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7678151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PPTX 页数:90 大小:1.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7页
第7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8页
第8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9页
第9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0页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9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pptx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第三章金融机构和风险管理,学习目标,1.了解金融机构的定义2.了解我国金融机构的分类3.了解金融机构组织方式的一般形式4.掌握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5.掌握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方法,3.1金融机构基础,狭义的金融机构泛指以某种方式吸收资金,又以某种方式运用资金,能够提供特定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企业。

广义的金融机构指从事金融业务,协调金融关系,维护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机构。

金融机构的性质:

金融机构是在经济活动中为资金供需双方提供投资、融资服务的机构,也是为资金安全性需求者和其他金融活动参与者提供各种相关服务的机构。

金融机构成为经营货币和提供“金融服务产品”的特殊企业,作为各类金融机构总称的金融中介及其业务活动也就形成了一种特殊“行业”或“产业”。

在中央银行提供的货币具有无限法偿权力和信用无限创造机制条件下,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具有内在的膨胀动力和趋势。

因而,金融业又是一个充满风险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巨大的行业。

金融中介理论,古典的金融中介理论包括两种理论,即信用媒介论和信用创造论。

信用媒介论认为,信用是将资本从一个部门转移到另一个部门的媒介,信用不是资本,也不创造资本。

信用可以节约流通费用,可以促进利润率的平均化,可以促进国家财富增加。

信用对物价和商业危机有影响。

信用创造论的主要观点为:

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超过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

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优先于负债业务且前者决定后者。

银行通过信用的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信用创造论认为,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货币,银行的本质在于创造信用。

货币是一种交换手段,因此,凡是有交换手段职能的物品都是货币。

信用既然被用做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那么,信用就是货币,信用就是财富。

信用创造资本,信用就是生产资本,通过信用量的增加与扩展可以创造社会财富,繁荣商业,使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活力。

金融中介理论,20世纪前期,金融中介理论的研究进展不大,一般的研究都是把金融中介作为既定的要素。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利用信息经济学和交易成本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降低金融交易成本为主线,对金融中介提供的各种服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它们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克服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以比市场更低的成本提供服务。

风险、不确定性、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构成了金融中介演化的客观要求,但是,随着近十多年来金融中介职能的转变,人们开始寻求交易成本之外的其他原因。

典型的如风险管理和参与成本。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1.不确定性和金融中介在现实中,完美的市场是不存在的,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不确定性表现。

跨期交易结果的不确定性在经济生活中可分为个人不确定性和社会不确定性。

金融中介机构的出现不仅可以降低个人消费风险所引起的不确定性,而且还可以进行多样化的投资,分散风险,降低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2.交易成本和金融中介由于市场的不完美性,阿罗德布鲁范式中理想的无摩擦的完全信息金融市场已不再存在,因而就需要金融中介参与金融交易;金融中介存在的原因就在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金融中介正是单个借贷者在交易中寻求规模经济、集合交易、分摊成本的最佳联合体。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3.信息不对称和金融中介金融中介作为被委以监督责任的代理人保证向贷款人支付固定金额的回报,从而使自己成为投资项目收益的剩余索取人。

这样,金融中介的收益就与项目的收入紧密相关,从而确保它能竭力监督借款人。

4.金融中介的功能观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远比机构要稳定,因为功能很少随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机构的变化是由功能决定的,机构之间的竞争与创新最终使得金融功能更有效率。

5.风险管理、参与成本和金融中介将风险管理功能形容为一种金融中介的新功能和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存在着收集、选择某一特定股票或其他有价证券、金融产品的特定成本,但通过金融中介可以节省这些成本,使投资者得到相对稳定的回报。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6.价值增加、客户导向与金融中介金融中介不是居于最终储蓄者和投资者之间充当简单的“代理人”,以减少像不对称信息和参与成本之类的市场非完美性,它们是独立行事的市场主体。

它们能够创造金融产品,并通过转换金融风险、期限、规模、地点和流动性而为客户提供增加值。

因此价值增值是现代金融中介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补充理论(amendedtheory)强调金融中介的顾客导向而不是信息不对称。

也就是说,金融中介本身就是向顾客出售金融服务并从中获利的,而传统理论所谓的节约交易成本、消除信息不对称以及参与成本等则属于上述过程的伴随效应(byeffect)。

3.2金融机构的种类和区别,金融性公司部门(financialcorporationssector):

所有主要从事金融中介或相关辅助性金融活动的公司机构或准公司机构。

IMF(2000):

中央银行、其他存款银行、其他金融性公司(包括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以外的其他金融媒介、金融辅助机构)。

IMF(2012):

金融性公司部门可分为九类,即中央银行、除中央银行以外的存款吸收性公司、货币市场基金、货币市场基金以外的投资基金、除保险公司和养老金以外的其他金融中介、金融辅助机构、受限制性金融机构和货币放款人、保险公司、养老金。

同时,为了广义货币的统计需要,将以上九类机构再分为存款性公司和其他金融性公司(OFC)两大类,其中的存款性公司分为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以外的存款吸收公司和货币市场基金(MMFs)三个子部门。

此外,修订中还特别强调了无特殊目的实体(SPE)、主权财富基金(SWFs)等新型金融机构。

我国金融机构的组成,银行业金融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以融资业务为主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

其中,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是接受个人和机构的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至2012年底,我国的此类机构已全部改制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社、财务公司、村镇银行等。

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是指不能够接受个人和机构存款,但可以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包括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类型,证券业金融机构,证券业金融机构在业务运行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为投资业务服务,是直接融资活动中重要的中介人,承担着为资金供求双方“牵线搭桥”的职责,同时,证券业金融机构在间接融资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一些证券公司可以从事某些贷款业务,而一些基金公司可以接受信托存款资金,并将其用于信托投资等。

从总体上看,证券业金融机构在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活动中最基本和最突出的作用是通过其基本的业务经营为各类投资业务活动提供相关服务。

我国的证券业金融机构主要包括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公司和期货公司。

证券业金融机构的类型,保险业金融机构,保险业金融机构主要是指各类保险公司。

这些保险公司以收取保险费为条件,向投保人或投保人指定的受益人提供某类风险的保障。

我国保险业金融机构主要分为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保险公估公司、企业年金等。

保险业金融机构的类型,资产负债表体现的金融机构特点,主要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与运用比较,3.3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金融机构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1.围绕货币与信用业务的需要而设立2.突出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3.独具特色的部门设置4.特别注重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衔接,金融机构组织结构的基本模式,从产业组织结构的形成与演变历史看,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U形结构、H形结构、M形结构以及矩阵结构等结构形式。

不同类型的产业组织结构均有其特点,并适应于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产业组织机构。

金融机构是从事货币与货币资金运作活动的产业组织机构,其内部组织结构的模式与一般性产业组织机构基本相同。

各种不同类型的组织结构形式,在金融机构中均有所体现,U形结构(一元结构),在直线型组织结构中,产业组织机构的领导意图沿着指挥链条直线向下传递,每个下级只对一个上级负责,并绝对服从该上级领导的指挥。

直线型组织结构适合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业务经营区域较为狭小的金融中介机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中,企业按“分工负责”的原则组成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即为了适应专业分工的需要,产业组织机构的最高领导层将具体的、专业性的指挥功能委托给下属不同的职能部门来负责进行。

职能型组织结构也比较适合于发展初期、规模较小、业务经营区域较为狭小的金融机构。

U形结构(一元结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在坚持直线指挥的前提下,发挥职能部门的助手作用,并授予其一定的决策权、控制权和协调权。

此时,企业的管理人员被分为两类:

一类是各级行政管理人员,各级行政负责人对下属单位负有全面指挥和领导的职责,对所属范围内的工作负有全权处理的责任;一类是职能部门的专业指导与管理人员,他们只是在业务上负有指导的权力和责任,而没有行政上的领导关系。

很多金融机构以直线职能型作为形成组织结构的基础。

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使用的就是这种组织结构形式。

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H形结构(控股公司结构),在控股公司结构中,控股公司总部持有子公司或分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份,下属各个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相对独立地开展业务,是获得利润的中心。

其以显著的“分权”特征,与U形组织结构的“集权”形成鲜明的对比。

严格地说,H形结构并不是一种组织结构形式,而是一种外在的、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

由于H形结构管理运作的主要依据是资产,而且被控股公司又具有法人资格,结构过于分散,且控股公司往往难以有效控制各个子公司,从而加大了控股公司的管理成本,因此,很多管理学家认为H形结构是组织管理变迁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式。

目前,H形组织结构是很多金融机构尤其是大型金融机构非常愿意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模式。

如金融控股集团,已经成为各国金融界非常推崇的金融机构组织结构模式,并有快速发展壮大之势。

M形结构,M形结构主要表现为事业部制或多部门结构,也被称为“多分支的公司结构”,是目前西方国家的大企业经常采用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其事业部的设立,可以根据企业业务经营的诸多特点来进行,如产品性质种类的不同、生产与销售地区的不同、客户需求的不同等。

事业部制的突出特点是:

总公司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

其主要优点是:

有利于企业的最高领导层摆脱日常事务,集中精力做好战略决策、长远规划以及人才开发等工作;有利于加强事业部领导人的责任心,调动事业部从事业务经营的积极性。

但是,事业部制也存在一些缺陷:

容易带来公司以及各个事业部内部的机构重叠、管理层在位管理人员增多、管理效率下降的问题;容易带来企业内部整体协调能力的削弱,从而不利于企业规模效益的形成。

但事业部制仍然具有较多的优点,目前世界上有很多金融机构也都采用了事业部制作为内部设立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矩阵制,矩阵制也被称为“矩阵组织结构”或“目的规划制”,是指按照组织固有的一些特性,将一个企业的部门分为不同的事业部,在每个事业部中设计些职能类别类似的组别,这些组别又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领导,从而形成一个二维或多维的组织结构。

从组织结构的形式上看,矩阵制实际上是U形结构与M形结构组合的变形。

或者说,矩阵制是在原来的U形结构、M形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横向的目标管理系统,从而把按职能划分的管理机构(如企业的生产、销售、技术等部门)与按产品项目划分的管理机构(如企业的工程项目、服务项目等)或小组(也称事业部)结合起来,使同一名事业部的工作人员既与原来的职能部门保持组织和业务上的纵向联系,又与按产品或项目划分的小组(或事业部)保持横向联系,从而形成一个矩阵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3.4金融风险及其管理,所谓风险是指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或波动性,例如未来收益、资产或债务价值的波动或不确定性。

现代企业经营中一般会面临三类风险,即战略风险、业务风险和金融风险。

战略风险是指由于经济、政治环境等基础因素发生变动而给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

业务风险是指与企业所处的特定行业及经营的业务和产品直接相关的风险。

金融风险是指企业未来收益直接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相关的不确定性。

一般而言,收益的不确定性可分为盈利的不确定性和损失的不确定性两种情形,而现实中人们更关注的是损失的可能性。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指由于金融市场变量(股票价格、汇率、利率、商品价格等)的变化或波动而引起的资产组合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因此,金融市场风险也经常被称为金融资产价格风险。

证券价格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由于证券价格的不利波动而面临的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波动时面临的风险。

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的不利变动而导致金融机构发生损失的风险。

外汇风险一般因为从事以下活动而产生:

一是金融机构为客户提供外汇交易服务或进行自营外汇交易活动;二是金融机构从事如外币存款、贷款、债券投资、跨境投资等的业务活动。

商品价格风险是指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各类与商品相关的金融产品,因商品的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带来关联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由于借款人或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约而给另一方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以及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变动和履约能力变化导致其债务市场价值的变动而引发损失的可能性。

信用风险还包括主权风险。

它是指当债务人所在国采取某种政策,如外汇管制,致使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造成的损失。

这种风险的主要特点是它针对的是国家,不像其他的违约风险那样针对的是企业和个人。

信用风险的形式包括结算前风险和结算风险。

结算前风险一般是指风险在正式结算前就已经发生。

结算风险则是指在结算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料的情况,即当一方已经支付了合同资金但另一方发生违约的可能性。

这种情况在外汇交易中较为常见,如交易的一方早晨在欧洲支付资金而后在美国进行交割,在这个时间差中,结算银行的倒闭可能导致交易对手方不能履行合同。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控制缺失、诈骗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潜在损失。

操作风险直接与机构的管理系统和制度相关,虽然发生的概率相对较小,但引起的损失可能非常巨大。

操作风险还包括风险定价过程中的模型风险,即交易人员或风险管理人员使用了错误的模型,或模型参数选择不当,导致对风险或交易价值的估计错误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操作风险损失分类,金融风险的计量,风险管理的基础和核心是对风险的定量分析和评估,即风险计量。

所谓金融市场风险计量,就是计算由于市场因子的不利变化而导致的金融资产(证券组合)价值损失的大小。

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复杂性的增加和金融理论、金融工程的发展,金融市场风险计量从简单的名义计量方法发展到今天的复杂计量技术。

本节将详细介绍灵敏度方法、波动性方法、VaR方法、压力测试、极值分析等风险计量方法。

灵敏度方法,主要灵敏度指标的定义,灵敏度方法,灵敏度方法的优点在于概念上的简明和直观性,使用上的简单性。

其缺点在于在下述情况下线性近似并不能很好地描述证券价格的变化:

(1)证券价格的变化不是市场因子变化的线性函数,特别是期权等金融产品具有严重的非线性;

(2)市场因子的变化不是同时发生的,需要考虑由于时间的差异对市场因子变化产生的影响;(3)市场因子的运动并不能完全解释证券价值的变化;(4)对于互换类衍生证券,其价值开始时常常很小,甚至为零,因此使用绝对值变化较比例性变化更合适;(5)灵敏度方法对不同的金融产品有不同形式,一方面无法测量由不同证券构成的证券组合的风险,另一方面也无法比较不同证券的风险大小。

波动性方法,风险是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实际结果偏离期望结果的程度即为波动性。

波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测量了金融产品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方差或标准差是波动性计算中最为常用的方法,它估计了实际回报与预期回报之间可能的偏离。

实际中,人们在使用时通常把波动性与标准差等同起来。

投资组合波动率的计算需要描述数据的一些基本特征。

实际金融数据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波动性和相关性模型的提出或改进都是基于这些基本特征。

各种估计或预测模型的目的在于能准确描述实际金融数据的各种特征,所以这些特征也常被用来检验模型的有效性。

这些特征包括:

(1)与正态分布相比,收益率序列数据的实际分布在尾部明显更厚,而中间腰部更细、更尖,即通常所说的“尖峰厚尾性”;,波动性方法,

(2)回报的波动有的时期很大,而有的时期却很小,也就是说呈现出集聚性和爆发性;(3)金融市场中的产品价格,尤其是股票价格与其波动性是负相关的,也就是说,负的收益率要比正的收益率导致更大的条件方差,这种现象被称为“杠杆作用”;(4)收益率的波动性表现出持久性,即对波动性的冲击要持续一段时间才会消失;(5)收益率的波动性受到金融资产期限长短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期限的推移,波动性呈现出向某个长期平均水平收敛的趋势,即出现均值回复现象;(6)收益率序列呈现出明显的自相关性,有时尽管收益率序列本身不相关,但它的平方序列是自相关的,并且平方回报序列的自相关性比回报序列显著得多。

指数移动平均方法,GARCH模型,GARCH的含义是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

在一个时间序列中,如果有的时期波动性很大,而有的时期波动性却很小,也就是说波动性既有爆发性又有集聚性,这时称该时间序列存在条件异方差。

自回归在这里是指GARCH模型对条件异方差的建模所采用的方法。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GARCH模型特别适合于对金融时间序列数据的波动性和相关性进行建模,估计或预测波动性和相关性。

GARCH模型,GARCH模型,GARCH模型,波动性方法,波动性描述了收益偏离其平均值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测量了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程度。

但波动性方法主要存在两个缺点:

(1)只描述了收益的偏离程度,却没有描述偏离的方向,而实际中最为关心的是负偏离(损失)。

(2)波动性并没反映证券组合的损失到底是多大。

对于随机变量统计特性的完整描述需要引入概率分布,而不仅仅是方差。

尽管波动性不适宜直接用来测量证券组合的市场风险,但市场因子的波动性是VaR计算的核心因素之一。

风险价值(VaR),风险价值(VaR),风险价值(VaR),资产组合的VaR可以遵循两种计算过程。

一种是无条件VaR的计算,即假定每个时期的收益率都服从某种不变的分布,如正态分布或其他非正态分布,再根据样本期间的收益率估计相关参数,如正态分布的均值、方差或非正态分布的形态参数等,最后根据给定的置信水平,计算收益率的VaR。

另一种是条件VaR的计算,即先利用选定的模型对某样本期间的原始收益率进行拟合(或称“滤波”),再根据给定的置信水平,利用模型中设定的条件分布,计算经模型拟合后的标准化扰动项的VaR。

VaR方法的优点,

(1)VaR可以测量不同市场因子、不同金融产品构成的复杂证券组合和不同业务部门的总体市场风险暴露;

(2)由于VaR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方法来测量风险,因此为高层管理者比较不同业务部门的风险暴露大小,基于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资本配置、风险限额设置等,提供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3)VaR概念简单、理解容易,给出了一定置信水平下、特定时间内,证券组合的最大损失,比较适宜与股东、外界沟通其风险状况;(4)VaR充分考虑了不同资产价格变化之间的相关性,这可以体现出投资组合分散化对降低风险的贡献;(5)特别适合监管部门的风险监管。

VaR方法的缺陷,

(1)它是一种向后看的方法(backward-looking)对未来的损失是基于历史数据,并假定变量间过去的关系在未来保持不变,显然,许多情况下,这并不符合实际;

(2)VaR是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进行的,如数据分布的正态性等,有时这些假定与现实可能不符;(3)VaR的计算有时非常复杂;(4)VaR只是市场处于正常变动下市场风险的有效测量,它不能处理金融市场处于极端价格变动的情形,如黑天鹅事件等。

理论上讲,这些缺陷的根源不在VaR自身,而在于其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压力测试,在金融市场中,常常出现一些极端情形,如市场崩溃、金融危机、政治剧变或自然灾害等,在这些情况下,经济变量间、金融市场因子间的一些稳定关系就会遭到破坏,原有市场因子之间的价格关系、相关性、波动性都会发生巨大改变;市场因子之间、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会出现较大变化,其他一些原本不该出现的意外联系在极端市场情况下也会出现;市场因子和组合价值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会发生根本改变。

在这些极端情况下,上述风险测量模型中的假设和参数会发生巨大变化,从而产生极大的误差。

为了测量极端市场状况下的金融风险,人们引入了压力测试和极值分析方法。

本小节我们首先介绍压力测试,后面一小节内容介绍极值分析。

压力测试是对极端市场情景下资产组合损失的评估。

典型的压力测试方法包括情景分析和系统化压力测试。

情景分析,情景分析是最常用的压力测试方法,目的在于评估金融市场中的某些特殊情景或事件对资产组合价值变化的影响。

情景分析给出了某种特殊市场情景下资产组合的损失,但没有指明损失发生的概率,而VaR指出了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损益分布的左尾部分),却没有说明不利事件发生时的实际损失到底有多大。

因此,这二者互为补充。

情景分析的过程主要如图34所示,主要包括两大步:

情景构造、情景评估。

压力试验方法,情景构造,情景构造是情景分析的基础,目的在于产生金融市场的某些极端情景。

这些极端情景包括资产价值极端损失的情景、市场因子波动性和相关性的极端情景等。

情景构造的主要方法包括历史模拟情景方法、典型情景方法和假设特殊事件方法。

历史模拟情景方法是指以历史上曾发生过的极端事件为基准,构造金融市场的未来极端情景。

典型情景方法是通过对金融市场中一个或多个主要市场因子(利率、汇率、股票价格或商品价格)变化的模拟构造未来极端情景。

假定特殊事件方法是通过设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一次突发事件构造未来极端情景。

情景评估,情景评估是指完成极端市场情景构造后,评估该极端情景的发生对资产组合价值变化的影响和后果。

它是情景分析的核心和最终目的。

情景评估的主要方法包括基于灵敏度的情景评估和全值情景评估两种。

基于灵敏度的情景评估主要是利用资产头寸对市场因子的灵敏度,分析市场因子的极端变化对资产头寸的影响。

对于结构简单的金融资产,其头寸与市场因子间的关系呈线性关系,如外汇头寸变化与汇率变化的一比一关系、分散化股票组合价位的变化与股票指数变化的线性关系,这种方法简单有效。

对于复杂的金融产品如期权、债券等,具有局部特性的灵敏度方法,在市场因子变化范围较小时,其准确性较好;当市场因子变化幅度较大时,尽管可以采用某些修正措施,如对期权可以在Delta基础上引入Gamma、Vega或其他的风险参数,对债券可以引入凸性,但由于情景分析考虑的是极端市场变化,因此基于灵敏度的情景评估有效性往往很差。

情景评估,在实际中,对于复杂的资产组合通常采用基于全值的情景评估方法,即利用定价公式对市场因子发生大幅波动后的资产组合重新估值,减去原资产组合价值,就得到了这种情景下资产组合的损失。

评价情景对资产组合的影响时,必须特别考虑市场流动性的变化。

极端市场情景下的市场流动性往往发生巨大变化,导致正常市场情形下的市场交易行为失效。

如在正常情况下,股票市场交易在几分钟内就完成,而在股票市场崩溃时,卖出指令或者由于时间、价格的限制失效,或者只能以很低的价格执行,从而导致指令的执行需要很长时间。

极端市场情景下的市场流动性变化,对于进行动态对冲策略或短线操作的机构而言,还会严重影响其策略实施效果和对冲资金来源。

情景分析的主要优点,情景分析的主要优点在于指出了资产组合面临的潜在的最大损失,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三点:

情景分析评估了大规模市场运动的影响。

情景分析评估了市场波动性变化和相关性变化的影响。

情景分析还可以弥补风险管理系统的一些其他弱点。

情景分析的缺陷,情景分析的最大缺陷在于其效果很大程度上依赖有效情景的构造和选择。

但有效情景的构造很困难:

其一,不可能将所有的极端市场情景都考虑进去,从而导致情景分析的不全面性。

其二,历史事件不可能重演。

金融市场的复杂一方面使许多未来的突发性变化不可预期(如近年来的几次重大金融危机都未能被预测到)。

另一方面,即使未来市场情景在本质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