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4591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145.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docx

二级access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历年真题解析

◆2010年9月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是相同的

  B)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多于顺序存储结构

  C)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要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少于顺序存储结构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

?

  A)在栈中,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与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B)在栈中,栈顶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底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C)在栈中,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D)上述三种说法都不对

(3)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评估软件可靠性B)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错误C)改正程序中的错误D)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4)下面描述中,不属于软件危机表现的是(?

?

?

?

  A)软件过程不规范B)软件开发生产率低 C)软件质量难以控制 D)软件成本不断提高

(6)面向对象方法中,继承是指(?

?

?

?

?

?

?

?

?

?

  A)一组对象所具有的相似性质  B)一个对象具有另一个对象的性质

  C)各对象之间的共同性质D)类之间共享属性和操作的机制

(7)层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A)记录长度  B)文件的大小 C)联系的复杂程度  D)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8)一个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而一台计算机可被多个人使用,则实体工作人员、与实体计算机之间的联系是()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一

(9)数据库设计中反映用户对数据要求的模式是()

  A)内模式B)概念模式 C)外模式  D)设计模式

(10)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A)自然连接  B)交  C)投影  D)并

 

填空题:

(1)一个栈的初始状态为空。

首先将元素5,4,3,2,1依次入栈,然后退栈一次,再将元素A,B,C,D依次入栈,之后将所有元素全部退栈,则所有元素退栈(包括中间退栈的元素)的顺序为【1】  

  

(2)在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寻找最大项至少需要比较【2】n-1次。

  

  (3)一棵二叉树有10个度为1的结点,7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共有【3】个结点。

  

  (4)仅由顺序、选择(分支)和重复(循环)结构构成的程序是【4】程序。

  

  (5)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是:

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5】。

2010年9月真题答案解析:

选择题:

(1)B【解析】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把线性表中相邻的元素存放在相邻的内存单元中,而链式存储结构是用一组任意存储单元来存放表中的数据元素,为了表示出每个元素与其直接后继元素之间的关系,除了存储元素本身的信息外,还需存储一个指示其直接后继的存储位置信息。

所以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所需的存储空间一般要多于顺序存储结构。

(2)C【解析】栈只允许在栈顶插入或删除,当有新元素进栈时,栈顶指针向上移动,当有元素出栈时,栈顶指针向下移动。

在栈中栈底指针不变,栈中元素随栈顶指针的变化而动态变化。

(3)D【解析】软件测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4)A【解析】软件危机是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主要表现在:

软件需求的增长得不到满足;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无法控制;软件质量难以保证;软件可维护性差;软件的成本不断提高;软件开发生产率的提高赶不上硬件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增长。

(5)A【解析】通常将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成为软件生命周期。

(6)D【解析】继承是面向对象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广义地说,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不必重复定义它们。

在面向对象的软件技术中,它是指子类自动地共享基类中定义的数据和方法的机制。

(7)D【解析】数据库按数据模型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数据库。

而数据模型即数据之间的联系方式。

(8)C【解析】实体间的联系可分为三种:

①一对一,表现为主表中的一条记录与相关表中的一条记录相关联;②一对多,表现为主表中的一条记录与相关表中的多条记录相关联;③多对多,表现为主表中的多条记录与相关表中的多条记录相关联。

本题中一个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多台计算机,而一台计算机也可以被多个人使用,所以是多对多联系。

(9)C【解析】模式的3个级别反映了模式的3个不同环境以及对它们的不同要求。

其中,内模式处于最低层,它反映了数据在计算机物理结构中的实际存储形式,概念模式处于中层,反映了设计者的数据全局逻辑要求,而外模式是处于最高层,反映了用户对数据的要求。

(10)A【解析】自然连接是最常用的一种连接,满足以下条件:

两关系有公共域;通过公共域的相等值进行连接,故答案为A。

填空题:

(1)1DCBA2345【解析】栈是限定只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栈按照“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

当54321入栈后,此时执行退栈操作,出栈的元素是1,然后ABCD入栈,再将所有元素退栈,故退栈顺序为:

1DCBA2345。

(2)n-1【解析】本题分两种情况说明:

一种是无序的线性表。

在这种情况下,要找n个数据中值最大的数据,应该要和其他所有元素进行一次比较才能确定其值是最大的。

如果有一个元素没比较,那么也不能确定当前元素是值最大的元素,因此至少需要比较的次数是n-1次。

另一种是有序的线性表,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升序还是降序线性表,其最大值的位置都是确定的,无须比较。

当然本题考查的应该是第一种情况,因此答案为n-1。

(3)25【解析】二叉树中,度为0的结点是度为2的结点个数+1,所以二叉树中结点总和=度为0的结点数+度为1的结点数+度为2的结点数,即8+10+7,共25个结点。

(4)结构化【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是程序设计的先进方法和工具,仅由顺序、选择(分支)和重复(循环)结构构成。

(5)物理设计【解析】数据库设计的四个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

◆2010年3月

选择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对长度为n的有序的链表进行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的次数为n

B.对长度为n的有序的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的次数为n/2

C.对长度为n的有序的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的次数为log2n

D.对长度为n的有序的链表进行对分查找,最坏情况下需要的比较的次数为nlog2n

2、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

A.算法的执行时间B.算法所处理数据和数据量

C.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或指令条数   D.算法在实现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3、 软件按功能可以分为:

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下面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A.编辑软件B.操作系统C.教务管理系统D.浏览器

4、软件(程序)调试的任务是()

A.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B.尽可能多的发现程序中的错误

C.发现并改正程序中的所有错误D.确定程序中错误的性质

5、数据流程图(DFD图)是(?

A.软件概要设计的工具 B.软件详细设计的工具

C.结构化方法的需求分析工具 D.面向对象方法的需求分析工具的

6、 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定义阶段,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详细设计属于()

A.定义阶段B.开发阶段 C.维护阶段 D.上述三个阶段

7、 数据库管理系统中负责数据模式定义的语言是()

A.数据定义语言 B.数据管理语言C.数据操纵语言 D.数据控制语言

 8、在学生管理的关系数据库中,存取一个学生信息的数据单位是()

A.文件 B.数据库 C.字段 D.记录

 9、数据库设计中,用E-R图来描述信息结构但不涉及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它属于数据库设计的(?

)A.需求分析阶段  B.逻辑设计阶段C.的概念设计阶段D.物理设计阶段

 10、有两个关系R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

 A.选择B.投影C.交D.并

 

填空题:

1、一个队列的初始状态为空,现将元素A,B,C,D,E,F,5,4,3,2,1依次入队,然后再依次退队,则元素退队的顺序为【1】 

 2、设某循环队列的容量为50,如果头指针front=45(指向队头元素的前一位置),尾指针rear=10(指向队尾元素),则该循环队列中共有【2】个元素。

 (3)设二叉树如下:

对该二叉树进行后序遍历的结果为【3】EDBGHFCA。

 4、软件是【4程序】、数据和文档的集合。

5、有一个学生选课的关系,其中学生的关系模式为:

学生(学号,姓名,班级,年龄),课程的关系模式为:

课程(课号,课程名,学时),其中两个关系模式的键分别是学号和课号,则关系模式选课可定义为:

选课(学号,【5】,成绩)

2010年3月真题答案解析:

选择题:

(1)A【解析】顺序查找的使用情况:

①线性表为无序表②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二分法查找只适用于顺序存储的有序表,并不适用于线性链表。

对长度为n的有序的链表进行查找,最坏情况下全部逆序,所以最多要比较n次。

(2)D【解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的工作量可以用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基本运算的执行次数来度量。

(3)B【解析】软件按功能可以分为:

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而开发的软件。

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管理自身资源,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并为计算机用户各种服务的软件。

支撑软件是介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性软件,包括辅助和支持开发和维护应用软件的工具软件,还包括辅助管理人员控制开发进程和项目管理的工具软件。

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故选B。

(4)A【解析】程序调试的任务是诊断和改正程序中的错误,软件测试时尽可能多的发现软件中的错误。

(5)C【解析】结构化分析是指使用数据流图(DFD)、数据字典(DD)、判定表和判定树等工具,建立一种新的、称为结构化规格说明的目标文档。

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是着眼于数据流,自顶向下,逐层分解,建立系统的处理流程,以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为主要工具。

数据流图(DFD)是描述数据处理过程的工具,是需求理解的逻辑模型的图形表示,它是直接支持系统的功能建模,从数据传递和加工的角度,来刻画数据流从输入到输出的移动变换过程,由此可得数据流图是结构化方法的需求分析工具。

(6)B【解析】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三个阶段:

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维护,其主要活动阶段包括:

可行性分析与计划制定、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软件实现(编码)、测试、维护等活动,其中软件开发阶段包括软件设计、实现与测试。

(7)A【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一般提供以下数据语言:

①数据定义语言,负责数据的模式定义与数据的物理存储构建②数据操纵语言,负责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③数据控制语言,负责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8)D【解析】文件是指存储在外部介质上的数据的集合,数据库是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结构化的相关数据集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还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

在关系数据库中,二维表中的行称为“记录”,列称为“字段”。

本题中存取一个学生信息的数据单位属于行的操作,故选D。

(9)C【解析】E-R模型是将现实世界的要求转化成实体、联系、属性等几个基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基本联接关系,并用图的方式进行直观的表示,它属于数据库设计得概念设计阶段。

(10)A【解析】选择是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从行的角度)。

由关系R和T所包含的元素可知,关系R经过选择操作就可以得到关系T

填空题:

(1)ABCDEF54321【解析】队列是“先进先出”或“后进后出”的线性表,所以队列元素退队的顺序与进队的顺序相同。

(2)15【解析】循环队列元素的个数=(循环队列的容量-头指针+尾指针)%循环队列的容量,即(50-45+10)%50=15%50=15.也可以这样理解:

本题中头指针在尾指针之后,因为是循环队列,所以应该是从46到50,再从1到10构成这个队列,共15个元素。

(3)EDBGHFCA【解析】二叉树的后序遍历规则是:

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依据此规则,对于题目给出的二叉树,后序遍历的结果是EDBGHFCA。

(4)程序【解析】计算机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其中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语句)序列。

数据是使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5)课号【解析】本题考查关系模式的相关内容。

因为两个关系模式的键分别是学号与课号。

◆2009年9月

选择题:

(1)下列数据结构中,属于非线性结构的是()

A)循环队列    B)带链队列   C)二叉树   D)带链栈

 

(2)下列数据结构中,能够按照“先进后出”原则存取数据的是:

()

A)循环队列     B)栈       C)队列   D)二叉树

(3)对于循环队列,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队头指针是固定不变的B)队头指针是一定大于队尾指针

C)队头指针一定小于队尾指针D)队头指针可以大于队尾指针,也可以小于队尾指针

(4)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

A)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计算机存储空间B)算法所处理的数据量

C)算法程序中的语句或指令条数D)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临时工作单元数

(5)软件设计中划分模块一个准则是()

A)低内聚低耦合   B)高内聚低耦合C)低内聚高耦合 D)高内聚高耦合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是()

A)可封装    B)自顶向下    C)模块化   D)逐步求精

(7)软件详细设计产生的图如下:

该图是:

()

A)N-S图    B)PAD图   C)程序流程图    D)E-R图

(8)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A)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B)在操作系统支撑下的系统软件C)一种编译系统  D)一种操作系统

(9)在E-R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

A)椭形图    B)矩形    C)菱形    D)三角形

(10)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其中关系T由关系R和S通过某种操作得到,该操作为()

A)选择   B)投影   C)交   D)并

填空题:

(1)某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以及3个度为1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共有【1】个结点5+4+3。

(2)程序流程图中的菱形框表示的是【2】条件判断

(3)软件开发过程主要分为需求分析、设计、编码与测试四个阶段,其中【3】阶段产生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4)在数据库中,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以是一对一或一对多或多对多的,那么“学生”和“可选课程”的联系为【4】多:

(5)人员基本信息一般包括:

身份证号、姓名、性别、年龄等。

其中可以作为主关键字的是【5】

2009年9月真题答案解析:

选择题:

(1)C【解析】线性结构条件:

有且只有一个头结点和尾结点;中间的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也只有一个后件。

线性表、栈、队列属于线性结构,而树、图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属于非线性结构。

(2)B【解析】栈按照“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据。

(3)D【解析】如果队头指针大于队尾指针说明队列已经循环存放数据,如果队头指针小于队尾指针说明没有进行循环存放。

(4)A【解析】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5)B【解析】模块内部各元素之间的联系要紧密(高内聚),模块间的紧密程度要低(低耦合),这样可以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6)A【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四条原则: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限制使用goto语句。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三大特征:

封装性、继承性和多态性。

(7)C【解析】程序流程图中菱形框表示的是逻辑条件,矩形表示各种处理功能,流线的箭头表示一个控制过程的流程方向。

该图为程序流程图,表示判断x=0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b=a,如果不成立,执行c=a。

(8)B【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负责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数据维护、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是数据库的核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故选B。

(9)C【解析】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集,用椭圆表示属性,用菱形框表示联系。

(10)D【解析】并集由属于这两个关系的元组组成,本题中T是由S和R表中的元素组成的,故选D。

知识回顾:

差集是属于R但不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交集是由属于R也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

填空题:

(1)14【解析】二叉树中的结点由度为0、1、2的三种结点组成,其中度为0的结点的个数比度为2的结点的个数多1个,总结点数为5+6+3=14个

(2)逻辑条件【解析】程序流程图中菱形框表示的是逻辑条件,判断条件是否成立。

(3)需求分析【解析】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全面地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这一阶段产生的主要文档是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4)多对多【解析】一个学生可选多个可选课程,而一个可选课程可被多个学生选择,故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多对多。

(5)身份证号【解析】关键字是可用来标识或存取特定行的一组列。

主关键字是一种唯一关键字,一个表可以有一个主键,用来唯一标识表中的每条记录。

作为主键的字段不允许输入重复值也不允许为空值。

◆2009年3月

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栈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B)队列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

C)循环队列是非线性结构D)有序线性表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也可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2)支持子程序调用的数据结构是(?

A)栈B)树C)队列D)二叉树

(3)某二叉树有5个度为2的结点,则该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数是()

A)10B)8C)6D)4

(4)下列排序方法中,最坏情况下比较次数最少的是(?

A)冒泡排序B)简单选择排序C)直接插入排序D)堆排序

(5)软件按功能可以分为:

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下面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编译程序B)操作系统C)教务管理系统D)汇编程序

(6)下面叙述中错误的是(?

A)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B)对被调试的程序进行“错误定位”是程序调试的必要步骤

C)程序调试通常也称为DebugD)软件测试应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7)耦合性和内聚性是对模块独立性度量的两个标准。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高耦合性降低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B)降低耦合性提高内聚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C)耦合性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度D)内聚性是指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度

(8)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核心问题是(?

?

?

?

?

?

?

?

A)数据库设计B)数据库系统设计C)数据库维护D)数据库管理员培训

(9)有两个关系R,S如下:

由关系R通过运算得到关系S,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A)选择B)投影C)插入D)连接

(10)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时,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

A)属性B)键C)关系D)域

填空题:

(1)假设用一个长度为50的数组(数组元素的下标从0到49)作为栈的存储空间,栈底指针bottom指间栈底元素,栈顶指针top指向栈顶元素,如果bottom=49,top=30(数组下标),则栈中具有20个元素。

(2)软件测试可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基本路径测试属于【2】测试。

(3)符合结构化原则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和【3】。

(4)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4】。

(5)在E-R图中,图形包括矩形框、菱形框、椭圆框。

其中表示实体联系的是【5】框。

2009年3月真题答案解析:

选择题:

(1)D【解析】栈是“先进后出”的线性表,队列是“先进先出”的线性表。

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的复杂程度,将数据结构可分为两大类型: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

循环队列也是线性结构。

有序线性表既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又可以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2)A【解析】栈是一种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

在主函数调用子函数时,要首先保存主函数当前的状态,然后转去执行子函数,把子函数的运行结果返回到主函数调用子函数时的位置,主函数再接着往下执行,这种过程符合栈的特点,所以一般采用栈式存储方式。

这道题比较难理解,建议大家记住这个知识点(答案)就可以了。

(3)C【解析】在二叉树中,度为0的叶子结点数=度为2的结点数+1,故为5+1=6.

(4)D【解析】冒泡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和直接插入排序法在最坏的情况下比较次数均为:

n(n-1)/2。

而堆排序法在最坏的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O(nlog2n)。

(5)C【解析】编译程序和汇编程序属于支撑软件,操作系统属于系统软件,教务管理系统属于应用软件。

(6)A【解析】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软件调试的目的是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

(7)B【解析】耦合性是反映模块间互相连接的紧密程序,内聚性是指一个模块内部各个元素间彼此结合的紧密程序。

提高模块的内聚性,降低模块的耦合性有利于提高模块的独立性。

(8)A【解析】在数据库应用系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设计一个能满足用户要求,性能良好的数据库,这就是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的核心。

(9)B【解析】投影是指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从列的角度)。

本题中关系S是由关系R中的部分属性组成的新的关系,故答案为B。

(10)C【解析】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时,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关系。

填空题:

(1)20【解析】栈底指针到栈顶指针就是当前栈中的所有元素的个数,即从30到49之间的数目个数,49-30+1=20.

(2)白盒【解析】软件测试按照功能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方法也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其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基本路径测试等。

黑盒测试又称为是功能测试,其主要方法有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等。

(3)顺序【解析】结构化程序设计得3种基本控制结构师:

选择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顺序结构。

(4)数据库管理系统【解析】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的支撑软件,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

(5)菱形【解析】在E-R图中,用菱形框来表示实体之间的联系,矩形框表示实体集,椭圆形框表示属性。

◆2008年9月

选择题:

1、一个栈的初始状态为空。

现将元素1、2、3、4、5、A、B、C、D、E依次入栈,然后再依次出栈,则元素出栈的顺序是()

A)12345ABCDEB)EDCBA54321C)ABCDE12345D)54321EDCBA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循环队列有队头和队尾两个指针,因此,循环队列是非线形结构

B)在循环队列中,只需要队头指针就能反映队列中元素的动态变化情况

C)在循环队列中,只需要队尾指针就能反映队列中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