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9656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docx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方案与配合饲料生产

第五章饲料配方设计与配合饲料生产

第一节概述

一、教案目的与要求

了解配合饲料的分类及概念,配合饲料的优越性。

掌握各类配合饲料的特点。

二、教案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

各类配合饲料的特点;

日粮与饲粮概念的异同点。

 

授课内容:

 

一、配合饲料的种类和特点

<一)、配合饲料的概念

配合饲料是根据动物的饲养标准和原料的营养特点,将多种饲料原料<包括添加剂)混合均匀,组成的混合物。

日粮:

一头动物一昼夜的采食的饲料量。

平衡日粮:

日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相互比例符合畜禽的营养需要,这种日粮称为平衡日粮。

饲粮:

按日粮的百分比配制的大量混合饲料称为饲粮。

<二)、配合饲料的种类

1、按营养成分和用途分

<1)、添加剂预混合饲料

简称预混料,是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稀释剂按比例混合后制成的均匀混合物。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是半成品,不能直接饲喂动物。

一般在配合饲料中占0.5—5%。

<2)、浓缩饲料

是将添加剂预混合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按比例混合起来制成的均匀混合物。

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一样,浓缩饲料也是半成品,不能直接饲喂动物,必须与一定的能量饲料混合才能制成全价饲料。

浓缩饲料一般占全价饲料的20%—40%。

<3)、全价配合饲料

是完全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饲料。

是可以直接饲喂单胃动物的营养平衡饲料。

<4)、反刍动物精料补充饲料

专门用于反刍动物,补充反刍动物采食清、粗饲料、青贮饲料时营养的不足。

它由浓缩饲料和能量饲料组成。

2、按饲料形状分

<1)、粉料

粉料的生产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易与其他饲料搭配。

但加工粉料时粉尘较大,采食时容易造成损失。

<2)、颗粒饲料

颗粒饲料是以粉料为基础经过蒸汽调质、加压处理、冷却后制成的颗粒状配合饲料。

颗粒饲料多为圆柱性。

这种饲料容重大,适口性好,可提高动物的采食量,还能避免动物挑食,保证了饲料营养的全价性,饲料报酬高。

主要用于幼年动物、肉用型动物的饲料和鱼的饵料。

但制粒过程中,部分维生素、酶的活性会受到影响。

<3)、碎粒料

碎粒料是颗粒饲料的一种特殊形式,将生产好的颗粒饲料用破碎机破碎成2—4mm大小的碎粒。

用于饲喂雏鸡等小动物。

<4)、膨化饲料

膨化饲料是将混合好的粉料加入蒸汽调质、加温、加压后通过高压喷嘴挤压干燥,使饲料膨胀、发泡成饼干状,然后切成适当大小的饲料。

膨化饲料的适口性好,容易消化吸收,是幼年动物的良好开食饲料;同时,膨化饲料密度小,多孔,保水性好,是水产养殖的最佳浮饵。

二、配合饲料的优越性

1、配合饲料的科技含量高,能最大限度发挥动物生产潜力,增加动物的生产效益。

2、配合饲料能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各种饲料资源。

3、配合饲料产品质量稳定,饲用安全、高效、方便。

4、使用配合饲料,可减少劳动力,实行机械化养殖,促进现代养殖业的发展。

三、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一)、配合饲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二)、原料的接收

1、散装原料的接收:

汽车、火车运输,用自卸汽车经地磅称量后将原料卸到卸料坑。

2、包装原料的接收:

分为人工搬运和机械接收两种。

3、液体原料的接收:

瓶装、捅装可直接由人工搬运入库。

<三)、原料的贮存

主原料如玉M、高粮等谷物类原料,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多采用筒仓贮存,而副料如麸皮、豆粕等粉状原料,散落性差,存放一段时间后易结块不易出料,采用房式仓贮存。

<四)、原料的清理

饲料原料中的杂质,不仅影响到饲料产品质量而且直接关系到饲料加工设备及人身安全,严重时可致整台设备遭到破坏,影响饲料生产的顺利进行,故应及时清除。

饲料厂的清理设备以筛选和磁选设备为主,筛选设备除去原料中的石块、泥块、麻袋片等大而长的杂物,磁选设备主要去除铁质杂质。

<五)、原料的粉碎

饲料粉碎的工艺流程是根据要求的粒度,饲料的品种等条件而定。

按原料粉碎次数,可分为一次粉碎工艺和循环粉碎工艺或二次粉碎工艺。

按与配料工序的组合形式可分为先配料后粉碎工艺与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1、一次粉碎工艺:

是最简单、最常用、最原始的一种粉碎工艺,无论是单一原料、混合原料,均经一次粉碎后即可,按使用粉碎机的台数可分为单机粉碎和并列粉碎,小型饲料加工厂大多采用单机粉碎,中型饲料加工厂有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粉碎机并列使用,缺点是粒度不均匀,电耗较高。

2、二次粉碎工艺

有三种工艺形式,即单一循环粉碎工艺、阶段粉碎工艺和组织粉碎工艺。

<1)单一循环二次粉碎工艺

用一台粉碎机将物料粉碎后进行筛分,筛上物再回流到原来的粉碎机再次进行粉碎。

<2)阶段二次粉碎工艺

该工艺的基本设置是采用两台筛片不同的粉碎机,两粉碎机上各设一道分级筛,将物料先经第一道筛筛理,符合粒度要求的筛下物直接进行混合机,筛上物进入第一台粉碎机,粉碎的物料再进入分级筛进行筛理。

符合粒度要求的物料进入混合机,其余的筛上物进入第二台粉碎机粉碎,粉碎后进入混合机。

<3)组合二次粉碎工艺

该工艺是在两次粉碎中采用不同类型的粉碎机,第一次采用对辊式粉碎机,经分级筛筛理后,筛下物进入混合机,筛上物进入锤片式粉碎机进行第二次粉碎。

3、先配料后粉碎工艺

按饲料配方的设计先进行配料并进行混合,然后进入粉碎机进行粉碎。

4、先粉碎后配料工艺

本工艺先将待粉料进行粉碎,分别进入配料仓,然后再进行配料和混合。

<六)、配料工艺

目前常用的工艺流程有人工添加配料、容积式配料、一仓一秤配料、多仓数秤配料、多仓一秤配料等。

1、人工添加配料

人工控制添加配料是用于小型饲料加工厂和饲料加工车间、这种配料工艺是将参加配料的各种组分由人工称量,然后由人工将称量过的物料倾到入混合机中,因为全部采用人工计量、人工配料、工艺极为简单,设备投资少、产品成本降低、计量灵活、精确、但人工的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很低,尤其是操作工人劳动较长的时间后,容易出差错。

2、容积式配料

每只配料仓下面配置一台容积式配料器

3、一仓一秤配料

4、多仓一秤配料

5、多仓数秤配料

将所计量的物料按照其物理特性或称量范围分组,每组配上相应的计量装置

<七)、混合工艺

可分为分批混合和连续混合两种

分批混合就是将各种混合组分根据配方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并将它们送入周期性工作的“批量混合机”分批地进行混合,这种混合方式改换配方比较方便,每批之间的相互混杂较少,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混合工艺,启闭操作比较频繁,因此大多采用自动程序控制。

连续混合工艺是将各种饲料组分同时分别地连续计量,并按比例配合成一股含有各种组分的料流,当这股料流进入连续混合机后,则连续混合而成一股均匀的料流,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可以连续地进行,容易与粉碎及制粒等连续操作的工序相衔接,生产时不需要频繁地操作,但是在换配方时,流量的调节比较麻烦而且在连续输送和连续混合设备中的物料残留较多,所以两批饲料之间的互混问题比较严重。

<八)、制粒工艺

1、调质:

调质是制粒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调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颗料饲料的质量。

调质目的即将配合好的干粉料调质成为具有一定水分、一定湿度利于制粒的粉状饲料,目前我国饲料厂都是通过加入蒸汽来完成调质过程。

2、制粒:

<1)环模制粒:

调质均匀的物料先通过保安磁铁去杂,然后被均匀地分布在压混和压模之间,这样物料由供料区压紧区进入挤压区,被压辊钳入模孔连续挤压开分,形成柱状的饲料,随着压模回转,被固定在压模外面的切刀切成颗料状饲料。

<2)平模制粒

混合后的物料进入制粒系统,位于压粒系统上部的旋转分料器均匀地把物料撒布于压模表面,然后由旋转的压混将物料压入模孔并从底部压出,经模孔出来的棒状饲料由切辊切成需求的长度。

3、冷却

在制粒过程中由于通入高温、高湿的蒸汽同时物料被挤压产生大量的热,使得颗粒饲料刚从制粒机出来时,含水量达16%-18%,温度高达75℃-85℃,在这种条件下,颗粒饲料容易变形破碎,贮藏时也会产生粘结和霉变现象,必须使其水分降至14%以下,温度降低至比气温高8℃以下,这就需要冷却。

4、破碎

在颗料机的生产过程中为了节省电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往往是将物料先制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然后再根据畜禽饲用时的粒度用破碎机破碎成合格的产品。

5、筛分:

颗粒饲料经粉碎工艺处理后,会产生一部分粉末凝块等不符合要求的物料,因此破碎后的颗粒饲料需要筛分成颗粒整齐,大小均匀的产品。

 

 

第二节全价饲粮配方设计

 

一、教案目的与要求

了解全价饲粮配方设计的原则,方法。

重点掌握手工设计中试差法,方形法的操作步骤。

二、教案重点、难点及处理办法

试差法设计饲料配方的操作步骤与方法。

 

授课内容:

 

一、全价饲粮配方设计的原则

<一)、营养性原则

1、选用合适的饲养标准

饲养标准是对动物实行科学饲养的依据,因此,经济合理的饲料配方必须根据饲养标准规定的营养物质需要量的指标进行设计,在选用饲养标准的基础上,可根据饲养实践中动物的生长或生产性能等情况作适当调整,并注意以下问题。

<1)、动物对能量的要求

在动物饲养标准中第一项即为能量的需要量,只有先满足能量需要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养分的需要。

理由有三:

①能量是畜禽生活和生产中迫切需要的;②提供能量的养分在日粮中所占比例最大,一旦能量不足,必须对日粮的组成进行较大的调整;③饲料中可利用能量的多少,大致可代表饲料干物质中CH2O、脂肪和蛋白质的高低。

<2)、所需饲料量要与营养物质间的比例应符合饲养标准的要求,比例失调、营养不平衡会导致不良后果。

<3)、饲料配方中粗纤维的含量,鸡4%以下,幼猪5%以下,生长猪9%以下。

2、合理选择饲料原料,正确评估和决定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含量

设计饲料配方应熟悉所在地区的饲料资源现状,根据当地各种饲料资源的品种、数量及各种饲料的理化特性及饲用价值,尽量做到全年比较均衡地使用各种饲料原料,应注意:

<1)、料品质:

应尽量选用新鲜、无毒、无霉变、质地良好的饲料。

<2)、料体积:

饲料体积过大,能量浓度降低既造成消化道负担过重,而影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又不能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反之,饲料的体积过小,既使能满足养分的需要量,但俣动物达不到饱腹感而处于不安状态,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

<3)、料的适口性

饲料的适口性直接影响采食量,设计饲料配方时应选择适口性好,无异味的饲料,若采用营养价值虽高,但适口性却差的饲料则须限制其用量,对适口性差的饲料也可采用适当搭配适口性的饲料或加入调味剂以提高其适口性,促使动物增加采食量。

饲料配方中常用的饲料使用量大致的范围:

%

动物种类

饲料种类

奶牛

役畜

鹿

谷物饲料

50-60

40-50

30-40

60-70

30-40

糠麸类

15-20

30-40

30-40

10-20

10-20

饼粕类

20-25

15-20

25-30

20-30

20-50

草叶粉类

5-8

8-10

 

 

 

动物性Br类

3-7

 

 

 

 

矿物质饲料

5-8

1-3

3-4

1-2

0.2-1.6

食盐

0.25-0.5

0.5

1

0.2-0.5

0.2-1.0

 

3、正确处理配合饲配方设计值与配合饲料保证值的关系:

配合饲料中的某一养分往往由多种原料共同提供,且各种原料中养分的含量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加之,饲料加工过程中的偏差,同时生产的配合饲料产品往往有一个合理地贮藏期,贮藏过程中某些营养成分还要因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损失,所以,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设计值通常应略大于配合饲料保证值,以保证商品配合饲料营养成分在有效期内不低于产品标签中的标高值。

<二)、安全性原则

配合饲料对动物自身必须是安全的、发霉、酸败污染和未经处理的含毒素等饲料原料不能使用,饲料添加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期限应符合安全法规。

<三)、经济性原则

饲料原料的成本在饲料企业生产及畜牧业生产中均占有很大比重,因此,在设计饲料配方时,应注意达到高效益低成本,为此要求:

1、饲料原料的选用应注意因地制宜和因时而宜,充分利用当地的饲料资源,尽量少从外地购买饲料,既避免了远途运输的麻烦,又可降低配合饲料生产的成本。

2、设计饲料配方时应尽量选用营养价值较高而价格低廉的饲料原料,多种原料搭配,可使各种饲料之间的营养物质互相补充,以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四)、市场性原则

产品设计必须以市场为目标,配方设计人员必须熟悉市场,及时了解市场动态,准确确定产品在市场中的地位,明确用户的特殊要求,同时,还要预测产品的市场前景,不断开发新产品,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配方设计方法

<一)交叉法<方形法、对角线法、四角法)

适用于饲料种类及营养指标少的情况。

1、例:

利用CP含量为30%的猪浓缩饲料与能量饲料玉M<含CP为8.5%)混合,为体重20-35kg的生长肥育猪配制CP为16%的饲粮1000kg。

<1)算出两种饲料在配合中料中应占的比例。

<2)计算两种饲料在配合料中所需重量。

玉M1000kg×65%=650kg

浓缩料1000kg×35%=350kg

2、两种以上饲料搭配:

例如:

要用玉M、高梁、小麦麸、豆饼、棉仁饼、菜籽饼和矿物质饲料,为体重35-60kg的生长猪配成含CP为14%的混合料。

<1)查饲料标准CP14%

<2)查营养成分价值表

<3)根据经验和养分含量把以上饲料分成比例已定好的三组饲料,即混合能量料,混合蛋白质料和矿物质料,并分别算出能量和Br饲料组CP的平均含量。

能量饲料玉M60%8.5%

高梁20%8.5%CP9.3%

麦麸20%13.5%

蛋白质饲料豆饼70%41.6%

棉仁饼20%41.4%CP41%

菜籽饼10%36.4%

矿物质饲料占混合料的2%,其成为分骨粉和食盐,按饲养标准食盐宜占混合料的0.3%,则食盐在矿物质中应占15%,骨粉则占85%/。

<4)算出未加矿物质料前混合料中CP的应有含量。

因为配合好混合料再掺入矿物质料,等于变稀。

其中CP就不足14%了,所以要先将矿物质料用量从总量中扣除,以便按2%添加混合料的CP仍为14%。

100%-2%=98%,那么未加矿物质料前混合料的CP应为14/98=14.3%

<5)将混合能量料和混合蛋白料当做两种料,做交叉。

<6)计算出混合料中各成分应占的比例:

玉M:

60%×0.8413×0.98

<7)列出饲料配方。

<二)、试差法

基本步骤:

1、查饲养标准;

2、查饲料营养成分价值表;

3、确定各种原料的大致用量;

4、计算各营养指标,并与饲养标准比较,修改;

5、调整配方,确定各种原料的用量。

<三)、运用计算机设计饲料配方

三、全价饲料品质保证技术

1饲料产品安全性保证技术

   饲料产品的安全性是评判饲料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要保证饲料安全,就是要保证饲料产品<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一般的卫生指标<铅、砷、氟、黄曲霉素B1等)在国标范围内,不含有对饲养动物健康造成实际危害,在动物体内的残留造成整个食物链的安全隐患,畜禽粪便排出后对生产环境及使用环境造成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

   饲料产品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来源于3个方面:

首先,是由于工业三废、大气、土壤、水源中存在的化学污染物通过生物富集或过度施用的化肥、农药而最终污染饲料原料,致使重金属、硝基和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农药、化肥等超标。

其次,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危害,主要指为达到某种目的<如促进养殖生物生长或预防病害),人为地往饲料中添加某些有毒、有害药物,滥用药物饲料添加剂等带来的重金属、铜、锌、硒等超标或药物残留。

再次,饲料加工过程中<原料接收、储存、清理、粉碎、混合、制粒、冷却、破碎、分级、打包、成品储存等环节)原料受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霉菌毒素等污染。

要保证饲料产品的安全性,饲料加工企业必须实行HACCP管理制度,对饲料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1.1配方设计

   配方是确保生产安全饲料的关键,在配方设计过程中导致产品存在安全卫生隐患的因素主要包括:

①滥用药物。

②配方计算或抄写、录入错误。

③配方设计时超量添加微量元素。

④不按标准、配伍禁忌和停药期要求使用药物饲料添加剂。

⑤对含抗营养因子的原料、重金属和有害微生物含量较高的原料设计不科学或不限量使用。

   为保证饲料安全卫生,设计配方时,应严格遵守相关饲料法规及卫生标准,严格执行农业部第105号公告《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和《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以及“兽药停药期规定”,遵循配伍禁忌,严禁使用违禁药物,严禁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和使用动物源性饲料原料。

   1.2饲料原料

   饲料原料是安全饲料生产最重要的一个控制点,严格控制原料的卫生指标是饲料产品安全性保证体系的基础。

饲料原料来源较复杂,可能受到农药、兽药污染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发霉变质。

很多饲料成分中含有一些天然有毒有害物质,如生物碱、棉酚等。

饲料原料在贮藏过程中还常受到虫害、螨害与鼠害的侵蚀及微生物污染,直接影响到饲料产品的安全性。

必须从原料的采购、接收、贮存、清理等方面进行控制,确保投入生产的饲料原料卫生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1.2.1原料采购与接收

   饲料加工企业应根据国家饲料原料有关标准和企业、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各种原辅材料的企业标准和原料接受检验规范,严格按企业标准体系表中制订的原辅材料标准及进货检验规范来接收原料,一旦发现不达标的原料拒绝入库和投入生产。

   1.2.2原料的贮存

   接收合格的原料还得靠科学的储存管理才能确保在储存过程中不再带来危害,原料仓库管理制度的落实也是关键控制点之一。

原料在储存工程中要做到:

①确保正确堆放,做好原料标签,包括品名、时间、进货数量、来源、并按顺序垛放,防止混杂和交叉污染。

②原料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保持良好的温、湿度,防止霉变。

③勤打扫、勤翻料,防火、防盗、防鼠害、虫害和鸟害。

④定期消毒。

⑤贯彻先进先出、推陈储新原则。

   1.2.3原料清理

   常规原料必须经过清杂、去铁处理以消除物理危害。

在清杂工序中还可能把部分霉变结块的原料筛理掉以降低化学或生物危害。

一般规定大杂去除率为100%,铁杂清除率≥99.5%。

   1.3加工过程

   1.3.1粉碎

   粉碎工艺中受污染最严重的是物理危害,如饲料原料中混入金属、石头、塑料、玻璃等杂质,都会给后续工艺带来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因此在粉碎前原料必须经过清杂、去铁处理,粉碎过程中为防止锤片、筛片破裂产生的金属杂质混入饲料中,应采购高品质的锤片、筛片,保证设备只产生正常磨损,磨损脱落的不会因材质不良而产生有害重金属危害。

同时原料的粉碎均匀度和粒度还将对混合均匀度和饲料离析分级产生影响,应根据产品要求确定并现场检测粉碎粒度。

   1.3.2配料

   准确配料是严格执行生产配方的前提和保证,尤其是对饲料安全有直接影响的微量组分、药物添加剂的准确计量非常关键,一旦差错而又没有及时发现,在后续工段是无法弥补的,会带来严重污染。

添加剂预混料的配制一定要按配方称量,严格记录,按部就班,班长督促,品管员抽查,配一批核对一次原料用量与配方值是否相符,出错立即报告,及时纠正。

配料精度要定出误差控制值:

手工配制的添加剂误差≤±1/1000;电脑配料系统对单组分的配料误差≤±2/1000;总的配料误差也应控制在≤±2/1000。

   1.3.3混合

   混合工序是饲料加工环节的核心,也是质量控制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饲料混合不均匀,或混合均匀的饲料在输送、贮藏过程中产生离析分级现象,使混合均匀度大大降低,就会导致含药饲料中部分饲料药物含量超标。

混合工序的关键是在投料正确、没有交叉污染的前提下确保混合均匀,应根据不同饲料产品对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的要求及混合机的性能,对混合的时间进行设定,以达到预期的混合效果,避免混合不均匀或过度混合。

对混合均匀度变异系数的要求:

配合饲料<10%,浓缩饲料<7%,添加剂预混合饲料<5%。

   1.3.4制粒或膨化

   制粒<或膨化)是饲料厂最复杂的工艺,调质是制粒中最的关键步骤,充分调质有助于提高颗粒质量、减少有害微生物量。

由于制粒<膨化)的高温具有杀菌功能,当饲料因不慎造成少量微生物繁殖时,通过该工序的高温杀菌作用,能适当减小饲料因沙门氏菌的污染而带来的安全风险。

如果调质处理时间不足、温度不够将导致饲料中的病菌不能彻底杀死。

制粒<或膨化)工序的关键:

控制蒸汽质量和温度,确保调质温度,确保制粒<膨化)温度及后熟化程度达到最佳值,确保熟化度和水稳定性。

   1.3.5冷却干燥

   饲料经调质、制粒<膨化)后产品的温度和水分均较高,尤其是膨化料温度高于100℃,水分也在22%左右,必须经过干燥、冷却处理才能使料温降?

潦椅拢执锏桨踩⒋娴囊蟆?

帕A侠淙春笪露扔Σ怀肪澄露?

℃,水分含量应达到安全水分要求,否则由于颗粒内部较热的水分外移到表面,霉菌污染和料仓腐蚀等问题都会发生,造成病原菌在成品中生长。

   1.3.6打包和成品管理

   饲料打包过程中由于包装物不洁可能带来外源性污染,成品仓贮条件差,贮存过程中霉变或受鼠害、虫害侵蚀等,也会造成饲料微生物污染。

该工段重点控制成品粒度、含粉率、气味和色泽等感官指标,同时检查包装材料是否无毒、无味、无污染,标签是否达到标签标准要求。

入库的成品必须按规格、品种及生产日期分区堆放,并保证通风、干燥,以保持饲料的新鲜度,防止霉变,同时应遵守先进先出、推陈储新的原则。

成品在发放过程中要保证成品出厂检验是合格的,库存期限在控制的日期内,确保运输工具洁净,防止运输途中遭受烈日暴晒和雨淋。

   1.4残留和交叉污染控制

   目前绝大多数饲料厂都用一条产量较大的生产线生产所有动物的配合饲料,这种工艺设备配置技术以及生产的产品配方数量的增加是交叉污染形成和不能完全消除的主要原因。

饲料厂应采取措施避免药物通过设备残留造成不安全的药物饲料交叉污染,以及避免反刍动物饲料与限制使用的动物源性饲料发生不安全污染。

减少交叉污染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1.4.1工艺设计

   在进行饲料加工工艺设计时,要尽可能缩短输送距离,少用水平输送设备,尽量利用分配器和自流的形式。

对于水平输送设备,由于结构的原因,或多或少存在残留,应尽可能采用带自清功能的刮板输送机。

在满足工艺要求条件下,尽量减少物料的提升次数和过渡料斗的数量。

吸风除尘系统尽可能设置独立风网,将收集的粉尘直接送回到原处,这样不会引起饲料的二次污染,尤其是加药的复合预混料的生产更应这样处理。

微量组分的计量应尽量安排在混合机的上部,如果在计量和称重后必须提升或输送,则必须使用高密度气力输送,以防止分级和残留。

药物类的高危险微量组分则必须直接添加到混合机中。

对于加药饲料生产尽可能采用专用生产线,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交叉污染危险性。

   1.4.2设备设计和工作精度

   生产高质量饲料产品,应该保证计量设备的工作精度,计量设备应根据不同配比的物料特性来选择,采用大小合适的电子秤称量不同的组分,最小组分不应小于其最大称重的4%。

混合机的设计应该保证在每一批次物料混合完毕后只有尽量少的物料残留在混合机中,残留量应不超过混合机每批额定混合产量的0.05%~0.2%。

输送设备都会有残留导致交叉污染,必须有容易进入的和易于清理的设计,如有可能,应该具有自动清理功能,设备的内表面和过渡部位必须清洁、光滑,不留死角。

   1.4.3物理清洗

   真空吸尘、清扫、洗刷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