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64449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仁爱英语

七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单位:

南盛中学

分析人员:

南盛中学全体英语教师

主编:

曾志就(Nicholas)

编者:

黄金梅高天带蒋维

陈卓霞黄志明

 

分析内容

仁爱英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真正意义上的七年级零起点新课标教材

适用对象:

七年级基础为零的学生或七年级英语基础不理想的学生

结构组成:

1、整本上册分为四单元,即四主题

Unit1GettingtoKnowYou

Unit2DifferentLooks

Unit3GoodFriends

Unit4HavingFun

2、每个单元由三个符合主题,具有情节性的话题衔接而成;每一话题有四个小节(section),按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编排。

单元——话题——功能——任务。

每个主题的每节都基本是由1a,1b,2a,2b,3a,3b,4a,4b,5各项功能组成。

《仁爱》遵从SectionD是巩固一个话题的原则,设置安排合理。

4a,4b分别是本话题的语法点和有用的交际用语。

以康康四个小主人公相识、相知、成长、学习,生活的故事情节为主线贯穿教材始终,生活气息浓厚。

3、话题就是情景,解决了学句子与记单词的矛盾。

单词要学,但不是死学。

许多人在背单词小册子,这些同学已经误入歧途。

单词是语言的基础。

但是,离开句子,离开语言环境,单词就是无水之鱼。

所以,要想捕到新鲜的鱼,就要下水。

要想学到鲜活的单词,就要到语言环境中去学。

《仁爱》就解决这矛盾,以情景性话题构成课本的主体。

离开语言环境,学的单词是死单词。

试想,英语中有上百万个单词,而每个单词又有许多种词义。

如何记得住?

记住了,又怎样?

根本不会用!

记单词,一定要连带着语言环境。

如《仁爱》“此情此景”才能把握单词的确切意义。

朗读喜欢的句子和文章。

要反复朗读!

如果能背下来,最好背下来。

在朗读的过程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单词。

搞清楚每个单词的读音,揣摩每个单词在“此情此景”中的意义。

这是记忆单词的正解!

Unit1GettingtoKnowYou

Page

页码

Topic

主题

Functional

Items

功能项目

Structures

构成

Target

Language

目标语言

Vocabulary

词汇

 

1——8

1

 

Nicetomeetyou!

Greeting

Introducing

Presenttensetobe

Goodmorning!

Hello!

AreyouJane?

Yes,Iam.

Nicetomeetyou.

MissWang,thisisMichael。

Howareyou?

I’mfine,thankyou.

Alphabet

A—Z

Personalname

 

9---

16

2

Whereareyoufrom?

Talkingaboutsomeone’sname,wherepeoplearefromandtheirphonenumber

Questions

Andanswerswitham/is/are

Possessive

Pronouns

my/your/his/her

What’syourname?

MynameisSally.

Whereareyoufrom?

I’mfromCanada.

What’shis/her

telephonenumber?

His/Hertelephonenumber

is……

Countrynames

Personalnames

Number0--10

17—

-25

3

Whatclassareyouin?

Talkingaboutsomeone’sage,classandgrade

Identifying

things

Demonstratives

this/that/these/those

Howquestions

Whatquestions

Acticlesa/an

Plurals

Howoldareyou?

Whatclassareyouin?

I’minClassFour,GradeSeven.

What’sthis/thatinEnglish?

It’saneraser/amap.

Howdoyouspellit?

Whatarethese/those

 

Numberals

11--20

Topic1Nicetomeetyou!

话题一:

很高兴认识你

一、剖析话题与字母学习的矛盾

1、第一页主要内容的呈现及联系

⑴1a看图识文,感知话题。

Goodmorning!

Goodmorning!

WelcometoChina!

Thankyou!

打招呼与问候的句子,情景是康康在机场欢迎外国友人

⑵1 b是承接1a圈出所能听到人物的名字

⑶2a与2b是对字母的学习,是学习七个字母。

为何是学习七个字母那么少?

编者遵从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过渡的原则。

所以在SectionB第二节(第三页)能学习到Aa--Gg,在SectionC第三节(第五,六页)能学习到Oo—Zz.

2、话题与字母学习的矛盾

学生打开书就要学习到话题及交际用语,LookListenandSay.我们的学生几乎是零起点的学生,有些字母也不会写;有些学生会把26个英文字母能全写出来,也能写到少许的单词,但都写得不正规,何况是说英语呢?

是看图识文,看图识话题,图画设计得很好,学生虽然一看就能基本知道话题大意,但是不一定知道文章的大意、几个字母所构成单词的意思,几个单词所构成句子的意思。

没错,1a的交际用语很简单,只要教师创设好情景和读几遍,学生就能很快地模仿上。

模仿终归模仿,学得会用得上才是学生自己。

1a就要求学生Look(看)Listen(听)andSay(说),第一步是要求学生看,一是看懂图画,二是看懂英文。

学生连字母也看不懂,就算跟老师咿咿呀呀地说上几句,那是用到几句。

英语除了会说外,还必须会写,听,并根据记忆遗忘曲线规律,用到几句并不是真正学会几句。

 

二、学习字母的重要性

1、写的映射

在我的教学经验看来,为什么会有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

很大程度是在写的这方面。

学生初学英语,模仿老师说着来,他们觉得学到另外的语言会很好玩,自自然然跟着老师说,兴趣是从“说”得来。

有部分学生兴趣就从“写”的走了。

那些学生很认真写的字母,写的单词,得出来的效果不太理想。

他们看着自己所写的英文不好看,与其他同学相差太远,在老师眼里是马虎。

他们在个人心理素质与舆论压力的矛盾下,就渐渐对英语失去了兴趣。

所以,写得规范,写得好对零起点学习英语的学生来说,是重中之重。

写好了字母,才能写好单词。

单词写好了,才能很好认单词;认好单词,才能对读好单词起到辅导作用。

而且那些在考试作文题中的“一塌糊涂”也不会出现,能做到工整。

2、打好基础

我们很多的学生都是农村的学生,英语是零起点,我们必须从字母抓起,打好基础。

学生看到字母能很快便能写出,但我们必须告诉他们“在初始阶段,不能写得很快,要慢慢写好、练好,以后便能写得又快又漂亮”。

所以,我们在教导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耐心,教好他们的笔画规范,教会他们字母的45度的倾斜度。

三、矛盾及延伸的解决

1、教材编排矛盾

教师到底是遵从教材先从1a话题开始教学生,教完1a,练完1b,再去学习字母(字母是分开每节去学的),这就会出现上述所说的,学生只会模仿着说,模仿着用,很难形成自主学习。

也就出现学生是跟着老师学,在现代教育来说,教师只是引导者,我们更多的是倡议、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就现在的教材,教师如果先打好学生基础,练好字母,那么我们除了备好课,并要引导好学生,作好解释——学英语首先要学书写与发音技巧;否则学生学着第一页,学着学着跳到第三页、第五页,他们会产生不理解的情绪。

那么,这样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更不利。

2、矛盾的解决——创设预备单元

⑴预备单元的构成

预备单元位置:

称之谓预备单元,当然设置在第一单元前

预备单元包括两大内容:

字母的练习发音技巧

课时:

字母的练习需3个课时发音技巧需3个课时

预备单元可利用资源:

1本教材P120字母表,设置在第一页(第0.2课时)

2P1的2a,2b,4可设置为第二页(第0.3--1课时)

3P3的2a,2b,2c,5可设置为第三页(第2课时)

4P5,P6的2a,2b,3,4(ABC英文歌)可设置为第四页(第3课时)

5P122的国际音标发音表,可设置为第五页(第4——4.2课时)

6P118的发音技巧中的1音素和2音节,可设置为第六页(第4.3—5课时)

7第七页设置适当和相关的有趣练习(第6课时)

8P121的英语语音音素,发音和拼法,可设置为第八页

⑵预备单元的结构

之所以设置预备单元,目的是引导学生,让学生一目了然,学习英语并为以后英语打下良好基石的是:

英语文字和英语读法

Ⅰ字母的结构

①②③④就是让学生好规范的英文字母书写。

根据①,让学生区分手写体和印刷体,让学生明白书上的是印刷体,我们要写的是手写体,并根据字母表的读音读好字母。

教①需0.2课时,9分钟。

在教①字母,教师分析两种写法后,可带领学生整体读一遍字母,学生必须看好老师的口型。

游戏时间:

教师课前要准备好26个字母卡,上面的字母是手写体,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手写体的印象。

教师先让全体学生站起来,谁能以最快速度反映读出教师快速拿出其中的字母卡,谁就能坐下。

人人都有争胜的心理,所以学生都会好积极。

经过一轮游戏后,学生都能掌握字母的读法。

最后,教师以组别的形式进行测试,能达到巩固的效果。

教②③④,是巩固字母读法和字母的习写。

教师要准备两块小黑板,上都分别有两行四线谱。

教师先在一块黑板写好要教的字母

根据课文要求,对字母进行听、说、写。

写前,先让学生看好2a部分,每个字母多少笔画,从哪里起笔从哪里收笔。

再给学生五分钟,自主地去模仿书上的写法。

老师必须去辅导,并从其中找两个学生出黑板和老师在四线谱同步写。

这时,教师让其他学生判断哪个学生写得规范。

无论学生写得怎么样,教师对要对他们进行鼓励,鼓励他们大胆的写。

教师在四线谱上一笔一划地教学生。

2

1

1

初一的学生,刚进入中学阶段,对新生

事物有兴趣,能很

2

快学到,但不全能达到

老师的“高”要求。

教师要用无比的耐性去

3

指学生,从而也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

的指导——在耳边轻轻细说、手把手地教,

这就是一种“爱”,使学生在心灵上得到关爱,也能促进学生强劲的学习动力。

Ⅱ发音的结构

⑤⑥⑦⑧是使学生明白发音是学英语、用英语、记英语的基本,使学生掌握发音的基础。

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开窍,学英语,学发音、学音表如同中文里的汉字拼音那么简单。

从我们的教学经验和实验中得出,如果不开窍,不学好音标和发音,就会出现学生只会用拼音加汉字的“注音”方法来学习,自然读音不准。

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听力、单词的学习和记忆、课文的阅读和朗读……

教发音是否要把全部的音标及技巧都教呢?

不是的,我们主张让学生掌握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等。

我们的教学也遵从《仁爱》的潜移默化,只是在此原则上,同时也“前移默化”。

从我们大胆教学实验得出,学生掌握了简单的拼读规律,往后能自主地学习P123WordList单词表和认知课本上的句子,并且他们自己学起来并不觉得很难。

培养学生兴趣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对开展课堂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一来,课堂能还于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翁、表演者,教师是引导者、导演。

英语是外来语言,初一学生们刚接触,他们特别感兴趣,他们认为能学好、说好是一件自豪的事情。

我们作为老师的,要把握良机,渲染英语课堂气氛,把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升华。

我们要磨合初一学生和英语的特性,他们无所顾忌、敢想敢说、好动、求新求异的愿望强烈,英语是要说的、要表达的。

因此,我们必须因势利导,不要为了盲目追求课堂纪律打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上课时,教师尽可能多地用抑扬顿挫、语调丰富、风趣幽默、充满诱因或悬念的语言,并配以丰富的表情和手势来组织课堂教学,能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教学环境。

在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可以使学生们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自然就敢用英语大胆发言,积极思维,不断产生学习英语和施展能力的兴趣。

⑤的学习,音标学习的重要性深深地烙在学生的心里。

教师可作讲解、可作示范性表演——说正确音标的单词,夸张表达错误音标的单词。

很显然,错误音标的单词必会因起学生们的疯狂大笑,他们不想被别人取笑,自然会学起那个正确音标的单词。

(需时9分钟)

⑥是学习发音技巧里因素、音节。

英语中共有48个音素,其中元音20个,辅音28个。

音节由因素组成,元音是构成音节的主体。

所以,我们先学习的是a、e、i、o、u五个元音字母所带的元音,从简单的单词中学习,同时亦需作单词中的辅音讲解。

这就是我们的前移默化。

我们能利用到教材的SectionD中的发音模式。

Aa

Ea

Ii

Oo

Uu

/ei/

/i:

/

/ai/

/ju:

/

face

name

these

she

bike

hi

those

go

cute

student

/e/

/i/

/u/

bag

cat

let

egg

it

this

dog

box

bus

put

要教会他们音标技巧,一定要做到夸张、到位,要让他们明白到要领,如;,双唇扁平,舌尖微升,舌尖抵住下龈,牙床全开,软腭升起,唇自然开放。

我们在教音标的时候最容易能和学生互动,音标的学习是模仿中和比较中掌握的。

,嘴要裂开到九十度,气流从口腔呼出,那老师就和学生比一比,看谁把嘴张得最大,必能引来笑声,这不是耻笑,而是欢笑。

因为老师也这样做,人人也这样做,那么同学们能放下怀抱,也不会怕害羞,在欢笑的课堂下学习发音。

教会一个音标的发音,学生也必须会写这个音标。

他们能发到

的发音,而不会写,在往后的英语循环学习中,说、表达和写不能统一,要领不扎实,他们还会把这个发音用汉字拼音“we”来代替。

教师就要细化去教导音标如何去书写。

从表格中,学生很容易能知道的发音是由划线元音字母“a”发出。

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这个音标写在相对应的字母下面。

如:

bag,大家都知道先把中间a的发音先发出来。

然后,老师把整个单词说出来,让学生们竟相猜猜字母”b”和”g”的发音。

他们在几次的猜测中能,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可以总结出出/b/双唇紧闭,使气流突破双唇而外泻,振动声带;/g/用舌根抵住后腭,再突起张开,使空气外冲而成音,振动声带。

我们就可以一起法音,先发,再发/b/,然后发/b/,之后发/g/,最后完整的发音/bg/。

这就学会一个单词,也学会了拼读技巧。

我们只需通过表里的单词,把其它的元音和相辅的辅音规律性和趣味性的学习,就能学会音节主体里的主要发音。

7

设置相对应的练习。

划出单词中发音的字母

根据提示的发音,选出与发音相对应的单词。

⑧学完元音中的主要发音,再了解其它的元音与辅音。

这些元音和辅音,我们只是了解。

老师只作示范性练习,同学们跟着老师动口说、眼要动、手要划相应发音的字母。

发音一下子是学不完的,太多的语音教学冲击,学生们会觉得累,继而会厌烦的。

更细化的语音教学,要在以后的课文教学、话题中,特别是SectionD中实现。

这就是我们要实现的“潜移默化”原则,也是《仁爱》的原则。

预备单元的设置就是让学生明白英语是什么,使他们开窍,打好他们的基础,启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任务性课堂奠下基石。

四、话题的分析

因为在预备单元,学生们已经有英文书写、英语发音的基础,所以我们学习课文、学习话题前,老师要指导学生做好预习——P123单词的预习、105-112课文注释的预习,这对学生和老师双方上课都有利。

话题一:

很高兴认识你

SectionA康康在机场欢迎外国友人

1a我们根据简单的交流用语创设情景,可创设在学校欢迎某某同学、可创设在广场欢迎某某明星等。

由goodmorning的时间问题——我们说早上好的时候,时差原因,美国要说晚上好,所以就可以延伸出goodafternoon下午好,goodevening晚上好,goodnight晚安。

由China应延伸出地方名,先别说外国的,就说本国本地——Beijing北京,Guangzhou广州,Yunfu云浮,Nansheng南盛等;地方名首字母应大写,中国的地方名可用拼音替代。

“WelcometoChina.欢迎来到中国。

”可简单换成“WelcometoYunfu.欢迎来到云浮”。

有了上述的文化交流及延伸,这样问候的招呼用语能用在创设的情景上,并且名字、时间、地方能进行简单的替换,这样我们就是举一反三。

3a

打招呼:

Hello!

Nicetomeetyou!

文化交流:

中国很多地方,打招呼——“吃了吗?

”“去哪里呀?

”等等,但这些用在外国就不礼貌了。

调子教学:

那么老师要和学生玩起来,用不同的调语说这话,可玩地方调,如:

四川调、河南调、广东调等,但单词基本的音准是不变的。

学生就觉得英语原来是可以“玩”者来学的。

be动词am/is/are“是”的意思,是学英语句子的基本。

要让学生运用好、记好,有绕口令和中英比较法。

绕口令:

be动词有三am/is/are

我am你are他is(我I你you他/她he/she)

都“是”在人称事物后

问句“是”在前,“人事”后(人事——人称事物)

有问有答,“是”用Yes,“不是”用No

两两以上复数则用are

中英比较:

I’mKangkang.AreyouKangkang?

我是康康。

是你康康

这里的中英对比不是翻译,只是按英语字面写出中文意思进行对比。

教师应给学生5分钟自由交流活动时间,不要局限在同位、同组之间,可让学生自由走动和同班每个同学交流,把用语用活。

建议:

设置相关练习,区分中英差别。

SectionB

1a话题图文,康康与米高去上学遇见王老师,互相打招呼。

米高与王老师是不认识的,康康进行介绍。

当中就巩固到上节所学到答招呼用语,这也是《仁爱》的原则——一点点循环巩固、一点点积累。

新用到的知识“ThisisMichael.这是米高.”介绍用语。

学生只要演绎到就能用到,但他们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演绎这个情景。

这时,老师可一人扮演三个角色,教师的顿时转换不同的角色会引来孩子们的笑声和注意,当说到介绍用语,一定要用到指向性手势,那么学生才会明白。

有了老师释怀演绎,学生们就会三人成组大胆地去尝试。

当然,有些学生还不能释怀,老师要去关注他们,去到他们成为角色的一人,不时给点提示作指导。

3a玛丽亚和妈妈逛街,碰到李老师,玛丽亚进行介绍。

这里的新用语:

Howdoyoudo?

你好。

(要与学生说明,不是由问号就表示问句,这是“你好”的意思,首次见面的问候语)。

也是《仁爱》承接以前知识的编排。

另外做得好的是:

3b与4是情景创设、巩固性练习。

SectionC

1a送货上门的小曾与住户陈先生的对话。

李老师与王老师碰面的对话。

由于SectionA已经延伸了goodafternoon,所以更应注意“Howareyou?

I’mfine,thankyou.”“Seeyoulater”。

课文已经给我们设置了这么好的情景,我们要运用好,让学生同位对话及同组对话。

既然是那么简单的句子,经过两轮练习后,我们就尝试脱离书本来说。

哪对同学能对话出来,就有奖品————本课单词每个抄两个(平时,每个单词抄四个的)。

同学们看到有“轻松”的机会,当然使劲练习并勇敢出来表演。

Goodpoint;4是ABC英语歌

SectionD

“2”听录音,把对话按正确的次序排序,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听力。

我们分六步走。

一,先让学生1分钟,把四幅图画看好,并适当理解相应的英文。

二,让他们合上书,听一遍录音。

三,一边听录音,一边把所听到的写下来。

四,让四个同学出来写答案。

五,答案的差异性,同学们的争论,再听一遍录音。

六,大家给出答案,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

4a4b对本话题的总结。

,让学生找出句子出自哪里,这是一个复习。

5任务,一定要做,学生自制名字的卡片。

Topic2Whereareyoufrom?

话题2:

你来自哪里?

SectionA

首先,把上个SectionD任务完成,让学生随意去交换卡片(规定不能同位之间交换),然后让学生点手上另一位同学的名字一起到讲台表演。

1a莎莉与简是踏入七年级的同班的新同学,对话内容是了解对方的名字和来自哪里。

这部分涉及一些语法点:

be一般疑问句,关于问名字what的特殊疑问句,关于问来自哪里where的特殊疑问句。

所以,我们会用到句子轰袭法,但必须是在会说课文的句子下。

引导:

利用之前的卡片,教师因势利导。

教师随意去问几个同学,用英语问完,必须用中文再问一次,中英结合起引导作用。

T:

AreyouAndyLau?

你是刘德华吗?

(学生会哄堂大笑)

S:

No,I’mnot.不,我不是。

(教师要引导学生“是”就说“Yes,Iam.”,“不是”就说“No,I'mnot.”)

T:

What’syourname?

你的名字是什么?

(学生是答不上来的)就继续Mynameis我的名字是

S:

XiaoGang

T&S:

MynameisXiaoGang.老师和这位同学合着一起说出完整的句子。

如此的引导下去:

Whereareyoufrom?

I’mfromYunfu.(教师要准备几张图片作辅助,如:

广州、香港、澳门、云浮、北京)

经过几番引导后,同学们都能把这一般疑问句、问名字的句子和问哪里的句子交流起来。

就是这样,老师与学生、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简单谈话,我们就把1a部分内容掌握起来。

那么,我们就通过以组间形式进行1b的对话练习,再进行自编对话。

2a部分,承接1a部分,以第三人称问“他/她是谁”“他/她来自哪里”。

虽然有了第一部份的基础,但他们对第三人称是不解的。

教师最好与某个同学进行指向性对话(指向他/她,那么同学们就知道什么是第三人称。

2b让同学们三人成组自由对话。

能交流,但笔头练习一定不能少。

“3”部分读与连线搭配,有关一般疑问句、问名字、问哪里的句子。

此题设置较好,也能照顾到初一学生的“热”度。

但实验来说,就连线时不够。

出现的现象:

平时会连,考试出得最多是填空,他们不会填;因为书本开始的时候没有给他们填的意识,所以他们就没有这个意识去练、去练。

建议:

连线后应出填空,有关am/is/are与人称的搭配、What、Where,虽然有些答案能从连线照搬,但连线是感官巩固,填空是理性巩固,所以填空所起的作用是深层次的,也遵从由浅入深的原则。

“4”是听力训练,也是对说的巩固,听录音,人物名与正确的国家进行搭配。

“5”独自完成,要同学们注意的是:

每个句子第一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