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323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docx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

初三(初升高)尖子生化学拔高训练——化学综合实验

模块一压强类

初中化学实验几大装置

一、气体的发生装置二、气体的收集装置

固体加热型固液常温型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三、除杂装置

主要作用检验二氧化碳

Ca(OH)2溶液可除去少量的二氧化碳

应用洗气瓶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完全除尽

主要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NaOH溶液

应用洗气瓶可检验二氧化碳(测溶液质量的变化)

主要作用吸收水蒸气

浓硫酸

应用洗气瓶可检验水蒸气(测溶液质量变化)

主要作用检验水蒸气

无水硫酸铜固体可吸收少量的水蒸气

应用干燥管、u型管检验水蒸气是否完全除尽

碱石灰固体:

可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应用干燥管、u型管

四、尾气处理装置

【例1】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

已知装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试

液、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

小资料:

HCl气体极易溶于水。

 

(1)打开A中的玻璃塞和活塞,B中实验现象是。

B中的现象不能

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原因是。

C中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是。

(2)一段时间后,关闭A中的活塞和玻璃塞,打开弹簧夹K2及E中的玻璃塞和活塞,待足量

的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后,立即关闭E中的活塞,并用弹簧夹K2夹紧橡皮管。

C中

可能出现的现象是,解释C中呈现的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

(1)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色;浓盐酸中的氯化氢气体进入B也可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为红

色;CO2+Ca(OH)2=CaCO3↓+H2O

(2)白色浑浊消失,变为澄清溶液;过氧化氢分解出的氧气使稀盐酸进入到C中,难溶的碳

酸钙被稀盐酸溶解。

【例2】(2012东城一模)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实验。

A装置集气瓶中装有体积比约

为1:

1的氮气和气体a的混合气体,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紫色

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生锈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活塞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活塞K1,看到B中溶液进入A

中后溶液变为蓝色,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

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是溶液。

②若b是水,则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

间后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中

的现象是,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是。

【答案】

(1)①氢氧化钠②易溶于水、与水反应且生成碱性物质

(2)D中液体进入C中,一段时间后,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

Fe2O3+3H2SO4=Fe2(SO4)3+3H2OFe+H2SO4=FeSO4+H2↑

【例3】(2012年北京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装置探究两个实验

实验1:

研究燃烧条件

步骤1:

在C中加入少量白磷并加入热水,塞好胶塞使导管口进入热水中发现白磷不燃烧;

步骤2:

打开K1,关闭K2,将A中的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气泡冒出,白磷燃烧,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1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燃烧的一个条件。

它是.

实验2:

研究CO2与NaOH固体的反应

步骤1:

A中盛有稀硫酸、B中Na2CO3固体,C中NaOH固体

打开K1,关闭K2,将A中溶液滴入B中,气球变大,打开K2,关闭K1,一段时间后气球没有明显变瘪。

步骤2:

依据以上实验现象,改进后重新添加药品,进行实验2.

MnO2

步骤3:

打开K2,关闭K1,将A中液体滴入B中,用燃着的木条放在K2上,发现木条熄灭,问上述操作的目的。

然后进行后续实验,说明CO2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后续实验的操作与现象为。

【答案】

(1)2H2O2===2H2O+O2↑燃烧需要氧气

(2)检验装置中的空气是否排尽;打开K1,关闭K2,气球明显鼓起。

打开K2,关闭K1,一段

时间后,气球明显变瘪

【例4】(2012海淀二模)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利用右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做了一个兴趣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产物中有碳酸钠生成。

他们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玻璃管中加入石灰石和稀盐酸,在气球中收集二氧化碳

气体;

②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

并用清水冲洗玻璃管;

③向玻璃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它与气球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

④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烧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步骤①的操作中,先在玻璃管中加入石灰石,关闭K2,打开K1和K3,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然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3)在步骤④中,甲乙两组观察到了不同的现象。

甲组发现烧杯中液体变浑浊;乙组发现烧杯中产生了大量气泡。

两组产生不同现象的原因是。

(4)实验过程中,同时打开K1、K2才可以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出。

若关闭K1、K3,只打开K2,一段时间后液体不再流下。

其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关闭K1,待气球不再胀大后关闭K3

(或关闭K1,待气球胀大到一定程度后关闭K3,打开K1或K2)

(3)甲组是CaCl2与Na2CO3反应,乙组过量的盐酸与Na2CO3反应

(4)玻璃管外压强大于管内压强

模块二仪器连接类

【例5】小勇看书得知:

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作为供给人们呼吸的试剂。

知道Na2O2是一

种化学性质活泼的淡黄色颗粒状固体,在通常情况下能分别跟H2O和盐酸等发生化学反应,

有O2生成。

于是小勇想探究CO2跟Na2O2反应是否也能产生O2,小勇翻阅书籍,查到相关

资料如下:

CO2能与Na2CO3水溶液反应生成NaHCO3,CO2在NaHCO3溶液中几乎不溶解;NaH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和CO2。

并设计了实验方案:

①用石灰石和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②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通过过氧化钠(Na2O2)粉末;③验证产生的气体中是否含有O2;在实验室中准备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1)欲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应选择装置,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完成整个实验的装置接口顺序是。

(3)G洗气瓶中应盛放,作用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4)为确证是否有氧气生成,还应进行的实验是。

【答案】

(1)BDE,CaCO3+2HCl=CaCl2+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

(2)②⑥⑤⑧⑦⑨(3)NaOH浓溶液,2NaOH+CO2=Na2CO3+H2O

(4)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a导管口处,若复燃,则说明有氧气生成。

反之,则无。

【例6】正确连接如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验证mg某混合气体的成分是CO2、H2O和CO,

并粗略测出每种气体的质量(每套装置限用一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连接导管口(①-⑩)顺序:

混合气体→→尾气处理。

(2)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证明CO存

在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欲粗略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进行的操作是。

【答案】

(1)⑨⑩⑧⑦④③⑤⑥①②

(2)A中红色粉末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CO+Fe2O3高温2Fe+3CO2CO2+Ca(OH)2=CaCO3↓+H2O

(3)实验前称量装置B、C的总质量,实验后再称量B、C的总质量,计算实验前后B、

C总质量的变化值(或差值)

模块三其他

【例7】(2012西城二模)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两组兴趣实验(a、b管的体积相等,夹持

装置已略去)。

【资料】

(1)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2)2NaOH+MgCl2=Mg(OH)2↓+2NaCl

(1)如图1所示进行实验。

关闭K,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90℃的热水至图中虚线处。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管中的现象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对比a、b管中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2)如图2所示进行实验。

关闭K,分别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体积的氢气于两管中。

再将镁条和大理石分别置于a、b管口内,向烧杯内逐滴加入浓盐酸,a、b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其中a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待两管内液体恰好全部排出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浑浊。

一段时间后,打开K,此时观察到a、b管中的现象是。

【答案】

(1)白磷燃烧产生白烟,a管中液面上升4P+5O22P2O5

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Mg+2HCl=MgCl2+H2↑a管内液面上升,b管内液面下降,最终相平,达到距管口

处。

 

【例8】(2013年西城一模)兴趣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试剂均足量,假设各步反应均完全,装置可重复使用,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组合装置气密性良好。

分液漏斗

K2

K1

烧瓶

ABCD

(1)甲组同学利用A中产生的氧气验证B中的黑色粉末是炭粉。

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为完成此实验,除用装置A、B外,还需要补充的装置有(填装置序号)。

③说明黑色粉末是炭粉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A中烧瓶内的气体可能含有CO、CO2、CH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烧瓶内气体的成分,乙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甲烷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4CuO4Cu+CO2+2H2O

.将3.0g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烧瓶中,充分反应;

.按A→C→B→C→D的顺序连接装置,打开K1,从K1处通入氮气,打开K2,排尽B中空气,加热B中足量的氧化铜固体,充分反应;

.反应结束后,测得烧瓶中溶液的质量为3.1g,B中固体的质量减少了0.32g,

第二个C装置的质量增加了0.18g。

打开K2前通入氮气的目的是。

②两个装置C中试剂相同,装置C中的试剂名称是。

烧瓶中气体的成分是。

【答案】

(1)①2H2O22H2O+

O2↑②CD

③C+O2CO2Ca(OH)2+CO2=CaCO3↓+H2O

(2)①防止倒吸②浓硫酸

CO2和CH4

教师备选

【备选1】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做了三个趣味实验,装置如右图(气密性良好)。

当开启分液

漏斗的旋塞,液体滴入盛有固体的试管2中时,观察到不同的现象。

(1)若试管2中发生了化学反应,观察到试管1中有气泡产

生,且其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

(2)若试管2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观察到两支导管口同时冒气泡、

吸滤瓶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试管2中的固体可能是________。

(3)若观察到吸滤瓶内盛有的红色溶液变无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试管2中的固体分别是____________;烧杯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

请你解释溶液变色的原因:

_________。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盐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可)

(2)NaOH(烧碱、氢氧化钠固体)

(3)水、硝酸铵(或干冰、冰)酸。

试管2中的固体溶解(或与液体反应)时吸收热量,使吸滤瓶中的压强减小,烧杯中的酸倒吸入锥形瓶中,与锥形瓶中碱性物质发生反应,使红色溶液变无色。

(1.说出试管2中降温;2.说出吸滤瓶中压强减小;3.酸中和掉碱性)

【备选2】(2013年平谷一模)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与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先关闭b,打开a、c、d,集气瓶中生成CO2的反应方程式为,NaOH与CO2的反应方程式为;此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2)小丽认为若要证明NaOH与CO2发生反应,接下来的操作是关闭,打开,此时应观察到的现象为。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

2NaOH+CO2=Na2CO3+H2O

(2)c、d,b,锥形瓶内的液体被压入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练习1】(2013年北京中考)化学小组的同学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充有

的瓶中

气球鼓起

②……

无明显现象

③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气球变瘪

④向外拉注射器3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步骤①中气球鼓起的原因可能是。

(2)步骤②中的操作是,其目的是。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本实验的结论是。

【答案】

(1)NaOH溶液吸收CO2装置内压强变小,气球鼓起;

(2)向外拉注射器1,证明步骤1中装置内的CO2已被完全吸收;

(3)CO2+Ca(OH)2=CaCO3↓+H2O

(4)CO2能和NaOH反应

【练习2】(2013年石景山一模)用如右图所示装置分别进行两个实验(已知:

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1)打开止水夹,向Ⅰ中液体加入一种黑色固体、Ⅱ中液体加入一种白色固体。

Ⅰ和Ⅱ中均有气泡出现,且Ⅱ中液体内出现燃烧现象。

①写出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请说明Ⅱ中出现燃烧的原因________。

(2)打开止水夹,向Ⅰ中液体加入一小块固体。

Ⅰ和Ⅱ中均有气泡出现,且Ⅱ中液体出现浑浊现象。

关闭止水夹,发现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浑浊变澄清。

①请说明溶液由浑浊变澄清的原因________。

②若实验后Ⅱ中澄清液中的溶质由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为检验其成分,应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答案】

(1)①4P+5O2点燃2P2O5

②白色固体(白磷)是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并达到着火点

(2)①Ⅰ中盐酸进入Ⅱ中将碳酸钙完全反应

②取Ⅱ中的澄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