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期八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673892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期八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下期八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下期八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下期八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

《下期八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期八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下期八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doc

2013年下期C138语文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肖松宾

本次期中考试是全镇统一命题,自行阅卷,学校掌握各班情况。

一、试卷分析

1、试卷结构:

总分120分,120分钟完卷,分语言积累和运用、阅读研究、写作训练三个板块,共26个小题。

其中语言积累和运用9个小题,30分;阅读理解16个小题,共40分;作文1题,50分。

2、试卷特点

鲜明的基础性。

作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的阶段性考试,其基本任务是检查学生是否达到“课标”规定的学段目标程度。

着眼基础,有效地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状况,不仅符合“课标”的要求,而且关系到学生的终生学习与发展。

试题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浸透着对基础的考查,凸显了“基础”的重要。

第一板块语言积累和运用部分,分别从语音、字形、词语运用、辨析病句、课文内容理解、提炼信息概括要点、综合性学习、生活语言和诗文名句默写等方面,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辨析、判断、概括等基本能力。

第二板块阅读理解,从词句理解、生活运用、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方面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获取信息和理解能力。

设题较为浅易,考生如果平时有所积累,具备基本的理解、分析能力的话,一般情况下,答题的“命中率”会很高。

浓郁的人文性。

试卷中的阅读文本文质兼美,文化品味较高,生活气息浓郁,在人生价值上给考生以积极的导向。

取材课内的有古诗文《渔家傲》,取材课外的议论文《学贵在疑》,而记叙文《默读父亲》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体味人生,感悟人生奋斗的意义,领略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文言文考本《小石潭记》(柳宗元)再现了历史名流的足迹,对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视成长中的挫折、增强学习的意志力将产生积极作用。

作文题《,我们的责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有利于考生通过作文获得人生的体验与认识,促进对人生观、价值观的再思考。

也许,这份试卷让人乍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似曾相识,但是它非常实在:

题量简约,容量颇大,能较全面考查学生语文素养,加之难易适度,考生易于上手,有利于水平的发挥。

命题者试图通过这份试卷,为师生传达这些信息:

①学生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字要端端正正地写,书要仔仔细细地读,话要清清楚楚地说,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写;要勤积累、多读书,以拓展知识视野,丰富知识储备,为后续学习夯实基础。

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遵循语文学科规律,扎实教学,将语文教学的工夫用在平时。

二、考况分析

1、成绩统计

根据成绩统计数据,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总体得分情况较好,反映了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2.优差生差距较大,最高分112分,最低分36分。

人数

平均分

≧100

≧90

优秀率

≧80

≧70

≧60

及格率

<60

77

81.7

1

21

29%

20

27

7

99%

1

2、答题分析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得分率

99%

94%

79%

43%

76%

68%

89%

71%

87%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得分率

43%

57%

80%

95%

67%

90%

92%

86%

76%

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作文

得分率

93%

62%

61%

91%

55%

75%

66%

35.6

综合分析情况,按试卷结构的三大板块将本次语文考试情况述评如下:

(1)语言积累和运用

第1题判断注音和第2题找有错别字的项得分率虽好,但失分的还是有,主要原因是拼音基础薄弱,字形识记不准确,积累存在严重欠缺。

第3题辨析词语使用正误,考生丢分主要在于对词义理解不正确,对词语的感情色彩、使用范围、搭配对象和习惯缺乏必要的认识。

第4题考查辨别病句的能力,题目的难度并不高,老师平时又反复强调,得分率还是不理想,应进一步提高能力,做到能修改病句,尤其要注意对双重否定句的理解。

第6题按原文填空,全是课内名篇名句,难度低,得分率也一般化,丢分主要在于识记不牢,难以完整写出诗(文)句,甚至只字未写,错别字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第8题概括新闻内容,得分率在基础知识中也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不善于通过抓主要信息从中来提炼要点。

第9题综合性学习没有设置障碍,失分的原因是学生筛选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较低,无法从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并形成观点,再加上表达语意不精当、词不达意。

(2)阅读理解

这一板块的答题情况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概括内容要点的21题、23题得分率低得出人意料,第15题文言翻译得分率也偏低;二是课外现代文得分率高于课内古文,令人费解。

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的掌握不太扎实,既不清楚实词词义,又不了解虚词的用法;在翻译句子时,不注重对重点字词的理解,以意译为主,导致句意理解不到位,失分比较厉害。

二、综合阅读分析能力较差,对文章整体的感受领悟不够,对阅读规律的迁移能力不强——教师讲过的、书上有原题的答的好,单个细碎的小题、意思比较固定的答的好,需从全篇着眼、整体把握的题答得不好,稍一拓宽或者问法灵活的题答得不好。

(3)作文训练

这一板块的答题情况差强人意,按35分为得分,得分率是66.5%,主要因为本次作文题紧贴学生心灵,选材比较宽松,因此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有情可诉。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材料匮乏,见识肤浅,审题不清,思路狭窄,行文呆板,文笔不畅,表达不活,盲目追求文体创新等毛病,甚至还有人自立题目。

三、教学建议

综观答题情况,就今后的语文教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革除三大流弊:

一是过分依赖教材,使之充斥整个课堂,让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二是过分强调学生对教材的“消化”,忽视对知识尤其是能力的历练巩固,使学生“根基”肤浅;三是扭曲学生的语文观点,泯灭自学语文的意识。

有的同志可能觉得此话危言耸听,殊不知,在课堂“装”教材的圈子里,教师总是捧着教材按照教学设计挡在学生前面,硬叫学生跟在后面抱着单调的教材“细嚼慢咽”。

在这种蜗行之中,学生乏味了,厌倦了,头脑糊涂了,潜意识里造成了病态的观点——学语文课本就是学语文,因而懒于去进行课外的阅读和练笔等其它语文活动,求知欲被逐渐扼杀,最终导致自学语文的意识完全泯灭。

此类做法无异于缘木求鱼,应当尽快改变才是。

2.实现三个转变:

首先要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我们要自觉改变角色,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想方设法让学生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去思,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语言,品味语言,培养语感,形成能力。

其次是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自学语文的兴趣。

一方面,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注重联系,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致力于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第三,改变死搬教材意识,重视语文实践活动。

“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应是语文教学中需要重点加以培养的实践能力。

只有在语文实践中,学生才会有自己的体味、感悟、思考和表达,学生的语文能力才能真正提高。

”因此,我们要打破教材规定的范围,把握时代脉搏,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