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2736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4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13奥赛班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13奥赛班201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总分:

90分时间:

70分钟范围:

生物必修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2.营养专家认为菠菜中铁的含量较高,缺铁性贫血患者多食用菠菜,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你认为菠菜所影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合成的化合物名称及最终决定菠菜含铁量较高的化合物分别是(  )

A.血浆蛋白、核酸B.血红蛋白、核酸

C.血浆蛋白、载体D.血红蛋白、载体

3.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

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

苯丙氨酸(C9H11O2N) 天冬氨酸(C4H7O4N)

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

半胱氨酸(C3H7O2NS)

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B.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C.该多肽叫三肽化合物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4.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

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n-mB.n-2m

C.n+mD.n+2m

5.将硝化细菌体内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A.C、H、O、N、P等元素B.5种含氮碱基

C.4种核苷酸D.8种核苷酸

6.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

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叶

肉细胞

脊髓灰质炎病毒

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7.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

“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

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佳得乐饮料中含有葡萄糖,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佳得乐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8.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抗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种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排泄功能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测(  )

A.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核仁合成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的转录和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

10.疟原虫可以寄生在红细胞内,使人患疟疾,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疟疾,应取血样放在什么溶液中制片检查?

(  )

A.0.9%的盐水B.清水C.浓盐水D.0.1%的葡萄糖溶液

11.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钙或硼对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

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粒萌发或花粉管生长

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粒的萌发

D.硼对花粉粒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

12.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

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

mmol/L)不同。

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培养液编号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

13.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素中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Ca(NO3)2B.KClC.KH2PO4D.K2SO4

14.2008年8月底,在市场上出售的某些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及液态奶中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这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奶粉及液态奶中的含氮量而添加的。

一般来说,每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克,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

A.—CO—NH—B.游离的氨基C.游离的羧基D.R基

15.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16.右图-4为大豆科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的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鲜重的曲线以及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点分别是:

()

A.c,MB.a,OC.b,ND.d,S

17.如右图所示,若甲表示CO2和H2O,则:

A.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细胞呼吸

B.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细胞呼吸,Ⅱ是糖类和氧气

C.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细胞呼吸,Ⅱ是葡萄糖

D.Ⅰ是化能合成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细胞呼吸

18.饲养金鱼的人,每天都需用新鲜水置换鱼缸中的旧水,但如果在缸内放置一些金鱼藻

之类的水生植物,则可以延长换水的时间,其主要原因是:

()

A.金鱼藻可制造葡萄糖,供金鱼食用B.金鱼藻可吸附水中污物保持水的清洁

C.金鱼藻可吸收金鱼排放的CO2,并放出O2供金鱼利用D.金鱼以金鱼藻为食

19.制作泡菜、酸菜时,所用菜坛子必须密封,其原因是()

A.防止水分蒸发B.防止菜叶萎蔫

C.防止产生的乳酸挥发D.乳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发酵被抑制

20.有一掺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之比为3∶5,因为()

A.有1/4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B.有1/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1/2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D.有2/3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21.裸藻类植物,体内含有叶绿素并需光,但生物学家却能在黑暗环境中栽培此裸藻(培养基内加入葡萄糖)。

这说明()

A.裸藻是异养生物B.裸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裸藻既能营自养生活又能营异养生活D.叶绿素行使功能时不需光

22.如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水参与C中第二阶段的反应

B.B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

C.A中产生的O2,参与C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从叶绿体的基质移向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

23.炎热夏季中午,为了防止失水过多,植物往往采取应急措施。

此时叶肉细胞

A.三碳化合物含量上升

B.光反应产物不足以支持暗反应的需求

C.有机物积累速率明显下降

D.叶绿体基质中ADP含量增加

24.在人体和高等动物体内,在pH由5上升到10的过程中,淀粉酶的催化速度将(  )

A.先升后降B.不断上升

C.不断下降D.先降后升

25.下列关于酶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大 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⑥酶只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 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A.①④⑤⑦B.②④⑤⑦C.②③④⑥D.①②⑥⑦

26.近年来科学家的研究报告指出:

大气圈的臭氧层严重受损,造成紫外线增强的现象。

外线为高能量的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的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

据此前提,植物短暂的暴露在高紫外光下,其光合作用能力立即受抑制的原因主要是

A.光合酶受到破坏B.囊状结构薄膜受到破坏

C.暗反应受抑制D.DNA受到破坏

27.如图是验证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两套装置的培养条件一致(不考虑环境中

物理因素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装置1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移动距离可表明酵母菌有氧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量

B.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右移

C.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左移

D.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右移

28.如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虚线表示纺锤丝)。

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顺序是()

A.②①⑤④③B.①②③④⑤

C.②①④⑤③D.②①③⑤④

29.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B.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C.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

D.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

30.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小实验,你认为哪一个的结果是不可能的()

A.将叶绿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置于适宜光源的照射下5h,加碘液处理后溶液呈蓝色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变成蓝色

C.叶绿体色素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光和蓝紫光区域

D.将经饥饿处理后的绿色正常叶片置于含有充足14CO2的密闭透明的照光小室内,3小时后在叶内淀粉中可检验到14C的存在

31.用18O标记的H2O浇灌植物,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物体内及周围空气中存在18O同位素的物质及其相应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植物周围的氧气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B.植物体内的二氧化碳中——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C.植物周围的水蒸气中——植物的蒸腾作用

D.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利用外界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暗反应

32.实验室里有三种植物细胞,分别取自植物的三种营养器官。

在适宜的光照、温度条件下,

测得甲细胞只释放CO2而不释放O2,乙细胞只释放O2而不释放CO2,丙细胞既不释放

O2也不释放CO2。

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能取自于茎   B.甲不可能取自于叶

C.丙可能是死细胞   D.乙不可能取自于根

33.进入冬眠的动物代谢极为缓慢,最直接的原因是()。

A.体内酶的活性低B.气温低C.进食少D.耗能少

34.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

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

A.蓝绿色B.黄绿色C.黄色D.橙黄色

35.以下图解表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解中的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解中

(一)、

(二)两阶段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图解中(三)阶段产生的水中的氢最终都来自葡萄糖

D.1分子丙酮酸经过

(二)、(三)两阶段可产生6分子水

36.下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和d为一个细胞周期

B.染色单体出现在c段

C.DNA复制发生在c段,此时DNA数目加倍

D.染色体复制发生在d段,此时染色体数目加倍

37.下面甲图示洋葱根尖生长点连续分裂的细胞在各个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结果,乙

 

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的镜头,丙图是某同学在乙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丙图视野中处于甲图f时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并用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移动装片的方向是()

A.⑴×⑶;左上方B.⑴×⑶;右上方C.⑵×⑶;右上方D.⑵×⑶;左上方

38.在适宜的温度、水分和CO2条件下,分别测定强光和弱光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如下图所示,请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量的主要生态因素是光

B.同等光照条件下,玉米比小麦的光合作用量高

C.大多数农作物都是喜阳性植物

D.限制阴生草本植物光合作用量的因素为光照强度

39.如图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中C、H、O的变化,某个同学在分析时,做出了如下判断,你认为其中判断有错误的是(  )

A.甲为光合作用,乙为呼吸作用

B.甲中的H2O在类囊体薄膜上被消耗,乙中H2O的消耗与产生都在线粒体中

C.甲和乙过程中都有[H]的产生与消耗

D.甲过程全在叶绿体中进行,乙过程全在线粒体中进行

40.下列关于细胞分裂,说法正确的有

生物体体积大小与细胞大小和数目都有一定的关系

器官大小主要决定于细胞数量

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物质运输效果越高

细菌因为体积小,营养吸收快,繁殖快,所以细胞越小越好

根尖分生区细胞、生发层细胞、神经干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选择的材料应是分裂期最长的

细胞分裂前期发现染色体上出现姐妹染色单体,所以染色单体是在前期形成

洋葱细胞有16条染色体,所以在细胞分裂前期,染色单体数目为32条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1.下列情况分别属于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中的哪一种?

CO2消耗量_________________(填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或净光合作用量,下同)

光照下密闭容器中CO2减少量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干重增加量______________

O2消耗量_________________光照下密闭容器中O2增加量_______________

叶绿体O2释放量_________________光照下O2释放量_______________

O2产生量_______________有机物积累量__________________有机物生成量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用完全营养液并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如甲图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

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乙图所示曲线。

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上图显示,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有              。

(2)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CD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

(4)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作用速率    (填“较快”或“较慢”),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    。

(6)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

3.根据A、B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AB

(1)A细胞为期,判断依据是。

此细胞中有个DNA分子,有个染色体。

有个姐妹染色单体。

(2)B细胞为期,判断依据是。

该细胞中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该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的两个子细胞是细胞(填:

体/生殖)。

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有个DNA分子,有个染色体。

有个姐妹染色单体。

 

1.光净净10

呼净

光净

光净光

2.

(1)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8

(2)夜间温度较低影响了呼吸酶的活性 光合作用吸收了部分的CO2

(3)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4)较慢 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

(5)高

(6)增强

3.

(1)中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上12

848

(2)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平均分配到细胞两极

1:

1体440

 

13奥赛班2013年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命题人:

雷刚总分:

90分时间:

70分钟

三、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

2.营养专家认为菠菜中铁的含量较高,缺铁性贫血患者多食用菠菜,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你认为菠菜所影响的缺铁性贫血患者合成的化合物名称及最终决定菠菜含铁量较高的化合物分别是(  )

A.血浆蛋白、核酸B.血红蛋白、核酸

C.血浆蛋白、载体D.血红蛋白、载体

3.经测定,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xOyN4S2。

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

苯丙氨酸(C9H11O2N) 天冬氨酸(C4H7O4N)

丙氨酸(C3H7O2N)亮氨酸(C6H13O2N)

半胱氨酸(C3H7O2NS)

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多肽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B.该多肽中H原子数和O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C.该多肽叫三肽化合物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4.某蛋白质由m条肽链、n个氨基酸组成。

该蛋白质至少有氧原子的个数是(  )

A.n-mB.n-2m

C.n+mD.n+2m

5.将硝化细菌体内核酸彻底水解后可以得到(  )

A.C、H、O、N、P等元素B.5种含氮碱基

C.4种核苷酸D.8种核苷酸

6.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种类不同。

真核生物同时含有DNA和RNA,病毒体内含有DNA或RNA,下列各种生物中关于碱基、核苷酸种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口腔上皮细胞

洋葱叶

肉细胞

脊髓灰质炎病毒

豌豆根毛细胞

碱基

5种

5种

4种

8种

核苷酸

5种

8种

8种

8种

7.篮球运动员姚明的“佳得乐”运动饮料广告词:

“解口渴,更解体渴,佳得乐”。

其中的“解体渴”主要是指(  )

A.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

B.佳得乐饮料中含有葡萄糖,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

C.佳得乐饮料中含有大量水和少量无机盐,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D.佳得乐饮料中添加的葡萄糖和无机盐,能补充剧烈运动散失的能量和无机盐

8.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就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抗体的产生体现了细胞膜的哪一种功能

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C.排泄功能D.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9.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测(  )

A.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核仁合成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DNA的转录和翻译通常发生在核仁中

10.疟原虫可以寄生在红细胞内,使人患疟疾,要判断一个人是否患疟疾,应取血样放在什么溶液中制片检查?

(  )

A.0.9%的盐水B.清水C.浓盐水D.0.1%的葡萄糖溶液

11.科学工作者研究了钙和硼对某种植物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与结果不相符的是(  )

A.钙或硼对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都有同样的影响

B.适宜浓度的硼或钙明显有利于花粉粒萌发或花粉管生长

C.钙对花粉管生长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粒的萌发

D.硼对花粉粒萌发有明显影响,而一定范围内几乎不影响花粉管的生长

12.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甲、乙、丙3种离子,它们对植物的生长都有影响。

下表列出的5种培养液中,甲、乙、丙3种离子的浓度(单位:

mmol/L)不同。

为了研究丙离子的浓度大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实验时可以选用的两种培养液是(  )

培养液编号

甲离子

20

30

50

30

40

乙离子

55

45

60

45

55

丙离子

10

15

20

25

25

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

13.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素中使用了NH4NO3、KNO3、CaCl2·2H2O、MgSO4·7H2O、螯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Ca(NO3)2B.KClC.KH2PO4D.K2SO4

14.2008年8月底,在市场上出售的某些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及液态奶中被检测出三聚氰胺,这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提高奶粉及液态奶中的含氮量而添加的。

一般来说,每100克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克,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

A.—CO—NH—B.游离的氨基C.游离的羧基D.R基

15.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了一种RNaseP酶,是由20%的蛋白质和80%的RNA组成,如果将这种酶中的蛋白质除去,并提高Mg2+的浓度,他们发现留下来的RNA仍然具有与这种酶相同的催化活性,这一结果表明()

A.RN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B.酶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

C.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16.右图-4为大豆科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的干重和鲜重的变化曲线,其中表示鲜重的曲线以及开始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点分别是:

()

A.c,MB.a,OC.b,ND.d,S

17.如右图所示,若甲表示CO2和H2O,则:

A.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糖类和氧气,Ⅱ是细胞呼吸

B.Ⅰ是光合作用,乙是细胞呼吸,Ⅱ是糖类和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