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72348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吉林省蛟河市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测试

历史试题(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20道题,共60分)

1.南宋初年,“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南方地区小麦价格暴涨,“农获其利,倍于种稻”,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南稻北麦的粮食作物分布格局被打破。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

②耦犁的推广促进了的种植技术的进步

③稻麦兼种技术的发展为小麦种植提供了条件

④曲辕犁开始从北方引入,促进生产效率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使小麦在南方大规模种植可知,南迁的北方人民对面食的需求推动小麦种植,①正确。

耦犁的推广主要在汉代,与材料时间信息“南宋初年”不符,②错误。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南方实行稻麦兼种,③正确。

曲辕犁是唐朝时南方江东地区的发明,不是从北方引入的,④错误。

故答案为B项。

【点睛】本题考查北民南迁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历史解释。

2.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编入“匠籍”,为官府服务。

清朝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

乾隆帝说:

“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受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

”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官营手工业的地位,与材料中“民间工匠”“匠籍”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工匠”表明是手工业而非小农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中“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有利于手工业发展,而不会“限制了”,故C项错误;材料中“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国家……雇募人夫,原欲小民……以为赡养身家”表明有利于民营手工业,故D项正确。

考点:

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3.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特别是康熙五十二年风调雨顺,田禾大收,芝麻、棉花皆得收获,然米价仍居高不下。

这一时期米价非正常上涨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君主专制的加强

B.人口出现急速增长

C.经济作物的推广

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答案】D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是这一时期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故D项正确;A、C不符合康熙统治后期米价持续上涨的原因,应排除;人口急速增长是在雍正时期推行摊丁入亩之后,故B项错误。

4.下面是宋朝与明朝大米价格和年平均财政收入对比示意图。

影响上图所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重农抑商政策

B.对外贸易政策

C.小农经济水平

D.金属货币

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宋代重视海外贸易,而明朝推行“海禁”政策,这对图片所示现象的出现有一定影响。

故答案为B项。

A项宋朝和明朝都基本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宋朝和明朝都是典型的小农经济社会,排除;D项金属货币的使用对财政收入和大米的价格影响不大,排除。

5.有学者指出:

作为对人类最重要献礼之一的马铃薯,最初其实是颇低贱的食物,根本不受投资者青睐。

一系列的战争、饥荒替马铃薯打入欧洲,打开了一个更大更长久的开口。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马铃薯原产于美洲

②马铃薯由葡萄牙人带回欧洲

③马铃薯的“发现”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④马铃薯等作物的传播一定意义上也是一次文明的链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马铃薯原产于美洲,是在新航路开辟后由西班牙殖民者带到欧洲的,这种作物的交流本身也是文明链接的方式,故选C而排除含有②的选项。

点睛:

排除法是做选择题的一个重要技巧。

有些题目不是很容易直接得出正确选项,就比较适合用排除法,一般是排除:

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时间、空间等);不符合逻辑的选项(比如,让选择“原因”,那就需要排除掉属于结果的选项);明显和题目所给的信息不一致或者相反的选项;说法过于绝对的选项需要慎重对待,很多时候也是该排除掉的选项。

这一题的选项都是其中的三项,所以只要是排除到其中的一项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了。

6.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

B.英国纺织业技术和产量都领先世界

C.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

D.工业生产逐渐摆脱对自然力的依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手摇纺纱机、水力织布机到蒸汽机说明,对于动力的需求逐渐摆脱对自然力的依赖,故D项正确;A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B中没有和世界比较;C时间是19世纪40-50年代。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7.1863年,赫司特染料厂一共只有5个工人,到1912年拥有工人7700人,其中包括380名熟练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巴登苯胺苏打厂,在1875年拥有工人885人,到1914年达到11000人,这些化学工厂后来成为整个工业帝国——“法本化学工业公司”的中心。

这一现象反映了德国

A.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B.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

C.科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化学工业成为支柱产业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德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点——垄断组织,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主旨揭示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出现,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重点不是在强调科学的作用,排除C;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形成与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

8.下面为1873—1910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

以上统计数据表明

A.出口货物以农产品和工业制品为主

B.中国出口货物种类逐渐丰富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的发展

D.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内容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日益增多,手工业产品出口日益减少,这反映出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断适应了资本主义国家掠夺原料和商品输出的需要,说明中国经济具有半殖民地特征。

故答案为D项。

A项出口工业制品为主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口货物种类逐渐丰富,排除;C项资本主义快速发展不是材料主旨内容,排除。

9.1872年一位驻中国的外交官说道:

中国正在迅速地成为一个令人生畏的对手,整个官僚阶级都决心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

这位外交官的陈述

A.代表了西方人对中国发展的态度

B.可佐证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

C.反映了他对中国逐渐崛起的担忧

D.肯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1872年”和“兵工厂和造船厂的产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中国建造的军舰不久就将达到欧洲的最高水平”,这反映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起步,故选B;洋务企业不属于民族资本主义,排除D;近代西方并不愿意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对中国逐渐崛起的担忧,排除C。

故选B。

10.1937年国民政府向私营工商业提供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为25.78亿元。

1939年国民政府向英美等国购买五金、化学等器材,以低价供应厂矿企业。

1943—1944年对私营工厂的拨款达5500万元。

这表明国民政府

A.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实业

B.鼓励民族工业发展,建立完备的工业体系

C.扶持私营工商业发展,为战时经济服务

D.实行战时统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时间“1937—1944年”来看,我国正处于抗战时期,因此国民政府扶持私营工商业发展与战时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关。

故答案为C项。

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因全面抗战的爆发而中断,排除;B项国民政府并没有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排除;D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出国民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排除。

【点睛】在抗战特殊背景下,大量沿海民营工业迁入大后方,促进后方经济大发展,稳定了大后方经济,有力地保障了国民政府抗战的有序开展。

11.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经济领域所有制形式的结构情况。

符合这一时期时代主题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社会主义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

题干中的“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可以看出正好处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过程之中,故选B。

点睛:

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就包括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这时国家已经掌握了国家经济的命脉了,但是因为不是单一公有制经济,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2.1957年我国钢材自给率达到86%,机械设备自给率超过60%。

1957年与1952年相比,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2%,12个工业部门的产品生产成本降低29%。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B.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C.十分雄厚的重工业基础

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展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一五”计划的影响,1957年我国已经建立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在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工业国的道路上跨出了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故D项说法正确。

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B项说法是“一五”计划顺利实施的原因,但与题意无关,可以排除。

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工业基础比较薄弱,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可以排除。

13.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成立,1998年更名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3年将原国务院体改办和国家经贸委部分职能并入,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

这一机构名称的变化主要反映了我国

A.经济的迅速发展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经济体制的改革

D.机构性质的转变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模式到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再到21世纪的市场经济模式。

机构名称的改变主要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故答案为C项。

A项材料中论述的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是经济发展速度,排除;B项综合国力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4.1979年5月,美国著名企业家哈默经中国政府特许乘自己的专机来到了北京,并与中国签署了合作意向性协议。

此次哈默来华客观上反映了

A.中美两国准备正式建交

B.经济特区建设加快

C.中国开始引进外资

D.对外开放走向实施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1979年5月,美国著名企业……与中国签署了合作意向性协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哈默来华得到了中国政府的特许,而且签署了与中国合作的意向性协议,这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具体实施的体现。

故答案为D项。

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美经济关系,非外交关系,排除;B项经济特区建设加快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开始引进外资,排除。

15.读下表。

据此可知,美国政府采取上述措施的直接目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促进工业复兴

C.提高商品价格

D.缓解债务危机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表格来看,罗斯福政府意识到黄金储备不足以维持金本位制而试图放弃金本位制,并发行30亿美元纸币。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美元贬值,美元贬值造成的通货膨胀,减轻了债务,提高了商品的价格。

故答案为C项。

A项是银行休业整顿的结果,排除;B项是罗斯福政府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的结果,排除;D项美国当时并不存在债务危机,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意在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

16.有学者认为: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

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

”下列表现分别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A.实行“混合经济”和建立欧洲共同体

B.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和建立各种国际组织

C.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第三次科技革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提到,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行“混合经济”体现了修补资本主义,建立欧洲共同体体现了修正民族国家,故A正确。

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不是对资本主义的修补,故B排除。

推行社会福利政策,也不是修正民族国家,故C排除。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也与修正民族国家无关,故D排除。

考点: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混合经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欧共体

17.下面是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全部投资三项指标中所占比重简表。

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A.欧洲各国经济仍未走出“滞胀”状态

B.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仍在推行

C.国有企业的数量在西欧各国普遍减少

D.自由主义政策在欧洲成为历史

【答案】B

【解析】

【详解】题干信息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欧洲各国国有化企业在国内生产总值、全部就业和全部投资三项指标中所占比例,并没有体现欧洲各国经济发展的数据,所以没法说明是否走出“滞胀”状态,故排除A;题干信息体现的是国有企业的数据,而国有企业的存在本身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体现,故B正确,所以选B;题干仅体现的是国有企业占比情况,并没有与其他时间的国有企业占比情况进行比较,所以不能体现减少,故排除C;仅凭国有企业占比的数据没法说明自由主义政策是否实行,故排除D。

【点睛】表格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最关键的是要读懂表格信息,最好做到四看。

首先要看表格的名称,其次看表格中的栏目项名称,然后看各栏的数据或者内容,最后将各栏进行横向或者纵向的比较。

这样四看之后,表格的信息就能够准确解读了。

18.下图为各类国家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导致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C.战后新的国际贸易秩序影响

D.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

【答案】C

【解析】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主要体现在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国内)经济政策调整,与图示时间信息以及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建立于1945年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无法说明材料关于1963-1973年的变化,故B项错误。

二战后,随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推进,逐渐形成了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故C项正确。

图中石油输出国贸易比重呈增长态势,不能得出石油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结论,故D项错误。

故选C。

19.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实现了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

不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展开了合作。

南锥体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之间就政治、经济问题的探讨业已制度化。

这说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导向全球化的趋势

B.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加速发展

C.经济合作

地域障碍日渐消失

D.经济区域集团化已经名不符实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区域经济合作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实现了跨洲、跨洋

区域合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域概念被打破,不同区域集团之间相互合作,并且逐渐制度化,这说明经济区域集团化呈现出一种全球化导向。

故答案为A项。

B项材料未体现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加速发展,排除;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经济区域集团化已经名不符实说法错误,排除。

20.学者赵振宇指出,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实际上也是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的,其中的特技制作包给了有16家多国中小技术公司协助的DigitalDomain公司,音乐制作包给了索尼公司,它的高质量的音乐制作使该片获得了极大的商业成功。

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加强了对全球资源的争夺

B.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信息产业的国际化合作

C.文化资源国际化

基础是对全球文化市场的开拓

D.全球化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国家间的经济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由7个国家的30多家公司协作完成的……音乐制作包给了索尼公司”来看,《泰坦尼克号》的成功不是一个国家的功劳,这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信息产业的国际化合作的结果。

故答案为B项。

A项材料未体现文化产业加强了对全球资源的争夺,排除;C项材料未反映,排除;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二、材料解析(2道题,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的欧洲对统称为“印度货”的中国商品怀有极大的兴趣,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以及艺术品收藏家们,愿意出高价购买来自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

……无论是葡萄牙还是西班牙、荷兰,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为了弥补这种逆差,不得不支付硬通货——白银。

因此,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成为当时全球经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有学者戏称这种结构性贸易逆差为“商业上的纳贡”。

——摘编自樊树志《明史讲稿》

材料二中国白银流通量不仅在16世纪期间迅速增加,而且在清代乃至在1820年左右仍然继续增长。

……16—17世纪,白银普及适逢东亚海域的海运(商业及海盗)大发展,也正值市镇和城市活动勃兴。

某些手工技艺(特别是织布、瓷器和印刷)臻于完善,这使得中国经过17世纪中叶的衰退之后,能稳当实现自己作为奢侈品出口大国的使命。

正是在经济发展、城市振兴的背景下,近代欧洲的首批冒险者到东亚海域上来了,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17世纪初又来了荷兰人。

这一现象对东亚原无太大影响,因为这些新来者无非是进入远东的商业流通网,并利用这一地区的繁荣局面。

但此现象也已预示未来的光景。

多亏了他们,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的第一批物品:

效率更大的火器、甘薯、花生、烟草、玉米以及借墨西哥大帆船自马尼拉运到远东的银锭。

除此之外,还有在精神生活方面显示的并于17世纪确定下来的新方向,其次是自1600年左右起与欧洲科学、技术、宗教的初期接触。

人们或许会认为,这可以说得上是中国和东亚近代时期的开端。

——摘编自(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6—17世纪中国和西欧之间的贸易对各自产生的影响。

【答案】

(1)原因: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其对奢侈品的消费需求增大;

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中国贸易的逆差使白银流入中国;

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的繁荣,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发达;

中国经济的自给自足。

(2)影响对中国:

丰富了农作物结构,提高了产量,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刺激了手工业的发展;白银流通量的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

随贸易而来的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演进。

对欧洲:

丰富了欧洲的物质文化生活;加速了商业革命的进程,推动欧洲社会出现重大变革;推动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拓展。

【解析】

【详解】

(1)要回答16—17世纪中国白银流通量迅速增长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逐步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结构性的贸易逆差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商品经济发展、新航路开辟、商品贸易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2)对中国:

依据材料“中国才获得欧洲和美洲的第一批物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促使一系列新的物品流入中国,丰富了欧洲的物质文化生活,刺激了人口的增长,而且使得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欧洲:

中国大量商品流入欧洲,丰富了欧洲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推动了社会变革,最终推动了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拓展。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

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当然,国外市场也为欧洲剩余的制成品提供了市场。

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

材料二20世纪世界现代经济大事年表(部分)

材料三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前期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问题的。

【答案】

(1)特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原因:

工业革命(交通革命);殖民扩张。

(2)特征:

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3)解决:

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的某些做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做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解析】

【详解】

(1)特点:

根据材料“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来看,19世纪末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原因:

根据材料“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来看,欧洲之所以能够形成这样的特点是因为通过工业革命的影响,加速了殖民的扩张。

(2)依据材料“斯大林模式形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来看,具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创立与发展的特点;根据“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可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并发展;依据材料“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签署”“以苏联为首的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可知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的某些做法,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的某些做法,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