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70490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29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docx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

 

考点过关训练四(化学实验基础)

1.如下仪器可以不用垫石棉网而直接加热的一组是

A.试管、烧杯B.烧杯、烧瓶C.坩埚蒸发皿D.量筒容量瓶

2.如下各组仪器不能用于加热液体的是:

A.试管、烧杯B.烧杯、烧瓶C.坩埚蒸发皿D.量筒容量瓶

3.如下各组仪器可用于加热干燥的固体的是:

A.试管坩埚B.烧杯烧瓶C.蒸发皿容量瓶D.量筒试管

4.如下各组仪器有容量刻度的是:

A.试管量筒B.量筒容量瓶C.烧杯烧瓶D.坩埚蒸发皿

5.如下仪器上标有温度的是:

A.试管B.容量瓶C.烧杯D.烧瓶

6.检查装置气密性是化学实验中的重要操作之一。

下列仪器或装置在使用前不必检查气密性的是。

A、容量瓶B、洗气瓶C、分液漏斗D、长颈漏斗

7.准确量取75mL的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A.100mL量筒B.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C.50mL量筒D.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8.下列关于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引流B.研磨固体C.搅拌D.转移固体

9.某同学错将样品和砝码在天平盘上的位置颠倒,平衡时称得固体样品质量为4.5克,(1克以下使用游码),

则样品实际质量为:

A.3.5gB.4.0gC.5.0gD.5.5g

10.用托盘天平称取10.1gNaOH试样,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NaOH放在天平左边托盘中的纸片上

B.将NaOH放入烧杯中(烧杯事先已称重),并放在天平右边托盘上

C.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1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

D.用镊子取出标定为10g的砝码放在天平右边的托盘上,并将游码向右移到0.1g位置上

11.如下实验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为了节约火柴用一盏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B.将实验室用不完的药品拿回家做家庭小实验

C.稀硫酸溅入眼睛中,要用烧碱溶液来大量冲洗并边洗边眨眼睛

D.如果实验说明上未说明药品用量,一般取最少量

12.下列实验中数据的使用规范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某酸性溶液的PH为3.5B.用100mL量筒量取2.50mL浓盐酸

C.用500mL容量瓶量取250mL盐酸D.用500mL容量瓶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

13.在宇宙飞船的太空实验室(失重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

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

C.将氯化钠晶体溶于水中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14.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锌粒不会污染天平的托盘可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B.称药品前要在托盘两边放同大小同质量的纸片

C.氢氧化钠要放在洁净的纸片上称量D.称量时砝码放左边,药品放右边

15.如下关于仪器的边接和洗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玻璃管与橡皮塞相连时要先将玻璃管的插入端用水先湿润

B.将橡胶塞塞入试管做实验时,塞入部分为整个橡皮塞的1/3

C.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洗去附在试管内壁上的油脂

D.做过碘的升华实验的仪器用酒精来洗涤

16.清除银镜反应后,试管内渍存的银,应选用的洗涤剂是

A.硝酸和水B.盐酸和水C.肥皂和水D.氢氧化钠溶液和水

17.玻璃仪器清洗干净的标准是

A.透明B.内壁上有水珠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D.内壁上附着的水均匀地形成水膜

18.如下试纸的选择和使用方法不正确的是

A.一般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存在

B.PH试纸使用前一般要先湿润,否则测不准确

C.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遇氯水、溴水、稀硝酸等强氧化性溶液会变蓝色

D.PH试纸要与标准比色卡配套使用。

强碱使PH试纸变蓝,强酸则变深红色。

19.如下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A.白磷保存在煤油中B.浓硝酸保存在带橡胶塞的棕色瓶中

C.氢氧化钠溶液盛装在带橡胶塞的广口瓶中D.过氧化钠要隔绝空气保存

20.下列实验中用错试剂的是

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镍铬丝

C.用碱石灰吸收氨气中的水蒸气D.用稀硝酸洗盛装石灰水的容器内的白色不溶固体

2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电线短路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加油站、面粉厂贴有“禁止烟火”的标志

C.焊割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D.做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22.某实验室由于管理不善,酒精漏到某种化学品上,酿成火灾。

该化学药品可能是

A.KMnO4B.NaClC.(NH4)2SO4D.CH3COOH

23.如下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不小心将酒精灯在桌面上打翻,立即用大量的水冲灭燃火,避免发生火灾

B.不小心烧伤或烫伤皮肤,立即用酒精灯中的酒精消毒

C.金属钠失火时,要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不小心浓硫酸溅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的小苏打溶液涂抹

24.如下能通过客运飞机的安全检查的物品是:

A.烟花炮竹B.啤酒C.700的高度酒D.氯酸钾固体

25.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ABCD

26.如下操作不安全的是

A.点燃可燃气体要先取少量检验其纯度

B.浓硫酸稀释要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无毒的固体药品可以用手拿取

D.无毒的实验用品也不能用嘴品尝

27.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或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闻有毒气体时,将集气瓶放在胸前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让少量气体飘入鼻子

B.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将滴管平放或倒置,以免试液污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28.按下述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而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应制备H2B.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制NH3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D.大理石与浓硫酸制备CO2

29.对于如下装置的用途,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反应制氨气可用b装置

B.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制氯气选用a装置

C.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可选用c装置也可选用d装置

D.制乙酸乙酯不能用e装置

30.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下面装置制取少量O2、CO2、NH3等三种气体,下列所选择的化学试剂均正确、合理的是

制氧气

制二氧化碳

制氨气

A

氯酸钾晶体、

二氧化锰

碳酸氢钠固体、

氢氧化钠溶液

氯化铵固体、

氢氧化钙固体

B

二氧化锰、双氧水

稀盐酸、石灰石

生石灰、浓氨水

C

过氧化钠、水

浓硫酸、大理石

氯化铵晶体、熟石灰

D

高锰酸钾晶体

盐酸、生石灰

烧碱、浓氨水

 

31.若用如图来收集气体,则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用来收集氯气,则从a端进气

B.若用来收集氨气,则从b端进气

C.若用来收集氮气,则先要装满水,再从b端进气

D.若用来收集NO,则先要装满水,再从a端进气

32.右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装置,则利用该装置可以制取和收集的气体是

A.用浓硫酸和铜制二氧化硫

B.用稀硝酸和铜制一氧化氮

C.用浓硝酸和铜制二氧化氮

D.用浓氨水制氨气

33.用如右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不能干燥的气体是

①H2②CO③CO2④Cl2⑤NH3⑥SO2⑦H2S

A.①②⑤⑥⑦B.⑤⑥⑦

C.⑤⑦D.③④⑤⑥⑦

34.用如右的干燥管能干燥的气体是

①H2②CO③CO2④Cl2⑤NH3⑥SO2⑦H2S

A.①②⑤B.①⑤⑥⑦

C.①⑤⑦D.③④⑤⑥⑦

35.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收集H2、NH3、CO2、Cl2、HCl、NO2等气体

B.装置②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或氯化氢,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

D.装置①也能用于收集NO、CO。

36.如下气体不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的是

A.COB.O3C.氯气D.NO2

37.如下对于气体的检验的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一定是NH3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该气体一定是HCl

C.某气体遇NH3产生白烟,则该气体一定是HCl

D.某气体能使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则该气体一定是SO2

38.如下实验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某溶液加入紫色石蕊变红,则该溶液的溶质肯定是酸

B.某溶液加入无色酚酞变红,则该溶液的溶质肯定是碱

C.某溶液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肯定有Cl—

D.某溶液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肯定有SO42—

39.如下实验现象和结论有错误的是

A.某溶液加盐酸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肯定有CO32—或HCO3—

B.某溶液加盐酸产生气体能使品红褪色的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肯定有SO32—或HSO3—

C.某溶液加氢氧化钠加热能产生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则该溶液中肯定有NH4+

D.某溶液加少量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慢慢溶解,该溶液中可能有AlO2—

40.如下实验现象和结论有错误的是

A.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变血红色,则该溶液中含Fe3+

B.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硝酸溶液变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含Fe2+

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观察到了黄色火焰,说明溶液中含Na+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只观察到黄色火焰而不见紫色火焰,说明溶液中无K+

41.如下可燃气体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冷而干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有水珠产生,说明该可燃气体是氢气

B.用内壁上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有白色浑浊生成,说明该可燃气体是CO

C.用冷而干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有水珠产生,再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有白色浑浊生成,说明该气体是CH4

D.用冷而干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有水珠产生,再用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没有白色浑浊生成,说明该气体是H2

42.如下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①CH4②C2H4③苯④乙醇⑤乙酸⑥氯乙烯⑦聚氯乙烯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②④⑥D.②④⑤⑥⑦

43.如下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淀粉的水解产物B.甲醛溶液C.乙酸乙酯D.麦芽糖

44.如下只有蒸馏水不可以鉴别的一组是:

A.苯和乙醇B.四氯化碳和苯C.碳酸钙和碳酸钠D.氧化铜和二氧化锰

45.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溶液)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

C.酒精、醋酸、碳酸钠(石蕊试液)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

46.选择如下四个操作中选序号填空到

(1)

(2)(3)(4)小题后的括号中正确的顺序是

 

ABCD

(1)从溴水中提取溴()

(2)用天然水制蒸馏水()

(3)把粗盐中的泥沙除去()(4)从盐水中提取盐粒()

A.CDBAB.ACDBC.CBDAD.DBCA

47.分离下列混合物时,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的操作是

A.分离氯化钠和硫酸钠B.分离氧化铜和木炭粉

C.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D.分离氧化钙和碳酸钙

4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H2SO4

HCl

AgNO3溶液、过滤

B

KNO3

K2SO4

Ba(NO3)2溶液、过滤

C

Cu

CuO

盐酸、过滤

D

CaCO3

CaO

H2O、过滤

49.提纯含少量Ba(NO3)2杂质的KNO3溶液,可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

B.加入过量K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

C.加入过量Na2SO4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

D.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HNO3

50.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想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某工厂排出的废气既有CO2又有SO2。

采用了如下装置,所

用药品有

I、氢氧化钠溶液II、品红溶液废气→

III、酸性高锰酸钾溶液IV、澄清石灰水

你认为按仪器

(1)—

(2)—(3)—(4)

的顺序,各仪器所装的药品为:

A.II—IV—III—IB.IV—II—III—I

(1)

(2)(3)(4)

C.II—III—II—IVD.III—II—IV—I

51.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NH4+:

气体法B、I-:

沉淀法C、Fe3+:

显色法D、Ca2+:

气体法

52.如下除杂(括号中的是杂质)方法正确的是

A.SiO2(CaO):

加水再过滤B.Cl2(HCl):

通过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C.CO2(CO):

加入氧气点燃D.Al3+溶液(Fe3+):

加过量氨水再过滤

53.下列各组混合物能用分液漏斗直接分离的是:

A.重油与汽油B.乙酸乙酯与水C.溴与水D.乙酸与乙醇

54.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B、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55.不用其他任何试剂就可以鉴别①NaOH ②MgSO4③CuSO4④NaCl四种溶液,则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56.如下有关粗盐(已知粗盐中含有泥砂、硫酸钠、碳酸钠)的提纯的各步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氯化钠

样品

澄清溶液

溶合液

溶合液

[]

溶液

[]

[]

NaCl晶体

纯净溶液

A.步骤①包含溶解、过滤两个操作

B.步骤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步骤③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

C.步骤④是过滤操作,步骤⑤是加入足量的浓盐酸

D.步骤⑥是蒸馏操作

57.下列实验可行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中含有的CO2B、用BaCl2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2SO4

C、用KSCN溶液检验溶液中含有的Fe2+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CaCl2和NaCl固体混合物

58.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需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集气瓶、水槽、药匙、胶头滴管B.托盘天平、大试管、玻棒、胶头滴管

C.烧杯、容量瓶、玻棒、量筒、胶头滴管D.烧瓶、量筒、胶头滴管、玻棒、烧杯

59.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下面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称量时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面的纸上

B.将称好的NaOH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入少量水溶解

C.在烧杯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D.将烧杯中已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未经干燥但已洗净的容量瓶中

60.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61.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检验淀粉是否已经水解

在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再加热,冷却后再滴加新制的氢氧化铜,再加热到沸腾,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62.确立实验目的、计设实验方案、在实验中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化学实验的最基本方法。

某学生要设计一个实验验证Na2CO3溶液中的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则如下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变蓝,再滴加盐酸把碳酸根除去结果变红

B.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酚酞变红色,再滴加稀硫酸把碳酸根除去后又变无色

C.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酚酞变红色,再滴加中性的氯化钡溶液使碳酸根沉淀,红色消失

D.往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酚酞变红色,通入过量的CO2后,红色消失

63.下列家庭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食醋鉴别食盐和纯碱B.用玻璃杯、纱质口罩、筷子和自来水做粗盐的提纯

C.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D.用6B铅笔做导电性实验

64.水、食盐、食醋、熟石灰等均为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难以完成的实验是

A.鉴定二氧化碳气体B.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证明鸡蛋壳有碳酸盐D.鉴别白糖和纯碱

65.某校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下列家庭小实验不合理的是

A.用食醋检验味精中是否含有纯碱

B.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KIO3)

C.用食用碱(Na2CO3)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D.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检食品包装袋是聚氯乙烯还是聚乙烯

66.下述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67.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对应的实验(部分仪器巳省略),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Cl2B、吸收HClC、石油的分馏D、吸收NH3

68.如右图所示,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有一悬浮的小球,当向烧杯中

加入(或通入)下列物质后,小球沉到水底的是

A.HClB.NH3C.浓H2SO4D.浓HNO3

69.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

B、为测定熔融氢氧化钠的导电性,可在瓷坩埚中熔化氢氧化钠固体后进行测量

C、制备Fe(OH)3胶体,通常是将Fe(OH)3固体溶于热水中

D、某溶液中加入盐酸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70.下列反应中,产物的颜色按红、橙、黄、蓝的顺序排列的是:

①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②向NaBr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③向含有FeCl2的盐溶液中通一定时间的氧气,再加入KSCN溶液④把无水硫酸铜加入到医用酒精中

A.②③①④B.③②①④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71.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大量实验数据,下列为某同学对数据的利用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①用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来确定是否可以用结晶、重结晶的方法分离两种固体混和物

②用某些化合物的溶解度确定某些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③用同物质的量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多少推断金属的活泼性

④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分别推断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⑤用烃的相对分子质量推断其沸点的高低

⑥用原子半径(或离子半径)半径推断某些原子(或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

A.①②B.③④C.⑤D.⑥

72.某工厂排出的废水经检验pH<7,并含有较多的Cu2+,他们对人体、牲畜和农作物都有害,从回收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切合实际的合理方案是加入

A.NaCl和HClB.Na2SO4和MgCl2C.CaO和铁粉D.石灰

73.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检验钾盐的确良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少量草木灰溶于水②过滤除去不溶物质③将滤液蒸发结晶④进行焰色反应检验K+。

以上步骤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A.①③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74.在野外考察的地质探矿工作人员的药物箱里总有一瓶盐酸,你认为该盐酸的主要用途是

A.检验所采矿石是否是硫酸盐B.检验所采的矿石是否是碳酸盐

C.检验所采的矿石是否是硝酸盐D.检验所采的矿石是否是磷酸盐

75.向一定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澄清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最后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Ca(OH)2②饱和Na2CO3③CaCl2④Ca(ClO)2⑤酸性Ba(NO3)2⑥Na2SiO3⑦AlCl3

A.①②③⑦B.①③④⑦C.②⑥D.①②③④⑤⑥

76.下列各组均为两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仅有试管和胶头滴管,不许使用其他任何试剂,也能鉴别的是:

①NaOH和Al2(SO4)3②Na2CO3和盐酸   ③Ba(OH)2和H3PO4④HCl和NaAlO2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77.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不小心使得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标线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用滴管吸出标线以上的溶液B.认为配制失败重新配制

C.认为影响不大,把所得溶液拿去使用D.认为所得溶液的浓度低了再向其加入少量溶质

78.在右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b分别是

a(干燥气体)

b(液体)

A

NO2

B

CO2

C

Cl2

饱和食盐水

D

NH3

1mol/L盐酸

79.按右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并在管中P处点燃,实验结果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则X、Y可以是

①H2和NaHCO3②CO和Na2CO3③CO和CuO④H2和Fe2O3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80.下列各组括号内的试剂,不能用于除捍物质中杂质的是

A.Fe粉中混有Zn粉杂质(稀H2SO4)B.FeCl3中混有FeCl2杂质(Cl2)

C.CO气体中混有CO2杂质(NaOH溶液)D.SiO2中混有CaCO3杂质(盐酸)

81.在CO2气体中混有少量SO2,要得到纯净、干燥CO2时需将气体依次通过

A.Na2CO3溶液、浓H2SO4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

C.浓H2SO4,饱和食盐水D.氢硫酸,碱石灰

82.化学工作者从反应

受到启发,提出在农药和有机合成中可同时获得盐酸。

这一设想已成为现实,试指出从上述反应物中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

  A.蒸馏法  B.水洗分液法C.升华法  D.有机溶剂萃取法

83.下列仪器:

①量筒②普遍漏斗③滴定管④容量瓶⑤分液漏斗⑥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    B.②④⑥C.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