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675284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2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全集.doc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证据。

·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的现象作出解释。

·能够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与结果。

科学知识

·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特点。

·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证据。

 ·愿意合作与交流。

·珍爱生命。

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我在成长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

科学知识

·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能掌握自己从出生到现在身体发生的变化。

层次2:

可以收集并掌握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但不能利用证据做出解释。

层次3:

可以收集并掌握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并可以利用证据做出解释。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根据成长的证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层次2:

可以根据成长的证据绘制身、体重曲线图,但不能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层次3:

可以根据成长的证据绘制身、体重曲线图,并可以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

(1)提前从学校卫生室拿来健康卡片。

(2)有条件的学校可准备身高体重仪。

(3)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学生准备:

(1)从家中带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证据,如小衣服、小鞋子、各个时期的照片、出生时的小脚印……

(2)没有身高体重仪的学校,学生要带木板和尺子,也可用其他东西替代。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四、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导入新课。

谈话:

你们都收集到哪些证明“我在成长”的证据?

(此时可以出课题)学生汇报自己的收集结果。

课前,教师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写一封信或一张便条,讲清楚要上什么内容的课,需要家长在哪些方面给予帮助,必要时可以详细列出你的要求,以保证证据的收集。

探索和调查

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7)谈谈了解这么多变化后的感受。

让学生在对搜集来的证据的交流中体会成长的过程。

回顾和解释

3.测量现在的身高和体重,绘制曲线图,发现生长过程中的特点。

(1)谈话:

从出生到现在,我们一直在成长。

长到现在身高和体重是多少?

我们来测一测。

教师讲解教材上测身高和体重的方法。

(2)小组活动:

学生分小组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数据。

(注:

也可在课前讲清楚测量方法后布置学生测量,上课时把测得的身高、体重数据带来)

(3)将健康卡片发给学生,让学生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最好是将教材第4页的数据表利用起来,绘制出从出生到现在的标准身高、体重曲线图,并和自己的数据比较。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现出生后第一年生长迅速,又发现从10岁左右开始长得较快。

自己的身高体重是否符合标准;体重是否超标,等等。

(注:

会出现有的人稍微提前一点,有的人稍微滞后一点的情况,向学生讲明这些都是正常的)

4.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了解以后的生长。

讲解教材上列举的3种预测长大后的身高方法,要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查表,怎样查表,怎样利用公式计算。

可以让他们说说预测后的结果,讨论讨论三种方法的数据有无误差,哪种方法可靠、准确。

同时要指出,预测结果并非绝对,有很多因素会改变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环境、锻炼和营养等,倡导孩子们积极健康地生活。

2.悄悄发生的变化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访问、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科学知识

·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

·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正常发育。

·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

·体验到青春期是生命中的重要时期。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能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及身心的发展特点。

层次2:

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青春期的特点,但不能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层次3:

能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青春期的特点,并能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调查提纲、写给家长的一封信。

 

(2)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光盘和图片。

学生准备:

收集青春期的资料。

四、教学步骤

本课的教学形式可以遵循一个原则:

多样化,前提是决不能放任自流。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妨采取以下形式:

1.展览。

征得学校的同意,举办青春期专题展览。

以文字和图片加以解说,介绍男女青春期各自的发育特点,如乳房的发育,月经的出现,遗精是怎么回事,等等。

也可利用社会上相关的展览,但一定要做好组织工作,和家长做好沟通。

教师可以组织部分学生一起筹备,动员更多的同学提供信息资料、展品,以便以后继续使用。

2.办手抄报。

让学生们在纸条上提出问题,教师总结归纳出几个方面,适当时再补充一些,尽量让问题涉及的面广一些。

把男女学生各自分成几组,分别围绕不同的问题收集资料,最后以手抄报的形式在班级或年级展出。

3.推荐读书目录。

选择一些专业书籍或读物,给学生们开出书单,要求写读书笔记。

这要有一些同学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记录,教师带领他们提前做好这一工作。

4.课堂教学。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课前给家长写一封信,信里要写清楚本次课的目的,需要家长帮助做什么,以获得家长的帮助,完成了解学生生长发育的调查提纲。

特别要向家长宣传早期性教育的必要性,个别地区守旧思想较严重,更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调查提纲可以列出几项,让他们打钩,也要给出备注,适应个别情况。

一定要注明是不记名。

探索和调查

(2)导课时可以说:

课前,我们围绕自己的身体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做了一些调查,很感谢同学们和你们的家长对老师的信任,调查活动完成得非常好。

下面我把调查结果和同学们说说。

(3)在班里交流几个比较典型的情况。

上课时要以轻松亲切的表情、语言和学生们交流。

回顾和解释

(4)谈话:

在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应该出现哪些变化呢?

老师给大家介绍介绍。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或光盘讲解。

(5)谈话: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这些变化?

教师可以讲解,也可以给学生印发一些材料,让学生阅读。

最后,编者推荐给教师们一些有关青春期教育的书籍。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告诉孩子真相》《青春期——写给女生》《青春期——写给男生》

希望这些书能够帮助老师们做好青春期教育。

建议科学教师说服校长出资多购进一些此类书籍,供学生借阅。

如无条件购买书籍,可摘选“参考资料”部分内容印发给学生阅读。

3.人生之旅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

·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并写出调查报告。

科学知识

·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

·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

·体验到制定计划在调查活动中的作用。

·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学习成果评价

探究发展

层次1:

不能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

层次2:

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但不能通过对婴儿和老年人生活的探究写出调查报告。

层次3:

能够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并能通过对婴儿和老年人生活的探究写出调查报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

(2)有提示语的记录单。

学生准备:

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

四、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导入新课。

谈话:

我们来猜猜,这种动物是什么?

讲述“斯芬克司之谜”。

(故事详细内容见参考资料)

探索和调查

2.学生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有哪几个时期。

谈话:

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

如果要你把人的一生划分为若干时期,你准备怎样划分?

(可以在这里找个恰当时机引出课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把一个全过程分为几个阶段的能力)

学生活动。

学生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此时教师可以把人的各个时期的图片发给他们,帮助他们思考。

同时可提供一份记录单。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每种结果只要大家同意划分依据就可通过。

之后,可以一起看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

4.讨论交流:

说说你看到婴幼儿是怎样被照料的?

(做包裹婴儿(洋娃娃)的训练)老年人是怎样生活的?

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怎样做?

回顾和解释

5、指导怎样写调查报告。

在这个调查活动前,建议老师们用以下方法指导学生。

(1)通过谈话向学生讲明活动为什么要做访问。

“科学家有时会利用一些沟通技巧来收集信息。

对可能会提供有用信息的人进行采访是科学家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采访中,通常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问一些和某个主题相关的问题。

(2)步骤:

(要提供给学生)

①想出一位你要采访的人,可以是你的父母、叔叔、阿姨、祖父母,或者是熟悉的邻居;

②询问对方是否愿意接受你的采访,记住交流的时候要表达清楚,约定一个采访时间;

③在采访开始之前,先要把你要问的问题列出来;

④在问完对方所有的问题之后,要向对方表示感谢。

(3)整理采访资料,完成调查报告。

可以针对以下几项来完成。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人数;③调查内容;④调查时间;⑤调查问题;⑥调查结果;⑦其他。

调查活动结束后,通过交流,让学生们谈谈感受。

此项调查活动建议每个小组只调查一组人群。

制定计划在研究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在教学中往往让学生们在活动前做计划。

4.踏上健康之路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

·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

科学知识

·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珍爱生命。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及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

层次2:

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及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但不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层次3:

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及自身的生长发育情况,并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用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

层次2:

能够用作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但不能根据统计图对同学的身高情况做出解释。

层次3:

能够用作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并能根据统计图对同学的身高情况做出解释。

三、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

四、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出示:

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探索和调查

2.谈话:

这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

(让学生们读一读)这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研究研究,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发现:

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

这是一个正态分布,学生意识到就可以,不用点明)

3.做我们全班的身高统计图。

(1)出示一张空白统计表,按照身高分段统计人数。

(身高数据在第1课时已测量)

(2)分别做男女生的身高统计图。

(3)观察此表,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

从个人卫生、营养及膳食卫生、学习卫生、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科学用脑、正确使用电脑的情况几方面加以认识,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

回顾和解释

4.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

谈话:

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在班级的状况了,我们再来根据教材12页的身高评价表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

学生活动。

5.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谈话:

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

形式可以采取大家讨论;或事先列出提纲,让学生去收集资料;也可以收集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分析,引到健康话题上来。

第二单元进化

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

·运用观察、实验、研讨和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尝试探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规律和原因。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

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体会到生命进化历程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要性。

·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法制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法〉〉。

1.消失了的恐龙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学习成果评价

层次1: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没有一定的了解。

层次2: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层次3: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

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

四、教学步骤

本课教学时间为两课时。

课前教师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恐龙和其他灭绝及濒危动物资料。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

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教师应充分放手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通过讨论,确定下几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探索和调查

2.搞一个恐龙博览会。

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

如有条件,教师最好课前制作好样品。

如果课堂教学时间不够,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3.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教师一定要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恐龙博览会可在期末举行,同时可作为期末评价的一部分。

回顾和解释

4.讨论:

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

关于绝灭生物墓地,也应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行了解,教师也可作必要的介绍。

一定要请学生谈谈:

面对着如林的墓碑,心中有什么感想?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

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

·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知道化石的成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能理解生物进化的概念,对化石的形成不了解。

层次2: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但对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不了解。

层次3:

知识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并能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层次2:

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层次3:

可以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并会制作化石模型。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

学生准备:

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

四、教学步骤

本课教学时间为2课时。

本课的第1课时,是《进化》单元的入门课。

因此,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单元聚焦。

本课的主要活动有5个:

认识化石、了解化石的成因、制作化石模型、探究化石的作用、认识活化石。

其中前3个活动可以放在第1课时,后两个活动放在第2课时,第1课时结束后应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教师可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谈出自己关于进化知识的前概念,如:

你听说过“进化”这个词吗?

它是什么意思?

人们是怎么发现进化现象的?

进化的证据是什么?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

生物是怎样进化的?

——相信六年级学生一定所知不少。

2.接下来,要让学生提出关于进化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并把问题记录下来。

3.最后,要请学生思考:

我们应怎样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关于进化知识的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方法?

教师应先调查学生关于进化知识有哪些了解。

——我们的教学必须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展开。

要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主动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探索和调查

1.认识化石。

除了教材提供的图片,教9币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化石的实物、模型,或补充更多的化石图片。

在观察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远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遗体、遗物还是遗迹?

以使学生对化石的种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2.了解化石的成因。

在四年级时,学生们已学过煤的成因,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非难点。

教师应先请学生谈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再利用课件补充纠正。

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想一想,化石会保存在哪种地层中——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

3.拓展活动:

制作化石模型。

可以按照教材中的方法来制作化石模型,也可以自行设计其他的方法。

4.探究化石的作用。

——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

科学家会怎样研究化石,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呢?

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时间。

除了教材中展示的恐龙头骨化石,教师还应适当补充一些化石资料让学生试作分析。

5.认识活化石。

课前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

为什么这些生物被称为“活化石”?

它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

你还认识哪些活化石?

上课时由学生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单元聚焦后,就同学们刚提到的化石问题,教师可顺利导入本课的学习。

在本课的探究活动开始前,教师也要先调查学生关于化石已知道些什么,以便本课能够有的放矢地展开。

在这个活动后教师一定要强调,真正的化石可不是这么简单就会形成的,它需要特殊而严格的地质条件,而且要经过漫长的时间。

一万个生物死亡后大概只有一个有可能保存为化石,而被保存下来的化石中,又只有极少数能被我们发现,而且大多数不完整。

所以,每一块完整的化石都是极其珍贵的远古馈赠。

回顾和解释

以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

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

要使学生知道:

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

科学知识

·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

·意识到科学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二、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能理解达尔文的“进化论”的观点。

层次2:

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

层次3:

了解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知道自然选择的道理,并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有关课件、资料。

学生准备:

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四、教学步骤

本课的主要活动是通过查阅多种信息源,了解经典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受到的挑战。

这里给教师一点建议:

教学步骤

互动性质

学生/教师互动的目的

二次备课

集中话题

1.教师可在课前布置一部分学生分课题查阅好有关资料,在课堂上,研究相同课题的几个人组成专家组进行汇报交流,最后各“专家”回到本组,向本组的其他同学进行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