贷:

原材料(2000),原来的错账,B编制正确分录并记账:

借:

生产成本2000贷:

原材料2000,正确填制凭证及登账,2000,适用于更正记账凭证上金额多记而引发的错账。

【例】上例中的金额误记为20000元(应为2000元),所用会计科目、方向正确,则更正的会计分录:

借:

生产成本18000贷:

原材料18000分录中金额多记。

(三)补充登记法:

适用于更正记账凭证上金额少记而引发的错账。

【例】如上例中的金额误记为200元(应为2000元),所用会计科目正确,则更正会计分录:

借:

生产成本1800贷:

原材料1800会计分录中金额写少。

更正方法为:

(四)红蓝字更正法又称“综合调整法”,是对某项错误同时使用红、蓝字进行更正的方法。

例4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为制造A产品领用甲材料一批,计6800元,误作如下分录,并已登记入账(科目、金额同时有错):

借:

制造费用8600贷:

原材料8600现用“红蓝字更正法”更正科目及金额:

编制如下红蓝字分录并登记入账:

借:

生产成本6800(蓝字)制造费用8600(红字)贷:

原材料1800(红字),第五节对账和结账,一、对账对账(Checking)是指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即核对帐目。

它是会计核算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审计常用的一种查账方法。

对账的时间通常是在月末、季末、年末结出各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后,结账之前进行。

对账的主要内容包括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一)账证核对账证核对是指将账簿记录同会计凭证之间进行相互核对,包括总账、明细账以及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等与有关的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相核对。

账簿与记账凭证核对,主要是检查记账工作是否正确,即账簿记录是否按照记账凭证确定的账户、方向和金额进行登记;账簿与原始凭证核对,主要是对账簿记录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检查。

这种核对主要是在平时编制记账凭证和记账过程中进行的。

(二)账账核对账账核对是指将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相互核对。

主要包括:

1、总分类账户之间的核对。

检查全部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是否等于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期末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是否等于贷方余额合计。

此项核对一般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试算表”进行。

2、总分类账户与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核对。

检查总分类账户本期借、贷方发生额合计及期末余额与所属各明细分类账户相对应数字的合计是否相等,一般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对照表”进行核对。

3、总分类账户与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之间的核对。

检查总分类账户中“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户本期借、贷方发生额及期末余额与日记账中相对应数字是否相等。

4、会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账与财产物资保管、使用部门的明细账的核对。

检查各方期末结存数是否相等。

(三)账实核对账实核对是指将各种账簿的记录与有关的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进行相互核对。

主要内容包括:

1、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有数之间的核对。

此项核对应每日进行,并且还应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2、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对账单之间的核对。

一般每月核对一次,主要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

3、财产物资明细账的结存数与清查盘点后的实有数之间的核对。

此项核对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4、各种应收、应付、应缴款明细分类账户的账面余额与有关债权、债务单位或个人及有关部门之间的核对。

此项核对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

账实核对是通过财产清查的方法进行的,详见第八章。

(四)账表核对账表核对是指将账簿记录与各种会计报表相互核对。

二、结账,结账(Closingaccount)是指在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的基础上,结算出每个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并将期末余额结转至下期的一种方法。

通过结账,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活动所引起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等方面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可以合理确定各期间的经营成果,并且有利于企业定期编制会计报表。

(一)结账前的准备和要求,1结账前,必须将当期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不得遗漏。

2结账前,应及时调整期末调整的账项,编制有关调整账项的记账凭证并据以登记入账;同时,对各种费用、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