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7213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73.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docx

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概论

课程设计

 

题目年产10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煮沸锅设计

专业生物工程

班级生工学院09级3班

指导教师

姓名

学号

第一章绪论

啤酒是以麦芽为主要原料,添加酒花,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是一种含二氧化碳、起泡、低酒精度的饮料酒。

由于其含醇量低,清凉爽口,深受世界各国的喜爱,成为世界性的饮料酒。

我国近代啤酒是从欧洲传入的,据考证在1900年俄罗斯技师在哈尔滨建立了第一家啤酒作坊。

第一家现代化啤酒厂是1903年在青岛由德国酿造师建立的英德啤酒厂。

1915年在北京由中国人出资建立了双合盛啤酒厂。

从1905年到1949年的40多年中,中国只有在青岛、北京、哈尔滨、上海、烟台、广州等地建立了不到10年工厂,年产啤酒近一万吨,从1949年到1993年,我们用43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世界啤酒第二生产大国,这样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

中国啤酒行业向集团化、规模化,啤酒企业向现代化、信息化迈进;除产品制造外,品牌和资本越来越显现其重要性;外资对中国啤酒行业的影响已经向纵深发展,表现出积极的作用,使中国啤酒业加快和国际接轨的步伐。

2012年至2015年,啤酒行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际遇: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给行业发展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空间;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重大发展战略,为啤酒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为中国啤酒行业在更大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创造了条件。

未来啤酒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看好。

国内油价下调提高行业盈利空间;2008年11月国家提出的四万亿拉动内需计划及扩大内需十条政策将对啤酒行业产生有利影响,等等利好因素成为拉动啤酒市场发展的强劲动力。

随着世界的发展,啤酒的生产技术逐步成为重点。

当今,纯生啤酒的生产技术,膜过滤技术,微生物检测和控制技术,糖浆辅料的使用逐步发展起来。

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啤酒业将以崭新的面貌跻身于世界啤酒先进领域。

 

第二章设计概论

2.1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本专业的学生初步掌握工厂工艺设计的程序和方法,受到一次工程设计的严格训练,使其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

这对于即将从事科研,生产或技术管理工作的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设计依据

本设计以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工厂设计概论》为理论依据。

2.3设计范围

本设计为年产10万吨12°的啤酒厂,重点设备煮沸锅,糖化工段为重点工段。

该设计包括工艺方法及流程的选择论证,物料衡算,耗热量衡算,耗冷量衡算,设备选型及论证。

设计的绘图内容:

煮沸锅总装配图

2.4设计指导思想

本设计在确定工艺流程和选择设备时,在工艺上力求其合理性和先进性,在设备上尽量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做到技术上先进,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

尽量采用已成熟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使建厂后即能顺利投产,并能达到设计能力。

经济上合理,因地制宜,管理方便,合理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生产出能满足人们口味的优质啤酒,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

2.5原料、辅料等物料的选择标准

2.5.1原料的选择

酿造啤酒所需原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所生产的啤酒质量、啤酒酿造所需的原料主要是大麦、酒花和酵母。

1.大麦

大麦是啤酒生产中最重要的原料,他发芽不仅含有较高的淀粉,同时也为糖化生产提供了各种丰富的酶系和含氮物质。

对于其选用要经过质量判断,达标后才能选用,质量判断包括:

感官判断,物理分析,化学分析,生理检验。

麦芽的制造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

精选后的大麦浸泡在水中,使大麦吸收水分,达到能发芽的要求,此阶段称为浸麦。

根据设备和工艺要求的不同,有多种方法。

第二:

然后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发芽,利用发芽过程中形成的酶系,使大麦的内容物质进行分解,变为麦芽。

大麦发芽的主要目的:

胚乳细胞壁的部分或全部降解,使干燥后的麦芽变得疏松,更易粉碎,内容物质更容易溶出。

第三:

发芽完毕成为绿麦芽,利用热空气进行干燥。

干燥的目的:

使绿麦芽停止生长和酶的分解作用,除去多余的水分,防止腐烂,便于运输。

使根部干燥便于除去,增加麦芽的色、香、味。

第四:

经过机械原理将麦芽的根除去。

2.酒花

酒花是啤酒生产重要的原料,它赋予啤酒以纯正的苦味和啤酒香气,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防腐和澄清麦汁的能力。

对其选用需要通过质量评价,达标后才能选用。

表2-1酒花的感官评定

内容

鉴定情况

外观

花体整齐、完整;黄绿色,有光泽,叶片内花粉饱满,金黄色

纯净度

优良的酒花应不含叶、梗及其他杂物

手感

干燥良好的酒花有弹性,以手挫擦,有油腻的粘性感觉

香味

干燥良好的酒花以手挫擦,含有酒花特有的清香气味

 

表2-2酒花的化学鉴定

内容

鉴定情况

水分

应在10%以内

-酸

香型酒花应在5%以上;苦型酒花应在8%以上

软树脂

香型酒花应在14%以上,苦型酒花应在16%以上

 

3.酵母

酵母是单细胞微生物,在麦汁中起着物质转化作用。

再有氧情况下将发酵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再无氧情况下将发酵糖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酵母的选用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以下几点出发选用优质酵母。

形态学上的要求:

细胞形态为圆形或卵圆形,优良菌株酵母短轴与长轴之比为1:

(1.1~1.3),细胞大小趋向于中小型体积为(100μm3~160μm3),相同接种量,细胞比表面积大,发酵速度快。

生理学要求:

希望选择繁殖速度快的菌株,细胞倍增时间短,细胞密度增长快,短接种后的停滞期,很快进入对数生长期。

发酵力的要求:

主要指酵母对糖的发酵能力,希望酵母具有良好的合成麦芽糖和麦芽三糖渗透酶的能力,使酵母能利用麦芽糖、麦芽三糖进行发酵,提高发酵度。

凝聚性和沉淀能力:

凝聚性太强的酵母一般发酵速度较慢,发酵度偏低,双乙酰还原慢。

要求凝聚性适中,即能达到较高的发酵度,又沉淀坚实,发酵完毕后能顺利从发酵液中分离。

双乙酰峰值和还原速度:

希望双乙酰峰值低,还原速度快。

挥发性风物物质:

要求酵母最终代谢产物赋予啤酒以良好的风味。

酵母对压力的耐受力:

希望酵母对压力有较强的耐受力。

酵母的稳定性:

希望酵母能抗变异,连续发酵10代以上发酵速度、发酵度、双乙酰含量及酒的风格无显著变化。

主酵液和成品啤酒的风味品尝:

不能有特殊的异香、异味。

4.大米

大米是最常用的一种麦芽辅助原料,其特点是价格较低廉,而淀粉高于麦芽,多酚物质和蛋白质含量低于麦芽。

糖化麦芽汁收得率提高,成本降低,又可改善啤酒的风味和色泽,啤酒泡沫细腻,酒花香气突出,非生物稳定性比较好,特别适宜制造下面发酵的淡色啤酒。

大米对啤酒风味的影响:

正面:

用大米做辅料,可以改善啤酒的色泽和风味,泡沫洁白细腻,泡持性耗,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负面:

经过碾米后的精米,极不耐贮藏,在贮藏中由于呼吸作用、氧化作用、酶促分解,使米质恶化。

特别是脂肪分解后形成脂肪酸,渗透进入胚乳,充塞于直链淀粉的螺旋圈内,导致阻碍淀粉吸水膨胀,使糊化困难。

在酿制过程中不饱和的脂肪酸可通过酶和非酶氧化为过氧化物,进一步氧化为羟基化合物,形成啤酒风味老化的醛类物质。

大米的用量一般是25%-35%,质量要求如表2-3:

表2-3大米的质量要求

项目

要求

色泽香味夹杂物浸出物蛋白质脂肪水分

洁白,富有新鲜光泽,无黄色,棕色和青绿色不成熟粒,

无霉粒有新鲜粮香,无异味

不超过0.2%,

不得含有米胚芽92%以上(无水物计)

10%以下(无水物计)

1%以下

12.5%以下

2.5.2辅料的选择

啤酒生产中使用辅料是因为辅料可提供廉价的浸出物或糖类,这样会减少麦芽的使用量,降低啤酒的生产成本。

主要的辅料有大米、玉米、小麦、大麦、糖和淀粉糖浆,使用辅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加入辅料的品种和数量应根据麦芽的质量情况和所要酿造的啤酒类型来决定。

2.添加辅料量过大或麦芽力不足时应适当加入相应的酶制剂。

3.辅料的加入通常情况下使麦汁中蛋白质含量偏低,可通过降低蛋白质休止温度或加入中性蛋白酶等方法弥补以上不足,若仍达不到拟定的标准,应考虑降低辅料的比例。

4.辅料的使用不应对啤酒质量指标产生太大的影响。

第三章生产工艺的选择

3.1全厂工艺的选择及论证

3.1.1全厂工艺流程

图3-1啤酒生产工艺流程图

3.2糖化工艺的选择及论证

3.2.1工艺方法的选择

1.麦芽粉碎方法

麦芽的粉碎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后出现了干法粉碎,浸湿粉碎,回潮干法粉碎,连续湿法粉碎四种方法。

干法粉碎可调节麦芽粉碎度,根据麦芽质量来控制,此法成本较低,可以节省浸泡这一环节,但粉尘污染较大,本设计采用干法粉碎。

辅料也用同样的方法。

2.糖化方法

糖化过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也是啤酒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糖化的目的就是要将原料(包括麦芽和辅助原料)中的可溶性物质尽可能多的萃取出来,并且创造有利于各种酶的作用条件,使很多的不溶性物质在酶的作用下变成可溶性物质而溶解出来,制成符合要求的买麦芽汁收得率。

糖化方法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三次浸出糖化法、煮出糖化法、二次浸出糖化法、一次浸出糖化法、升温浸出糖化法、浸出糖化法、糖化方法、降温浸出糖化法、复式一次煮出糖化法、复式煮浸糖化法、谷皮分离糖化法、外加酶制剂糖化法或其它特殊糖化法

现今,出于节省投资成本,使用了大量的辅料代替了原有的部分麦芽,从而出现了一种新的糖化方法,复式浸出糖化法,它是由这两种方法演变而来的方法。

它对于生产色泽极浅(5.0~6.0EBC左右),高发酵度(12ºBx啤酒的真正发酵度为66%左右),残余可发酵性糖少的啤酒有较好的应用。

它具有加水比大,避免添加过多的麦芽,再糊化煮沸时。

处进皮壳溶解和形成焦糖、类糊精的特点。

因此本设计采用复式浸出糖化法。

生产过程简单,糖化时间短(一般在3小时以内),耗能少,故设计中采用的是复式浸出糖化法。

整个糖化过程包括:

淀粉分解,蛋白质分解,β-葡聚糖分解,酸的形成和多酚物质的变化。

糖化过程是原料的分解和萃取过程,它主要是依靠麦芽中各种水解酶的酶促分解和萃取过程。

糖化过程中的工艺控制,主要是通过下述环节来进行:

选择麦芽的质量,辅料的种类及其配比、配料。

麦芽及非麦芽谷物的粉碎度。

麦芽中各种水解酶的作用条件,如温度、PH、底物浓度、作用时间。

加热的时间和温度。

有时还需通过外加酶制剂、加酸、无机盐进行调节控制。

糖化时主要物质变化:

非麦芽谷物中淀粉的糊化和液化。

淀粉的糖化。

糖化过程中蛋白质的分解。

β-葡聚糖的分解。

麦芽谷皮成分的溶解。

3.过滤方法

采用过滤槽法。

此法虽然古老,但槽的结构日新月异,可有效的提高过滤速度,保证分离效果。

由于表面积大,过滤的也较为充分,效率较高。

4.煮沸设备:

煮沸锅的种类有夹套式、内加热式和外加热式。

夹套式是比较古老的加热方式,他加热循环好,但是煮沸麦汁的量受限制,制作也比较麻烦,实用于中小型厂。

外加热式在国内不是很常用。

本设计采用内加热式,麦汁通过垂直安装在煮沸锅内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列管而被加热向上沸腾,同时蒸汽被冷凝为液体。

在加热器的上方装有伞型的分布罩,借此使上升的麦汁反射向四周,同时可避免泡沫的形成,保证麦汁在煮沸锅中较好的循环。

5.麦汁澄清设备

采用回旋沉淀槽。

热麦汁由切线方向进入回旋沉淀槽,在槽内回旋,可产生离心力。

由于在槽内运动,离心力的和其反作用力的合力把颗粒推向槽底部中央,达到沉淀的目的。

由于该设备占地面积小,可缩短沉淀时间,提高麦汁的澄清度,降低了损失。

6.麦汁暂存槽

麦汁在过滤后温度为78度左右,经薄板换热器使温度升至90度左右,再进入暂存槽,提高了糖化次数,节省了投资能耗,在煮沸锅中加热时可缩短到沸腾的时间。

3.2.2糖化工艺流程中工艺参数及操作规程

1.大米的比例为30%,麦芽的比例为70%。

2.糊化:

糊化锅料水比为1:

5,投料后升温至50ºC,50ºC是蛋白酶最适温度,有利于氨基酸的产生,调PH,加入耐温α—淀粉酶,保温10分钟。

加热至90ºC,然后升温至100ºC,保温30分钟。

3.糖化:

糖化锅料水比为1:

3.5,加入39ºC的水使其混合后温度为37ºC,保持30分钟,升温至51ºC,保持75分钟,进行蛋白休止,将换热后的88ºC糊化醪打入糖化锅,保持在63ºC,保温30分钟,升温至70ºC以碘液检查为主,直至变色,表示糖化彻底,升温至78ºC,保温5分钟,将醪液泵入过滤槽。

由于采用了高辅糖化,所以投料糖化前应加入耐高温的α—淀粉酶。

4.PH值的调整:

α—淀粉酶最适PH值是5.6~5.8,β—葡聚糖酶最适PH值是4.6~7.0,则加入磷酸调节PH值控制在5.6。

5.甲醛的加入:

在糖化时加入0.025%的甲醛来降低麦汁中花色苷的含量。

6.过滤:

过滤时醪液的温度保持不变,(控制在73--76ºC),PH值保持在5.5~7.5之间,洗糟水温度为80ºC。

当洗糟残液浓度达到工艺规定值,过滤结束。

7.酒花的添加:

煮沸90分钟,酒花分三次加入

第一次:

煮沸5--15分钟,添加总量的5--10%,主要是消除煮沸时的泡沫;

第二次:

煮沸30--40分钟后,添加总量的55--60%,主要是萃取α—酸,促其异构;

第三次:

煮沸完成前15分钟,加入35%,萃取酒花油,提高酒花香.

3.2.3糖化工艺的控制原理糖化曲线

1.酸休止,利用麦芽中磷酸酯酶对麦芽中菲订的水解,产生酸性磷酸盐,此工艺条件是:

温度为35~37ºC,PH在5.2~5.4,时间为30~90分钟

2.蛋白质休止,利用麦芽中羧基肽酶分解多肽形成氨基酸(

-氨基酸)和利用内切肽酶分解蛋白质形成多肽和氨基酸为45~50ºC,形成可溶性多肽为50~55ºC,作用时间为10~20分钟。

3.糖化分解,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糊精和可发酵性糖,对麦芽中β-淀粉酶催化形成可发酵性糖,最适温度为60~65ºC,

-淀粉酶最适活性温度为70ºC,这个酶共同作用,最适PH为5.5~5.6,作用时间为30~120分钟。

4.糖化终了,糖化终了必须使醪中除了

-淀粉酶以外,其它水解酶会失活(钝化),此温度为70~80ºC,再此温度范围内主要依据需保留

-淀粉酶的量及考虑到过滤的要求。

采用上限温度,醪黏度小,过滤加快,有害物质溶解多,

-淀粉酶残留少。

4.酶制剂和添加剂的应用,

-淀粉酶,

-淀粉酶,糖化酶,R-酶等酶制剂再卫生规范下,根据工艺要求,适时适量的使用,对改善工艺和麦汁组分有一定的作用。

3.3发酵工艺及设备的选择

3.3.1工艺流程的说明

 

图3-2发酵工艺流程

1.麦汁的冷却过程:

采用薄板冷却器。

冷却介质为2ºC的冷水,经换热后麦汁的温度为8ºC,热麦汁进口温度为8ºC,水出口温度为80ºC,冷却时间为1小时。

此流程的优点如下:

(1)有效解决啤酒生产中生产用水的问题。

经过一段冷却后的本身被加热到80º左右;

(2)可以做为糖化和洗涤用水;

(3)冷却面积大;

(4)降低能耗。

操作简单。

2.麦汁充氧:

麦汁冷却到发酵接种温度后,接触氧,此时氧反应微弱,氧在麦汁中成溶解状态,它是酵母前期发酵繁殖所必须的。

它可使酵母自身的数量增殖(5~60)×107个/mL,保证发酵顺利进行。

通入无菌空气,使麦汁含氧量达到8mg/L麦汁。

3.麦汁的发酵:

采用圆筒锥底发酵罐,它同传统发酵罐比有以下优点:

(1)加速发酵由于发酵基质(麦汁)和酵母对流获得强化,可加速发酵

(2)厂房投资节省发酵和贮酒可以大部分或全部分在户外,而且罐数、罐总容积减少,厂房投资节省

(3)冷耗节省冷却是直接冷却发酵罐和酒液,而且冷却介质再强制循环下,传热系数高,比传统发酵节省40--50%的冷耗

(4)发酵罐清洗、消毒依赖CIP自动化清洗消毒,工艺卫生易得到保证

4.麦汁的过滤:

采用硅藻土过滤机。

通过不断的添加助滤剂,使过滤性能得到更新,补充,具有过滤性强,对过滤很浑浊的酒比棉饼过滤省气、省水、省工的特点。

3.3.2发酵工艺

1.麦汁进罐温度,第一锅8.5ºC,第二锅是8ºC,第三锅是8ºC,满锅温度8ºC。

2.冷却的麦汁用酵母计量泵定量添加酵母,直接泵入C.C.T发酵,接种量为0.6~0.8%,接种后细胞浓度为(15±3)×106个/L。

3.麦汁(五锅)在20小时必须满罐。

4.满罐8ºC,开始敞口自然发酵,维持8ºC24小时,排冷凝物及死酵母。

5.进冷控制升温,使温度在24小时升至9.59ºC,恒温发酵24小时,然后生温,在24小时升至11ºC。

6.当糖度降至5.5~5.8BX时封罐保压,11ºC恒温3~5天,进行双乙酰还原。

7.当双乙酰降至0.15mg/L以下时,以0.33ºC/h速度在12h降至6ºC,然后0.25ºC/h速度在12h降至5ºC,恒温发酵24h,排第一次酵母3~5min.

8.以0.33ºC/h速度降温至-1ºC(24h),恒温24h,排第二次酵母3~5min.

9.罐压保持在0.15~0.2Mpa,如果压力不够,可通入其它罐旺盛时排出的

,使其达到要求,出酒前排第三次酵母。

3.3.3发酵工艺参数的确定

1.进罐方法

以前采用冷却麦汁混合酵母后分批进入繁殖罐,使酵母克服滞缓期,进入对数生长期再泵入C.C.T。

而现在采用直接进罐法。

即冷却通风后的麦汁用酵母计量泵定量添加酵母,直接泵入C.C.T发酵。

操作方便,控制容易。

2.接种量和起酵温度

麦汁直接进罐法,为了缩短发酵时间,大多采用较高接种量,0.6~0.8﹪,接种后细胞浓度为(15±3)×106个/ml,麦汁是分批进入C.C.T,为了减少VDK前驱位置,α-乙酰乳酸的生成量,要求满罐时间在12~18h之内。

麦汁接种温度是控制发酵前期酵母繁殖阶段温度的,一般低于主发酵温度2~3℃,目的是使酵母繁殖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减少酵母代谢副产物过多积累。

3.主发酵温度

大罐发酵就国内采用的酵母菌株而言,多采用低温发酵(8~9℃)和中温发酵(10~12℃),低温发酵适用于〈11度麦汁浓度。

中温发酵适用于新菌株,酿造淡爽啤酒,而本设计恰好为10度淡爽啤酒,故选用中温发酵。

4.VDK还原

大罐发酵中,后发酵一般称做”VDK”还原阶段。

VDK还原初期一般均不排放酵母,就是发酵全部酵母参与VDK还原,这样可缩短还原时间。

5.冷却、降温

VDK还原阶段的终点,是根据成品啤酒应控制的含量而定,现代优质啤酒要求VDK<0.1mg/L才称还原阶段结束,可降温。

再降温、排酵母、贮酒中,VDK有少量下降,则可达到要求。

本设计采用C.C.T冷却夹套对啤酒降温,有效的起到了还原,使酵母凝聚和絮凝沉淀的效果。

6.罐压控制

再传统式发酵中,主发酵是在无罐压或微压下进行的。

发酵中是酵母的毒物,会抑制酵母繁殖和发酵速率。

本设计选用的C.C.T发酵,主发酵阶段均采用微压(<0.01MP~0.02MP),主发酵后期才封罐逐步升高,还原阶段才1~2d才升至最高制,这样一来有效的提高了酵母繁殖和发酵速率。

综上所述,本设计选用的圆筒锥底发酵罐大大优越于传统发酵罐。

第四章工艺计算

4.1物料平衡计算

4.1.1啤酒生产的物料衡算

图4-1糖化车间工艺流程示意图

4.1.2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表4-1工艺技术指标及基础数据

项目

名称

百分比(%)

项目

名称

百分比(%)

无水麦芽

浸出率

75

原料配比

麦芽

70

大米

30

无水大米

浸出率

95

啤酒损失率(对热麦汁)

冷却损失

5

发酵损失

1.5

原料利用率

98.5

过滤损失

1

麦芽水分

5

装瓶损失

1

大米水分

11

总损失

8.5

4.1.3糖化物料计算

1.100Kg混合原料中含浸出物的重量(E)

麦芽:

Gm=m×(1-Wm)×Em=70×(1-5%)×75%=49.88kg

大米:

Gn=n×(1-Wn)×En=30×(1-11%)×95%=25.37kg

其中:

m为100Kg混合原料中麦芽的质量;n为100Kg混合原料中大米的质量

Wm为麦芽的含水量:

Em为麦芽的污水浸出率;En为大米的污水浸出率

则E=Gm+Gn=49.88+25.37=75.25kg

混合原料的收得率=75.25×98.5%÷100=74.11%

其中:

98.5%为原料的利用率

100kg原料产12度热麦汁量为:

74.11×100÷12=617.6kg

12度麦汁在20℃时的相对密度为1.084

100℃麦汁比20℃麦汁体积增加1.04倍

热麦汁体积=617.6×1.04÷1.084=592.5L

冷麦汁量=592.5×(1-0.05)=562.9L

发酵液量=562.9×(1-0.015)=554.5L

滤过酒量=554.5×(1-0.01)=5488.9L

成品酒量=717.8×(1-0.01)=540.7L

酒花耗用量:

(592.5÷540.7)×0.2%×100=0.219kg

2.生产100L12度淡色啤酒的物料计算

100kg原料生产成品酒710.6L

生产100L10度啤酒需用混合原料为100×(100÷540.7)=18.49kg

麦芽耗用量=18.49×70%=12.95kg

大米耗用量=18.49-12.95=5.54kg

酒花耗用量592.5÷540.7×100×0.2%=0.29kg

热麦汁量=100×592.5÷540.7=109.6L

冷麦汁量=100×562.9÷540.7=104.1L

成品酒量=100L

3.年产10万吨12度淡色啤酒的物料计算

每年生产300天,旺季170天,每天糖化6次,占生产任务的70%。

12度淡色啤酒的密度为1.084Kg/L

旺季产量:

100000×70%÷170=411.76(吨/天)

设每年旺季糖化次数为6次,则总糖化次数为1020次

成品啤酒量=411.76÷6=68.62(吨/天)

麦芽耗量=4456.1×70%=3119.3kg

成品啤酒(罐装前)68.62×1000÷(1-1.5%)÷1.084=64266L

湿酒花糟32133÷100×0.657=4200kg

热麦汁量=32133÷540.7×592.5=7022L

冷麦汁量=32133×562.9÷540.7=669.04L

发酵液量=32133÷540.7×554.5=65906L

滤过酒量=32133÷540.7×548.9=65240L

成品酒量=63342.4L

计算方法同上,这里不再重述。

 

表4-2啤酒厂车间物料衡算表

物料名称

单位

对100Kg混合原料

100L10°度淡色啤酒

糖化一次定额量

10万吨每年啤酒生产

混合原料

Kg

100

18.49

5943

17.32×106

大麦

Kg

70

12.95

4160

12.2×106

大米

Kg

30

5.54

783

5.2×106

酒花

Kg

1.54

0.219

70.05

2.04×105

热麦汁

L

592.5

109.6

35211

10.26×107

冷麦汁

L

562.9

104.1

33452

9.74×107

发酵液

L

554.5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