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422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四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docx

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第四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二):

“多元一体”格局与文明高度发展

第一课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统一

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在众多割据军阀中,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最强。

2.官渡之战:

(①时间:

200年②人物:

曹操和袁绍)(袁军战败原因:

袁绍刚愎自用,失于谋略。

不肯听人建议。

曹军取胜原因:

“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曹操精于谋略,善于用人,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以诚待人,能宽容人。

)(意义:

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奠定了基础)

3.赤壁之战:

(①时间:

208年②人物:

曹操的大军和刘备、孙权联军)(曹军战败原因:

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曹操骄傲轻敌;孙刘联军采取了正确的战术;根本原因是当时南北统一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

)(意义: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4.三国鼎立

政权名称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建立时间

220年(东汉结束)

221年

222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今江苏南京)

统治区域

黄河流域

西南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生产特色

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丝织业(蜀锦)

造船业(到达夷州)

5.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三国鼎立的现象:

从统一与分裂的角度来看,三国鼎立是一种退步。

因为它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出现,会加剧地方矛盾,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从大规模分裂和局部统一角度来看,三国鼎立形成的意义:

又是历史的进步,因为它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实现了魏、蜀、吴三地的局部统一,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为以后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6.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废魏建晋,定都洛阳。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二、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1.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政权,史称东晋。

东晋立国离不开士族的支持,其中琅邪王氏贡献最大。

2.淝水之战:

①时间:

383年②交战双方:

东晋和前秦苻坚③意义:

使江南地区免遭摧残,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3.南朝: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与之后的齐、梁、陈总称为南朝。

定都都在健康。

4.江南的开发:

(1)原因:

①由于北方战乱,北民南迁,给江南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②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2)表现:

农业修建水利工程,开垦良田;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洞庭湖流域是东晋南朝的重要粮仓;南方以水稻为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小麦推广到江南;水力加工谷物的生产工具的应用。

手工业养蚕缫丝技术有了提升,丝织品产量激增;铸造技术改进(灌钢法的发明);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

南朝莲花尊)(3)影响(作用):

促进了江南地区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北方的民族融合

1.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

匈奴、鲜卑、羯、氐、羌。

2.鲜卑族的拓跋部建立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439年,统一黄河流域。

3.494年北魏孝文帝改革。

(1)目的:

为了更好地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2)内容:

①迁都洛阳;②汉化政策:

具体见书本P81。

(3)特点:

废除鲜卑族旧俗,主动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

(4)意义:

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此后,传统汉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4.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又分别演变为北齐和北周,历史上把这五个朝代称为北朝。

5世纪初至6世纪末,南朝和北朝对峙的时期统称为南北朝。

四.璀璨的科技与艺术

1.南朝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的人,比欧洲早了一千年。

测算的一年时间与现代只差50秒钟;造出“千里船”,水碓磨;编写《缀术》。

2.北朝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的优秀著作。

3.东晋的书法家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序》。

4.东晋画家顾恺之擅长人物画,“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他有三绝:

才绝、画绝、痴绝。

5.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

著名的石窟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呈现出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隋唐:

开放革新时代

一、隋的兴亡

1.隋朝的建立和发展:

(1)建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即隋文帝。

(2)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3)影响:

①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②大大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大运河的开凿:

(1)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

一个中心:

洛阳。

两个端点:

北起涿郡、南到余杭。

从北至南分为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

连接的五大水系是:

海河、黄河、淮水、长江、钱塘江。

大运河流经今天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3)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影响(评价):

积极:

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对于巩固统一和推动沿岸地区的城镇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消极:

征发了大量的民工,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3.丝绸之路与隋大运河的比较:

(1)相同点:

都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都是国力强大的体现。

(2)不同点:

①丝路是陆路传播,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②隋大运河是水路传播,促进了国内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

4、对保护大运河的建议: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大运河的保护意识;建立健全大运河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投入,治理水体污染,保护沿线文物,改善运河整体风貌。

5.隋朝的灭亡:

(1)原因:

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直接原因:

隋末农民起义。

(2)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6.秦朝和隋朝的相似之处:

①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完成全国统一;②都创立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的制度。

如秦朝的中央集权官僚制度,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③都修建了伟大的工程,秦修建了长城,隋修建了大运河。

④都是历史上短命王朝,都因暴政,历经二世而亡,都爆发了农民起义。

二、唐的盛衰

1.唐的建立:

618年,隋朝贵族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太宗李世民和“贞观之治”:

(1)出现原因:

①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正确处理君民关系。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②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③唐太宗善于用人,虚心纳谏。

”房谋杜断”、魏征。

④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⑤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沿袭和完善隋朝的科举制度。

(2)表现:

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安定,国力增强。

3.唐朝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

(1)分工及职能:

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负责政令执行。

(2)作用:

提高了行政效率,各有分工,互相合作,互相牵制,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权。

4.唐朝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

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之处: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为读书人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5.对武则天的评价(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在位期间,人口明显增多,社会生产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

6.开元盛世:

时间:

唐玄宗统治前期。

(1)出现原因:

①经过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发展;②唐玄宗重视地方吏治,亲考县令政绩;③唐玄宗励精图治、选贤任能、虚心求谏;④坚决抑制奢靡,提倡节俭;⑤荒地的开辟和耕作技术的改进。

(2)总体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3)具体表现:

①农业:

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开始广泛使用曲辕犁和筒车;②手工业发达:

丝织业技术高超;唐朝丝织品轻盈精薄;唐朝陶瓷业达到很高的水平,邢窑的白瓷、越窑的青瓷、闻名于世的唐三彩。

③商业繁荣:

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

长安城规划有如棋盘,十分整齐,坊(居民区)和市(商业区)界限严格。

扬州不但是全国货品的集散地,还是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7.唐朝的衰亡:

(1)唐玄宗统治后期,爆发安禄山和史思明为首的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开始由盛转衰。

(2)唐的灭亡:

907年,唐朝灭亡。

8.五代是指907-959年间中原地区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山西还有十个国家,称为十国。

这一时期合称为五代十国。

三、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

1.唐朝的民族关系比较融洽:

(1)民族政策:

采取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影响:

各族人民拥戴唐太宗为“天可汗”。

(2)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①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派人到长安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作用:

促进了唐蕃的友好往来,密切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

②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影响:

此后一百多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③唐朝疆域:

东到大海、西达安西、葱岭等广大地区、北抵蒙古高原、南及南海,国家空前繁盛。

注意:

唐太宗与汉武帝民族政策的区别:

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唐太宗以收服民心为主。

2.唐朝的对外关系:

⑴对外政策:

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

当时唐朝是亚洲最强大的国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⑵玄奘西游:

玄奘是唐太宗时的高僧。

前往天竺(古代印度)求取佛法。

写成《大唐西域记》,记述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

⑶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期,受日本僧人邀请,前后六次东渡日本,留居日本十年。

除传播佛教外,还将盛唐的医药、建筑、雕塑、绘画术和知识介绍到那里,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话。

(大化改新后,日本派遣唐使来唐朝学习。

3.比较玄奘与鉴真的异同:

⑴共同点:

都是唐朝著名的僧人;都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出生入死,历经艰辛;都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⑵不同点:

看第2点。

4.唐朝民族团结和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

(客观上)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发达,海陆交通便利。

(主观上)唐朝统治者具有开放、自信的心态;杰出人物的贡献。

四、唐代的科技文化与时代风尚

1.雕版印刷术:

⑴发明时间:

是在印章和拓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在7世纪)

⑵代表成就:

唐朝印制成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⑶作用:

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2、火药的发明:

火药是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现的副产品。

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构成。

唐朝末年,开始应用于军事。

3、唐诗的繁荣:

⑴原因: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科举考试重视诗赋。

⑵地位:

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⑶代表人物:

“诗仙”-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作品特点: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语言轻快。

“诗圣”-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而衰的时代,其诗称“诗史”。

作品特点: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锤炼、凝重;现实主义。

4、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⑴原因:

唐朝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的频繁。

⑵具体表现:

①少数民族的食品如胡饼,成为普遍流行的名食。

②唐人爱穿少数民族的服饰。

③唐代流行打马球的游戏,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④大量来自中亚、西亚的移民进入中原地区,他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

⑶特点:

中西互通,多民族交融,整个社会博大开放,容纳百川,充满创新活力。

第三课宋元: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宋元时期,农牧文化逐渐融合,繁荣的城市商业,多彩的文学艺术,极盛的传统科技,频繁的中外交流,都是这个时代的重要标志。

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1.北宋的建立和统一:

⑴北宋的建立——“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国号宋,历史上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⑵统一:

979年,宋太宗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注意:

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

那时,东北还有辽(契丹族)、西北有西夏(党项族)、西南有吐番和大理等,呈现的是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1)措施:

措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力。

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

解除节度使的权力、增设机构以分割制衡官员权力

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削弱地方力量。

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开支庞大,形成“积贫”。

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转运使)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造成地方财政困难

崇文抑武,选拔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

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礼仪

君臣礼仪的变化

加强了皇权。

(2)作用:

积极方面:

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防止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再现,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不利方面:

积贫积弱。

⑴兵将分离,使将帅无权。

指挥失灵,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⑵致使权力分散、机构重叠、官僚机构庞大,形成“冗官、冗兵、冗费”状况,导致北宋形成“积贫”、“积弱”局面因而使北宋中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社会危机。

⑶地方财政出现困难。

3、王安石变法:

(1)背景:

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

同时,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

(2)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

(3)时间:

1069年。

(4)人物:

王安石(宋神宗任用)(5)措施: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

(6)影响:

新法推行后,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

(7)失败原因:

变法过程中出现了损害百姓的情况;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4、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

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得到较快发展。

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两宋时期:

多个民族政权并立,农牧文化交融

1、政权并立:

政权

建立民族

建立时间

灭亡时间

兴起地点

契丹族

916年建立,947年改辽

1125年

今内蒙古、辽宁一带

西夏

党项族

1038年

1227年

西北地区

北宋

汉族

960年

1127年

女真族

1115年

1234年

东北地区

南宋

汉族

1127年

1276年

蒙古族

1271年

1368年

蒙古高原

2.辽与北宋的关系:

①1004年秋,辽军进攻北宋,寇准坚决主张抵抗,宋真宗亲征,在澶州打退辽军。

②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3.对“澶渊之盟”评价:

①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

②但是,澶渊之盟的订立有其积极的一面:

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此后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双方展开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从长远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

4.南宋与金的和战:

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

1125,金灭辽。

1127年,金兵掳走宋徽宗、钦宗两父子,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

1127年赵构称帝,后迁都临安,史称南宋。

岳飞抗金:

组织“岳家军“抵抗金军,郾城大捷:

1140年,大败金军兀术主力。

宋金议和:

1141年宋金议和。

南宋对金称臣、割地、缴纳钱币。

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5.两宋时期农牧文化交融:

(1)交融途径:

战与和。

北宋与辽的澶州之战,澶渊之盟。

南宋与金的岳飞抗金,宋金议和。

(2)交融表现:

少数民族汉化:

辽统治者向汉族学习:

(1)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呈现“耕垦千余里”的兴旺现象。

(2)仿效中原王朝建立政治制度;在中央设立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

(3)仿效中原王朝设立科举,选拔人才;重视儒学,建立孔庙。

(4)模仿汉字笔画,创造契丹文字;(5)制定成文法。

西夏统治者向汉族学习:

(1)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2)翻译、印刷中原典籍和佛经;(3)用汉字铸造钱币。

(4)重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典。

金的汉化改革:

(1)背景:

金占据淮河以北地区,为加强对中原农耕地区的管理,金统治者将女真人大规模的南迁到中原地区,积极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定名中都。

(2)措施:

政治上:

仿照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社会生活:

鼓励女真和汉族通婚,并在语言、饮食、服饰等方面“皆习汉风”。

汉族胡化:

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

乳酪传入中原,契丹服饰传入中原,仿效者甚多。

幽燕地区的汉族与契丹人通婚,为儿孙起契丹名字。

女真文化对汉族的影响:

女真服饰羊裘狼帽对汴京服饰文化的影响;女真乐器葫芦笛、番鼓深受中原汉人的欢迎;女真的火炕影响了北方汉人的生活,至今仍有保留;女真的饮食习俗即鱼头朝向尊贵的客人,这种礼仪在当今仍然有影响。

6.少数民族“必行汉法”,才“可以长久”:

少数民族还是属于落后的奴隶制经济,汉族的是先进的封建经济,采用先进生产方式,建立了完善的政治制度,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

故少数民族学习“汉法”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其统治才能长久。

四、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

1、蒙古国兴起:

1206年,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被追尊为元太祖,建立了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

2、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⑴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

1271年,他定国号为元,他就是元世祖。

定都燕京。

⑵元朝统一全国:

1276年破临安南宋亡。

1279年,统一完成。

⑶元朝的疆域:

——东到大海,西至新疆,南及南海,北到西伯利亚。

疆域空前广阔。

3、忽必烈改革:

政治上:

为了巩固元朝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

中央设立宣政院,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

设澎湖巡检司,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西藏、台湾、澎湖、云南等边疆地区首次归属元朝中央政府管辖)。

影响:

(1)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基础。

(2)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特别是台湾、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一个行政区。

(3)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之下,便于民族之间的友好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经济上:

重视发展农业,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推广棉花种植。

交通上:

空前发展。

开凿两段新运河;开辟了海运航线;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4、元朝的开放与交流表现:

(1)许多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元朝传播到世界各地。

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2)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期来华,《马可·波罗行纪》引起了更多欧洲人对中华文明的兴趣。

(3)海外贸易空前繁荣。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陶瓷成为这话文明的象征。

泉州港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海港。

5、元朝出现空前开放和交流局面的原因:

①元朝国家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建立行省制度,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交通发达和畅通。

②统治者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容许和鼓励各国商人来华经商。

③古代科学技术发展达到高峰。

④对各种宗教采取兼容并蓄政策。

6、中外交流的启示:

(对内)保持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交通畅通;(对外)和平交往,加大对外开放,加强联系,善于学习,不断改革创新。

7、元朝民族的融合:

⑴原因:

①元朝的统一为各民族的联系与交往提供有利条件;②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⑵表现:

①汉民外迁开发边疆;②边疆各族内迁,同汉族杂居。

③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族等,同汉族融合,均称“汉人”。

④新的民族——回族开始形成。

五、经济重心的南移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南移奠定了基础。

→唐朝后期,开始逐渐南移。

→南宋时期,最终完成南移。

2、经济重心南移的范围:

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3.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政治方面:

①由于中原一带战乱频繁,南方地区处于一个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②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

经济方面:

①北方人民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和大量的劳动力。

②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劳动,开发了江南。

自然方面: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南方气候较北方好。

4.宋代南方经济发展表现:

⑴农业:

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苏湖地区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

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棉花:

北宋——两广、福建;南宋后期——长江流域

⑵手工业:

①纺织业:

蜀地丝织业“号为冠天下“朝廷专用【江浙】。

棉纺织业【海南岛,东南沿海(松江)地区】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

②制瓷业发达:

南宋,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宋代五大官窑:

钧瓷【河南禹州】汝瓷【河南宝丰】官瓷【河南开封】哥瓷【浙江龙泉】定瓷【河北曲阳】瓷都【江西景德镇】

③造船业发达;位居当时世界首位。

广州、泉州从事海外贸易。

⑶商业更加繁荣:

①.城市格局的变化:

宋代,商业区与居民区界限消除了。

②.纸币、商标、广告等新事物的出现(四川成都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枚商标)。

广告、交子、商标的出现说明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宋代已经初步具备现代社会繁荣市场经济的特征。

重要商业城市:

大都会——东京(开封)临安(杭州)中等城市——苏州、泉州

六、社会生活与文化

1、社会阶层的变化:

①宋代的统治阶层:

主要包括皇室、官僚和地主。

②、自耕农、佃农的身份有所提高,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较松弛,生产积极性提高。

③、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以往工商业者子孙不得为官,宋代规定商人及其子弟可以入学读书,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2、社会生活:

①日常生活的巨变:

城市居民的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逢年过节吃饺子、燃放烟花爆竹;使用桌、椅、凳等高起高坐。

②今天的传统节日: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元宵节(元宵节起源于汉代,隋朝开始盛行,宋代开始燃放烟火)等。

③瓦子:

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叫做“瓦子”。

演出场所叫“勾栏”。

最吸引观众的节目时杂剧。

瓦子出现的原因:

商业繁荣,城镇规模扩大,居民区、商业区之间的界限消除。

当时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居民人口增加及市民阶层不断扩大。

夜市、早市已开始普遍出现。

3、宋元文化:

⑴宋代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统治者“崇文抑武”的策略②经济的繁荣③科举制度的完善④印刷术的改进。

⑵宋代文人特点:

多才多艺、情趣风雅,注重哲学思考和内心修养。

⑶宋词:

抒发情感的新式诗歌,长短不一,适于歌咏吟唱。

⑷代表人物: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辛弃疾。

⑸元曲(元杂剧和散曲的总称)

代表作:

散曲: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元杂剧:

关汉卿《窦娥冤》

⑹宋元文化的特点:

①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和世俗气息。

②农牧文化交融。

七、影响深远的宋元科技

宋元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顶峰。

——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1、火药:

⑴宋元时期:

广泛应用于战争如突火枪、火箭、火炮、震天雷等。

⑵13至14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