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7032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docx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

  新闻摄影教程重点整理 

知识点1:

实操题整理:

 

(一) 跟踪拍摄 

1.拍摄方法及步骤:

(1)快门优先;将快门设在1/8s~1/30s间效果最佳;1/125s也能

够有此效果,但效果较前要弱一些,根据主体的具体移动角度和拍摄远近来决定; 

                 

(2)调节光圈;光圈不要过大,小光圈能够增加景深,可以提高其

清晰度; 

                 (3)焦点预设;事先估计拍摄主体到达的位置和自己的距离,调好

焦距,当主体跑过来时,直接构图并按下快门;但此时无论手动对焦还是自动对焦都是来不及的,如果一定要自动对焦,需要选择连续对焦模式,单次AF(调焦)是不行的; 

                 (4)采用连拍模式,此模式基本是盲拍。

从拍摄的照片中间选择构

图和清晰度较高的照片; 

   2.注意:

这张照片主体比较模糊,明显是相机的跟踪速度不够,拍摄者的熟练程度还不高,还需要多联系;  

(二)新闻人物肖像摄影(如何拍摄,如何制定新闻人物,如何选择光线,构图,镜头)    1.新闻人物:

(1)对一个时代有影响的人;               

(2)事件中的重要人物;               (3)对事件有影响的人物;    2.拍摄要求:

(1)光线:

选择硬光(即有光有影);方向:

前测光;               

(2)构图:

a.画幅:

单个人物肖像多采用竖构图;                          b.景别:

一般以近景为主(胸以上半身照);也可拍特写(五官);                          c.拍摄高度:

平视拍摄; 

                         d.拍摄方向:

正面(背影一般用于批判性新闻);   3.镜头:

标准镜头:

1.5米  

(三)烛光人像 拍摄技巧与步骤:

(1)关掉闪光灯,烛光人像是暖色调的照片,给人温暖明亮的感觉,如果

使用闪光灯,无疑是破坏了烛光的氛围; 

            

(2)使用三脚架,拍摄烛光下的情景就意味着光线不足,就必须放慢快门速

度,相机会出现抖动,为了保证相机的尽可能稳定和照片的质量,可以考虑使用光圈; 

             (3)足够的蜡烛,可以使用较多的蜡烛可以增强光线,更加灵活的设置快

  3.ISO(感光度):

感光材料感光快慢的标志,是在规定的曝光,冲洗,及测试条件下,感光材

料对光辐射能的敏感程度的定量度量; 

4.红眼:

指在人物摄影时,瞳孔放大而产生的视网膜泛红的现象;  消除红眼的方法:

 

  5.图片文件格式:

JPEG  RAW 

  6.图像分辨率:

是数码相机识别并记录被摄物体细节的能力,它是数字相机最重要的性能指标;  

知识点3:

相机的附加设备(闪光灯) 

1. 闪光灯:

摄影常用的附件之一,可用于局部光线不足时的补光以及黑暗环境下的光线照明; 2. 闪光灯的使用:

(1)快门速度的条件,首先保证要与闪光灯同步;         

(2)光圈的调节:

用了闪光灯以后,光圈系数=闪光点指数/被摄物离闪光灯的距离;  

知识点4:

镜头(长,标准,广定义及适用范围) 1.镜头口径:

又称“有;效口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量; 

等于镜头的最大光圈×镜头的最小光圈系数; 

2.标准镜头:

定义:

指焦距长度接近于照相机使用的胶片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特点:

视角为45—50度,透视关系:

与人眼相似;            适用范围:

拍摄人像,建筑,翻拍等; 

3.长焦镜头:

定义:

镜头焦距大于照相机底片的对角线长度; 

             特点:

视角小于标准镜头;透视关系:

压缩远近距离,景深变小;              适用范围:

动物,体育新闻,人像; 

  4.广角镜头:

定义:

焦距小于照相机使用底片的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特点:

视角大,景深大,拍摄范围广; 

透视关系:

纵深感加大,景深扩大,远大进小,变形严重; 适用范围:

风光,大场景;  

知识点5:

附加镜片(UV镜,偏正镜) 

1. UV镜:

又称吸紫外线滤光器; 

作用:

(1).能够吸收紫外光,令拍摄的照片图像更加清晰,色彩更加真实,饱和。

 

            

(2).保护镜头; 

   2.偏振镜:

又称偏光镜,它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滤光器,作用于具有偏振光特殊性的光波;        作用:

(1)调节,控制非金属表面的反光,提高相片质量;             

(2)压暗天空,表现蓝天白云,从而调节天空影调;             

知识点6:

景深(摄影手段,概念及应用) 

1. 概念:

对焦点前后一定范围的景物都能在底片上或者CCD(图像感受器)结成相对清

晰的像,这一清晰范围即景深。

 

 

BAIDU_CLB_fillSlot('920966');

 

2. 应用:

(1)影响景深的因素:

a镜头的光圈,同一位置调焦,光圈越大,景深越小;                  

反之成立;b.调焦距离:

同一光圈下,调焦距离越近,景深越小;反之成立;c.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成立; 

            

(2)拍摄大景深照片:

光圈调小,焦距短,远距离拍摄; 

            (3)拍摄小景深,主体突出照片:

光圈调大,长焦距,近距离拍摄;  

知识点7:

光圈与快门(定义,计算) 

  1.光圈:

定义:

一般位于镜头内部,由多片金属片组成,是调节镜头进光孔的大小用的,

光圈越大,则进光孔的直径越大;光圈越小,则进光孔的直径越小; 

          作用:

(1)与快门配合,让胶卷(或感受器)正确曝光;                

(2)调节景深: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3)收小光圈,可以提高相片质量;           系数:

f系数=镜头的焦距/通光孔的直径;      (系数值:

2,2.8,  4,  5.6,8,11,  16, 22,  32;光圈系数越大,通光孔直径越小);              相邻的光圈系数之间相差一倍; 

 2.快门:

定义:

指相机上控制镜头进光时间长短的装置,是控制胶片曝光量的重要因素;         分类:

中心快门,焦平面快; 焦平面快门:

优势:

更短的曝光时间,最高可达到

1/8000s,普遍达到1/4000s;使用更为灵活; 缺点:

闪光灯同时使用时,快门速度不能超过1/60s; 

 

 知识点8:

曝光 

  1.曝光:

指调整好光圈与快门速度,按下快门钮,在快门开启的瞬间,光线通过光圈的光

孔使胶片感光,从而使感光材料引起化学变化形成潜影。

 

  2.准确曝光:

恰当的光圈快门,所得照片明暗适度,色彩还原正常,细节表现清楚;   3.曝光不足:

拍摄时光圈开得过小或快门时间过短,使底片感受的光线过少;所得照片色

彩还原不正常,损失亮部细节,缺乏层次感; 

  4.曝光过度:

指拍摄时光圈开得过大或快门时间过长,使底片的感光度太高或曝光时间太

长所造成的影像失常。

 

 

知识点9:

曝光模式 

 1.照相机的四种曝光模式:

手动曝光,光圈优先曝光,快门优先曝光,程序式曝光;  2.曝光补偿:

定义:

使自动曝光系统的实际曝光量偏离测光系统测出的测光值。

 

适用范围:

(1)整个画面影调偏离钟终极灰;如:

拍摄雪景或高影调照片应作正

补偿;拍摄低影调照片或深画面应作负补偿,否则整个画面灰暗无力; 

                   

(2)为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如,剪影照片应作负补偿; 

                   (3)主体与背景反差强烈,主体面积小。

为了使主体曝光免受背景的

干扰,也进行曝光补偿;如,逆光人像的背景含大面积天空,须做正补偿,否则人脸会过暗; 

                   (4)测光系统误差:

欠曝光做正补偿,过曝光做负补偿;

知识点11:

测光模式 

 1.单反相机:

平均测光,中央重点测光(偏重中央测光),点测光(定点测光),评价测光;  2.自己相机:

定点测光,偏重中央测光,多重测光;  

知识点12:

光   1.光的来源:

(1)自然光:

指天然光源所发出的光,如阳光,天光,星光等; 

            

(2)人造光:

凡是用人为制造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作为摄影照明用的光线;

如,灯光,火光,烛光等; 

  2.光的性质:

(1)硬光:

又称直射光,指强烈的直射光,如直射的阳光,闪光灯照明灯,

增加画面的纵深透视感和立体感,感染力; 

             

(2)软光:

又称散射光,是照明在被摄物体不产生明显阴影的光,是一种漫

反射性质的光线,光源方向不明显的光线。

适合变现光滑表面,质感。

 

  3.光的位置:

(1)顺光:

正面光;特点:

光线来自景物的正前方,景物受光面积大,受光

均匀;适合于拍摄大场面或无需追求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的景物; 

             

(2)前测光:

四分之三亮,四分之一面暗,适合于拍摄人像;              (3)侧光:

一半亮,一半暗,用于变现立体感和纵深感; 

             (4)后测光:

四分之一亮,四分之三暗,用于勾画轮廓,剪影;              (5)逆光:

光线从被摄物体正后方射来,适合于拍摄:

  

知识点13:

构图 

1. 新闻摄影构图:

定义:

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以现实省会为基础,然而比现实生活更              

富有表现力的表达形式,有机地组合安排在画面里,使主题思想得到充分的表达;                  特点:

真实性,被动性,瞬间性,艺术性; 2. 构图时注意:

主陪体的大小,位置,景别,方向等; 3. 主体中景别的概念:

    分为:

远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4.三分构图法:

 

5.陪体:

前景:

含义:

在画面当中位于主体之前,离观察者最近的景物;              作用:

    

背景:

含义:

        作用:

  

知识点14:

色彩 

1. 色彩的三个属性:

(1)色别:

又称色相。

指不同颜色之间的差别,                       

(2)明度:

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3)饱和度:

同一色别的纯净度和鲜明度的变化;    2.色温:

又称“色温度”,是说明热辐射光源的光谱成分; 

 

 

 3.白平衡调整:

指景物在同一光源照射下,调整摄录设备三色电信号混合比例,使之与实

际光源的光谱成分协调一致,使景物色彩正常再现或根据创作意图形成最佳的色调效果而进行的工作。

  

知识点15:

新闻图片发稿 步骤:

(1)传进电脑,存于硬盘。

 

(2)电脑中装好图片编辑软件Photoshop。

 

(3)编辑图片:

是否清楚、是否需要裁剪、是否调曝光、是否需要调整色彩、红眼修正。

 (4)把编辑好的图片另存备用。

 

(5)打开个人邮箱,将编辑好的放在附件栏,必须填写好标题、文字说明、个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