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818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1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docx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

 

姓名:

XXX

学校:

XXX

时间:

XXX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前言

工程测量

测量学教学实习是测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工程测量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整体到局部,从控制到碎布,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

本次实习报告具体如下: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利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完成生产实际中的测定和测设工作内容。

测量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团结合作精神、训练严谨的实践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的手段。

通过设置水库测量,架空输电线路的选定线测量,建筑物及道路曲线的测设等几个实习项目为今后解决上述工程中有关测量工作的实践问题打好基础。

二、实习时间

两周:

XX年12月19日-XX年12月31日

三、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我们主要进行了建筑物的放样、道路改建、水库测量、架空输电线路选定线测量这四个项目的实习

1.建筑物放样项目

任务1:

将建筑物的位置布置在本院地形图(见相关资料)上。

任务2:

放样建筑物,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将建筑物各桩基的平面位置测设至实地。

2.道路改建项目任务1:

道路的带状地形图测量和纵横断面测量。

在校外自行选择一段长约

500米左右的乡村道路(碎石路面或土路),将其改建为柏油路面,

路面宽度为7米,路肩宽0.5米,路肩外排水沟宽0.5米深0.5

米,沟堤宽1米。

按四级道路设计。

由起点(交接点)开始按现

有道路测量道路中线两侧各40米测量道路的带状地形图,比例

尺为1:

500。

要求每10米测1个断面,横断面要求每侧宽度20

米。

任务2:

道路竖曲线和横断面设计。

道路带状图完成后,在图上完成道路的

平曲线设计,要求至少包含两段长度不短于50米圆曲线,并给出道路

曲线要素表、逐桩坐标表。

任务3:

外业数据采集完成后道路纵横断面图的绘制并计算填挖方量,纵线

按实际的坡降合理设计;标准横断面为路左右各宽3.5米;路肩宽0.5

米,横坡为i=3.5%计算。

断面间距10米,填挖方量要求基本平衡。

道路各中桩高程按实际情况计算(可由纵断面图竖曲线获取)。

任务4:

中线测量。

三个班的放样工作交叉进行,可以采用全站仪按逐桩坐

标进行放样。

任务5:

圆曲线放样。

采用偏角法进行。

先放样出圆曲线的主点,再按整桩

号长弦偏角法进行计算出各放样点的偏角和弦长现场进行放样。

放样

后和逐桩坐标放样法进行检核。

3.水库测量项目

任务1:

对电站区域的航测图数字化,航测图和相关资料由指导教师提供。

各电站数字化的范围由指导教师指定。

要求数字化后的地形图比

例尺为1:

XX,基本等高距2米。

任务2:

在数字化后的地形图上计算出各电站的汇水面积。

精确至0.1平方

公里。

任务3:

在数字化后的地形图上计算出各电站的库容。

精确至0.1万立方米。

任务4:

在数字化后的地形图上绘制出淹没线(用红色表示,线宽0.3mm)。

4.架空输电线路选定线测量项目

任务1:

各组在院外边引测一条110kv线路至校园内。

要求在选定的点上用

油漆或木桩做相应标志,外业相关要求参考相关资料。

任务2:

外业数据采集完后要求绘制线路的平断面图。

比例尺为:

横向1:

1000,

纵向1:

100。

四、实习心得

为期两周的工程测量实习在不知不觉中就快结束了,在这短短的两周时间里,我学会了很多关于测量的新知识,更掌握了新的技能,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同时,我也深深的认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知识上的盲点,还有很多知识值得学习深入更需要加强自己的操作能力。

这次实习,不像平时课业实习的那么轻松,更多的是靠我们自己独立完成,但又不懂得还是可以向老师询问,求解也可以和同学之间进行讨论。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更熟练了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测量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

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本次实验难度比前几次明显增大,任务也较以前多,耗时明显增多,一切都在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中艰难的进行导致直到现在才完成,三天下来才把我们组负责测量的区域范围大致测完但并没有完全完成这次测量交待的任务后来在老师和其他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在这一周的摸索对测量应用cass时又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熟悉了cass软件的各种设置和操作的方法,希望在下次实习中能进一步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将课上学习的理论付诸于实践。

在这次实习中我懂得了怎样传输数据,在以前的实习中虽然都会看到别人传输数据,但自己从没有认真看过别的同学是怎么样操作的,经过这次的实习机会让我充分知道怎么传输数据,在传输数据时要做哪些步骤,了解自己对于cass软件到底有多少知识还不是那么熟练,必须长期练习才会有很好的收获。

在老师讲述完任务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好多、好难,有些任务的测量必须经过探讨之后才会知道要怎么测量,这样所耗费的时间就会增加,但是我们必须保证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测量。

在实习过程中,问题是层出不穷,但经过

我们大家的努力,大部分问题都已解决。

实在不会的,就请教老师,或是和其他组同学们一起探讨。

经过我们组不懈的努力终于测完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但不能保证我们测量的是否达到老师的标准,之后我们再利用其他时间把测量的图画完。

在进行数字化的时候我感觉好难,也不是说任务的难度,就是觉得自己对于这些知识有很久都没有去巩固,以至于现在做这些觉得有些费力,在这次实习中我参加测量的任务有架空输电线路、水库测量、道路改建,在这三项任务里面只有水库测量有点复杂,其余的都是我们上课时老师叫我们实习过程中遇到过的,测量起来没什么难度,只需要把图弄完整就行了。

但有时候画图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不只是把那些点连接起来就会成为一副图,画图还是要有一定熟练程度,才可以把图又快又好的完成。

实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让我明白,在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中应该时刻去

探索问题,努力培养自己解决事情的问题。

因为这关系到以后自己在工作中能力的体现。

工作的完成这一系列的问题。

因此,我深刻的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遇到问题时切不可回避,要想尽办法去解决,从而去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体会到了外业的艰辛,内业的耐心,工作的细心,甚至还有了对建国初的测绘人员的敬畏之心。

锻炼了实际的能力,让我在未来面对选择时更有信心和勇气。

第二篇: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概况

二、平面控制测量

1.水平角测量

2.水准测量

3.导线测量

三、地形图的绘制

四、测设

五、实习心得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实习,作为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基本的必修专业实践课,对我们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来说,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学测量不仅是获取书本的理论知识,更是培养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对课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总结,以及体会测量思想“从控制到碎部,从整体到局部,步步检核”等原则对工程测量的指导意义。

这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对将来走向工地有极大的帮助,毕竟国内高校给予学子实践的机会远不足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机会创造最大的知识收益。

当然我们还可以通过测量实习这个平台,改善我们的思维结构,培养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一、实习概况

1.实习时间:

XX年7月2号到10号

2.实习地点:

烟台大学南校区

3.小组成员:

马灿、潘运良、吕振宁、鲁彦、林祥龙、孟庆文、刘为云、牛志刚组长:

潘运良组员:

马灿、吕振宁、鲁彦、林祥龙、孟庆文、刘为云、牛志刚

4.指导教师:

宋华山

5.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仪,测钎,直尺,50*50图纸等。

7.实习内容

1).水准测量与导线测量:

2).地形图的测绘;

3).测设。

二、水准测量与导线测量

1外业测量

1)踏勘选点:

我们组测量区域是在八号宿舍楼附近,由于宿舍楼建筑较为规则以及周边的地物不是很多,故我们在选择六个控制点时,极为方便在此就不做详尽叙述了。

2)水平角观测:

用测回法观测导线内角一测回,要求上、下半测回角值之差不得

大于60'',闭合导线角闭合差不得大于+60''n,n为导线观测角数。

我们组用经纬仪进行水平角的测量,我们首先对经纬仪进行对中整平,,然后用左盘瞄准上一个控制点,进行水平角归零处理,然后用左盘瞄准下一个控制点,读取数据;再用右盘分别瞄准上下控制点,读取数据,到此为止,该控制点的一个测回便结束了。

我们便可以根据左右盘数据之差进行取平均值作为该水平较的测量值。

3)边长测量:

我们根据十餐所选取的控制点用钢尺进行两控制点的水平距离的测定。

老师给定的往返丈量导线的各边边长的相对误差为1:

1000,导线全长闭合差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

1000,所以我们选择用钢尺进行往返测量,用两次距离的平均值作为两控制点的水平距离的测量值。

4)高差测量:

我们组用水准仪进行控制点的高程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

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

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

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

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

对每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

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

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2.内业计算

1、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之前,应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然后绘制导线略图,把各项数据注于图上相应位置。

2、平差计算:

(1)角度平差:

①角度闭合差:

wβ=[β]-(n-2)*180。

②角度闭合差允许值:

wβ允=±60(")。

要求:

③角度改正数:

vβi=(vβi以秒为单位,读至1"),检核

[vβi]=-wβ。

④当因为取舍而使得上述检核式不成立时,必须对vβi进行人为调整,使其检核式成立。

调整的原则是:

在短边两端的βi上调整,每个βi上只能调整1"。

改正后的角度:

βi’=βi+vβi,检核:

[βi]=(n-2)*180。

3、推算导线各边方位角

①先坐标反算,求αab=arctg

②再求αn2-a21...........αa26-n2,并检核αn2-a21。

要求:

αn2-a21=αa21-n2±180。

4、计算坐标增量△x、△y

①计(请关注好范文网:

..)算坐标增量闭合差:

纵坐标增量闭合差:

wx=[△x]-0;横坐标增量闭合差:

wy=[△y]-0。

②导线全长最大坐标闭合差ws

要求:

(图根级),其中为导线全长相对闭合长。

③计算坐标改正后增量:

a、先计算坐标增量改正数:

vxi=-;vyi=-。

要求以mm为单位取至1毫米,由于有取舍,可能产生取舍误差。

检核:

[vx]=-wx;[vy]=-wy。

当上式因取舍误差不成立时,应人为的对vxi、vyi进行调整,使其成立。

调整的原则是:

在较长边的di所对的vxi或vyi上调整一个vxi或vyi,只能调整1mm.

b、再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必须检核[△x’]=0;[△y’]=0

5、计算控制点的坐标根据已知控制点的坐标以及横纵坐标的增量,计算各控制点的坐标。

三、地形图的测绘

地形测图的具体操作:

以ab1为例

1、在a点安置经纬仪;b点安置定向用的照准目标.盘左对度盘,在1点立标尺(黑尺),观测水平度盘读数b,垂直度盘读数l,据此计算垂直角.(每天都要计算,且必须选者与仪器大致高的目标).直读视距kl,计算水平距离,db1精确0.001m,读中丝读数v,以米为单位,精确至0.01m;量取仪器高i,以米为单位,精确至0.001m.计算高差hb1=d*tgα左+i-v。

以米为单位,精确至0.001m,计算1点高程:

h1=hb+hb1(h1精确至0.001m).

2、碎部点标注原则:

(1)、图上3cm左右间距标注一个碎部点高程;

(2)、重要的地物点高程应标注;(3)、所标注的高程数字1:

500测图精确至0.01cm;所标注的碎部点高程字大11k,字向绝对正立,字位:

右-下-左-上.

3、经纬仪测图时,对中偏差小于1cm,跑尺选点方法可由近及远,顺时针方向进行。

所有地物和地貌特征点都应立尺。

地形点间距为30左右,视距长度一般不超过80m。

高程注记至分米,即在测点右侧,字头朝北。

4、测图比例为1:

500利用经纬仪测量时,对中偏差应小于1cm,归零差应小于4,对另一图根高程检测的较差应小于0.2基本等高距。

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进行安置仪器。

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然后进行定向。

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再进行立尺,立尺的同学依次将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然后进行观测,观测时转动照准部,瞄准点1点的标尺,读取水平度盘读数;又读上丝和下丝读数,计算式间距;再读中丝读数,竖盘读数。

另外一同学进行读数,并且在读数时,记录的同学要重复一遍,然后再进行记录,将所测读数依次填入手簿。

最后进行计算,计算是按视距测量公式方法用计算器计算出碎步点的水平距离,高差和高程,之后进行地形图的测绘。

四、测设

首先进行建筑物基线的测设,根据建筑物基线设计坐标和控制点坐标算出所需要的测设数据,并绘制测设略图,然后安置经纬仪于控制点上,根据选定的测设点位的方法将点标定在地面上。

然后安置仪器,并调制与180之差不得超过24″,在丈量两点与控制点之间的

距离,与设计值之差的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

1000,否则进行改正。

我们组用直角坐标法,我们组选择1、2控制点之间进行测设。

测出建筑物四个角点,并且

检测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并且在误差范围之内,完成校核。

五、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测量实习,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碎部的测量、导线的测量和地形图的绘制、测设等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

不过也有一些经验教训:

控制点很重要,控制点的好坏决定了测量的速度;实验仪器的整平对实验数据的误差有很大的影响;水准测量和水平角测量均需检查闭合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绘制格网铅笔的粗细要根据规定,反复检查以减小误差,网格对地形图影响很大;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

特在此感谢宋老师不辞辛苦指导工作,对提出的问题的耐心解答。

将来工作虽然可能不直接从事测量的工作,但是这些知识和经验基础都将服务于我将来的事业,为成为土木工程专业的杰出人才奋斗吧。

马灿

XX28501121

132109XX7

XX年7月10日星期日

第三篇: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工程测量实习报告

指导老师:

郑晗

姓名:

曾纬荣

班号:

43

班级:

10工测03班

实习地点:

武陵村

实习时间:

XX年7月1日----XX年8月5日

一.实习目的:

实习是工程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还是巩固和

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环节,更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训练严格的科学态度和作风的手段。

通过控制网的建立、地形点的测绘、手绘成图等,可以增强测绘地面点的概念,提高解决工程中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设备:

ds3型微倾式水准仪,dj6型光学经纬仪,塔尺,三脚架,盘尺,半圆

仪,测钎,直尺,50*50图纸等。

三.实习内容:

(1)水准测量:

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测量其他水准点的

(2)导线测量:

通过测角和量距,求出各导线点的坐标;

(3)碎步测量:

根据控制点,测定碎步点的平面位置和高

(4)绘图。

四.实习步骤: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

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水准点:

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当预测高程

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

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进行复合水准测量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

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计算检核:

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

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

测站检核:

对每

一测站上的每一读数,进行检核,用变更仪器法进行检核。

变更仪器法要求变更的高度应该

大于10cm,两次高差之差不应超过规定的容许值,即6mm。

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

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

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

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最终结果见附表

(3)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

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

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

形角个数。

坐标增量检核条件:

上述理论值应为零,可实际上一般不等于零,但也应该满足

限差要求。

(4)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

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测角,量边等。

踏勘选点

及建立标志: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

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

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

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导

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表

6-3所示。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5)测角:

导线转折角的测量采用测回法观测用dj6经纬仪测两测回,当盘左、盘右两半测

回角值的较差不超过±40″时,取其平均值。

量边:

点间距离已经给出,无需测量。

(6)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

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

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①计算角

度闭合差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

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

闭合差,用fβ表示。

②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

质量。

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

式为: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如果≤,说明

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③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

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

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检核:

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

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

④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计算检核:

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

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

的坐标方位角。

本例观测左角,按式(4-18)推算出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填入表6-6的

第五栏内。

计算检核:

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

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

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

合差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

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③计算导线全

长闭合差wd和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wd=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wk图根导线的wkp为1/2000。

如果wk>wkp,说明成果不合格,此时应对导线的内业计算和外业工作进行检查,必要时须重测。

如果wk≤wkp,说明测量成果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调整。

④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x、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

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即

(7)碎步测量:

碎步点就是地物地貌的特征,对于地物,碎步点应选在地物轮廓线的方向变化处,连接这些特征点,便得到与实地相似的地物形状。

对于地貌来说,碎步点应选在最能反应地貌特征的山脊线,山谷线等地性线上。

观测时先将经纬仪安置在测站上,绘图板安置于测站旁,用经纬仪测定碎步点的方向与已知方向间的夹角,测站点至碎步点的距离和碎步点的高程,然后根据这些数据和比例尺八碎步点的位置展绘在图纸上,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再对照实地描绘地形。

操作步骤如下:

1)安置仪器。

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测定竖盘指标差,量取仪器高i,填入手簿。

2)定向。

找准一控制点,作为零方向,设置水平度盘读数为零。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