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1095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教案 4升55 画图学行程.docx

数学教案4升55画图学行程

教案

教材版本:

精英版.学校:

.

教师

某某某

年级

四升五年级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时

2课时

课题

第5讲—画图学行程

教材分析

本讲内容难度相对较大,虽然学生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已经能够初步感知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能独立解答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行走路程的应用题了。

但是对于多个运动群体的行程问题中还是存在重重困难的,尤其行程问题还是一种研究在运动过程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抽象性很强,不容易掌握,对于教师在教学时力求通过动画展示和画线段图的方法,让学生能够掌握行程问题中不同类型的运动过程,方便解题方法的渗透,以便能灵活解题。

例题部分题目有一定难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理解题目,可以生生互动,讨论,然后独立列式解答。

尤其是例4和例5的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逐步分析整个过程。

拓展训练大部分是例题部分的巩固,学生可独立完成。

但在拓展练习5的教学中要帮学生分析清楚10分钟的运动关系和隐含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形成两个物体运动的空间观念,探索发现行程问题中相关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熟练掌握行程问题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

2.熟练运用行程问题当中相遇、追及的基本知识。

3.经历车桥问题和环形跑道的基本过程,感受行程问题当中相关关系。

数学思考

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能够画出简单的线段图,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问题解决

1.让学生在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画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

2.动手操作演示几种特殊行程问题的过程(如:

火车过桥、两车相遇等的过程),从而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

1.在学习行程问题的学习过程中,体会解决行程问题时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一直和决心。

2.体会行程问题的实际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单人或两人行程问题的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能独立分析、掌握多人行程问题。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

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

教学过程

提升爱国教育,进一步迁移到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要好好学习,为国争光

 

一、课前导入

师:

同学们好,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平时看电视有喜欢抗战片的吗?

语文课本上都学过有关“王二小”或者“刘胡兰”的文章吧!

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看法!

生自由发言,老师正向引导教育。

师: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抗战有关,让我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和我们勇敢的小主人公一起看看他是如何智斗日本鬼子的……

(课件播放导入)

师:

在紧锣密鼓的撤退过程中,我们的主人公朱小川和好朋友王大山也紧紧跟随在队伍当中……

二、教学新授

例1:

朱小川家和王大山家相距400米,两人同时同向从家里出发,在同一条进山的路上行走,朱小川每分钟走70米,王大山每分钟走60米,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

1.学生先读题,收集信息

师:

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生:

两家相距400米,朱小川速度是70米/分,王大山速度是60米/分。

两人同时同向行走;问我们3分钟之后两人之间的距离。

师:

信息收集的非常全面,那么对于这个题你有什么想法呢?

2.学生独立思考,汇报各自的想法。

生:

我知道朱小川每分钟比王大山多走了10米,3分钟就多走了30米,所以他们两人之间的距离就是400-30=370米。

师: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有没有补充的?

你能把你这种解题的方法用线段图表示出来吗?

生发言,发现题目中并没有说明两人家的位置关系。

3、学生尝试画线段

4、学生尝试解答

答案:

情况一:

(70-60)×3=30(米)

400-30=370(米)

情况二:

(70-60)×3=30(米)

400+30=430(米)

答:

3分钟之后,两人相距370米或者430米。

5、教师小结

在解决行程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画线段图,线段图能非常清晰的帮助我们分析题意,寻找到解题的思路,这个题在解题之前还要注意并没有告诉我们两家的位置关系,所以两个人的距离可能慢慢在缩短,也可能在慢慢增加。

思考问题一定要全面。

师:

话说在村民们正在撤退的时候,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王大叔和李大伯正在村子四周进行巡逻,观察敌情。

例2:

王大叔和李大伯两人同时同向从村口出发,王大叔每秒跑6米,李大伯每秒跑4米。

村庄外围一圈长3000米,王大叔跑多少米才能第一次追上李大伯?

1.学生读题,收集信息

师:

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有用的信息?

生:

村庄一圈长3000米,王大叔的速度是6米/秒,李大伯的速度是4米/秒。

两人同时同向巡逻;问我们王大叔跑多少米才能第一次追上李大伯。

师:

信息收集的非常全面,你觉得什么情况下王大叔才能追上李大伯?

2.学生独立思考,汇报各自的想法。

生:

王大叔要想追上李大伯,那王大叔一定比李大伯多跑了一圈。

师:

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师:

现在我们知道要想追上就需要多跑一圈,又知道了两人的速度,你能求出什么?

3.学生尝试画图解答,汇报结果

答案:

3000÷(6-4)=1500(秒)

6×1500=9000(米)

答:

王大叔跑9000米才能第一次追上李大伯。

4.师小结

在解决环形跑道的问题时,首先要搞清楚两人是同向还是相向行走,如果是同向行走,要想追上另外一个人就需要超圈;如果是相向行走,两人相遇的时候一定是合走了整圈数。

师:

话又说回来,当朱小川一家躲进山里时,朱小川的弟弟担心地说道:

“唉,进山前,看见村里年近八十的张爷爷独自一人往山里撤,家里的晚辈都去参加抗战了,张爷爷年纪大了,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朱小川听完后二话没说,丢下东西,立刻下山去接张爷爷。

例3:

张爷爷和朱小川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

张大爷每分钟走40米,朱小川每分钟跑180米,两人在距离中点1400米处相遇,则A、B两地相距多少米?

1.学生读题,收集信息

生汇报

2.师:

你能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吗?

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图,师可以找学生板演线段图

3.分析线段图

从刚才大家画好的线段图上,你能准确的标出数据信息吗?

相遇时,朱小川比张爷爷多走了多少米?

生:

两人相遇点距离中点1400米,说明朱小川比张爷爷多走了1400×2=2800米。

师:

知道了两人的路程差,又知道他们的速度,你能解决这个题目了吗?

4.学生尝试解答

答案:

1400×2=2800(米)

2800÷(180-40)=20(分钟)

20×(180+40)=4400(米)

答:

A、B两地相距4400米。

5.教师评价并小结

师:

通过前面几个题目的学习,大家掌握的都非常不错,老师提议:

咱们的故事先发展到这里,欲知后事如何,咱们下节课在分解,但是在这之前我们先来练习几道题目,巩固一下我们刚才所学习的内容。

三、拓展问题

1.早晨,小川和弟弟两人同时从家出发一起去学校,小川每分钟走90米,弟弟每分钟走60米。

小川到了学校,发现数学书丢在家里了,立即返回,在离学校180米的地方遇到了弟弟,请问:

小川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1)学生读题,收集重要信息

师:

这个题目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和前面我们学习的哪种类型题目有些相似?

生:

……

(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尝试画图解答。

(3)学生汇报答案,并讲解,教师评价

3.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1)学生读题,收集重要信息

师:

这个题目都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

两人是怎样运动的?

生:

……

(2)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尝试画图解答。

(3)学生汇报答案,并讲解,教师评价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

同学们,那我们先休息一下,下节课继续我们的朱小川智斗日本兵……

 

第二课时

复备内容及讨论记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行程问题的知识,谁来说一说,我们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生:

熟悉行程问题的公式、画线段图……

师:

说的非常好,在解决行程问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先画线段图,帮助我们分析题目中的信息,然后在结合计算的公式进行解题,好的,那么我们就接着上节课的故事继续开始吧!

二、教学新授

师:

话说朱小川下山去找张爷爷,两人相遇之后……

“孩子,你怎么又回来了?

这里太危险了,赶紧走!

”张爷爷看到朱小川后着急地说。

还没等朱小川开口,就听见村庄外围地雷的爆炸声,朱小川要背起张爷爷走,可这时鬼子的骑兵已经把朱庄团团围住,朱小川和张爷爷都被围在里面。

师:

两人被围困之后,小鬼子走上前对朱小川说:

“你们不要害怕,我们日本皇军大大的好!

只要你们能回答出我的问题,我就不杀你们!

那日本鬼子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呢?

我们来看一下:

例4:

“我军工兵队队伍总长45米,在来村庄的路上,以同样的速度分别经过一棵古树和一座大桥,经过古树用了15秒,通过大桥用了52秒,你知道这座大桥长多少米吗?

师:

朱小川想了想,便从容不迫地向前走了几步,回答了小鬼子的问题,暂时解除了两人的危机。

我们也来看看这个题目该怎么解答呢?

1.学生读题,整理有用的信息

师:

题目中告诉我们什么?

生:

日本兵的队伍总长是45米,经过古树用了15秒,通过大桥用了52秒。

要我们求大桥的长。

师:

咦!

这个题里面并没有告诉我们队伍的速度,只告诉了我们队伍的长,最后却要我们求大桥的长,我们该怎么办呢?

2.小组讨论交流,分析队伍运动的过程,尝试画简单的示意图

师:

我们先来逐一的分析一下,队伍经过一棵大树,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怎么样才算是经过了?

学生先讨论交流,汇报小组的想法:

生:

队伍经过大树的意思就是说,从队伍开头那个人到达大树的位置开始,一直到队伍最后的一个人经过大树位置,整个过程才算是队伍经过大树了,用了15秒。

师:

分析的非常的准确,给我们这个小组掌声。

知道了这个过程,那么你能用线段图的形式来表示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分析线段图中的数据。

师:

从线段图中我们知道了队伍行驶的路程,还知道队伍经过大树的时间,我们能求出什么?

生:

能知道队伍行进的速度:

45÷15=3(米/秒)

师:

分析到这里我们发现,从这一个条件中我们知道了队伍的行进速度,那还有一个条件没有用到呢,就是通过大桥要52秒,根据我们刚刚分析队伍经过大树的过程,谁来说一说,队伍经过大桥的过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怎么样才算是经过了大桥。

学生继续分组交流讨论,汇报想法

生:

……

师:

分析的也非常准确,给我们这个小组也来点掌声。

知道了这个过程,那么你能用线段图的形式来表示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线段图,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分析线段图中的数据。

师:

从线段图中我们知道了队伍行驶的路程,我们发现这个路程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

生:

行驶的路程等于队伍的长加上大桥的长。

师:

是的,在过桥的问题时,我们就不能像大树这样去解决了,大树因为粗细比较小,可以忽略它的粗细长度,但是大桥是不能忽略的。

我们知道队伍经过大桥的时间了,前面又知道了队伍行进的速度,能求出什么?

生:

能求出行驶的路程:

52×3=156(米)

师:

那你能求出大桥的长了吗?

3.学生尝试解答,然后老师再次系统讲解

答案:

45÷15=3(米/秒)

52×3-45=111(米)

答:

这座大桥长111米。

4.讲解之后,再请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讲解,吃透整个运动的过程。

5.师小结

像这种题目我们一般称之为“火车过桥”问题,在计算行驶的路程时,不要忘记路程包含队伍的长(车长)和桥长。

师:

话说鬼子看朱小川这么聪明,就起了爱才之心,想要招他做一个通讯兵,但是我们的朱小川怎么可能做汉奸呢,他果断的拒绝了,可是可恶的鬼子竟然用张爷爷的性命来要挟他,他也只能假装投降,作为权宜之计……

奸诈的鬼子为了试探朱小川,就给他分配了一个任务……

例5:

炮兵队和工兵队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炮兵队每分钟行90米,工兵队每分钟行110米。

朱小川骑马与炮兵队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工兵队后立刻返回骑向炮兵队,遇到炮兵队再立刻返回骑向工兵队。

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炮兵队和工兵队相遇为止。

这时朱小川骑马共行了多少米?

1.学生读题,理清题目中描述的运动过程

师:

题目中让我们求朱小川骑马共行了多少米,也就是让我们求路程,要求路程,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现在知道了什么?

生:

我们需要知道朱小川的速度和时间,现在我们知道朱小川的速度,只要再知道他运动的时间就行了。

师:

那么时间我们该怎么求呢?

2.小组讨论交流,看看整个过程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

然后汇报小组的想法

生:

整个过程是从两支队伍相向而行开始的,直到他们相遇的时候才停止。

生:

我们知道两支队伍行进的速度,也知道两支队伍之间的距离,就能求出两支队伍相遇的时间。

师:

这个时间和朱小川运动的时间是什么关系呢?

生:

是相等的。

3.学生尝试解答。

答案:

2000÷(110+90)=10(分钟)

10×500=5000(米)

答:

朱小川骑马共行了5000米。

4.教师评价小结。

师:

朱小川完成任务返回后,鬼子对他放松了警惕,张爷爷也被安排在伙房当一名伙夫。

经过几天的假意投降,朱小川成功获取了鬼子的攻防图,了解了鬼子的巡逻时刻表后,悄悄地来到伙房,带着攻防图和张爷爷骑马而去……

师:

好了,我们的故事就说到这里,怎么样,这两个例题你掌握了吗?

来练练手吧!

三、拓展问题

2.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

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师:

这个题目和例题5是否相似,你来自己试一试吧。

学生独立解答,找学生进行讲解,教师做出评价。

最后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核对。

4.一列火车通过540米的桥需要30秒,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40米的山洞需要22秒。

求火车的速度和车长各是多少米?

(1)生认真审题,弄清题意。

(2)师引导生思考。

师:

同一辆火车为什么通过桥和山洞的时间不一样?

生:

因为桥和山洞的长度不一样。

师:

那长度和时间不一样能知道什么?

生:

火车的速度。

因为山洞比桥短540-340=200(米),少花了30-22=8(秒),也就是说火车行驶200米需要8秒,速度就是:

200÷8=25(米/秒)

(3)根据火车过桥中,路程=车长+桥长求出火车的长度。

(4)生尝试解答。

答案:

540-340=200(米)

200÷(30-22)=25(米/秒)

25×30-540=210(米)

答:

火车的速度是每秒25米;车长210米。

学生尝试小结

火车过隧道(或者过桥),火车所行驶的路程是“车长+桥长”。

5、欢欢、乐乐、多多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0米、40米、50米,欢欢、乐乐在A地,而多多在B地,三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多多遇乐乐后10分钟和欢欢相遇。

A、B两地间的路长多少米?

(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信息。

师:

你能用一个线段图来表示一下三人的行走过程吗?

(或者老师找三名同学进行真人演示)

师:

通过这个过程你能知道什么?

(2)生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本题最关键的一段路程,就是多多、乐乐相遇之后接下来的10分钟内,欢欢、多多两人的路程和。

这段路程既是欢欢、多多的路程和,又是乐乐、欢欢的路程差。

只要明白了这一路程的双重身份,就能很快求出此题。

大家不妨画出图来,自己分析一下。

学生尝试解答。

师巡视进行指导。

答案:

(50+30)×10=800(米)

800÷(40-30)=80(分)

80×(40+50)=7200(米)

答:

A、B两地间的路长7200米。

拓展视野:

小明以每分钟50米的速度从学校步行回家,12分钟后小强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去追小明,结果在距学校1000米处追上小明,求小强骑自行车的速度。

分析:

两人运动的过程是一前一后,最后在距离学校1000米的地方相遇,说明小明和小强走的路程都是1000米。

从而能知道小明走的时间,进一步能求出自行车的时间,……

答案:

1000÷50=20(分)

20-12=8(分)

1000÷8=125(米/分)

答:

小强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25米。

课堂总结:

一个人行:

时间×速度=路程

两个人行:

速度和×时间=路程和(相遇)

速度差×时间=路程差(追及)

列车过桥:

过桥路程=车长+桥长

本讲教材答案:

例题

拓展问题:

1.900米

2.240千米

3.3小时

4.火车的速度是每秒25米;车长210米

5.A、B两地间的路长72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