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98545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docx

锚杆的支护技术管理规定

·华恒公司

锚杆支护技术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1、锚杆、锚喷支护(以下简称锚杆支护)是煤矿井巷工程一种重要的支护形式,它以快速、主动、有效的支护特性已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并对加快巷道支护改革,提高支护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快锚杆支护的推广应用,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规定。

2、锚杆的种类

根据新汶矿区开采的实际情况,规定允许使用的锚杆种类包括以下五种:

(1)金属全螺纹(20MnSi、KMG335)钢等强锚杆;

(2)金属管缝式锚杆(只限于回采苍道护帮或断层破碎带临时支护);

(3)金属水力膨胀式管子锚杆;

(4)螺纹钢高强锚杆(KMG450、KMG500、KMG600),适用于埋深大于600米的巷道;

(5)玻璃钢锚杆(允许在使用时间较短的,围岩稳定的切眼两帮及条件适宜的煤帮使用);

(6)经集团公司监定并经专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新型锚杆。

3、锚杆的锚固方式

(1)端锚:

树脂锚固段长度》350mm。

(2)加长锚:

树脂锚固段长度》700mm。

(3)全锚:

树脂锚固段长度》锚深的80%;

水泥锚固段长度为锚深的100%。

煤层巷道顶板及深部全岩巷道大力推广全锚;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加长锚;

Ⅲ~Ⅴ类煤巷顶板及深部全岩巷道严禁使用端锚。

4、锚杆支护材料

(1)树脂锚杆金属杆体及其附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MT146.2—2002要求

表一全螺纹等强锚杆技术性能规定见下表

材质:

20MnSi

规格

公称直径(mm)

公称面积(mm)

截屈服载荷(KN)

抗拉载荷(KN)

重量(Kg/m)

延伸率(%)

螺距

(mm)

Φ16

16±0.1

201.06

≥69

≥100

1.6

≥15

10±0.2

Φ18

18±0.1

254.47

≥87

≥126

2.0

≥15

12±0.2

Φ20

20±0.1

314.16

≥108

≥156

2.5

≥15

12±0.2

Φ22

22±0.1

380.13

≥131

≥189

3.0

≥15

12±0.2

Φ25

25±0.1

490.87

≥169

≥245

3.9

≥15

12±0.2

表二锚杆支护材料中热轧矿用锚杆钢筋力学性能表:

牌号

屈服强度(MPa)

抗拉强度(MPa)

延伸率(%

KMG335

≥335

≥490

≥15

KMG450

≥450

≥640

≥15

KMG500

≥500

≥660

≥15

KMG600

≥600

≥815

≥15

 

表三

材质:

KMG500

规格

公称直径(mm)

公称直径(mm)

公称直径(mm)

公称直径(mm)

公称直径(mm)

公称直径(mm)

公称直径(mm)

Φ20

20.1±0.2

Φ22

16±0.1

Φ25

16±0.1

 

表四

(2)管缝式锚杆(带倒楔)

材质:

Q235冷钢板。

壁厚:

2。

杆体2——2。

5MM。

杆体直径:

33MM。

开缝宽度:

10MM。

初锚力:

25KN/M。

长进锚固力:

》90KN。

(3)水力膨胀式管子锚杆

材质:

30#低碳钢。

壁厚:

2MM。

初锚力:

》80KN。

破断力:

》98KN。

工作压力:

20MPA。

钻孔直径:

30MM。

(4)锚固剂:

锚杆支护巷道貌岸然只准使用树脂锚固剂和用于全锚的水泥锚固剂。

树脂锚固剂应符合煤炭行业标准MT146。

1——2002。

(5)托盘:

全螺纹等强锚杆托盘:

材质:

金属托盘采用屈服强度大于MPA的钢材或球黑铸铁制作。

M钢带托盘:

应采用Q235A以上的钢材制作。

尺寸:

110MM,厚度不小于8MM,球形托盘规格尺寸不小于100MM;M钢带托盘外形尺寸与M钢带内尺寸相吻合,长度不小于120MM。

托盘孔直径应比锚杆杆体直径大1——2MM。

强度:

不论采用何种材料和形式的托盘,其三点支撑抗压强度不得低于锚杆设计锚固力选用球墨铁等脆性材料做托盘时,其极限载荷应为杆体载荷1.5倍以上。

顶板锚杆必须使用正规托盘,肩角和底角锚杆必须使用异性托盘。

螺纹钢高强锚杆:

锚杆附件必须与强度相匹配,在螺母和形垫支架增加尼龙垫圈,提高锚杆的预紧力,盘采用厚度<8mm的钢加工。

矿铸造大托盘,经有关部门检测,强度符合规定,可用以巷道顶帮。

(6)托梁:

W钢带:

规格、性能见下表。

表二

M钢带:

规格、性能见下表。

钢筋梁①材质:

Φ12mm以上圆钢制作。

②规格:

宽度90mm,沿长度方向每800mm焊结一处。

(7)托板

(1)W钢托板:

W钢带板材压制或截割,尺寸:

400x280mm。

(2)水泥托板:

圆型,尺寸Φ250mm—300mm,厚度≮60mm;其强度要求到达C30.(3)菱镁土托板:

圆型,尺寸Φ250mm—300mm,厚度≮40mm。

(8)网:

金属菱形网:

使用10#以上铁丝编织,网格尺寸不大于50x50mm,适用于煤巷锚杆支护。

金属经纬网:

适用10#以上铁丝,或同直径冷拔铁丝编织,网格尺寸80x80mm,网格均匀,适用于锚网喷或二次锚网喷支护巷道。

钢筋网:

使用Φ4或Φ6盘圆条,或冷拔钢筋编织,网格尺寸以100x100mm为宜,网格均匀,适用于锚网喷或二次锚网喷支护巷道。

塑料网:

网格尺寸50x50mm,适用于煤巷护帮。

5、锚杆支护设计原则

(1)所有锚杆支护巷道必须编制正规的锚杆支护设计,积极慎重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2)锚杆支护设计程序一般为:

初始设计一实施设计一矿压观测一修改初始设计四个步骤。

初始设计:

要根据巷道生产技术条件和地址条件、相似条件下矿压现显的规律和围岩变形特点,围岩的岩性,节理和层理的发育程度等,采用规程类的比法、数值模拟法或理论计算法,提出巷道基本支护形式、确定主要支护参数,并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效核,形成初始设计。

实施设计:

根据初始设计编制掘进作业规程,严格按初始设计及作业规程进行施工。

矿压观测:

在前期施工过程中要进行质量监测和矿压观测,验证支护参数的合理性、支护设计的正确性,并及时反馈支护信息,为修改初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修改设计:

根基反馈的支护信息,对初始设计进行修改。

根基修改完善后的支护设计补充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支护效果。

(3)锚杆直径与孔径、锚固剂直径要匹配,锚杆直径与孔径之差应保持在6~~12mm范围之内。

(4)采用锚杆支护时锚杆各构件强度与设计锚固力要匹配。

(5)采用锚杆支护时,优选左旋锚杆,埋深大于在V类围岩巷道和埋深超过800米,服务年限超过5年的开拓准备巷道必须使用高预应力螺纹杆锚杆。

第二章煤巷锚杆支护

1、煤巷的围岩分类

(1)煤巷采用锚杆支护,必须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

(2)煤巷的围岩稳定性分为5类,即Ⅰ类:

非常稳定;Ⅱ类:

稳定;Ⅲ类:

中等稳定;Ⅳ类:

不稳定;Ⅴ类:

极不稳定。

(3)各矿在进行煤巷锚杆支护时,要按《新汶矿区煤层巷道围岩分类结果及合理支护技术选择》中分类结果采用类比法进行选择套用。

(4)对以下情况应重新进行分类:

①对于围岩条件、开采深度、开采范围等于原分类巷道差异很大的煤层巷道;②新采区各煤层采用煤巷锚杆支护巷道。

7、煤巷锚杆支护设计

(1)煤巷锚杆支护设计应遵循锚杆支护设计一般规定。

(2)进行煤巷锚杆支护设计必须有完备的原始资料(见附表2)。

根据附表2资料进行初始设计。

巷道开挖以后,立即对附表2中1、2、3、项内容进行地质调查,并进行矿压观测。

(3)煤巷锚杆支护形式与支护差数选择

支护形式选择的原则是按巷道围岩分类结果进行选择。

各类围岩条件下顶板及两帮支护形式、锚杆类型、锚固形式及锚杆设计锚固力等性能指标必须符合附表1规定。

根据选用的设计方法,进行锚杆支护差数选择。

(4)对于复合顶板、破碎顶板围岩、易风化、潮解、遇水膨胀围岩在基本支护形式上增加锚索加固、注浆等加固措施。

(5)顶板锚杆与棚式支护联合支护时,支架应架设在两排锚杆中间位置。

(6)锚杆布置一般要沿巷道轴线方向的岩面上成菱形排列。

锚杆间排距一般在600——1200MM。

要在作业规程式中明确规定。

顸板不大于400MM,倾斜角度根据顶板倾角调整,保证锚固端在顶板岩石中;巷道两帮最下一排锚杆距巷道貌岸然底板不大于回采顺朝起板不大于600MM),并向下倾斜,与水平线呈40——50夹角,锚固端位于底板岩石中。

肩角锚杆一般比正常使用锚杆长200MM。

(7)经集团公司鉴定并经专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新型锚杆布置方式,要编制专门支护设计报集团公司备案。

8、煤巷锚杆支护质量监测和检查验收的规定

(1)煤巷锚杆支护质量监测

锚杆锚固力检测

1锚杆必须按规定做拉力实验。

在井下做锚固力实验时,必须有安全措施。

试验数量,巷道每成巷30---50m或每300根(含300根以下)抽样一组(5根)进行检查。

预应力钢丝绳锚杆锚固力采用便携式安装器等专用工具检测,其外端张紧拉力不低于30KN,锚固力部低于50KN。

②巷道内的锚索每20根抽查2根,锚索锚固力用张拉油缸进行监测,巷道交叉点和硐室的锚索视其支护状况确定是否需要检测,由分管矿长或分管副总确定。

③锚固力合格条件:

被检查所有锚杆均应符合要求。

其中有一根部合格,继续抽样检查,若再不符合要求,由矿分管矿长组织分析锚杆质量不合格原因,并采取补充加强支护措施进行处理。

④拉拔试验后,应及时拧紧螺母;如果锚杆失效应及时补充锚杆。

螺纹钢锚杆扭矩检测

对当班新打锚杆和迎头10米范围内锚杆,必须进行扭矩检测。

每小班抽样一组(5个)做螺母扭矩检验,使用扭矩扳手,每个螺母拧紧力距应不小于400N.m,埋深大于600米的深部巷道锚杆预紧力不小于5T。

如果其中一个扭矩不合格,将扭矩不足的螺母拧紧;有2个以上不合格,应将所有螺母从新拧紧一遍,螺母还应每月检测一次,对松动的螺母要拧紧,使用新型锚杆时,扭矩及初锚力符合设计要求。

螺纹锚杆检测

每月随机抽样一组(5根)锚杆送检,一组不合格再抽样一组;若再不合格,分析原因,并按规定对有关有关责任单位和人员进行处罚。

锚杆安装质量检查

1每根锚杆安装时,在未上托盘之前,必须进行锚固剂位置检查,并填写在班质量检查记录中。

②矿旬检、月检时必须对锚固剂位置进行抽查。

每次抽查不小于5根。

巷道离层监测

1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监测顶板离层。

IV、V类煤层巷道均必须进行顶板离层监测,井下设记录牌板显示。

其他类别煤巷的顶板离层监测由矿总工程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②顶板离层指示仪的安设数量参照下表

巷道类别

安设数量

备注

巷宽﹤3m

3m﹤巷宽﹤5m

巷宽﹥5m

IV

V

每80m1个

每70m1个

每60m1个

每50m1个

每30m1个

每20m1个

在地质构造带与巷道交岔点内部应安设

③离层指示仪的安设要及时,其距离迎头不大于15米,安设位置在巷宽的中部。

④顶板离层临界值。

离层临界值因地质条件、采动影响等因素不同而异。

各矿应根据本矿条件,经过试验研究,取得具体条件下的离层临界值。

⑤顶板离层达到临界值的处理。

发现顶板离层达到临界值时,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

由矿分管领导召集有关人员分析顶板离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锚固范围之内离层:

加大支护密度。

锚固范围之外离层:

增加锚杆长度,或安设锚索,或用金属支架加强支护。

(2)检查验收有关规定

①锚杆安设班次、人员要有明显标记,并记录于工程档案中。

②工期实行班验收制度,矿实行旬检查、月验收制度。

检查验收结果纳入巷道工程档案管理,进行巷道工程质量和巷道保修制考核,

③锚杆支护巷道需配齐20或30吨锚杆拉力剂,并根据所使锚杆种类配齐拉杆。

同时,还应根据锚杆直径,配齐锚杆扭矩搬手。

④煤巷锚杆支护巷道顶、帮基本支护形式、锚杆内型、锚杆直径、锚杆长度、锚固力、锚固形式等要符合附表1要求,否则该巷道工程质量视为不合格。

⑤凡因无质量标准化检查工具造成锚固力、锚杆扭矩无法检查的,锚固力和锚杆安设质量视为不合格。

⑥使用不合格锚杆巷道支护材料的巷道工程,其巷道工程质量视为不合格。

⑦分管矿、副总及专业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对锚杆锚固力等进行抽测,并填表备查。

第三章锚喷支护

1、锚喷支护设计

(1)锚喷支护形式有四种:

锚喷支护:

锚网喷支护:

喷锚喷、锚网喷支护:

喷锚梁喷、锚网喷支护。

(2)锚喷支护适应范围:

①锚喷支护适用于服务年限5年以下石灰岩、砂岩等坚硬完整岩层巷道。

②锚网喷支护适用于服务年限5年以下稳定及较稳定岩层巷道。

③锚喷二次支护适用于服务年限5年以上,埋深600米以上的开拓、准备巷道支护。

④喷锚梁喷、锚网喷支护适用于处于松软、破碎带或应力集中区的二次锚网喷巷道支护。

(3)锚喷支护主要参数选择

①锚杆设计锚固力

服务年限5年以下一般巷道,设计锚固力不低于70KN;

服务年限5年以下主要巷道,设计锚固力不低于100KN;

服务年限5年以上主要巷道,设计锚固力不低于130KN;

②锚杆长度不低于1.6m。

喷锚喷、锚网喷支护巷道要实行加长锚或全锚。

③喷射混凝土强度

服务年限5年以上的锚喷巷道,喷射混凝土强度应为C18以上;服务年限5年以下的应为C13。

特殊地点的锚喷巷道,喷射混凝土强度必须在C18以上。

(利用自然陶粒专利技术喷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此规定)

④喷射混凝土厚度。

服务年限5年以上的主要巷道,喷浆厚度一般不大于150mm,5年以下的不大于120mm,一般巷道不大于100mm。

2、喷浆材料的技术要求

(1)水泥:

喷射将所用水泥质量要符合标准要求,每批出厂要有合格证,过期失效水泥禁止使用,水泥标号不低于425#。

(2)砂子:

采用河沙作配料,下井前要过筛,颗粒粗细要均匀,含泥量按重量计算不大于3%。

(3)石子:

采用瓜子石作骨料,颗粒直径为5—10mm。

(4)速凝剂:

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每批有出厂合格证,过期失效速凝剂禁止使用,其配比为水泥重量的2—4%。

(5)喷射混凝土配比:

喷射砂浆的配比一般为1:

2:

;喷射砼配比一般为1:

2:

2.

(6)利用电厂粉煤灰喷浆时:

①粉煤灰组成:

炉底灰80%,烟道灰20%。

②质量要求:

粉煤灰严格按要求掺匀,不得有超过10mm的颗粒和脏杂物,其含泥量不超过3%

③配比。

初喷:

水泥:

粉煤灰:

石子=1:

2:

1.5;复喷:

水泥:

粉煤灰:

石子=1:

2:

2。

④速凝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2---4%

⑤水灰比为0.4---0.5.

3、锚喷支护要求及有关规定

(1)采用锚喷支护巷道必须按光爆要求施工,岩巷掘进必须采用聚能管中深孔爆破技术。

确保眼痕率不小于50%,超挖尺寸不大于150mm,欠挖不超过质量标准规定。

(2)锚喷二次支护工艺要求

①初期支护。

采用初喷作临时支护。

初喷厚度不大于30mm,初凝20分钟后进行打、安锚杆及扒装。

锚杆间排距为1.0—1.6m

②一次支护。

按作业规程规定的距离和喷浆厚度完成一次喷浆支护。

第一次支护必须进行拉线喷浆,在拱顶、拱肩、拱基处拉线,不小于5条,使巷道成形光滑、平整、无急角。

一次喷浆厚度达不到要求,严禁进行二次支护。

在一次喷浆支护时,要将里层锚杆栓铁丝引出喷层之外,作为布置外层锚杆的标志,并用作二次支护时栓金属网。

③二次支护。

一般在距迎头50—100米范围内进行(具体距离由各矿根据巷道矿压显现规律在作业规程中规定)二次支护的锚杆要按里层锚杆所留标志五花布置。

安装二次锚杆时用托盘把网压紧,并用预留的铁丝栓网。

网与网之间每隔200mm扭接一处,然后喷浆盖网。

二次喷浆厚度为20—40mm,要起到防锈作用。

④两帮最下边的一排锚杆,距地板距离不大于200mm,必须呈30~45°打入。

⑤两帮喷浆必须有≮100mm的基础(设计有水沟一侧除外)。

⑥永久水沟的施工

迎头掘进时,应把水沟一并打眼放炮带出。

在一次支护段,要把水沟荒段面掘出。

永久水沟施工要在二次支护后进行。

靠巷帮一侧必须补打一排锚杆,金属网要压入最下一排锚杆,然后浇注水沟混泥土。

(3)采用人工上料喷射机喷射混泥土、砂浆时,必须采用潮料,并使用除尘机对上料口,余气口除尘。

(4)对松软、破碎岩层或应力集中区锚喷巷道要预先存放备用棚料,其具体规格、型号、数量和存放地点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4、锚喷支护巷道工程质量监测及质量验收规定

(1)锚杆锚固力监测按煤巷锚杆支护锚固力监测有关规定执行。

(2)喷射混泥土强度检测

①喷射混泥土巷道对喷体应做厚度和强度检查,并有检查和实验记录。

②监测方法。

采用荷载试验法。

用混泥土取样钻机在喷好的经28天养护的巷道中,直接钻取直径30mm,长度不大于直径1.1倍的混泥土芯样,用点荷载仪测试其点荷载强度,然后确定混拟题强度。

③喷射混泥土芯样数量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

喷射混泥土试土块芯样数量

序号

工程分类

工程量

检查点数

备注

1

服务年限5年以上巷道

每30米及以下

不少于1

1.每个检查点砼芯样5个,取样要均匀分布。

2.芯样要在养护28天的巷道喷体上钻取。

3.材料和配合比变更时应另行取样。

2

服务年限5年以下巷道

每50米及以下

不少于1

3

硐室

1000m3以上

不少于5

④喷射混泥土强度质量评判:

根据5个测点强度值,计算算数平均值,作为该巷道混泥土强度代表值;当这5个测点强度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超过中间值的15%时,其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巷道工程喷射混泥土强度合格的条件。

喷射混泥土抗压强度平均值不低于标准值;检测点喷射混泥土抗压强度中的最小值不低于标准值的85%时,其喷射砼强度为合格。

(3)喷射支护巷道的检查验收程序及检查制度与煤巷锚杆支护巷道相同。

(4)服务年限5年以上,埋深600米以上主要巷道,不按规定进行喷锚喷、锚网喷支护的,工程质量视为不合格。

 

第四章锚索加固支护

1、锚索的使用条件。

(1)当Ⅲ、Ⅳ、Ⅴ类煤层巷道或深部主要巷道采用锚杆支护不能有效阻止顶板下沉、两帮移近等巷道变形时。

Ⅴ类煤层巷道顶板使用直径17.8mm及以上的锚索。

(2)大断面硐室和跨度大于6米交岔点。

Ⅴ类煤层巷道顶板使用直径17

.8mm及以上注浆锚索。

2、锚索支护方式及支护参数确定

(1)煤层巷道直接顶比较完整时、拱型锚喷巷道、大断面硐室及交岔点加固,应采用点式锚索支护;当巷道直接顶裂隙比较发育且上部为复合顶时,宜采用锚索行架支护。

(2)锚索参数确定原则:

最小锚固长度。

水泥(砂)浆锚固≥3.5m,树脂锚固≥1.5m.

锚索长度.顶板锚索长度范围为5.5~10.5m,两帮锚索长度范围3~5m.

(3)锚索间、排距:

S≤L/2(L—锚索孔长度,单位m,S—锚索间排距,单位m)。

(4)锚索锚固力。

预应力锚索单根设计锚固力应大于150KN。

3、锚索支护材料

(1)锚索:

一般选用高强度、低松驰(二级)粘结式1*7钢绞线,其技术参数如下:

直径:

15。

24,每米重量:

1。

102KG/MM2

截面积;191。

00MM2,延伸率;》3。

5%,最低破断负荷353KN,执行标准:

ASTMA416—90G

直径:

31——35MM,由注浆嘴、预应力锚头、9根直径7MM钢丝、支撑骨架、注浆管、搅拌头等部分组成,破断载荷600kn,预应力250KN。

(2)锚固剂:

选用中速树脂锚固剂,全长锚固时可配用慢速锚固剂或水泥砂浆。

(3)托盘:

托盘强度要与锚索强度相配。

4、服务年限年以上锚索,采用树脂锚固固剂时,锚孔必须注满砂浆或采用防腐锚索。

5、锚索施工管理

(1)锚索施工人员必须熟悉锚杆打眼机的操作维也维修,要掌握锚索设计的技数和安装要求。

(2)锚索安装后必须对锚固剂位置进行检查。

(3)建立锚索施工管理档案,对条锚索进行编号,把施工人员、验收人员记录在档。

附表2锚杆支护设计必备的原始资料

序号

原始资料

说明与量取

1

一般取1.5倍巷道宽度范围内顶板岩层数和厚度(m)

由邻近钻孔柱状图和以采工作面资料确定。

2

各层节理裂隙间距D1(m)

指沿结构面法线方向上的平均间距,在巷道内或类似条件巷道测取,或由附表3查得

3

岩层的分层、厚度(m)

指分层厚度的平均值,或由附表3查得

4

岩层的单向抗压强度(MPa)

在井下直接测取,或利用岩样测定

5

煤层厚度hc(m)

指被巷道切割的煤层厚度。

6

煤层倾角α(°)

由工作面说明书给出,或从井下直接量取。

7

煤层的单向抗压强度

在井下直接量取,或利用煤样测定。

8

巷道的埋藏深度H

地表到巷道的垂直高度。

9

主应力大小与方向

一般在井下实测,条件不具备时,根据地质构造判断主应力判断。

10

地质构造情况描述

根据现场及地质资料

11

水文情况描述

根据现场及地质资料

12

煤柱宽度(x)

煤柱的实际宽度。

13

锚杆在顶板岩层中的锚固力Pr

井下顶板岩层锚杆抗拔力

14

锚杆在煤层中的锚固力Pr

井下煤层锚杆抗拔力

15

巷道的几何形状与尺寸

宜选用的几何形状是矩形、斜矩形和拱形。

附表3节理、层理发育情况的判断

节理、层理分级

很不发育

不发育

中等发育

发育

很发育

节理间距D1(m)

>3.0

1~3

0.4~1.0

0.1~0.4

0.1

分层厚度D2(m)

>2.0

1~2

0.3~1.0

0.05~0.3

<0.05

附表4各类回采巷道合理的锚杆支护技术选择表

巷道围岩稳定性类别

顶板基本支护形式

两帮基本支护形式

支护材料性能指标要求

锚杆类型及锚固形式选择

支护参数选择

整体石灰岩顶板和其他岩层顶板;根据节理情况布置单一锚杆。

1、1.3m及以下的煤层:

单锚杆。

2、1.3m以上煤层:

锚杆+锚网。

1、顶板锚杆:

杆体直径≮18mm,设计锚固力≮70KN,锚杆长度≮1600mm。

2、两帮锚杆:

设计锚固力≮40KN。

顶板锚杆为树脂锚杆端锚,两帮锚杆为端锚。

根据支护设计合理选择确定

1、顶板较完整:

单一锚杆。

2、顶板较破碎:

锚杆+锚网。

顶板锚杆:

杆体直径≮18mm,设计锚固力≮70KN,锚杆长度≮1800mm。

同上

1、顶板较完整:

锚杆+钢筋梁。

2、顶板较破碎:

锚杆+W(M)钢带+锚网。

锚杆+锚网,压力集中区采用锚索加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