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7699721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操作规范ICU.docx

技术操作规范ICU

技术操作规范

一、经口气管插管术

【适应证】

、上呼吸道梗阻口鼻咽及喉部软组织损伤、异物或分泌物潴留均可引起的上呼吸道梗阻。

、气道分泌物潴留咳嗽反射受损时,使分泌物在大气道潴留,易导致肺感染及呼吸道梗阻。

及时建立人工气道,对清除气道分泌物是必要的。

、实施机械通气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首先应建立人工气道,提供呼吸机连接的通道。

【禁忌证】

经口气管插管无绝对禁忌证,但患者存在以下情况时,可能导致插管困难或有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和脊髓严重损伤的可能,应慎重操作或选择其他人工气道建立的方法。

、口腔颌面部外伤。

、上呼吸道烧伤。

、喉及气管外伤。

、颈椎损伤。

【操作方法及程序】

、准备适当的喉镜喉镜根据镜片的形状分为直喉镜和弯喉镜。

使用方法上两者有所不同。

直喉镜是插入会厌下,向上挑,即可暴露声门。

弯喉镜是插入会厌和舌根之间,向前上方挑.会厌间接被牵拉起来,从而暴露声门。

、准备不同型号的气导管准备不同型号的气管导管备用,检查导管气囊是否漏气。

气管导管远端/表面涂上液状石蜡,如使用导丝,则把导丝插入导管中,利用导丝将导管塑型。

导丝不能超过导管远端,以免损伤组织。

、头颈部取适当位置患者取仰卧位,肩背部垫高约,头后仰,颈部处于过伸位,使口腔、声门和气管处于一条直线上,以利于插入气管插管。

、预充氧、人工通气及生命体征监测在准备插管的同时,应利用面罩和人工呼吸器或麻醉机,给患者吸人纯氧,同时给予人工通气,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二、经皮动脉穿刺置管术

【适应证】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有潜在危险的病人。

、危重病人、复杂大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监护。

、需低温或控制性降压时。

、需反复取动脉血样的病人。

、需用血管活性药进行调控的病人。

、呼吸、心跳停止后复苏的病人。

【禁忌证】

相对证为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和穿刺部位血管病变,但并非绝对禁忌证。

【操作方法及程序】

、部位动脉只要内径够大、可扪及搏动,均可供插管。

具体选用何处动脉应根据病人实际情况,如体位、局部动脉通畅情况以及预计留管的时间等综合考虑。

桡动脉常为首选,此外股、肱、足背和腋动脉均可采用。

、置管方法以经皮桡动脉穿刺置管法为例。

患者准备:

①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意义,以取得其配合;②检查尺动脉侧支循环情况,试验阴性者,可行桡动脉置管;③前臂与手部常规备皮。

穿刺与置管:

①患者取平卧位,前臂伸直,掌心向上并固定,腕部垫一小枕,手背屈曲。

;②摸清桡动脉搏动.常规消毒、铺巾,必要时可在桡动脉搏动最强点的远端用普鲁卡因做浸润局麻至桡动脉两侧,以免穿刺时引起桡动脉痉挛;③在腕褶痕上方处摸清桡动咏岳.套管针与皮肤呈。

角,与桡动脉走行相平行进针,当针头穿过桡动脉壁时有突破坚韧组织的脱空感,并有血液呈搏动状涌出,证明穿刺成功,此时即将套管针放低,与皮呋呈。

角.再将其向前推进,使外套管的圆锥口全部进入血管腔内,用手固定针芯,将外套管送入桡动脉内并推至所需深度,拔出针芯;④将外套管连接测压装置,将压力传感器置于无菌治疗巾中防止污染;⑤固定好穿刺针。

、动脉内压力图形的识别与分析正常动脉压力波分为升支、降支和重搏波。

升支表示心室快速射血进入主动脉,至顶峰为收缩压;降支表示血液经大动脉流向外周,当心室内压力低于主动脉时,主动脉瓣关闭与大动脉弹性回缩同时形成重搏波。

之后动脉内压力继续下降至最低点,为舒张压。

从主动脉到周围动脉,随着动脉管径和血管弹性的降低,动脉压力波形也随之变化,表现为升支逐渐陡峭,波幅逐渐增加,因此股动脉的收缩压要比主动脉高,下肢动脉的收缩压比上肢高,舒张压所受的影响较小,不同部位的平均动脉压比较接近。

【注意事项】

、预防和及时发现远端肢体缺血引起远端肢体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栓形成,其他如血管痉挛及局部长时间包扎过紧等也可引起。

血栓的形成与血管壁损伤、导管太硬太粗及置管时间长等因素有关,应加强预防措施并尽可能及时发现,

具体措施如下。

桡动脉置管前需做试验,判断尺动脉是否有足够的血液供应。

穿刺动作轻柔稳准,避免反复穿刺造成血管壁损伤,必要时行直视下桡动脉穿刺置管。

选择适当的穿刺针,切勿太粗及反复使用。

密切观察穿刺远端手指的颜色与温度,当发现有缺血征象如口肤色苍白、发凉及有疼痛感等异常变化,应及时拔管。

三、深静脉穿刺置管术

(一)锁骨下静脉穿刺术

、锁骨下路

体位:

平卧,最好取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

~:

,以提高静脉压使静脉充盈,同时保证静脉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从而使插管时不易发生空气栓塞.但对重症患者不宜勉强。

在两肩胛骨之间直放一小枕,使双肩下垂,锁骨中段抬高,借此使锁骨下静脉与肺尖分开。

患者面部转向穿刺者对侧,借以减小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的夹角,使导管易于向中心方向送入,而不致误入颈内静脉。

穿刺点选择:

如选右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为锁骨与第肋骨相交处,且口锁骨中/与外/交界处,锁骨下缘~处,也可由锁骨中点附近进行穿刺。

如选左锁骨下静脉穿刺,穿刺点可较右侧稍偏内,可于左侧锁骨内~处,沿锁骨下缘进针。

操作步骤

①术野常规消毒、铺巾。

②局部麻醉后,用注射器细针做试探性穿刺,针头与皮肤呈。

~。

角向内向上穿刺,针头保持朝向胸骨上窝的方向.紧靠锁骨内下缘徐徐推进,边进针边抽动针筒使管内形成负压,一般进针可抽到回血(深度与患者的体形有关)。

如果以此方向进针已达~时仍不见回血时,不要再向前推进,以免误伤锁骨下动脉。

应慢慢向后撤针并边退边抽回血。

在撤针过程中仍无回血,可将针尖撤至皮下后改变进针方向,使针尖指向甲状软骨,以同样的方法徐徐进针。

③试穿确定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换用穿刺针置管,穿刺针方向与试探性穿刺相同,一旦进入锁骨下静脉的位置后即可抽得大量回血,此时再轻轻推进.~,使穿刺针的整个斜面在静脉腔内,并保持斜面向下。

将导丝自穿刺针尾部插孑缓缓送入,使管端达上腔静脉,退出穿刺针。

将导管引入中心静脉后退出导丝。

抽吸与导管连接的注射器,如回血通畅,说明管端位于静脉内。

插管深度:

左侧一般不宜超过,右侧一般不宜超过,以能进入上腔静脉为宜。

④取下注射器将导管与输液器连接。

妥善固定导管,敷贴覆盖穿刺部位。

.锁骨上路

体位:

同锁骨下路。

穿刺点选择:

在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外侧缘,锁骨上缘约处进针。

以选择右侧穿刺为宜,因在左侧穿刺容易损伤胸导管。

进针方法:

穿刺针与身体正中线呈。

角,与冠状面保持水平或稍向前呈度角,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缓慢向前推进,且边进针边回抽,一般进针~即可进入锁骨下静脉,直到有暗红色回血为止。

然后穿刺针由原来的方向变为水平,以使穿刺针与静脉的走向一致。

基本操作:

同锁骨下路。

(二)颈内静脉穿刺术

颈内静脉穿刺的进针点和方向可分为前路、中路、后路种。

.前路

体位:

病人仰卧,头低位,右肩部垫起,头后仰使颈部充分伸展,面部略转向对侧。

穿刺点及进针:

操作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在中线旁开,于胸锁乳突肌的中点前缘相当于甲状软骨上缘水平触及颈总动脉搏动,并向内侧推开颈总动脉,在颈总动脉外缘约处进针,针干与皮肤呈。

~。

角,针尖指向同侧乳头或锁骨的中、内/交界处。

前路进针造成气胸的机会不多,但易误人颈总动脉。

.中路

体位:

同前路。

穿刺点与进针:

锁骨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所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颈内静脉正好位于此三角形的中心位置,该点距锁骨上缘~,进针时针干与皮肤呈。

角,与中线平行直接指向足端。

如果穿刺未成功,将针尖退至皮下,向外倾斜。

左右,指向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后缘,常能成功。

临床上目前一般选用中路穿刺。

因为此点可直接触及颈总动脉,误伤动脉的机会较少。

另外,此处颈内静脉较浅,穿刺成功率高。

.后路

体位:

同前路,穿刺时头部尽量转向对侧。

穿刺点与进针:

在胸锁乳突肌的后外缘中、下的交点或在锁骨上缘~处作为进针点。

在此处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的下面略偏外侧,针尖一般保持水平,在胸锁乳突肌的深部指向锁骨上窝方向。

针尖不宜过分向内侧深入,以免损伤颈总动脉。

(三)股静脉穿刺术

、体位病人取仰卧位,膝关节微屈,臀部稍垫高,髋关节伸直并稍外展。

、穿刺点选择穿刺点选在髂前上棘与耻骨结节连线的中、内段交界点下方~处,股动脉搏动处的内侧~。

进针方法右手持穿刺针,针尖朝脐侧,斜面向上,针体与皮肤成度~度,肥胖病人角度宜偏大。

沿股动脉走行进针,一般进针深度~,持续至见到回血血后再作微调,宜再稍进或退一点,同时下压针柄度~度,以确保导丝顺利进入。

、基本操作同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

四、经纤维支气管镜气管插管术

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术是困难气管插管的一种。

 

【适应证】

需行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者,出现插管困难。

如声带解剖或位置异常、下颌和颈部活动受限等。

【操作方法及程序】

、插管前应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插管困难,判断插管困难的主要手段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观察咽部结构的可见程度:

让患者将舌伸出或将舌拉出,观察咽部结构,如果能够看到咽峡、软腭、悬雍垂.则插管可能较容易,如不能看到,插管可能会遇到困难。

评价寰椎一枕骨关节的活动度:

患者将口张开,上牙列水平与枕骨平面平行,然后将头部后仰,使下牙列水平与枕骨平行,头后仰的角度可反映寰椎一枕骨关节的活动角度。

正常情况下.活动角度应度,如活动角度降低,则插管困难。

测定颏部与舌骨之间的距离:

颏舌距离正常大约为三横指,如患者颏舌距离仅为两横指,甚至一横指,则提示插管困难。

评价下颌骨一颞骨关节活动度:

患者张口,沿上下门齿方向插入手指,正常能够插入三横指。

如不能插入三横指,则提示插管会遇到困难。

、如果预计插管困难,可考虑经纤维支气管镜插管。

首先将气管导管套在纤维支气管镜上,纤维支气管镜经口或经鼻插入声门上方,而后在直视下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

也可先将纤维支气管镜经声门插入气管,然后再将气管导管送入气管。

之后拔除支气管镜,将气管导管固定。

【注意事项】

当上呼吸道解剖异常或有大量分泌物、呕吐物、血液潴留时,局部结构难以辨清,纤维支气管镜难以发挥作用。

应先清除口鼻咽腔内的分泌物、潴留物。

该方法插管较可靠,但耗时长,一般需~,甚至更长时间。

因此,心肺复苏等紧急情况下不宜采用。

五、胸腔穿刺术

、胸腔内积气、积液、积血或积脓,需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患者。

、胸腔内给药等。

【禁忌证】

胸腔穿刺无绝对禁忌证,下列情况者慎重。

、胸部广泛烧伤或广泛感染。

、靠近心脏大血管附近的局限性积液、积脓:

、凝血机制障碍者。

、有严重肺气肿或广泛肺大泡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定位

常规排气者,在锁骨中线第叻间。

常规排液、排血、排脓者.在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第~肋间。

包裹性积液、积脓者.需行胸部线正侧位摄片或超声定位穿刺。

、穿刺方法

检查胸穿针是否通畅,三通开关的方向及关闭情况。

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铺无菌孔巾,局麻后试穿定位,用胸穿针沿肋骨上缘进针~,进胸腔后抽吸。

穿刺完毕后,拔出穿刺针,局部皮肤消毒,贴无菌纱布。

【注意事项】

、穿刺过程中,应注意病人一般情况及呼吸、血压、脉搏。

、如出现面色苍白,心率快,血压低等胸膜肺休克表现时,应立即拔出穿刺针,平卧位,吸氧,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并做好急救准备。

、如一切顺利,穿刺后也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是否出现气胸或血胸并发症。

、当存在明显腹胀或膈肌抬高,排液、排血、排脓时穿刺点选择应在第~肋间,以防穿刺过低刺入腹腔引起肝、脾等脏器损伤。

六、腹腔穿刺术

【适应证】

、诊断性穿刺,为明确腹腔内积液及其性状。

、抽取腹腔积液进行相关检测(常规、生化、微生物学及病理检查),协助诊断。

、腹水引流;鉴于大量腹腔积液导致腹压增高及严重胸闷憋气,或大量炎性腹腔积液渗出(如重症胰腺炎)时.引流腹腔液体以缓解症状。

、腹腔内注射药物:

、腹腔积液浓缩回输术。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以下情况慎用,必要时可在超声引导下穿刺。

、有严重肠胀气。

、妊娠,或疑有卵巢囊肿。

、既往手术或腹腔内炎症导致广泛粘连者。

、肝昏迷先兆者。

、明显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穿刺前准备

穿刺前导尿或排空尿液使膀胱空虚以免损伤。

体位准备:

侧卧位、平卧位或半卧位。

穿刺点选择及相应准备

①麦氏点进针:

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多选左下腹麦氏点。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偏左或偏右处,此部位无重要器官。

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的延长线相交处,此部位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超声定位穿刺:

积液量少,或有包裹分隔时,须在超引导下定位、穿剌。

穿刺用品准备

①皮肤消毒用品:

碘酊、乙醇或碘伏,弯盘,消毒棉块和无菌纱布,医用镊子与止血钳,无菌注射器。

②无菌注射器多用,穿刺针,如大量抽吸腹腔积液时可备穿刺包(内含无菌穿刺针、无菌胶皮管、止血钳、无菌孔巾)。

③无菌试管或小瓶(留取标本用)。

④局部麻药品(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

术者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穿清洁白衣或刷手服。

、腹腔穿刺术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自皮肤至壁层腹膜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作局部麻醉。

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穿刺腹壁.当针尖抵抗感突然消失时,提示针尖已穿过壁层腹膜,即可抽取腹腔积液,并留标本送检。

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注射器~进行。

大量放液时,可用号或号针头,并于针头后端联接一橡皮管,助手用消毒止血钳固定针头,并协助夹闭胶管。

亦可通过穿刺针置入导丝,并在导丝引导下置入细管(如中心静脉导管)连接无菌引流袋。

将抽得腹腔液体注入容器中,记量并送检。

术毕拔除穿刺针,穿刺点消毒纱布覆盖并胶布固定。

大量放液后,需束以腹带并收紧,以防腹压骤降、引起内脏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或休克。

七、腰椎穿刺术

【适应证】

、诊断脑膜炎、脑炎、脑血管病变、脑瘤等神经系统疾病。

、测定颅内压力。

、鞘内给药。

、判断蛛网膜下隙是否阻塞。

【禁忌证】

、颅内占位性病变伴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或脑疝迹象,特别疑有后颅窝占位病变者。

、病人处于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者。

、穿刺点局部皮肤、软组织或脊椎有感染性疾病者。

、颅后窝有占位性病变者。

、脊髓压迫症的病人.如高位脊髓病变者。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患者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面垂直.头部俯屈至胸,两手抱膝紧贴腹部,使躯干尽可能弯曲呈弓形;或由助手在术者对面用一手挽患者头部,另一手挽双下肢胭窝处并用力抱紧,使脊柱尽量后凸以增宽椎间隙,便于进针。

、通常以髂后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相当于第~腰椎棘突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常规消毒皮肤后戴无菌手套、盖洞巾,用利多卡因自皮肤到椎间韧带作局部麻醉。

、术者用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穿刺针以垂直背部、针尖稍斜向头部的方向缓慢刺人。

当针头穿过黄韧带与硬脊膜时.有阻力突然消失的落空感。

此时可将针芯慢慢抽出(以防脑脊液迅速流出.造成脑疝).可见脑脊液流出。

、放液前先接上测压管测量压力。

、撤去测压管,收集脑脊液~送检:

、将针芯插入后一起拔出穿刺针,穿刺部位以无菌敷料覆盖。

、去枕平卧(或俯卧)~.以免引起术后低颅压头痛:

【注意事项】

、疑有颅内压升高者必须先做眼底检查。

、穿刺时出现意识、呼吸、血压、脉搏等明显异常时,立即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将等量置换性药液注入。

八、骨髓穿刺术

【适应证】

、各类血液病的诊断。

、严重感染或某些传染病需行骨髓细菌培养。

、查找某些寄生虫,如疟原虫、黑热病病原体等。

、恶性肿瘤疑有骨髓转移者。

【禁忌证】

、血友病患者。

、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操作方法及程序】

、髂前上棘穿刺术

()患者仰卧,以髂前上棘后上一段较宽髂缘为穿刺点,局部常规消毒后铺洞巾,局部麻醉应达骨膜。

术者左手拇指及示指分别在髂前上棘内外固定皮肤,右手持刺针(固定在~处).垂直刺入达骨膜后再进即达骨髓腔。

刺入骨髓腔时有落空感.当即抽出针芯.接上燥注射器抽取骨髓约.做涂片检查;如做培养宜取~:

插回针芯,拔出针头,局部敷以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髂后上棘穿刺术

患者侧卧,髂后上棘一般均突出于臀部之上,骶骨的两侧;或取髂骨上缘下~与脊柱旁开~的交点为穿刺点。

穿刺针的方向几与背部垂直,稍向外侧倾斜。

其后操作同髂前上棘穿刺术。

、胸骨柄穿刺术

患者仰卧,肩背部垫枕使头尽量后仰,并转向左侧,以充分暴露胸骨上切迹。

术者立于患者头侧,先用左手拇指摸清胸骨上切迹,并紧贴胸骨柄上缘将皮肤向下压紧,右手持针由切迹中央沿胸骨柄水平方向进针,慢慢旋转刺入,达胸骨柄上缘骨板的正中,深度约~。

其后操作同髂前上棘穿刺术。

、脊椎棘突穿刺术

患者侧卧或反向坐于椅上,两臂置于椅背,头枕臂上。

以上部腰椎棘突为穿刺点,左手拇指及示指在预定穿刺的棘突上下固定皮肤,右手持针由棘突之侧方或中央垂直刺入。

其后操作同髂前上棘穿刺术。

、胫骨穿刺术(仅适用于岁以内的患儿)

患儿仰卧,由助手固定下肢。

选胫骨结节平面下约(或胫骨上中/交界处)的前内侧面胫骨为穿刺点。

左手拇指及示指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在骨面正中部与之成垂直方向刺入。

其后操作同髂前上棘穿刺术。

【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好器械,包括骨髓穿刺包,手套,治疗盘(碘酊、乙醇、棉签、胶布、局部麻醉药等),清洁玻片~张,推片张,细菌培养瓶(按需要准备)等。

、如为清醒患者,应向患者说明检查目的与方法,以取得配合。

、穿刺针经皮肤达骨膜后,针应与骨面垂直,缓慢旋转进针,持针须稳妥,切忌用力过猛或针头在骨面上滑动。

如已刺入骨髓腔,此时针头应固定不动。

、抽取骨髓涂片检查时,应缓慢增加负压,当注射器内见血后便立即停止抽吸,以免骨髓稀释。

同时要做涂片及培养者,应先抽骨髓少许涂片,再抽骨髓培养,不可并做一次抽出。

取下注射器时,应迅速插回针芯,以防骨髓外溢。

、胸骨柄穿刺时,要求穿刺角度一定要与胸骨柄平行,以防止针尖滑脱或刺穿胸骨柄后壁皮质。

九、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操作规程

【适应证】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下列情形者:

、肺不张

、各种吸入:

如颅底骨折或鼻腔出血血液大量吸入、胃内容物返流误吸、异物吸入等,进行吸引和冲洗

、清除气管、支气管分泌物

、咯血、痰中带血的止血和诊断

、肺部感染时病原学的诊断

、困难气管插管的时的应用

、胸部外伤和胸部手术后的应用

【操作方法及程序】

、与患者及家属谈话,解释该检查的目的、意义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签署知情选择同意书。

、术前检查血常规、四项、心电图、胸片或胸部。

、准备好生理盐水、吸引器、急救气囊,一名护士配合。

、脱开呼吸机,纤支镜从气管插管导管或气切导管进入支气管,如患者机械通气支持水平高,则可不脱开呼吸机,从呼吸机连通管的小孔进入。

、按叶、段检查支气管,进行吸引、冲洗、止血等,必要时娶标本送检病理或培养、涂片等。

【保养维护】

、应在每位病人使用后,立即进行洗涤消毒。

、在使用后,必须进行管道漏水检查,最后关闭电源进行全管路干燥。

、清除灰尘及其他碎屑,用浸有乙醇的不起毛软布擦拭。

十、心肺复苏术

、临床死亡与生物学死亡:

临床死亡指病人心跳、呼吸已停止,然而,经过抢救仍可逆转的死亡。

生物学死亡指病人因长期缺氧而导致了永久性的脑死亡,死亡是最终和不可逆的。

、心搏骤停的类型:

室颤、心室静止、无脉电活动、无脉性室速

、心肺复苏改为心肺脑复苏的目的:

强调脑复苏在心肺复苏中的重要性。

、心肺复苏生存链:

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脏按压、早期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

、:

自动体外除颤仪。

、使用进行除颤的新建议:

只除颤一次,除颤后不马上检查,继续:

个周期后再行检查。

除颤越早进行效果越好。

、使用要求:

岁以上,如为目击可直接使用,如非目击应在实施个周期后使用。

岁以上可使用成人电极板,岁以下应使用小儿电极板,如没有小儿电极板也可使用成人电极板。

、隐性室颤:

有室颤但因为导联关系或电压关系,记录显示一直线。

、心脏骤停的判断:

意识丧失或抽搐;叹息呼吸或呼吸停止、紫绀;大动脉搏动消失或心音消失。

判断心跳、呼吸停止应在~秒钟内完成。

要注意在心脏骤停分钟内可能存在叹气样呼吸,要注意识别。

、心肺复苏的三个阶段:

基本生命支持阶段、高级生命支持阶段、复苏后生命支持阶段。

、基本生命支持阶段步:

、人工循环;、保持气道通畅;、人工呼吸;、除颤。

、高级生命支持阶段步:

、应用其他人工气道;、应用超过一种方法去肯定气管导管位置及保持足够的通气;、插入静脉导管及施行适当的药物补液;、鉴别诊断、正确处置无脉电活动。

、气道开放的方法:

抬颏仰头法。

、人工呼吸的方法:

缓慢吹气达秒以上可默读、、并见胸部抬高,吹气前不必深吸气。

、婴儿、儿童猝死复苏要点:

有效人工呼吸改善缺氧因为缺氧是大部分婴儿、儿童猝死的原因。

、胸外心脏按压要点:

、定位:

剑突上二横指或胸骨中下交界处或二乳头联线。

、着力点:

在胸骨上。

、方法:

肘部伸直,用身体重量按压,深度至少公分。

、按压频率:

至少次分钟。

、按压放松比:

、按压呼吸比:

婴儿及儿童双人复苏为:

人工气道建立后应持续按压,通气~次分钟无需按压呼吸配合。

、多人在场要求:

每个周期后换人按压约分钟,换人应在秒钟内完成。

、肾上腺素使用法:

标准剂量次,相当成人次每~分钟一次,可使用逐渐增加剂量法、、或直接使用中等剂量法每次而非原来的。

、血管加压素使用方法:

在使用肾上腺素无效时,可考虑使用血管加压素,相当成人,在长时间缺血的情况下应用或与肾上腺素联合应用效果好。

、遇无脉性电活动或复苏效果不好时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