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950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docx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阿基米德教案

第十章  浮力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

         新课落实 实效课堂      助推您的教学,让课堂出彩!

 

图10-2-10

一阿基米德原理

实验探究 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实验过程 如图10-2-11所示。

图10-2-11

操作说明 

(1)溢水杯中的水应当装满(到溢水口处)。

(2)实验中所测物理量有:

物体__重力__、物体完全浸没后测力计示数、排开的水和小桶__总重力__、小桶__重力__。

实验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__重力__。

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

用公式表示:

F浮=G排=__ρ液gV排__。

[点拨]

(1)浮力大小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的体积、密度、形状、在液体中是否运动、液体的多少等因素均无关。

(2)阿基米德原理也适用于气体,但公式中ρ液要改为ρ气;一般物体都是浸没于气体中的,则V排=V物,因此公式可写成F浮=ρ气gV物。

二计算浮力的四种方法

原因法(即压力差法)

称重法

阿基米德原理法

二力平衡法

 浮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液体对它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即F浮=F向上-F向下

 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减去物体浸在液体中时测力计示数,即F浮=G-F示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

F浮=G排=ρ液gV排

 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或悬浮在液体中时,由二力平衡条件计算:

F浮=G物

类型一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例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小明进行了如图10-2-12所示的实验。

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图10-2-12

A操作中测力计的示数/N

B操作中测力计的示数/N

C操作中测力计的示数/N

D操作中测力计的示数/N

2.0

0.5

1.5

1.0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要受到液体对它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到的________。

[答案]重力

[技巧点拨]本题将“称重法”测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是关键。

解题时先明确四个图中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的物理量,然后求出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和排开液体的重力,进行比较回答。

例2 水平桌面上的烧杯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轻轻放入一个小球后,从烧杯中溢出100g的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N/kg)(  )

A.小球所受浮力可能等于1N

B.水对烧杯的压强一定增大

C.小球的质量可能小于100g

D.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100cm3

[解析]A 

(1)假设烧杯中原来装满水,小球浮在水面上(未完全浸没),其所受浮力:

F浮=G排=m排g=0.1kg×10N/kg=1N,

此时F浮=G球=m球g,

小球的质量:

m球=m排=100g,

排开水的体积:

V排=

=100cm3

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烧杯的压强不变。

(2)假设烧杯原来装满水,小球沉入水底,其所受浮力:

F浮=G排=m排g=0.1kg×10N/kg=1N,

由二力平衡得,此时F浮

小球的质量:

m球>m排=100g,

则排开水的体积:

V′排=

=100cm3=V球。

放入小球后水深不变,对烧杯的压强不变。

(3)假设烧杯内原来没有装满水,则排开水的质量大于100g,此时小球受到的浮力、容器底受到的压强都要变大,小球的质量大于100g,体积大于100cm3。

综上分析可知,本题选A。

类型二 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

例3 在水中放入质量为3kg的木块,木块静止时有

的体积浸入水中。

求:

(g取10N/kg)

(1)木块静止时所受的浮力。

(2)木块的体积。

[答案]

(1)30N 

(2)5×10-3m3

[解析]

(1)木块受到的重力:

G=mg=3kg×10N/kg=30N;

因为木块静止在水面上,所以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G=30N。

(2)因为F浮=ρ水gV排,所以V浸=V排=

=3×10-3m3;由题知,V浸=

V木,所以V木=

V浸=

×3×10-3m3=5×10-3m3。

[技巧点拨]本题已知木块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可求木块重,根据二力平衡求木块受到的浮力;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的体积,结合题目中提供的条件即可得木块的体积。

              

知识点❶ 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

1.某物体浸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2N,此时该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

A.可能小于2NB.一定等于2N

C.可能大于2N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解析]B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则F浮=G排=2N。

2.在一个溢水杯中装满水,并在溢水杯口下放一个小烧杯,如图10-2-13所示,将一个体积为10cm3的金属块慢慢浸没到水中,等停止溢水后,小烧杯中承接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_g,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

(g取10N/kg)

图10-2-13

[答案]10 0.1

[解析]

(1)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金属块的体积:

V排=V=10cm3=1×10-5m3;

由ρ=

得:

m排=ρ水V排=1×103kg/m3×1×10-5m3=0.01kg=10g。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F浮=G排=m排g=0.01kg×10N/kg=0.1N。

知识点❷ 有关浮力的计算

图10-2-14

3.如图10-2-14所示为某校校园艺术节时气球悬挂一幅竖标语的情景。

已知气球的体积为8m3,气球(含内部所充气体)、标语及细绳的总质量为9kg,空气的密度为1.29kg/m3,g取10N/kg,则系于地面拉住标语的细绳的拉力为(  )

A.103.2NB.90N

C.13.2ND.193.2N

[解析]C 气球受到的浮力:

F浮=ρ气gV=1.29kg/m3×10N/kg×8m3=103.2N,整套装置重:

G=mg=9kg×10N/kg=90N;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

F拉=F浮-G=103.2N-90N=13.2N。

4.[南充中考]如图10-2-15所示,用细绳系住体积为3×10-4m3的物体A,使它竖直下垂且全部浸入水中静止,此时绳子的拉力是1.5N,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0.7kg,容器与水平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0cm2。

求:

(ρ水=1.0×103kg/m3,g取10N/kg)

图10-2-15

(1)物体A受到的浮力。

(2)物体A的密度。

[答案]

(1)物体所受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3×10-4m3=3N。

(2)由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GA=F浮+F拉=3N+1.5N=4.5N,

质量为mA=

=0.45kg;

则物体的密度:

ρA=

=1.5×103kg/m3。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B.物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物体浸入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可能不受浮力

[答案]D

2.我国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00m水深处,这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全球“载人深潜技术”先进国家行列。

“蛟龙号”潜水器浸没后,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和浮力(  )

A.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B.压强不变,浮力增大

C.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D.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答案]C

3.把体积相等的实心木球和实心铝球浸没于某种液体中,放手后,木球悬浮而铝球下沉,静止后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木=F铝B.F木

C.F木>F铝D.无法确定

[答案]A

4.将系于绳端质量相等的铁桶和实心铁球同时没入水中,静止在如图10-2-16所示的位置,绳子对它们的拉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

图10-2-16

A.F1>F2

B.F1=F2

C.F1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答案]B

5.如图10-2-17甲所示,立方体木块下端用一段细线与之相连,细线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容器高比细线与木块边长之和大得多)。

现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图乙所示),直到装满容器。

细线的拉力用F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用h表示,则拉力F随深度h的变化关系图象是图10-2-18中的(  )

图10-2-17

图10-2-18

[答案]C 

6.如图10-2-19所示,弹簧测力计每小格为0.5N。

将一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然后将金属块浸没于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

则金属块的密度ρ金为(g取10N/kg)(  )

A.1.0×103kg/m3B.4.0×103kg/m3

C.2.0×103kg/m3D.4.0kg/m3

[答案]B

图10-2-19

    

图10-2-20

 

7.如图10-2-20所示,当吊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当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为物体体积的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5N。

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物体将其缓慢地放入水中(容器足够大,水足够多),则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

A.9.0NB.8.5NC.8.0ND.7.5N

[答案]C

8.小芳同学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时,做了如图10-2-21所示的实验,四步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图10-2-21

A.F1=F4、F2=F3B.F2-F3=F4-F1

C.F1=F2=F3=F4D.上述结论都不正确

[答案]B 

二、填空题

9.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都放在水中,静止后,甲、乙物体都漂浮于水面上,甲物体有一半的体积露出水面,乙物体有

的体积露出水面,丙物体悬浮于水中,则它们所受到的浮力关系是F甲______F乙______F丙,它们排开水的体积关系是V排甲______V排乙______V排丙,物体的体积关系是V甲______V乙______V丙。

(均选填“>”“<”或“=”)

[答案]= = = = > >

10.如图10-2-22所示是物体浸入水中前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由此可知水对物体的浮力是______N,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g取10N/kg)

图10-2-22

[答案]1 4×103

11.某同学将一质量为300g的金属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了80g的水,则金属块受到的水的浮力是______N。

(g取10N/kg)

[答案]0.8

12.一铜块浮在水银面上,它排开水银的体积是10cm3,则铜块的重力是________N,它的质量是________kg,体积是________m3。

(ρ水银=13.6×103kg/m3,ρ铜=8.9×103kg/m3,g取10N/kg)

[答案]1.36 0.136 1.53×10-5

三、实验探究题

13.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10-2-23所示的实验:

图10-2-23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合金块的密度是__________。

(g取10N/kg)

[答案]

(1)丁甲乙丙

(2)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不变

(4)4×103kg/m3(或4g/cm3)

四、计算题

14.如图10-2-24所示,将一块重为3N、体积为10-4m3的石块,用细线系着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

求:

(g取10N/kg)

图10-2-24

(1)石块的密度。

(2)石块所受的浮力。

(3)细线受到的拉力。

[答案]

(1)3×103kg/m3 

(2)1N (3)2N

[解析]

(1)石块的质量:

m=

=0.3kg,其密度:

ρ=

=3×103kg/m3。

(2)石块所受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10-4m3=1N。

(3)石块受到的拉力:

F拉=G-F浮=3N-1N=2N,故细线受到的拉力也为2N。

1.(多选)甲、乙两个实心物体,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为0.8×103kg/m3和0.4×103kg/m3。

甲、乙均被弹簧拉住,使它们都静止在水中,如图10-2-25所示。

则浮力F浮和拉力F拉的关系为(  )

图10-2-25

A.F浮甲∶F浮乙=2∶1

B.F浮甲∶F浮乙=1∶2

C.F拉甲∶F拉乙=1∶6

D.F拉甲∶F拉乙=2∶3

[答案]BC

2.受阿基米德辨别真伪皇冠故事的启发,小明设计了一个测量碗的密度的探究实验,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如图10-2-26所示。

图10-2-26

根据实验数据,填写计算结果:

(1)碗的体积为________cm3。

(2)碗的质量为________g。

(3)碗的密度为________g/cm3。

[答案]

(1)30 

(2)60 (3)2

[解析]

(1)由图甲知,水的体积V1=500mL,由图丙知,碗和水的总体积V3=530mL,则碗的体积:

V=V3-V1=530mL-500mL=30mL=30cm3。

(2)由图乙知,碗所排开水的体积V排=V2-V1=560mL-500mL=60mL,碗所排开水的质量m水=ρ水V排=1g/cm3×60cm3=60g;碗漂浮在水面上时,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碗=m碗g和竖直向上的浮力F浮=m水g,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G碗=F浮,即:

m碗g=m水g,所以m碗=m水=60g。

(3)碗的密度ρ碗=

=2g/c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