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002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docx

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

第一章会计的发展与会计目标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会计目标2.受托责任观3.决策有用观4.管理活动论

5.信息系统论6.会计职能7.会计假设8.会计主体

9.持续经营10.会计分期11.货币计量12.会计对象

13.资金运动14.资金循环15.资金周转16.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7.可靠性要求18.相关性要求19.可理解性要求20.可比性要求

21.实质重于形式要求22.重要性要求23.谨慎性要求24.及时性要求

二、判断题

对下列各题的正误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1.近代会计的主要特征是专职会计人员的出现。

()

2.财务会计主要承担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提供企业相关信息的责任。

()

3.在诸多环境中,对会计各发展阶段都具有普遍影响作用的是经济环境。

()

4.2006年我国颁布39项会计准则,表明与国际准则实现了全面趋同。

()

5.经济环境会影响会计的发展,但会计对经济环境不具有影响作用。

()

6.会计目标是近代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

()

7.在会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会计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

8.会计对交易和事项的管理主要是价值形式的管理。

()

9.在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中,监督职能是其最基本职能。

()

10.会计假设也称会计基本前提。

()

11.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适用于非持续经营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

12.会计对象是指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

()

13.一般认为,会计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

14.企业筹集的资金最初都是以货币资金形态进入企业的。

()

15.对企业的资金筹集阶段可划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具体过程。

()

16.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情况相比,产品生产企业的资金运动不体现为循环与周转方式。

()

17.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开始,经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最终又回复到货币资金状态的过程称为资金周转。

()

18.资金运动的增值部分是企业实现的利润。

()

19.资产主要表明资金在运动过程中的具体存在形态。

()

20.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也称会计要素。

()

21.广义会计信息一般是指由某一会计主体对外报告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

22.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指使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包括投资者在内的各类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

2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

24.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也称横向可比。

()

25.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要求对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

()

26.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中的“实质”指的是交易或事项所具有的经济性质。

()

三、单项选择题

在下列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将选定的答案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在下列各项中,被誉为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的是()。

A.会计名词的形成B.复式簿记的诞生

C.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D.管理会计形成独立学科

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现代会计内容的是()。

A.会计目标的重大变化B.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分离

C.复式簿记的诞生D.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

3.现代企业财务报告的主要使用者是()。

A.政府部门B.投资者C.债权人D.社会公众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监督职能内容的是()。

A.交易或事项的合法性B.交易或事项的连续性

C.交易或事项的系统性D.交易或事项的全面性

5.在会计假设中,对会计活动所服务的对象作出基本设定的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6.在会计假设中,对会计所服务对象经营活动的持续性所作出基本设定的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7.在会计假设中,对会计所服务对象经营活动的持续性进行合理期间划分作出基本设定的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8.在会计假设中,对会计活动所服务的对象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处理时所采用的计量单位作出基本设定的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9.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材料以后,货币资金即转化为()。

A.储备资金B.生产资金C.成品资金D.固定资金

10.企业将储备的材料用于产品生产,储备资金即转化为()。

A.货币资金B.生产资金C.成品资金D.固定资金

11.当企业的产品生产完工以后,生产资金即转化为()。

A.货币资金B.储备资金C.成品资金D.固定资金

12.当企业销售其生产的成品并收到货款后,成品资金即转化为()。

A.货币资金B.储备资金C.成品资金D.固定资金

13.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

A.可靠性要求B.相关性要求C.可理解性要求D.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14.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

A.可靠性要求B.相关性要求C.可理解性要求D.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15.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

A.可比性要求B.实质重于形式要求C.谨慎性要求D.及时性要求

16.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

A.可比性要求B.重要性要求C.谨慎性要求D.及时性要求

17.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

A.可比性要求B.重要性要求C.谨慎性要求D.及时性要求

18.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

A.可比性要求B.重要性要求C.谨慎性要求D.及时性要求

19.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储备资金的是()。

A.库存现金B.原材料C.银行存款D.产成品

20.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资金的是()。

A.应收账款B.原材料C.银行存款D.产成品

2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固定资金的是()。

A.应收账款B.原材料C.银行存款D.固定资产

2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资金的是()。

A.应收账款B.原材料C.生产成本D.固定资产

四、多项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将选定的答案字母按顺序填入题后的括号中。

1.一般认为,会计发展经历的三个主要时期为()。

A.萌芽时期B.古代会计C.史前会计D.近代会计E.现代会计

2.现代会计的主要特征有()。

A.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B.复式簿记的问世C.会计理论的建立

D.电子计算机的应用E.管理会计形成独立学科

3.在以下各项中,属于影响会计发展的社会环境内容有()。

A.经济环境B.政治环境C.自然环境D.科技环境E.教育环境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现代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的有()。

A.政府部门B.投资者C.债权人D.社会公众E.企业管理者

5.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财务状况信息主要说明企业的()。

A.经营资金来源渠道B.经营产生的收入C.经营发生的费用

D.经营实现的利润E.经营资金存在形态

6.企业财务报告提供的经营成果信息主要说明企业的()。

A.经营资金来源渠道B.经营产生的收入C.经营发生的费用

D.经营获得的成果E.经营资金存在形态

7.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告的主要目标是()。

A.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有关的会计信息

B.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经营成果有关的会计信息

C.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

D.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E.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8.目前在我国,关于会计定义的代表性观点有()。

A.管理技术论B.管理活动论C.管理艺术论

D.信息系统论E.管理工具论

9.与其他管理活动不同,会计管理活动具有()。

A.合理性B.连续性C.系统性D.合法性E.全面性

10.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假设内容的有()。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历史成本E.货币计量

11.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理解该假设时应注意的问题有()。

A.将本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

B.将本企业与投资者之间发生的各种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

C.将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企业所有者个人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

D.将本企业与债权人之间发生的各种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

E.将本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发生的各种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

12.在会计上,明确界定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在于()。

A.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空间范围

B.将本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

C.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时间范围

D.对本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

E.为会计分期假设提供必要基础

13.在会计上,明确界定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在于()。

A.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空间范围

B.将本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

C.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时间范围

D.对本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

E.为会计分期假设提供必要基础

14.在会计上,明确界定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在于()。

A.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时间范围

B.有利于建立有条不紊的会计工作基本程序

C.将本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

D.合理处理那些可能跨越若干会计期间的交易或事项

E.对本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

15.在会计上,明确界定货币计量假设的意义在于()。

A.能够统一会计计量的基本方法

B.建立有条不紊的会计工作基本程序

C.方便进行会计汇总和对比分析

D.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时间范围

E.合理处理那些可能跨越若干会计期间的交易或事项

16.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有()。

A.资产B.负债C.所有者权益D.收入E.费用

17.企业的经营资金在其运动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来的具体形态有()。

A.货币资金形态B.储备资金形态C.固定资金形态

D.成品资金形态E.生产资金形态

18.在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企业资金运动特点的有()。

A.体现为循环与周转方式B.具有并存性和继起性

C.各种资金形态按数量并存D.各种资金形态按比例并存

E.具有补偿性和增值性

19.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包括的含义有()。

A.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

B.同一企业相同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

C.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

D.不同企业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

E.同一企业与不同企业会计信息不可对比

20.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信息质量首要要求的内容有()。

A.可靠性要求B.相关性要求C.及时性要求

D.可理解性要求E.重要性要求

21.在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信息质量次级要求的内容有()。

A.实质重于形式要求B.相关性要求C.及时性要求

D.谨慎性要求E.重要性要求

22.在下列各项中,属于货币资金内容的有()。

A.库存现金B.原材料C.银行存款D.设备E.产成品

23.在下列各项中,可能转化为企业生产资金形态的有()。

A.货币资金B.储备资金C.成品资金D.固定资金E.销售成本

24.在下列各项中,资金退出企业的内容有()。

A.企业向国家缴纳税费B.企业按约定了结债务

C.企业收到投资者的投资D.企业用购入材料生产产品

E.企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练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一、名词解释(参见教材相关部分)

二、判断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1.×。

专职会计人员的出现是古代会计而不是近代会计的特征之一。

2.×。

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提供企业相关信息属于管理会计的责任。

3.√。

在诸多社会环境中,只有经济环境对会计各发展阶段会具有普遍的影响作用。

4.√。

2006年我国颁布39项会计准则,建立了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并与国际准则实现了全面趋同。

5.×。

会计反过来对经济环境也会具有影响作用。

6.×。

在近代财务会计理论的所有概念中,会计目标是具有统驭作用的一个概念。

7.√。

在会计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会计有着不同的目标。

8.√。

对交易和事项的管理主要是价值形式的管理,这是会计的重要特征之一。

9.×。

在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中,核算职能才是其最基本职能。

10.√。

会计假设与会计基本前提的意思是相同的。

11.×。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适用于持续经营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12.√。

概括地讲,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基本内容称为会计对象。

13.√。

将会计对象高度概括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是目前会计学界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

14.×。

企业筹集的资金最初一般是以货币资金形态进入企业的,有时也可能是以实物等形态进入企业,如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设备等。

15.×。

只有对企业的资金使用阶段才划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过程。

16.×。

资金运动体现为循环与周转方式,是企业资金运动区别于非营利组织的资金运动的一个显着特点。

17.×。

这一变化过程应称为资金循环,而不是资金周转。

18.√。

资金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是企业的经营成果,即利润。

19.√。

资产是指资金在运动过程中的具体存在形态。

20.√。

会计对象的基本内容是资金运动,其具体内容是由会计要素构成的。

21.×。

由某一会计主体对外报告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一般称为狭义会计信息。

22.√。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即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23.√。

以企业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靠性保证。

24.×。

同一企业不同期间会计信息的可比应为纵向可比。

25.√。

同一企业对相同或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要求之一。

26.√。

“实质”即经济实质,与经济性质是同义语。

三、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1.B。

复式簿记的诞生标志着会计记账方法的第一次历史性变革,并一直沿用至今,因而被誉为会计发展史上第一个里程碑。

2.C。

复式簿记的诞生是近代会计产生的显着标志。

3.B。

在现代企业财务报告的所有使用者中,投资者被列于第一位。

4.A。

监督交易或事项的合法性属于会计的监督职能内容之一。

5.A。

会计主体也是会计活动所服务的对象。

6.B。

持续经营是对会计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的持续性所作出的基本设定。

7.C。

会计分期是对会计服务对象经营活动的持续性进行合理期间划分所作出的基本设定。

8.D。

货币计量是对会计活动所服务的对象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进行处理时所采用的计量单位所作出的基本设定。

9.A。

企业在储备材料上所占用的资金称为储备资金。

10.B。

企业将储备的材料用于产品生产,生产产品所占用的资金称为生产资金。

11.C。

当企业的产品生产完工以后形成产成品,产成品占用的资金称为成品资金。

12.A。

当企业销售其生产的成品并收到货款后,资金重新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13.A。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

14.B。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相关性要求。

15.B。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16.B。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性要求。

17.C。

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谨慎性要求。

18.D。

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要求。

19.B。

储备资金即企业在储备的材料上所占用的资金。

20.C。

银行存款是企业货币资金的组成内容之一。

21.D。

企业在设备、房屋上占用的资金称为固定资金。

22.C。

企业在产品生产上占用的资金称为生产资金。

四、多项选择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1.BDE。

萌芽时期、史前会计属于会计的产生时期,而不是发展时期。

2.DE。

另外三项分别属于古代会计和近代会计的特征,而不是现代会计的特征。

3.ABDE。

自然环境不属于影响会计发展的社会环境。

4.ABCD。

现代企业财务报告使用者主要是指企业外部的使用者,因而不应包括企业管理者。

5.AE。

财务状况信息主要说明企业的经营资金来源渠道(资产、负债)及经营资金存在形态(资产)。

6.BCD。

经营成果信息主要说明企业的经营产生的收入(收入)、经营发生的费用(费用)和经营获得的成果(利润)。

7.DE。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有关的会计信息是指报告的内容,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8.BD。

其他观点虽然也曾经存在过,但从现在来看,已不具有代表性。

9.BCE。

合理性、合法性是所有管理活动的共性,并非会计管理活动所独有。

10.ABCE。

历史成本属于会计的计量属性,不属于企业会计假设内容。

11.AC。

本企业与投资者、债权人和供应商之间发生的各种交易或事项是会计上应当处理的内容,不是会计主体假设的本意。

12.ABD。

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时间范围和为会计分期假设提供必要基础是确立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

13.CE。

其余三项是确立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14.BD。

其余三项分别是确立持续经营和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15.AC。

其余三项分别是确立会计分期和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

16.ABCDE。

企业会计对象内容具体就是指这五个方面。

17.ABCDE。

这五个方面是企业的经营资金在运动过程中可能表现出来的基本形态。

18.ABDE。

强调的是各种资金形态应按适当比例并存,而不是按数量并存。

19.AC。

其余三个方面都不具有可比性。

20.ABD。

其余两项属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次级要求。

21.ACDE。

相关性要求属于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首要要求。

22.AC。

其余三项分别属于储备资金、固定资产和产品资金形态。

23.ABD。

成品资金由生产资金转化而来,一般不能再转化为生产资金;销售成本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本身的成本,不会再转化为生产资金。

24.ABE。

企业收到投资者的投资属于资金投入;企业用购入材料生产产品属于资金形态之间的变化。

这两项都不会引起资金流出企业。

思考题

1.会计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会计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哪些显着标志?

2.怎样理解经济环境对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3.什么是会计目标?

怎样理解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

4.什么是会计?

怎样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定义?

5.什么是会计主体假设?

明确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是什么?

6.什么是持续经营假设?

明确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是什么?

7.什么是会计分期假设?

明确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是什么?

8.对会计对象应当怎样定义?

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9.产品生产企业的资金运动有哪些特点?

10.怎样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要求和相关性要求?

11.怎样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可比性要求?

12.怎样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实质重于形式要求?

教材习题参考答案与指导

思考题参考答案(要点)

1.答:

一般认为,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主要时期。

  古代会计的标志有:

会计专职人员的出现、会计机构的建立,以及“会计”名词的形成等;近代会计的标志是复式簿记(也称复式记账法)的创建与传播;现代会计的标志是会计目标的变化、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分离、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应用,以及随世界经济一体化而兴起的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等。

2.答:

会计产生和发展表明:

会计是适应人类对经济活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又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在古代会计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决定了会计不可能有快速的发展。

在近代会计阶段,会计在民间得到了广泛应用,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复式簿记诞生并取代单式簿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在现代会计阶段,特别是在产业资本主义推动下,企业的组织形式呈现出多元性,要求会计不仅要服务于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更要服务于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广大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会计信息使用者。

由此可见,经济环境对会计产生和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3.答:

会计目标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们通过会计所要实现的目的或达到的最终成果。

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两种。

决策有用观认为,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与其经济决策相关的信息。

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信息和企业经营业绩方面的经营成果信息。

受托责任观认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层作为资源管理的受托方,接受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委托,应承担有效管理和运用受托资源,并促使其保值增值的责任。

为此,企业的经营管理层同时应承担如实向委托方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义务。

4.答:

在会计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们对会计的认识有所不同,对会计进行定义的角度也有较大差别。

因此,会计的定义并不是唯一的,但具有以下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管理活动论观点认为:

“会计这一社会现象属于管理范畴,是人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功能总是通过会计工作者从事的多种形式的管理活动实现的。

”信息系统论观点认为:

“从本质上讲,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

”我国的一些会计学者将其表述为:

“会计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5.答:

会计主体假设要求,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为了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集中反映特定服务对象的经济活动。

  明确界定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在于:

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空间范围;只有明确会计主体,才能将本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与其他会计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以及会计主体所有者个体的交易或事项区别开来;才能对本主体所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经济性质进行正确判断和处理。

6.答: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明确界定持续经营假设的意义在于:

第一,只有明确持续经营前提,才能划定会计所要处理的各项交易或事项的时间范围。

即会计所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交易或事项必须以企业正常经营活动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主要内容。

第二,只有明确持续经营前提,才能为会计分期假设提供必要基础。

7.答: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相互连续的期间,即会计期间。

会计分期假设强调,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明确界定会计分期前提的意义在于:

第一,只有明确会计分期前提,才有利于建立有条不紊的会计工作基本程序,便于及时结算账目,并以此为依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向会计信息使用者及时提供与其经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第二,只有明确会计分期前提,才能合理处理那些可能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