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868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docx

人教版初中化学选择题

题型一、

1、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氧气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的气体

C.水的沸点是100℃D.常温下,碳不容易与氧气、水等起变化

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

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B.在口中咀嚼米饭或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红磷燃烧

C.食物腐烂D.葡萄酿酒

题型二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过滤B.加热液体C.点燃酒精灯D.蒸发食盐水

2.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B.过滤C.滴加液体D.除去CO中的CO2

4、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老师观察到了四个同学的如下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连接仪器B.检查气密性C.取用石灰石D.验满

题型三

1、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空气污染倍受人们的关注。

下列不属于大气污染物的是

A.可吸入颗粒物()B.N2C.NO2D.SO2

2、“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C.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

D.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题型四

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有黄色火焰,生成大量白色烟雾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3、下列实验结论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现象

热水中未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

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中复燃

紫色石蕊试液在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

燃烧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实验

结论

燃烧需要氧气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使石蕊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4、做化学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及安全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A.把鼻孔凑到浓盐酸瓶口闻气味

B.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洗涤

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沿着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停地搅拌

5、化学实验时要仔细意观察,下列化学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氢气还原氧化铜时,有红色铜和无色水生成

C.分别点燃一小块棉纤维和羊毛纤维,都产生了烧焦羽毛的气味

D.镁条在盐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

6、下列有关环保、资源、能源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pH<的雨水称为酸雨

B.废旧金属可以回收利用,所以金属是可再生资源,金属矿藏可任意开采

C.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污染,节约石油资源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

7、下列关于碳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用途与其所依据的性质不相符的是

A.一氧化碳用于冶炼生铁——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B.活性炭用作冰箱除臭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金刚石用于刻玻璃——金刚石的硬度最大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热

题型五

1、在缺钾的情况下,农作物生长缓慢、易倒伏、抗病虫害能力低。

这时应施用的化肥是

A.KNO3B.NH4ClC.CO(NH2)2D.Ca(H2PO4)2

2、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下列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KNO3B.K2SO4C.CO(NH2)2D.Ca(H2PO4)2

3、合理使用化肥,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减少污染,下列有关化肥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化肥都能全部溶于水

B.硝铵(硝酸铵)在高温或猛烈撞击时易发生爆炸,不能与易燃物存放在一起

C.农作物缺钾时,抗病虫和抗倒伏能力降低,应该施用碳酸氢铵(NH4HCO3)肥料

D.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

4、以下化肥中不属于钾肥的是

A.KClB.K2SO4C.NH4NO3D.K2CO3

5、下列化肥属于氮肥的是

A.CO(NH2)2B.K2SO4C.KNO3D.Ca(H2PO4)2

题型六

1、以下事实,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A.气体物质比液体物质易压缩B.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20mLD.海绵能吸水

题型七、

1、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青花瓷瓶B.纯棉毛巾C.塑料水杯D.不锈钢锅

2、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3、乳酸基塑料用土豆等副食品废料为原料,经多步处理而制成,是一种新型的可降解塑料。

下列有关乳酸基塑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乳酸基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B.制取乳酸基塑料的原料易得

C.使用乳酸基塑料制品可以减少“白色污染”D.乳酸基塑料属于金属材料

题型八

1、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近似pH,其中一定呈碱性的是

~~~~

A.液体肥皂B.番茄汁C.柠檬汁D.饮用水

2、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值时,规范的操作是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D.在试管内放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3、身边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B.鸡蛋清~

C.西红柿~D.牛奶~

4、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涤纶B.棉花C.羊毛D.蚕丝

题型九

1、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银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

B.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

C.元素符号为Ag

D.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47

2、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17

B.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到电子

C.当x=8时,该微粒是阴离子

D.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g

3、下图分别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氟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B.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

C.氟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题型十

1、古人用雌黄(化学式为As2S3)加水混合后涂在纸上来修改文字,成语“信口雌黄”就源出于此。

雌黄中S的化合价是-2价。

砒霜是砷(As)的氧化物,它与雌黄中的砷(As)元素呈现相同的化合价,则砒霜的化学式为

A.AsOB.AsO2C.As3O2D.As2O3

2、氯元素有多种,下列化合物中氯为+5的是

A.KClO3B.NaClC.HClO4D.HClO

3、Na2SO4、K2SO4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2B.0C.+4D.+6

题型十一

1、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

已知一种铝原子,原子核内含有13个质子和14个中子,则此铝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27B.13C.14D.10

2、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ABCD

3、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C. D   D.

题型十二

1、硫酸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H2SO4+CuOCuSO4+H2O,此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分解反应

2、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A.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H2O2H2↑+O2↑

B.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FeO+2HClFeCl2+H2O

C.铁在氧气中燃烧:

4Fe+3O22Fe2O3

D.实验室用纯碱制取氢氧化钠:

Na2CO3+Ca(OH)2CaCO3↓+2NaOH

题型十三

1、消化甘油是一种非常容易爆炸的物质,稍受震动就能引起猛烈爆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C3H5(ONO2)36X+12CO2↑+10H20+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A.N2B.NOC.NO2D.HNO3

2、物质X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X+13O2

8CO2+10H2O,则X的化学式为

A.C2H5OHB.C4H8C.CH4D.C4H10

题型十四

1、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

1:

1  B.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D.甲的化学式为CH2

2、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各种物质的微观模拟图,图中“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

根据图示判断,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3、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则该反应

(反应前)(反应后)

A.是化合反应B.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题型十五

1、“达菲”是治疗H7N9流感的一种特效药。

该药物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化学式为C16H31N2PO8的物质。

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C、H、N、P、O五种元素组成B.相对分子质量为410

C.碳、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2∶1D.一个分子中含有58个原子

2、云南省盛产茶叶,茶叶中含有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下列有关茶氨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C.茶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4∶3∶2

3、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曲霉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B.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

C.黄曲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

12:

6

D.黄曲霉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题型十六

1、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XZYB.ZYXC.YZXD.XYZ

2、有A、B、C、D四种金属,分别把它们加入到稀盐酸中,A、B、D反应后有气体放出,C无明显现象,再把A,D加入B盐溶液中,D表面有B析出,而A没有,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A>B>D>CB.B>D>A>CC.D>A>B>CD.D>B>A>C

3、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投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有丙析出。

将乙、丙两种金属分别投入硫酸铜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乙的表面没有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

4、把金属X放入Cu(NO3)2溶液中,X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若放入Mg(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则X、Cu、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正确的是()

A.Mg、X、CuB.X、Mg、CuC.Mg、Cu、XD.Cu、X、Mg

题型十七

1、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不合理、方案2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方案1

方案2

A

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用适量稀盐酸洗

用适量稀硫酸洗

B

鉴别NaOH和Na2CO3固体

滴加氢氧化钙溶液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干燥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固体NaOH

将气体通过浓硫酸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滴加适量的BaCl2溶液

滴加适量的Ba(NO3)2溶液

2、小明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人体健康

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②人体缺锌会导致甲状腺肿大

③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症

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锈蚀实现

C.“低碳经济”的措施

D.日常生活经验

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

①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作用

②区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

③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

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H2

HCl气体

先通过足量Na2C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B

KNO3溶液

AgNO3溶液

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再过滤

C

KCl固体

KClO3固体

加入少量MnO2加热

D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先加过量Fe粉,再过滤

4、下列鉴别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序号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或方法

A

氯化钾与氯化铵固体

熟石灰、研磨

B

硝酸铵与食盐固体

C

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酚酞溶液

D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气体

澄清的石灰水

5、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所用除杂试剂和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提纯方法

A

Na2SO4

Na2CO3

盐酸

加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蒸发

B

NaOH

Na2SO4

Ba(NO3)2溶液

滴加至沉淀不再产生,过滤、蒸发

C

KCl

MnO2

溶解、过滤、蒸发

D

CuO

Cu

稀硫酸

溶解、过滤

6、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uO

C

加入少量的稀硫酸,再过滤

B

KOH溶液

K2CO3

先加入适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C

NaCl

Na2CO3

加入适量的水,降温结晶

D

CO2

HCl气体

先通过足量的AgNO3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题型十八

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

C.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D.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

2、下列图像与对应的表述不相符的是

ABCD

A.向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B.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钾固体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氧气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