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096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6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docx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读本》六年级教案

第一课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增强自信心,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树立理性面对他人评价的心态。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在审视自身中不断构建对自己的新认识,掌握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

3、知识与能力:

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学会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更好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难点】理性对待他人评价。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出示课件)

《青蛙之死》

森林举办“大”比赛,老虎走上擂台,动物们高呼“大”。

大象登台表演,动物们也欢呼“大”。

这时,角落里的一只青蛙气坏了,难道我不大吗?

青蛙“嗖”地跳上一块巨石,拼命地鼓起肚皮,并神采飞扬地高喊:

“我大吗?

”“不大!

”传来一片嘲讽之声。

青蛙不服气,继续鼓肚皮。

随着“嘭”的一声,青蛙的肚皮鼓破了。

可怜的青蛙至死也不知道它到底有多大。

出示问题,学生思考:

你觉得青蛙可怜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正确认识自已,盲目自大往往会酿成这样的悲剧。

由此可见,认识自己是多少的重要啊!

既然认识自己很重要,那么认识自己又有那些途径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共同来学习新课《认识自己》。

二、新课讲授

(一)人贵自知(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进入初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我们不仅将目光投射到更广阔而精彩的外部世界,而且越来越关注自我。

我们对自己了解吗?

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呢?

1、活动一:

发现自我(出示材料)

开学以来,你的中学生活过得怎样?

请选取二个镜头,描述你的中学生活。

(1)在每个镜头里,你展现的形象是怎样的?

请尝试用几个词语进行描述。

(2)你对自己展现出来的形象满意吗?

(3)听听同学们的意见,他们对你的看法怎样?

教师指名回答,集体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小结:

1、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己。

2、活动二:

社会生活关系的我

多媒体出示探究与分享二

思考:

(1)你如何看待小刚对自己的认识?

(2)这样的认识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2、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与社会,从而更好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既然认识自己关系到自己的发展又关系与他人的交往,那么我们通过那些途径来认识自己呢?

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一)认识自己的途径或方法

1、活动三:

照镜子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从这间教室走出去,来到一间有很多穿衣镜的大房间。

你在照镜子,仔细打量镜子中的自己,你看见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

记住镜子中的模样,我们回到教室。

(1)、画一画自己,看是否画出了自己的外貌特征?

精神风貌?

(2)、动手写一写:

你对自己的认识有多少?

(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认识)

教师总结:

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

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地位来认识自己等。

2、活动四:

晒晒你的优点,扒扒你的不足

从画像和写一写活动中展示三位同学的评价,分析通过何种途径认识自己?

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自我评价的方法:

①自我观察与分析

②对比分析

3、活动三:

出示课件,优点大轰炸

(1)、选择一位同学被“轰炸”

(2)、其他同学们轮流说出他的优点及不足之处(如性格、相貌、处事……)

(3)要求:

每人至少说一个优点,且不重复

学生互动,教师归纳小结:

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二)怎样对待他人评价

媒体展示材料:

父子俩牵着驴进城,半路上有人笑他们:

真笨,有驴子不骑!

父亲便叫儿子骑上驴,走了不久,又有人说:

真是不孝的儿子,竟然自己坐着让父亲走!

父亲赶快叫儿子下来,自己骑到驴背上,又有人说:

真是狠心的父亲,不怕把孩子累着!

父亲连忙叫儿子也骑上驴背。

谁知又有人说:

两个人骑在驴背上,不怕把那瘦驴压死?

父子俩赶快溜下驴背,把驴子四只脚绑起来,用棍子扛着。

思考问题:

(1)你觉得这父子有“趣”吗?

为什么?

(2)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他人评价呢?

学生互动交流,教师引导归纳:

2.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要做到:

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四、拓展延伸

春秋时代,越国有两位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

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

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她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

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就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

运用本课知识谈谈东施为何遭天下人嘲笑?

并谈谈如何正确认识自己?

师生互动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及途径和方法,还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他人评价等内容。

同学们,探寻这些问题,不仅非常有意思,而且很有意义,让我们共同期待青春的美好时光,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吧!

六、作业布置

1、认识自己有什么意义?

2、认识自己有哪些途径?

板书设计:

认识自己

一、人贵自知

1、促进自我发展

2、促进与他人交往

二、多把尺子量自己

1、认识自己的途径或方法:

(1)、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认识自己

(2)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3)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2、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

客观分析,理性对待,既要重视也要冷静分析,不盲从,不忽视,我们要做到:

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第二课学会与人交往

教学目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交往过程中基本的原则和技巧,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交往中加以运用。

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培养学生正确与人交往的能力。

知识:

学习了解与人交往的原则、了解与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如何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教学难点:

理解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对交往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正确与人交往。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启发式、探究式、情景模拟式、研讨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心理的发展,对交往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和热情,他们渴望突破自我,在与人交往中展现自己。

但由于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缺乏对交往礼仪和技巧的掌握和实践,在交往中难免会碰壁,如处理不好,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闭锁心理,所以帮助学生掌握交往的原则和技巧非常重要。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及本课的特点,课前我把学生男女混合分为4个大组,学生分小组收集交往的基本礼仪和技巧。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最基本的是与人交往,不与他人交往的人是不存在的。

同样,我们生活在我们的集体中,每天也都在不断地与人交往,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评选一下我们班最善于交往,受大家欢迎和喜欢的人。

请每组同学商量后推选出一位你们心目中的“交往之星”的名字。

教师随堂在课件上填加被评选同学的名字,全体师生向他们表示祝贺。

说一说:

推选他们当选“交往之星”的理由。

(教师注意总结升华学生的回答,并随机板书。

教师小结:

人际关系是人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不仅有利于智力的开发,而且有助于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炼和良好人格的塑造,可见交往是一种艺术,是我们每个人必备的一种技能,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与人交往的原则和技巧》

三、研讨内容:

(一)与人交往的原则

1、交往之星进入各组,与同组同学根据屏幕提示模拟表演:

(1)小明平时学习习惯不好,这次考试又得了班里最后一名,他主动找到你请你帮忙辅导他学习,你会怎么做?

(2)自己最喜欢的一支笔被同桌不小心碰到地上踩坏了,你会怎么做?

(3)小华考试没考好,情绪低落,无精打采,作为他的朋友,你会怎么做?

(4)你和小亮说好周末一起写作业,可天却下起了雨,你会怎么做?

2、每组表演之后,组织学生评价,教师小结并板书。

(平等、相容、互助互利、讲信用)

3、学生自读教材P1-P2,明确与人交往的原则。

[课件出示]

与人交往的原则:

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

(二)与人交谈的技巧

我们了解了与人交往的原则,为我们正确交往提供了前提,但要成为一个真正受别人欢迎的人,我们还必须要掌握一些与人交往的技巧。

1、下面,老师做一个随机的小采访:

当你和别人交谈时,最讨厌对方的哪些行为?

2、学生谈个人感受。

3、书中给我们列举了几种不正确的对话方式,我们一起来看。

(阅读教材P2“信息链接”)

4、所以,同学们要记住在与人对话时首先要学会倾听,耐心、虚心、会心、用心地听对方说,这既是体现对对方的尊重,也能促进双方的交往。

[课件出示]

(三)与人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同学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存在哪些烦恼呢?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烦恼写下来。

2、学生写出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困惑,并交给教师。

3、同学们的烦恼看起来五花八门,实际上归根结底就是我们缺乏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现在,我们就全员行动起来,帮助同学们解决这些烦恼,探讨如何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四)如何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1、我来为你支一招。

学生代表诉说心中烦恼,全体师生帮其分析解决问题。

2、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与人交往要注意的三点。

[课件出示]

努力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别人、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我。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心中的那件“烦恼事”能够自己化解了吗?

2、讨论探究:

通过搜集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交往的技巧?

3、共同分享:

加强沟通,注意方法,就可以使你的朋友越来越多。

老师送给大家十句话,如果能在你的交往活动过程中用上,那么你就会发现,你越来越受大家欢迎。

[课件出示]

真诚坦率的人最容易受到信任;正直勇敢的人会赢得尊重;谦逊宽容的人总是广受欢迎;善于聆听的人,朋友将为你敞开心扉;热情开朗的人缩短了与他人的距离;乐观幽默的人能为朋友带来快乐;细心体贴的人会收获朋友的感激;彬彬有礼的人会在新的环境中畅通无阻;坚持原则的人会令人佩服;学会拒绝远离虚伪和欺诈。

4、教师总结:

在本堂课中,我相信每一名同学都有许许多多的收获,而这正是解开我们心中烦恼的金钥匙,老师真心希望每一名同学都能够自觉运用交往的礼仪和技巧,去打开交往艺术的大门,放手去演绎更加精彩的人生!

第三课拒绝校园暴力

教学目标:

1、             知道怎样正确解决同学之间的矛盾,不激化矛盾,形成和解决学生之间纠纷的意识。

2、             形成在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是应及时告知老师、家长和警察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求助方法。

3、             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掌握与校园暴力作斗争的方法与技能。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件

活动过程:

一、         校园暴力害人害己。

1、             读少年犯写给父母的信,评论:

为什么他会成为一名少年犯?

2、             介绍校园暴力

3、             学生讲述收集的有关校园暴力的案例,并进行深入讨论。

4、             讨论交流:

在我们身边有没有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有哪些危害?

5、             小结:

校园暴力其实是一些恶习日积月累导致的,是校园生活中不和谐的音符,其危害和后果是极为严重的,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构成巨大的威胁。

二、         我该怎么办?

1、情景模拟展示:

(使学生明确如何沉着、冷静、理智的处理问题)

2、讨论:

如何避免和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使学生掌握正确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技能)

3、小结:

一个懂得保护自己和爱惜生命的孩子,是不会伤害别人的身体和心灵的。

只要我们学会倾诉,懂得交换角色,做事前能掂量掂量,校园暴力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同时,我们还得有明确的是非观念;避免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法规的事情。

三、如何面对校园暴力

  1、教师讲述应对校园暴力的具体案例,请学生讨论:

哪种方法可行?

为什么?

加入你是案例中的人物,你会怎么做?

当你遇到危及自身安全的校园暴力事件时,你会如何应对?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观点及做法,教师适当点评。

  3、小结:

当我们遭遇校园暴力时,千万不能忍气吞声、逆来顺受。

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但最还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可以采取及时告知老师、家长的措施,有必要时要寻求法律的保护。

切记:

不能以暴制暴、以牙还牙,恶意报复只会导致雪上加霜。

四、阅读拓展:

面对校园暴力时的“四忌”

面对校园暴力,笔者想提醒广大学生要做到四忌:

一忌“懵”。

一些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校园暴力的场面就会恐惧过度,一下子就懵了,大脑一片空白,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为此,在平时要加强心理素质锻炼,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要头脑清醒。

二忌“沉默”。

你怕遭报复,受到欺负后选择沉默,其实这是“助纣为虐”的做法。

你越怕,邪气就会越上升,再次受欺负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只有人人都敢于同邪恶势力做顽强斗争,正气才能压倒邪气,校园暴力才会消失。

三忌“鲁莽”。

遇到校园暴力,你最好不要进行正面搏斗,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他们敢欺负你,说明你处于弱势,力量不如他们强大,硬碰硬肯定会吃亏。

此时一定要学会灵活,处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定要把对方的体貌特征看清楚,以便协助公安机关把他们抓获。

四忌“以暴治暴”。

很多学生本来是受害人,就是因为以暴治暴,最后成了罪犯,得不偿失。

对此,你要有高度的法律意识,遭遇校园暴力时,及时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解决。

 

 

第四课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目标:

1、让家长明确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2、建议家长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家长们明白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

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

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吸取着雨露阳光。

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

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

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

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小学生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小面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

要么与父母调皮;要么与同学打架;要么变得孤僻;要么变得古怪;要么与老师对立等。

由此可见,从小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正确的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的学习,勇敢的面对失败。

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的发挥。

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

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

“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表,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不对,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及自己存在的问题。

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存习惯,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

在调查中,我发现50%以上的小学生上学、放学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接送,连自己的小书包就是父母或爷爷、奶奶背,这些接送孩子上学的人成了孩子们的书童;有的孩子穿衣、吃饭、洗漱都是父母包办……这样的孩子事事依赖于父母,他们娇气得很,独立生活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差,更谈不上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了。

一旦父母不在孩子们身边,遇到困难他们措手不及?

借此,家长就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

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他们人小做不来事,事事都包办。

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

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学会动脑、用脑,解决身边的小事、小问题,用智慧去战胜困难。

该班的某些学生学习畏难情绪严重,遇到难题家长帮她做,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好几次这样的现象。

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意识到这样下去的害处以及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措施,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教育孩子克服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

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缺。

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

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相信从小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

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地对待。

有的人是想不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十分无助的样子;有的人是发泄,性格暴躁,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烦心事,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

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和老师。

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

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

当自己受到打击以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想想造成自己受到打击的原因。

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勇敢的面对自己,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孩子:

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

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

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和现象,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

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

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交流和沟通使人进步;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

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

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

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找伙伴、信懒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

要学会自我排解,学会交流、沟通,争取别人对你的支持、帮助、理解、排扰。

切忌有事闷在心中。

本班有个孩子,年龄最小,性格十分内向。

父母经商,高龄得子,十分惯养这孩子。

父母不敢说他的不是,一旦说他不是,他就跟父母大吵大闹,或者当的一声把门关上,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我知道此事以后,专门找他谈心,开导他,经过开导,他明白;这样下去不但对自己身心健康没有好处,而且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要主动学会与别人交流、沟通,求得别人的宽恕、原谅、理解、帮助。

渐渐的孩子懂事了,学会与父母交谈了,父母一见到我就是一席感激的话。

事实证明经过挫折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会成为意志坚强的人。

人活着就是要做热爱生活的人才是强者。

只有那些“热爱丢脸,欢迎挫折,经历痛苦”的人,长大后,才能追求成功,铸造人生的辉煌。

我希望孩子们在我们老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都能成为学习生活中的真正强者。

第五课如何应对煤气中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提高这方面的警惕性。

2.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及危害,掌握预防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煤气中毒的抢救措施及应急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社会生活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1、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上提高应急、自救与保护能力

2、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教学准备】PPT课件、网络资源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预防煤烟、煤气中毒。

【教学难点】了解中毒后的临床表现,掌握自救和他救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寒冷的冬季已经来到,你最直接的感觉是?

(冷)冷了要怎么办?

(取暖)我们农村家庭冬季取暖靠什么?

(煤炉)你知道在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吗?

(防煤气中毒)

(二)、煤气中毒的危害:

通过视频观看有关煤气中毒的事件,用典型事例及数据告诉学生:

煤气中毒的危害随时潜伏在我们周围。

(三)联系实际:

近几年来,在我县许多学校和村庄都先后发生过一些煤气中毒事件,轻则造成身体伤害,重则导致生命危险。

预防煤气中毒,是我们冬季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此,“煤气中毒的预防与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出示课题)“煤气中毒的预防与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