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69273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docx

八年级下知识点梳理

(一)《藤野先生》

1、鲁迅,字豫才,原名周树人。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作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

《风筝》、《雪》选自(《野草》)。

《故乡》、《孔乙己》选自(《呐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且介亭杂文》)。

《社戏》选自(《鲁迅全集》)。

2、写作手法及修辞:

(1)线索: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明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暗线)。

(脉络分明、井然有序)

(2)衬托:

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正面衬托;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写藤野先生作反面衬托。

(3)白描手法:

写藤野先生,用“黑瘦、八字须、缓慢而又有顿挫的声调、衣着模糊。

”等词句刻画出一位生活简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4)反语: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3、主题:

这篇回忆性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同时也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文中洋溢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4、连接中考: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从句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结合语境、抓住关键词语、修辞)

(二)《列夫·托尔斯泰》

1、茨威格,奥地利的作家,他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上。

作品:

《伟大的悲剧》(传记)——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列夫·托尔斯泰》(传记)——选自《三作家》

2、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作品:

成名作《童年》、《少年》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写作手法及修辞:

(1)大胆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对于自己心目中的伟人,一般来说应该用赞扬的口吻写出伟大闪光的一面,但作者恰恰相反,他写了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却反衬他灵魂的高贵。

这种欲扬先抑的手法为更好的表现了作为伟大作家的杰出才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夸张:

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这种扩大夸张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表现的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4、主题:

本文是一幅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展示了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以及他灵魂的高贵与平凡。

5、连接中考:

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1)托尔斯泰的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这句话很好的道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文中有一句话可以为此作出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的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

大连20XX年中考题中的21题:

说说第12段中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我便惆怅:

如果这群麻雀也会站在我手上,哪怕只有一只,只有短短的一秒,那该多好啊!

答案:

表达的了“我”对人与鸟类不和谐关系的失望和遗憾;也表达了“我”对人与鸟类直接建立和谐关系的渴望与向往。

点拨:

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深层理解。

解答此类题,可运用以下方法;

1)从句中的关键词语入手,通过对其语境意义的把握来理解句子的含义。

2)从分析句子的表达特点入手,明确其运用了怎样的方法和技巧,进而揣摩它们的表达目的和表达效果。

(三)《我的母亲》

1、胡适:

学者,原名胡洪骍,字适之,1920年出版第一本新诗集《尝试集》,本文选自《胡适自传》。

2、中心:

这篇文章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行文自然、质朴,表达了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四)《再塑生命》

1、海伦凯勒:

美国女作家,她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1964年获总统自由勋章,她的事迹曾两次被拍成电影,本文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中心:

本文叙述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

我们在向莎莉文老师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时,也为这位盲聋哑女孩好学敏思、坚忍不拔、热爱生活的精神所感动。

(五)《雪》

1、中心:

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了江南的雪景和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自己的倾向,作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因为它体现了一种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

2、写法:

(1)对比:

描写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在对比中体现自己的倾向。

(2)联想:

第一自然段中写记忆中江南的雪,不禁让人产生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连接中考:

(1)结合全文理解下列语句: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通过理解文中关键性的语句,更深的品味文章的内涵,“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六)《雷电颂》

1、郭沫若:

诗人,学者,文学家,历史学家,代表诗集《女神》、《星空》

《天上的街市》、《静夜》(诗歌)——选自《郭沫若全集》

《雷电颂》(散文诗)——选自历史剧《屈原》

2、写法:

(1)想象:

文中想象奇特,气势恢宏,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风格,让屈原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风、雷、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

(2)象征:

他根据事物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能使作者难以表明的思想情感表达的更含蓄、深沉、凝练。

A风、雷、电:

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东海、长江:

象征人民群众

(3)修辞:

通篇运用拟人,还有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七)短文两篇

1、巴金: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日》《月》(散文诗)——选自《巴金选集》(原载散文随笔集《龙·虎·狗》)

2、中心:

《日》表现了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显示了作者要追求理想的人生。

《月》,作者赞颂了姮娥为了一个不知名的理想而放弃了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姮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八)《海燕》

1、高尔基:

俄国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母亲》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海燕》是高尔基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2、写法:

(1)象征:

大海象征革命高潮时人民群众的力量;海燕象征勇猛坚强、乐观自信、勇于献身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的形象;海鸥、海鸭、企鹅象征怯懦的不革命者;乌云、狂风象征反革命势力(效果: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而且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内涵)

(2)修辞:

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突出了海燕的勇猛,善战的形象(在中考题型中答题要结合具体词语)

3、高尔基,社会主义现实文学奠基人。

作品《海燕》运用象征手法,鼓舞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去迎接伟大的战斗。

(自适应七)

(九)《组歌》

1、纪伯伦:

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

《浪之歌》和《雨之歌》(散文诗)——选自《泪与笑》

2、写法:

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艺术描绘了浪和雨的生活,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

(十)《敬畏自然》(议论性散文)

1、中心:

从宏观上议论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若论智慧,是一滴水之于大海,而且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赋予的,论生命,宇宙是一个大生命,人类是这个大生命的组成部分,其他生物和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

2、修辞:

反问的作用是:

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反问句语气更强烈,而且有催人深思的效果。

(十一)《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1、报告文学:

它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2、写法:

a对比:

将罗布泊的今、昔的景象做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巨大的落差,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b拟人

c排比

(十二)《喂——出来》(科幻小说)

1、星新一:

日本现代科幻小说作家,以微型小说著名,作品最大的特点是构思巧妙。

2、中心:

本文以环境污染为题材,告诫人类不顾环境污染,漠视环境污染,苟且偷安,终究要自食其果

3、想象:

本文的想象奇妙,丰富,生动有趣,又合情合理,不但可读性强,而且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十三)《云南的歌会》

1、沈从文:

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文的标题是“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本文散文,选自《沈从文散文选》

2、本文沈从文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对每一场面的描写各有特色a山野对歌——写唱歌人b山路漫歌——写唱歌的环境c村寨传歌——写唱歌的场面

3、人物描写:

文中人物以写实为主,写出人物的面目神态,《边城》中的翠翠,侧重写虚,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4、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描写三个唱歌场面:

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中山区一模)

(十四)《端午的鸭蛋》

1、汪曾祺:

当代作家,本文散文,选自《汪曾祺全集》

2、语言风格:

a口语色彩浓厚b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

(十五)《春酒》

1、琦君:

台湾女作家,本文散文,选自《琦君散文》

2、琦君散文构思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不雕琢,不粉饰

3、中考连接:

20XX年江西省中考题《方寸田园》设题:

琦君散文语言质朴自然,清新雅洁,灵活生动。

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

4、既写出了春酒的甜美甘醇,又写了民风之美,人情之美,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5琦君的散文《春酒》通过春酒写故乡的民风之美,人情之美,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甘井区二模)

(十六)《俗世奇人》

1、冯骥才:

当代作家,本文散文,选自《俗世奇人》

2、文中塑造了三位有独特技艺,独特性格的民间艺人形象,从一个小角度切入,一人仅写一事,却写的形神皆备,三笔两笔就勾画人物的神韵,语言幽默,简洁,传神,极富表现力。

其中多次使用天津地方方言。

3、修辞:

夸张,突出泥人张技艺的超凡绝伦,这种强烈的夸张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受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4、中考连接:

20XX年日照市中考题《雕花烟斗》

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

1、《海底两万里》中的海上出现一头怪物,其实它是();它撞翻军舰,并且将我、康塞尔及被称为(“”)的尼德·兰俘虏。

答案:

(人造潜水艇)(鱼叉手之王)

2、与阿龙纳斯一起进入潜艇的有他的助手()和加拿大捕鲸手()

答案:

(康塞尔)(尼德·兰)

3、林肯号出海寻找传说中的独角鲸,()最先发现它。

答案:

(尼德·兰)

4、诺第留斯号潜艇的船长、设计师、建造师是()

答案:

(尼摩)

5、凡尔纳被称为()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6、《海底两万里》中的许多科幻都成为了现实,如()

答案:

(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等)

7、尼摩船长是个()的形象

答案:

反抗压迫的战士

8、《海底两万里》中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的()的梦想

答案:

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

9、写出鹦鹉螺号遇见的两个险情()

答案:

搁浅、冰山封路、同鲨鱼搏斗

10、让尼摩船长产生敬意的船是()

答案:

复仇号

11、人物:

尼摩船长

(1)性格勇敢

相关情节:

到海底采珠场漫步,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手拿短刀同鲨鱼搏斗。

(2)性格关爱被压迫者、善良、大度

相关情节:

尼摩救起了那个穷苦采珠人,又从自己的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

(3)性格重视友情

相关情节:

看到朋友死了,无声的落泪。

(4)性格关爱自然生命

相关情节:

尼德兰要求追赶鲸鱼时,他不同意伤害这些长须鲸。

(5)性格沉着、机智、冷静

相关情节:

穿过南极后,潜艇历经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险情时。

尼摩都以惊人的冷静和顽强的毅力,带领船员战胜困难。

(如凿冰、加热海水并合理的分配氧气)

(6)性格敢于反抗压迫的人

相关情节:

报复压迫他们的英国船只。

(7)性格学识广博、阅历丰富

相关情节:

红海,古人之所以给它取这个名字,是一位海水的特殊颜色。

我记得见过红色的多尔湾,像血湖一样。

《名人传》

1、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是受到了()的启迪写成的

答案: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

2、米开朗琪罗一生中最阴暗也是最伟大的时期是()

答案:

绘制西斯廷大教堂穹顶壁画时期

3、索菲亚·别尔斯的爱情对托尔斯泰巨大影响: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开始出现少女和女人的典型,索菲亚·别尔斯充当了《战争与和平》中的()和《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的原型

答案:

娜塔莎基蒂

4、()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它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答案:

第九交响曲

5、米开朗琪罗至死还留在福罗伦萨创作的唯一作品是()

答案:

胜利者

6、人物列夫·托尔斯泰

情节示例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

在精神上他是孤独的。

八十二岁时,他选择了出走,病死在一个小火车站上。

评价面对内心的惶恐,从未放弃对人生的追求,他思考着地主和农民,上层和下层的隔膜究竟在哪,作品反映了他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7、米开朗基罗迎接挑战

情节示例接受了两件从未做过的事(画西斯廷教堂天顶画;铸铜像),都很成功。

8、贝多芬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情节示例失聪后,仍坚持创作第九交响曲,并成为不朽的名篇。

9、米开朗基罗和列夫·托尔斯泰都痛苦,有何不同?

米:

来自天生的忧郁性格和他人的干涉。

托:

对社会、宗教的思考,身处贵族,对社会底层人道主义的关注。

矛盾的灵魂。

 

近几年与这两部相关的中考题

1、《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它主要讲述了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

(错)

改: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叙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旅行的所见所闻。

本书通过对“海上怪物”的追踪,描绘出神奇的海底世界。

小说赞美了尼摩船长勇于探索、敢于求新的冒险精神。

2、.走进《名人传》。

(5分)

“我的体能和智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增无已……我的青春,是的,我感到我的青春才刚刚开始。

我已经隐隐约约看到目标在前,虽然尚不清楚,但正在一天天地接近……啊!

如果我能摆脱这种疾病,我一定能拥抱整个世界!

……不,我不能忍受下去。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永远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啊,如果能活上千百次那就太好了!

(1)上面语段中,“我”是(贝多芬),“这种疾病”是指(耳聋)。

(2分)

(2)在《名人传》序中,罗曼罗兰大声疾呼:

“打开窗子吧!

让自自的空气重新进来!

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

”请结合作品说说你从中呼吸到的“英雄们的气息”。

(3分)

答:

略(阅读《名人传》要积累作品的主要内容;要从人物身上汲取养分。

课内文言文

(一)与朱元思书

1、吴均,字书庠。

南朝梁的文学家。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

2、主题分析:

作者生动描写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自然风光,并且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鄙视退隐的高洁志趣。

3、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与一般书信不同,是由一篇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

4、写作特点:

形声兼备虚实相间动静结合骈散相间

5、理解性默写: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和《三峡》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6、问答题:

文中“鸢飞戾天者,到窥谷忘反”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7、多义词则绝穷奇从意作甚

8、特殊句式

省略句(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急湍甚(于)箭

(二)五柳先生传

1、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又名潜,字元亮。

《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

2、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是为自传。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不慕荣利、旷达自任、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4、多义词许焉会辄期若

(三)马说

1、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中《杂说》。

2,说,古代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

3、本文通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

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寄托了作者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控诉。

4、多义词食策道其

5、理解性默写:

(1)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

(四)送东阳马生序

1、宋濂,字景濂,号潜溪。

明初文学家。

与刘基、高启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一般用以陈述作品主旨、创作经过。

3、本文通过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勤奋学习的经历,对马生寄予殷切的期望,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腰白玉之环(腰佩)

(2)名词用作状语主人日再食(每天)

5、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弗之怠

(2)介词结构后置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6、多义词稍益舍则因

7、问答题

(1)“以中有足乐者”中的乐具体指(读书或从师求学);如何在生活中获得乐趣?

(通过读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艰苦的生活。

)(中考题)

8、理解性默写:

写作者能做到“略无慕艳意”的原因()

(五)诗词曲五首

1、

(1)刘禹锡,唐代文学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外集》。

这是一首酬赠诗,既表达了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2)杜牧,晚唐诗人,字牧之。

《赤壁》选自《樊川诗集》。

这是一首咏史诗,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文天祥,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南宋人,《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

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诗人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一派。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

《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

词中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5)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作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的思想感情。

2、理解性默写

(1)我们从古诗词中汲取豁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是豁达;《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是豁达。

(中山区一摸)

(2)在汶川地震抢先抢先救援过程中,十五名伞兵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坚定地持有()(《过零丁洋》)的人生信念,毅然决然的从高空勇跳,谱写感天动地的壮丽诗篇。

(中考题)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运用典故抒发复杂感情的句子()

(4)《赤壁》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的句子()

(5)《过零丁洋》巧借地名写形势险恶的句子();直抒胸臆,表明以死明志的决心句子()

(6)《水调歌头》写美好祝愿的句子();写豁达胸襟()

(六)小石潭记

1、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世称柳河东。

2、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

其中最著名是“永州八记”。

3、本文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描写了一个人迹罕至的小石潭,借其“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特点含蓄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情,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政治上压抑、内心深处的郁闷。

4、写作特点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在写景中传达出他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

(2)侧面描写。

写小石潭中的水的清澈。

(3)动静结合。

写鱼。

5、理解性默写:

运用动静结合写水中的鱼的句子()

6、多义词以环可居从

7、问答题

(七)岳阳楼记

1、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谥号“文正”。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

2、作者以简洁凝练的语言,略述滕子京谪守巴陵后重修岳阳楼一事,准确描述了洞庭湖的胜景,着重渲染一悲一喜的情感,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大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3、写作特点:

(1)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2)句式骈散结合。

以散句为主,间以骈偶短句,既流利畅达,又简洁凝练。

4、理解性默写:

5、多义词文属修观一则极微通会

6、特殊句式

(1)倒装句微斯人,吾谁与归?

{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

(2)省略句属予作文以记之

7、问答题

(八)《醉翁亭记》

1、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宋代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

2、本文是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时所写,文中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景色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3、写作特点:

(1)层次清晰,脉络分明。

全文21个“也“字,不仅帮助煞尾,还成了转择的标志。

(2)骈散结合。

(3)语句凝练,语义精辟含蓄。

如“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而使出”。

4、理解性默写:

有的家长寒暑假让孩子出去打工,正如《醉翁亭记》中所说(),目的大多不是让他挣钱,而是要他们体验和感悟。

5、多义词名意与临归发负得

6、特殊句式

(1)倒装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

述之以文,以文述之,既是省略句,又是倒装句)

(2)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心”与“酒”前省略“于”)

7、问答题

(1)与《岳阳楼记》的比较阅读:

分别概括《岳阳楼记》第四段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洞庭湖)白天、夜晚的湖光春色。

《醉翁亭记》第二段中景物描写的内容:

(琅琊山)朝暮、四季变化的景色。

(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

回答这类问题要注意在准确翻译的基础上,抓住季节特点进行概括。

【写人的活动语句】《岳阳楼记》:

渔歌互答;登斯楼也;把酒临风。

《醉翁亭记》:

朝而往,暮而归。

(本题考查概括和提炼要点的能力。

(九)满井游记

1、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人,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公安三袁”。

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

2、本文紧扣景物的季节特征,细腻描写满井的初春景色,勾画出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充分表达作者热爱自然的心性。

3、写作特点

(1)白描手法

(2)比喻

(3)拟人

4、多义词作朝居始之

(十)诗五首

1、

(1)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又名潜,字元亮。

《饮酒》选自《陶渊明集》,他是借酒抒情咏志,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沉浮,归耕田园的决心。

(2)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

其诗风格雄奇飘逸、真率自然。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诗中以行路难比喻仕途的险阻,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但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3)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他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其诗风格沉郁顿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运用写实的手法,通过自己对贫困生活的真实感受,表达了诗人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4)岑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