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练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53967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89 大小:9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微生物练习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练习题.docx

《微生物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练习题.docx(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生物练习题.docx

微生物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1.细菌大小的测量单位是

A.纳米

B.微米

C.毫米

D.厘米

7.判断消毒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是

A.细菌的芽胞是否被杀灭

B.细菌繁殖体是否被完全杀灭

C.热原质是否被完全清除

D.内、外毒素是否被彻底清除

2.细菌细胞壁的功能是

A.保护细菌不受外界低渗环境的破坏

B.增强细菌抵抗机体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C.抵抗外界不良环境对细菌的影响

D.固定细菌染色体的位置

8.异染颗粒可见于以下哪种细菌的菌体内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C.白喉棒状杆菌

D.肠炎沙门氏菌

3.L-型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A.细菌常呈分枝状排列

B.细菌对青霉素类药物极敏感

C.细菌的毒力明显减弱

D.细菌缺少细胞壁

9.细菌至少放大多少倍后才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A.100倍

B.500倍

C.1000倍

D.10000倍

4.细菌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肽聚糖

B.脂多糖

C.磷壁酸

D.几丁质

10.革兰染色过程中使用的媒染剂是

A.卢戈氏碘液

B.95%乙醇

C.稀释复红

D.结晶紫

5.细菌荚膜的功能是

A.在不同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

B.构成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保护细菌不受外界环境破坏

D.增强细菌抗吞噬细胞的能力

11.简述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12.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功能

13.简述革兰染色的基本步骤

14.试述革兰染色的意义

6.与细菌动力有关的细菌结构是

A.普通菌毛

B.性菌毛

C.鞭毛

D.中介体

15.质粒的定义是什麽,医学上常见的重要质粒有哪些,控制细菌那些遗传性状。

第一章练习题单选题答案:

1.B2.A3.D4.A5.D6.C7.A8.C9.C10.A

简答题答案:

11.简述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答:

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区别见下表: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肽聚糖含量丰富、层厚、比较坚韧

肽聚糖含量少、层薄、较疏松

细胞壁中含大量磷壁酸

细胞壁中不含磷壁酸

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桥相连接,形

成三维的立体结构

缺少五肽交联桥,四肽侧链直接相交呈二维网状结构

无外膜

肽聚糖层外存在含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组成的的外膜结构。

脂多糖构成革兰阴性菌的内毒素。

 12.细菌有哪些特殊结构,各有何功能

答: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荚膜,可帮助细菌抵抗机体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鞭毛,有鞭毛的细菌能够运动;菌毛,分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普通菌毛的作用是使

细菌吸附于易感细胞表面;性菌毛的作用是在细菌间传递遗传物质;芽胞,是细菌对外

界不良环境的一种抵御形式。

13.简述革兰染色的基本步骤

答:

革兰染色分为四步,第一步:

初染,染色剂为结晶紫;第二步:

媒染,染色剂

为卢戈氏碘液;第三步:

脱色,脱色剂为95%的乙醇;第四步:

复染,染色剂为稀释复

红。

染色后革兰阳性菌被染成紫色,革兰阴性菌被染成红色。

14.试述革兰染色的意义

答:

革兰染色的意义有:

鉴别细菌;选择抗菌药物及了解细菌致病性。

15.质粒的定义是什麽?

医学上常见的重要质粒有哪些,控制细菌那些遗传性状?

答:

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闭合的环状双股DNA组成。

控制细菌某

些特定的遗传性状,非细菌生命活动所必须。

常见的重要质粒有:

R质粒,控制细菌的

耐药性;F质粒,控制细菌能否产生性菌毛;Vi质粒:

决定细菌毒力的大小;Col质粒:

决定大肠杆菌能够产生大肠菌素。

第二章练习题

1.能在pH8.8~9.0环境中良好生长的细菌是

A.结核杆菌

B.霍乱弧菌

C.麻风杆菌

D.大肠杆菌

2.结核杆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的时间为

A.20~30分钟

B.24~48小时

C.1~2周

D.3~4周

3.细菌在生长周期中那一期对抗生素最敏感

A.迟缓期

B.对数生长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4.性状相同的若干菌种构成

A.菌科

C.菌属

C.菌型

D.菌株

5.IMViC试验中大写字母M代表以下哪种生化试验

A.甲基红试验

B.尿素分解试验

C.硫化氢试验

D.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6.细菌的生长周期包括那几期?

各期有何特点?

 

7.细菌培养基按其用途分那几类?

 

8.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主要能合成那些代谢产物?

 

9.细菌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繁殖方式与速度有

何特点?

 

10.何为细菌的菌落,有几种类型?

 

 

单选题答案:

1.B2.D3.B4.C5.A

简答题答案:

6.细菌的生长周期包括那几期?

各期有何特点?

答:

细菌的生长周期包括四期:

迟缓期,是细菌对新环境的适应,及为增殖做准

备的阶段;对数生长期:

细菌大量增殖,活菌数的对数几乎成直线样上升,此其细菌

生物学性状最典型,对抗生素较敏感;稳定期:

细菌的生长与死亡数趋于平衡,活菌

总数保持稳定,开始产生内、外毒素及形成芽胞;衰亡期:

细菌形态发生退变,无

典型的生物学性状,难以鉴别。

 

7.细菌培养基按其用途分那几类?

答:

细菌的培养基按照其用途分为五类。

即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

基、鉴别培养基和厌氧培养基。

 

8.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主要能合成那些代谢产物?

答:

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与医学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有热原质、色素、抗生

素、细菌素、维生素、毒素和侵袭性酶。

 

9.细菌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繁殖方式与速度有何特点?

答: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

充足的营养物质、适当的酸碱度、适宜的温度和必

须的气体环境。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二分裂法。

大多数细菌繁殖一代的时间是20

~30分钟,结核杆菌分裂一代需18~20小时。

 

10.何为细菌的菌落,有几种类型?

答:

菌落是由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菌落分三种:

光滑型菌落、粗糙型菌落和粘液型菌落。

 

第三章自测练习

1.正常人体哪个部位是相对无菌的

A.眼结膜

B.外耳道

C.胃

D.泌尿生殖道

5.对抗生素和药液等消毒灭菌时采用的方法是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过滤除菌法

2.正常菌群的生物学意义是

A.可将不溶性蛋白质转化为可溶性,促进人体吸收

B.可通过分泌大量溶菌酶,杀伤外来的病原微生物

C.主要通过产生多种广谱抗生素,杀伤外来病原菌

D.能特异性地杀伤侵入血液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

6.可用于粘膜消毒的化学消毒剂是

A.2.5%碘液

B.3%过氧化氢

C.3%来苏

D.5%石炭酸

3.以下哪种情况下可发生菌群失调症

A.正常菌群基因组发生重组

B.正常菌群改变寄生的部位

C.正常菌群间比例发生改变

D.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7.简述人体正常菌群的生物学意义

 

8.简述消毒、灭菌及防腐的基本概念

4.对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含血清的培养基的灭菌

方法是

A.巴氏消毒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煮沸法

D.间歇灭菌法

9.紫外线的杀菌机理是什麽?

杀菌的有效波长是多

少?

适用于那些物品的消毒?

 

10.简述化学消毒灭菌法的作用机理

单选题答案:

1.C2.A3.C4.D5.D6.B

简答题答案:

7.简述人体正常菌群的生物学意义

答:

人体正常菌群的生物学意义有:

对外来病原菌的感染起到生物屏障作

用;参与物质代谢、合成某些维生素,故对人体有营养作用;可刺激机体免疫

系统成熟,故有免疫作用;以及抗肿瘤作用。

 

8.简述消毒、灭菌及防腐的基本概念

消毒:

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但不一定包括芽胞在内的方法。

灭菌:

杀灭物体上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病原性和非病原性微生物的方法。

防腐:

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的方法。

 

9.紫外线杀菌机理是什麽?

杀菌有效波长是多少?

适用于那些物品的消毒?

答:

紫外线的杀菌机理是,使细菌同一条DNA链上两个相邻的嘧啶碱基形

成嘧啶二聚体,干扰细菌DNA的复制。

紫外线的有效杀菌波长范围是260~280

nm。

由于紫外线的穿透力差,故只适用于空气、物体表面的消毒。

 

10.简述化学消毒灭菌法的作用机理

答:

化学消毒灭菌剂杀菌的机理是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干扰细菌的酶

系统;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

第四章练习题

1.噬菌体的化学组成成分有

A.脂多糖

B.肽聚糖

C.几丁质

D.蛋白质

5.温和噬菌体的正确概念是

A.与细菌共同寄生于同一种宿主细胞内,互不干涉

B.只对真菌有杀伤作用,对人类无明显的毒害作用

C.在菌体内不自我复制,其DNA与细菌染色体整合

D.感染宿主菌后能够使细菌原有的致病性消失

2.噬菌体可侵犯以下哪种细胞

A.人类T细胞

B.白色念珠菌

C.乙肝病毒

D.禽类红细胞

6.噬菌体感染细菌后可使其发生那些遗传性状的

改变

A.使细菌分泌出原本没有的毒素

B.可导致细菌发生L-型变异

C.使菌体内的F质粒消失

D.原来不形成芽胞的细菌可形成芽胞

3.噬菌体的结构组成有何特点

A.只含有少量肽聚糖

B.细胞膜为半透膜

C.只含有一种核酸

D.可在菌体内形成异染颗粒

4.有关毒性噬菌体的正确描述是

A.噬菌体可产生杀伤细菌的毒素

B.感染细菌后使细菌分泌外毒素

C.感染细菌后使细菌产生抗生素

D.噬菌体自我复制导致细菌裂解

单选题答案:

1.D2.B3.C4.D5.C6.A

简答题答案:

7.简述噬菌体的定义

答:

噬菌体是侵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病毒。

8.温和噬菌体的定义是什麽?

其增殖周期有哪几步?

答:

温和噬菌体是指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基因组并不单独复制,而

是与宿主菌染色体发生整合,随宿主菌染色体的复制而复制。

温和噬菌体的增殖周期包括:

吸附、穿入、基因组整合、基因组随宿主

菌复制而复制。

9.毒性噬菌体的定义是什磨?

其增殖周期分哪几步?

答:

毒性噬菌体是指噬菌体侵入细菌,其基因组进行自我复制、增殖,最

终导致宿主菌死亡裂解。

毒性噬菌体的增殖周期包括:

吸附、穿入、生物合成、组装成熟释放。

第五章练习题

1.能够通过性菌毛在细菌间相互传递的质粒

称为

A.溶原性质粒

B.接合性质粒

C.相容性质粒

D.不相容质粒

5.对于细菌质粒的性状,正确的描述是

A.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B.质粒是细菌染色体上一段特定DNA序列

C.质粒不能通过噬菌体在细菌间传递

D.质粒控制细菌全部的遗传性状

2.H-O变异后细菌那些遗传性状发生改变

A.细菌失去合成细胞壁的能力

B.细菌可获得长生毒素的能力

C.细菌失去向周围运动的能力

D.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受能力

6.以下那种组合决定细菌转导现象的产生

A.细菌DNA+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B.性菌毛+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

C.细菌游离的DNA+性菌毛

D.细菌质粒DNA+温和噬菌体

3.F质粒决定细菌那种遗传性状

A.决定细菌能否形成芽胞

B.决定细菌能否形成鞭毛

C.决定细菌能否产生细菌素

D.决定细菌能否产生性菌毛

7.简述细菌变异的种类,每种类别试举一例说明?

 

8.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哪些?

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

机理有哪些?

4.以下哪种方式可使细菌发生转化

A.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菌

B.以噬菌体作为载体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传递

给受体菌

C.供体菌游离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菌体内

D.以前噬菌体的DNA和细菌染色体发生整合

9.简述转化、转导和结合的基本概念?

 

10.什磨是细菌的L-型变异?

掌握其特点有何医学

意义?

单选题答案:

1.B2.C3.D4.C5.A6.A

简答题答案:

7.简述细菌变异的种类,每种类别试举一例说明?

答:

细菌主要的变异类型有四种:

形态结构的变异,如L-型变异;菌

落的变异,如S-R变异;毒力的变异,如BCG;耐药性变异,如某些对链霉

素敏感的痢疾杆菌,变异后产生对链霉素依赖性。

 

8.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哪些?

遗传物质发生变异的机理有哪些?

答:

细菌的遗传物质可包括细菌的染色体、质粒、前噬菌体。

细菌遗

传性状变异的机理有突变、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9.简述转化、转导和结合的基本概念?

转化:

供体菌游离的DNA直接进入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的过程。

转导:

以噬菌体作为载体,供体菌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菌,使受体菌

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接合:

供体菌通过性菌毛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

遗传性状的过程。

 

10.什磨是细菌的L-型变异?

掌握其特点有何医学意义?

答:

细菌的L型变异是指细菌细胞壁丢失的变异。

发生L-型变异后由于

外界低渗环境的作用,常导致细菌形态及染色性的改变,实验室诊断时要格

外注意。

另外,L-型变异的细菌对作用与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不

再敏感。

临床上应根据药敏试验指导用药。

第六章练习题

1.能够帮助细菌在宿主体内定居的结构是

A.异染颗粒

B.芽胞

C.脂多糖

D.菌毛

5.细菌侵入血流,但不在血液中繁殖的现象称为

A.毒血症

B.菌血症

C.败血症

D.脓毒血症

2.能帮助细菌的抗吞噬细胞吞噬的酶是

A.血浆凝固酶

B.透明质酸酶

C.链激酶

D.DNA酶

6.以下哪种因素构成机体抗感染的屏障作用

A.寄生在人体的正常菌群

B.血液中的吞噬细胞

C.细胞产生的溶菌酶

D.特异性的中和抗体

3.有关细菌内毒素的生物学性状正确的描述是

A.化学组成为蛋白质

B.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C.只有革兰阴性菌产生

D.遇热后易变性凝固

7.什磨是细菌的侵袭力?

哪些因素决定细菌侵袭

力的大小?

 

8.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是什麽?

4.机体的抵抗力强,感染后不出现明显临床症状的

感染称

A.潜伏感染

B.内源性感染

C.带菌状态

D.亚临床感

9.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10.简述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单选题答案:

1.D2.A3.C4.D5.B6.A

简答题答案:

7.什磨是细菌的侵袭力?

哪些因素决定细菌侵袭力的大小?

答:

细菌的侵袭力是细菌突破宿主的防御机能在体内定居、繁殖、扩散的能力。

决定

侵袭力大小的因素有:

细菌的表面结构如普通菌毛、脂磷壁酸、荚膜和类荚膜;细菌产生

的侵袭性酶如血浆凝固酶、透明质酸酶、链激酶、DNA酶等;以及细菌的内、外毒素。

8.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是什麽?

外毒素:

由革兰阳性细菌和部分革兰阴性细菌产生,细菌生活状态下释放,化学组成

为蛋白质,抗原性强,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可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

不耐热,毒

性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引起特殊临床症状。

内毒素:

有革兰阴性菌产生,细菌死亡裂解释放。

化学成分为脂多糖,抗原性弱,不

能被甲醛脱毒成类毒素。

对热的耐受力强,毒性作用较弱,引起全身反应。

9.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以及侵入机体的部位等因素有关。

10.简述细菌感染的传播途径。

答:

细菌的传播途径有:

呼吸道、消化道、伤口、虫媒传播及接触传播。

第七章练习题

1.葡萄球菌重要的表面抗原有

A.M蛋白

B.Vi抗原

C.SPA

D.OT抗原

5.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那种疾病

A.败血症

B.淋巴管炎

C.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流行性斑疹伤寒

2.葡萄球菌的分类依据是

A.能否产生血浆凝固酶

B.在血平皿上菌落的溶血现象

C.根据菌体表面K抗原的不同

D.根据细菌能够发酵乳糖

6.初次分离培养需提供5%~10%二氧化碳气体的细

菌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产气荚膜梭菌

C.类白喉杆菌

D.脑膜炎球菌

3.致病性葡萄球菌的特点是

A.一般不发酵乳糖

B.能分解甘露醇

C.血平皿上形成双溶血环

D.细菌能产生自溶酶

7.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

哪些?

 

8.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有哪些?

4.常用来鉴别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的试

验是

A.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

B.甘露醇分解试验

C.外斐氏反应

D.胆汁溶菌试验

9.简述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原理及其用途?

 

10.简述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的生物学性状?

 

 

单选题答案:

1.C2.A3.B4.D5.B6.D

简答题答案:

7.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答: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有:

血浆凝故酶、杀白细胞素、溶血素、肠

毒素、表皮剥脱毒素及SPA。

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疾病主要有三大类:

1)化脓性感染,如毛囊炎、疖、

痈、伤口化脓、气管炎、肺炎、败血症、脓毒血症等;2)毒素性疾病,如食物

中毒、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等;3)葡萄球菌性肠炎。

 

8.简述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有哪些?

答: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物质有:

M蛋白、溶血素、致热外毒素、透明质

酸酶、链激酶、DNA酶等。

乙型溶血性两球菌引起的疾病有三类:

1)化脓性感染:

淋巴管炎、蜂窝组织

炎、脓疱病、扁桃体炎等;2)中毒性疾病:

猩红热;3)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

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9.简述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原理及其用途?

答:

链球菌感染时,尤其是在风湿热患者的血清中,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抗

体滴度比正常人显著增高。

检测此抗体的滴度可作为风湿热的辅助诊断方法。

 

10.简述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的生物学性状?

答:

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均属于奈瑟氏菌属。

二者均为革兰染色阴性呈双排

列的球菌。

无鞭毛、不形成芽胞。

有毒株有荚膜及菌毛。

营养要求较高,需用巧

克力色培养基培养,初次分离培养时需提供5%~10%的二氧化碳气体。

抵抗力较

弱。

脑膜炎球菌对磺胺药、青霉素、链霉素等敏感。

淋球菌对磺胺药、青霉素等

敏感,但易产生耐约性。

第八章练习题

1.肠道杆菌中重要的表面抗原有

A.M抗原

B.C抗原

C.SPA

D.K抗原

5.肠道杆菌中没有动力的细菌是

A.福氏志贺菌

B.肠炎沙门氏菌

C.大肠杆菌

D.鼠伤寒杆菌

2.常用于鉴别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试验是

A.IMViC试验

B.尿素分解试验

C.硫化氢试验

D.乳糖发酵试验

6.常用的肠道杆菌选择培养基是

A.罗氏培养基

B.柯氏培养基

C.SS培养基

D.沙保氏培养基

3.能迟缓发酵乳糖的痢疾杆菌是

A.痢疾志贺菌

B.福氏志贺菌

C.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7.沙门氏菌数的致病物质有哪些?

能引起哪些

疾病?

8.采集肠热症患者标本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

麽?

细菌培养阴性时应采用何种辅助诊断方法?

4.我国卫生标准规定每毫升饮水中细菌总数不得

超过

A.10个

B.50个

C.100个

D.500个

9.试分析肥达氏反应的几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10.试述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单选题答案:

1.D2.D3.D4.C5.AC6.

简答题答案:

7.沙门氏菌数的致病物质有哪些?

能引起哪些疾病?

答:

沙门氏菌的致病物质有:

菌毛,有助于细菌在体内的定居;Vi抗原,增

强细菌的抗吞噬作用;内毒素,可引起中毒性休克;肠毒素,引起腹泻。

伤寒杆菌、甲、乙、丙型副伤寒杆菌可引起肠热症;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

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可引起食物中毒及败血症。

8.采集肠热症患者标本时应注意哪些事项,为什麽?

细菌培养阴性时应采用何种

辅助诊断方法?

答:

采集肠热症患者标本时,应在发病的1~2周内取患者的血液或骨髓,2~

3周后取患者的粪便或尿液作标本。

这是由于肠热症病程中两次菌血症均发生于发

病的1~2周内,2~3周后细菌随粪便及尿液排出体外,血液中不再有细菌存在。

细菌培养阴性时,应用肥达氏反应作为肠热症的辅助诊断方法。

 

9.试分析肥达氏反应的几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答:

肥达氏反应可能出现的结果如下:

1)O抗体和H抗体滴度均升高:

说明此患者患肠热症的可能性大。

2)O抗体升

高,H抗体滴度正常:

可能是早期肠热症患者。

应于恢复期再次取血作对比试验,若

此时H抗体滴度升高,可诊断为肠热症。

3)O抗体滴度正常,H抗体升高:

可能是既

往感染或预防接种反应。

4)两种抗体滴度均不高:

肠热症的可能性极小,或患者免

疫功能极度低下。

 

10.试述肠道杆菌的共同特征?

答:

肠道杆菌均为革兰染色阴性中等大小的杆菌。

不形成芽胞,除志贺氏菌外,

都有鞭毛能运动。

大多属菌有菌毛,无荚膜。

能分解多种糖及蛋白质,形成不同的

代谢产物,常用于肠道杆菌的鉴别诊断。

抗原构造复杂,主要有菌体抗原、鞭毛抗

原、表面抗原。

抵抗力不强。

胆盐和煌绿等对大肠杆菌等肠道非致病菌有选择性抑

制作用,常用来制备肠道杆菌选择培养基。

第九章练习题

1.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荚膜

D.侵袭性酶

5.培养霍乱弧菌时常用的培养基是

A.碱性蛋白胨水

B.含有胆盐的SS培养基

C.高渗透压的培养基

D.含动物血清的培养基

2.镜下呈“鱼群”样穿梭运动的细菌可能是

A.霍乱弧菌

B.伤寒杆菌

C.变形杆菌

D.大肠杆菌

6.对可疑的霍乱病人应采集的标本是

A.痰液

B.中段尿

C.血液

D.米泔水样便

3.副溶血性弧菌的致病特点是

A.主要引起败血症

B.主要侵犯婴幼儿

C.主要引起化脓性感染

D.主要引起食物中毒

7.弧菌属细菌的主要特点是什麽?

 

 

 

4.引起食物中毒的嗜盐菌是

A.艰难杆菌

B.伤寒杆菌

C.副溶血性弧菌

D.产气荚膜梭菌

8.霍乱弧菌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磨?

 

 

 

单选题答案:

1.B2.A3.D4.C5.A6.D

简答题答案:

7.弧菌属细菌的主要特点是什麽?

答:

弧菌属细菌是一大群菌体短小、弯曲呈弧形的革兰染色阴性细菌主要特点有:

1)适合生长在碱性培养基上,具有单端、单根鞭毛,运动活泼;2)氧化酶试验阳性;

3)对人致病的主要有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

 

8.霍乱弧菌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什磨?

答:

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其产生的霍乱肠毒素。

其作用机理是毒素与小肠

粘膜上皮细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ATP不断转化

为cAMP。

细胞内cAMP浓度增高后,主动分泌钠、钾、炭酸离子及水,促进肠粘膜细胞

分泌功能,结果肠液大量分泌,导致严重腹泻和呕吐。

第十章练习题

1.破伤风梭菌的芽胞特点是使菌体成

A.网球拍状

B.鼓槌状

C.竹节状

D.羽毛状

5.产气荚膜梭菌在牛乳培养基中生长时可产生

A.汹涌发酵现象

B.菌体串珠样改变

C.卫星现象

D.油煎蛋样菌落

2.破伤风梭菌的结构特点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