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726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5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教案15篇.docx

初中语文教案15篇

初中语文教案15篇

初中语文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2.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要求

1.指导预习,要求学生找出论证过程中讲道理和举事例的句子,为研讨本文的教学重点论证方法做准备。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教学重点

1.理解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的运用

(本文是怎样引用古人的话作为道理的论据来论证的?

找出引用的句子,研究它们的作用,领会引用的精要,与论点切合和引用后阐释等特点。

除了引用,本文还运用了哪些方法?

本文引用古代大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于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的作用。

开头引用古代两位著名的大学问家的话,既用他俩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又作论据,颇具说服力。

程颐的“学者要先会疑”和张载的“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两句话的意思概括起来就是:

做学问要善于提出问题。

中间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并作阐释:

“这也就是教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引话十分精当,与该段的分论点十分切合。

除了道理论证,本文的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

在论证对于传说必须要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时,举了古书上有“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有必要。

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这个分论点,举了清代戴震读《大学章句》敢于怀疑大儒朱高的例子,戴震一生在学术上之所以卓有成就,能成为大学问家,与他自幼读书就善疑好问分不开。

作者举例时,还能摆出自己的经验,如读书时该怎样怀疑与发问,列出了一系列寻根究底的疑问,给人以启发和借鉴。

总之,用这些事实论据来进行论证十分有说服力。

2.理解论证的层次和过渡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

1.本文多次运用对比论证,一共有几处?

(本文共有四处运用对比论证。

一、第4段“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从正反两方面说理,阐明“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之因;

二、第5段“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结果,阐明“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重要性;

三、第6段“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先从反面说理,后从正面说理,阐明为什么“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四、第6段“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指“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起来的。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先从正面概述事实,后据此事实从反面作一推理,阐明“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2.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本文的语言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

如: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短短两句,几个字,把对传说“信”与“不信”,“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理服人,无可置疑。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这是一个长句,70余字,对“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的产生”,作了准确的精辟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包括古今中外的学问家,无一例外。

“不但……,就是……”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意思;“抱怀疑的态度”,“和书中的学说辩论”,“评判书中的学说”,“修正书中的学说”,具体、细致、深入、有序地说明学问家是如何才把“新学说”“建设”起来的;四个“常常”,多次重复词语,突出说明学问家是经常这样做的,表明这样做,这种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这句是对上面论述的一个精当的总结,准确指出“这样”做是“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的必要条件,阐明了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更新”、针对“过去”的学说而言,“更善”,说明优于“过去”的学说,“更新更善”,精当地说明了“新学说”的发展性,优越性。

这70余字的长句,字字相宜,句句有用。

课时安排

第1、2课时:

通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章结构

第3、4课时:

逐段分析文章,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其最终收效都一样,其最后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

无论历史上,无论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

这是什么缘故呢?

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

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很有意义。

三、教师带读课文

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

四、布置阅读思考题。

为了有重点地学习这篇文章,我提出几个阅读思考题,同学们学习课文时考虑这些问题应如何回答。

思考题一:

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题二:

文章的总论点是什么?

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思考题三:

分论点是什么?

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

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四:

哪些地方用了对比论证?

五、学生分组阅读课文,考虑思考题的回答,着重考虑思考题一。

六、讲解文章的结构层次。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划分?

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讲解:

这篇文章有6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

第1段是一句引用: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第2段也是一句引用: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这两段全是引用,本文用以提出的文章的总论点到底是什么呢?

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这个总论点,该怎么说呢?

这两个问题,大家课后再考虑考虑,下节课来回答。

七、逐段讲解课文。

㈠第1、2段。

1、第1、2段提出了文章的总论点,这个总论点是什么?

(本文的总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总论点是“学者先要会疑”,或者是“学则须疑”。

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总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2、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

㈡第3段。

1、对这段文章四句话之间层次关系怎样理解?

因果关系:

因为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②而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这种可靠;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这种不一定可靠。

③譬如国难危急的时候……),所以④做学问所依据的材料也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这种材料最要紧最可靠;一种是别人的传说,这种材料不一定可靠)。

2、第三句“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是举例论证还是比喻论证?

这句是比喻论证,设喻以说明“事实和根据”的两种“来源”,不是举例论证。

如果举例论证,那就要举出做学问的实例,“譬如”后面所言,并非做学问的实例。

3、第3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这段在文章中起到三个作用:

一、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

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然就要出现一个问题——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二、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

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三、铺石垫基,使文章的说服力增强。

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

动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㈢第4段。

1、第4段分三层意思,是哪三层?

第一层(开头到“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指出“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种“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怀疑精神乃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第二层(“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有什么科学根据”)举二例(“三皇、五帝”的传说、“腐草为萤”的记载)具体说明如何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说。

第三层(末句“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指出怀疑的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2、本段的中心在哪层?

为何?

本段的中心在第三层。

第一层提出文章的总论点:

“怀疑的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第二层是举例说明在做学问中如何以怀疑精神对待传说;第三层则是在第二层说明的基础上作出结论,指出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在于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

本文是在提出总论点后设立分论点加以论证,第3段以一个方面论证总论点,阐明为什么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这是第一个分论点的内容,本段第三层说的就是这个内容。

㈣第5段。

1、第5段和第4段同是谈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意义,为什么写了第4段还写第5段?

两段的内容有何相异?

一、第4段说的是对于“传说”要用怀疑精神对待,第5段则说“我们不论对干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各种各样的书本,各家各派的学问,做学问者时时在评判,常常要弃取,这方面论及了,文章的论述才算是全面,漏掉了,将是缺陷。

写了第4段,又写第5段,可见作者构思的周到。

二、第4段侧重说怀疑思索是为了取“是”弃“非”,攻破“一切虚妄的学说”,第5段侧重说怀疑思索的三个步骤及其目的:

“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2、本段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本段用了正反对比(“因怀疑而思索……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和引用名言(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两种论证方法。

㈤第6段。

1、本段包含几层意思?

彼此如何联系?

本段包含四层意思:

一、首句提出本段论点,即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二、(“对于别人的话……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讲道理论证论点。

先从反面阐明: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再从正面阐明: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水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地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三、(“许多大学问家……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举实例论证论点。

这一层分两小层:

第一小层是“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以清代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书向塾师发问的事例为证;第二小层概括指出“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干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四、(“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到段末)归纳总结,照应论点。

先从正面作结:

“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再从反面强调:

“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八、归纳中心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作者关于怀疑与学问之间关系的论述对今天的治学者或读者都是富有教益的。

九、教学小结

十、布置作业

初中语文教案2

1、朗读比赛

好,现在大家可以自由组合,一人读妈妈,一人读孩子。

看哪组读的最好?

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

(选3组)

好,下面,我们请全体同学带着感情,把整篇文章朗读一下,再次感受一下这母子之间深深的幸福和甜蜜。

2、齐读全诗

初中语文教案3

一、考点分析

近几年中考试题中,对于词语的考查,主要偏重于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分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感情色彩,并能能够根据语言环境正确使用词语。

中考中所考查的词语,往往是两音节的或者是成语。

分值往往在四到六分。

对于词语的考查,可以在语文基础知识中进行,也可以在阅读中进行。

词语是我们学好语文的基础。

在写作当中,我们同样会用到词语。

词语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作文水平的高低。

二、备考指南

对于词语的识记,同学们要尽可能地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揣摩和理解词语的意义。

同学们应该总结教材中每一篇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

要复习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复习要点

1、掌握课文中常用词语的书写;

2、理解重要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并能根据语境进行揣摩,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

3、能根据语境需要正确选用词语,并能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或成语)运用的正误;

4、能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运用词语(或成语);

5、能根据语境正确运用关联词。

(一)正确理解词义

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

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

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

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

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

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

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二)词语的感情色彩

类型概念举例

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秀壮丽谦逊刚强

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笨奸诈卑劣渺小

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结果状况配合方法

(三)辨析近义词:

1.从意义方面来辨析

词义的轻重不同:

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

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

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2.从色彩方面来辨析

感情色彩不同:

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语体色彩不同:

如“出租车”适用于书面语,“的士”适用于口语。

3.从用法方面来辨析

搭配对象不同:

如“爱戴”适用于对长辈、上级,“爱护”适用于对晚辈、下属。

语法功能不同:

如“公然”在句中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在句中还可以作谓语和定语,如“事件的真相早已公开了”,“公开的秘密”。

(四)正确使用成语

考题中常见的成语使用的错误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望文生义。

如“告别时,这位服装个体户一定要送我几件高档的衣服,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之家”是指专家学者,句中误理解为“出手大方的人”。

2.意思弄反。

如“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事倍功半”是形容花费的劳力大,收到的成效小。

与句意相反,应该改为“事半功倍”。

3.张冠李戴。

如“虽然他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能对他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与语义不符合,按句义可以改为“另眼相看”。

4.色彩不当。

如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自命不凡”意思是自以为很了不起,含有贬义,用在句中形容的崇高理想有误。

(五)填充关联词语的方法

1.所填关联词语要适应语句表达的具体内容,语句结构所表达的是怎样的意义关系,就选取与之相应的关联词语。

2.在运用和填充关联词语时要注意关联词语常成对成套的特点,如果随意改变其前后呼应的词语,就会引起意义和关系上的混乱。

3.如果要求填充的题是由几个复句组成的较长的文字,那么就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总观全题,分清这段文字有几个复句、几个分句;二是在总观的基础上再推敲同一复句中各分句的意义关系、复句与复句的层次关系,根据不同的关系,选出不同的关联词语。

(六)短语的常见类型

并列短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这样的短语称为并列短语。

如:

科学技术、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

偏正短语:

由名词、动词、形容词与在它们前起修饰作用的词组成。

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是状语。

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正关系。

如:

坚决支持、英雄人物、我的钢笔、紧张地劳动。

动宾短语:

一个动词和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动宾短语。

其中受动词支配的是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如:

团结同学、吃午饭、住窑洞、修铁路。

动补短语:

由动词和在它后边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

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是补语,有些补语前头要用结构助词“得”,有些补语不能用“得”。

如:

写得〈清楚〉、跑〈几趟〉、坐〈起来〉、看了〈一阵〉。

主谓短语:

主要由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组成,主语是陈述的对象,谓语陈述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之间是被陈述和陈述关系。

如:

精神愉快、庄稼成熟。

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搭配,防止搭配不当。

另外,还有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宾语组成,宾语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如:

从北京来。

同位短语,前后两个词语指一个人或事物。

如:

鲁迅先生。

(七)示例精析

例1、填入下列句子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圣母殿宽七间、深六间,极为,却无一根柱子。

(2)在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的一个角落——人的自尊心。

(3)著名作家叶文玲曾经满腔热诚地中学生:

“不管写长文章或短文章,都要从心里写,要从心里流出来。

A.宽敞敏感告诫B.宽敞敏锐训诫

C.宽阔敏锐告诫D.宽阔敏感训诫

分析与解:

“宽敞”和“宽阔”同有“大”之意,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宽敞”一般指室内的,“宽阔”多用于指室外的,如水面、草原等,根据句子情况,应选用“宽敞”;“敏锐”、“敏感”也是在相同中存在着区别,他们在搭配上存在着区别,如“敏锐”一般同“观察力”、“眼神”等搭配,而“敏感”一般同“神经”等词搭配;“告诫”和“训诫”两词同有劝诫之意,但是“训诫”一词还有“教训,训导”之意在内,结合三个词语的情况,故正选答案应是A。

例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白杨礼赞》语言流畅、文笔优美,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佳作。

B.中华民族在任何内扰外患、艰难险阻面前,都表现出了坚忍不拔,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慨。

C.一提到环城河近几年的变化,管委会的老马夸夸其谈,充满了建设者的自豪。

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若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分析与解:

A选项中的“脍炙人口”用的比喻义,指“比喻人人赞颂和传诵”,在A句语境中应是恰当的;B选项中“坚忍不拔”指意志坚强,决不动摇,在B选项中用来形容中华民族是恰当的;C选项中的“夸夸其谈”在感情色彩上是贬义词,与句中的“自豪”等词是不协调的;D选项中“标致”在感情色彩上是褒义贬用,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醉生梦死、耽于玩乐的清朝学生的愤慨之情,结合语境应是正确的,故正选答案为C。

(八)复习小结:

要解答好这类题,首先要重视平时对词汇的积累,尤其对词义的用法要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应对不同的题型采取不同的解答方法。

如词语运用性选择题,可以从四方面入手:

①注意题干显示测试要求的关键性词语;②快速浏览句子,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③把备选词语进行相互比较,找出其细微差别;④根据提供的语境推敲备选词语,以确定恰当的选项。

再如,解答结合语境理解某一词语的确切含义这类试题,也应注意三点:

①准确把握题干所示的语境;②准确判断词语在特定语境下的特定含义;③把词语的语境含义放到它所在的语境中去检验,保证其使用的准确性。

(九)中考典例

1、(20某某年北京)下列加红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畸形畸:

不正常的诲人不倦诲:

教导

B.肆虐肆:

任意地干无边无垠垠:

界限

C.镂空镂:

雕刻惟妙惟肖肖:

相似

D.匿名匿:

隐藏重峦叠嶂嶂:

屏障

解析:

根据语境能够辨析词义。

"重峦叠嶂"本身是一个并列短语。

"重峦叠嶂"中的"嶂"的意义应该与"峦"相似,在这儿可以解释为"高险像屏障的山"。

如果解释成"屏障",放在这个短语中是解释不通的。

2、(20某某河南)根据拼音写汉字。

(1)yǎn(偃)旗息鼓

(2)jī(畸)形发展

解析:

这两个小题,是考查常见易错字的字形。

题目中考查的这两个字,在现实生活中常说和常用,但是大部分学生又是容易写错的。

这一类汉字是中考考试中经常考查的。

3、(20某某年北京)句中加红字解释都正确的是(B)

(1)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2)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

A、触(感动)鼎(大)

B、触(接触)鼎(古代的一种锅)

C、触(接触)鼎(大)

D、触(抵)鼎(正在)

解析:

考题选用的两句话,都来自于课文。

"触目伤怀"中的"触"字和"人声鼎沸"中的"鼎"字,都是同学们理解词语的关键字。

这个考题,也说明了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扎实地以课本为基础。

4、(20某某北京市西城区)下列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

A.教诲挑拨离间人声鼎沸B.修长潜滋暗长姹紫嫣红

C.滑稽惟妙惟肖故弄悬虚D.豁亮异想天开骇人惊闻

解析:

答案为C项。

辨识错别字,要将字形与字义结合起来。

C项中"故弄悬虚"应写为"故弄玄虚"。

"玄虚"是指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5、(20某某北京市东城区)在横线处按指定音节填字组词。

生活(jié)____________据不(chuò)___________劳作

不屑置(biàn)__________保持(jiān)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