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07492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docx

优化盘柜调试方案

【关键字】优化

中石化金陵分公司炼油-化肥资源优化,化肥原料技改工程电气试验

施工方案

(REV1)

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

金陵石化工程项目经理部

重大

 

中石化金陵分公司炼油-化肥资源优化,

化肥原料技改工程电气试验

施工方案

(REV1)

编制:

校审:

批准:

中国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

扬巴乙烯工程项目经理部

 

3电缆试验方案.………………………………………………………………………1

4电动机试验方案.……………………………………………………………………..2

5变电所试验方案……………………………………………………………………...4

6变压器试验方案……………………………………………………………………...8

7电气试验表格附录...…………。

……………………………………………………..9

8HSE管理………....…………………………………………………………………..9

9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11

1工程概况

1)本方案为中石化金陵分公司炼油-化肥资源优化,化肥原料技改工程电气试验部分“由FCC依据目前已收到的产品手册,国家规范编制调试方案,当产生冲突时优先顺序为:

产品手册,国家规范”。

依据有关条款进行交接试验。

2)试验记录表格采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SH3503-2001表格。

3)因电缆、电机、变压器、变电所试验进度受工序交接、气候环境因素等不可预见性影响,试验工作提前以书面形式通报准备进行的试验开始和需要的时间。

接到通报的单位负责委派代表到现场跟踪检查。

任何一方代表的缺席都不能影响试验工作按程序进行及试验报告的有效性。

4)该方案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实施;

5)主要实物量

a)交联高压电力电缆(ZRYJV)6/10kV/3芯23条

b)电动机:

6kV高压电动机17台

100kW以上低压电动机6台

c)变压器:

S9—M—1600/6.32台

d)高压盘柜26面

e)低压盘柜41面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2002

3电缆试验方案

检查

1)现场接收电缆时,进行外观检查。

当怀疑电缆可能有损伤时,要进行主要绝缘检查,以在安装前确定电缆是否完好。

2)安装后要检查其是否有外观缺陷,电缆保护层和钢铠是否正确接地,电缆终端尺寸是否合适、是否安全地压接在电缆上,电缆两端的标签是否正确。

3)根据制造商的最小允许值,检查电缆的弯曲半径。

绝缘电阻尝试

采用2500V兆欧表测量各电缆对地或对金属屏蔽层间和各线芯间的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值要折算成标准温度数值,并且不能低于下表所示的数值;

最小允许绝缘电阻值(用于1000米及以下的高压电缆)

指定电压Uo(kV)

试验电压(D.C)

最小绝缘电阻

3600V

6000V

8700V

12000V

1000V

5000V

5000V

5000V

100Mohm

200Mohm

200Mohm

200Mohm

对电缆长度大于1000米:

最小绝缘电阻=1000米及以下的最小绝缘电阻

电缆长度(千米)

直流耐压及泄漏电流测量

交联电力电缆(ZRYJV)绝缘,以及所有带保护层(屏蔽)的现场试验电压见下表:

高压电缆高压试验

(用于1000米及以下的高压电缆)

D.C试验电压

额定电压

Uo(kV)

导线之间

导线与地之间(注1)

(+电压对大地)

试验时间(min)

3600V

6000V

8700V

12000V

15000V

24000V

35000V

48000V

15

15

15

15

注:

有金属外层以及铠装的电缆,电压作用于导线之间和接地的外层和钢铠)

单芯屏蔽电缆试验电压值参照相同电压等级的三芯电缆实际运行电压的试验标准即:

芯线与屏蔽之间试验电压为24kV。

试验时,试验电压分5个阶段均匀升压,每阶段停留1min,最终电压时持续15分钟,对无保护层的电缆,最终电压持续5分钟。

并读取泄漏电流值。

加压试验时不应发生绝缘击穿现象。

4电动机试验方案

4.1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额定电压为1kV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Ω;额定电压为1kV及以上,在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低于每千伏1MΩ,转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0.5MΩ。

4.21kV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R60/R15),吸收比不应低于1.2。

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

4.3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1k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1%。

测量时应记录环境温度,以便与出厂试验值相比较。

4.4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1kV以上及1000kW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电压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3倍。

在规定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μA以下时,各相间应无明显差别。

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并记录泄漏电流,泄漏电流不应随时间而增大。

4.5交流耐压试验

1)当吸收比大于1.2时,定子绕组方可进行交流耐压试验(见下面接线图)。

定子绕组可以分相试验的,应分相试验。

试验时,非试相应短接后接地。

同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时,应将转子绕组线圈短接后接地。

2)交流耐压试验标准如下表:

电动机额定电压

6(kV)

10(kV)

试验电压

10(kV)

16(kV)

持续时间

1(min)

1(min)

3)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

转子工况

试验电压(V)

不可逆的

1.5U+750

可逆的

3.0U+750

(注:

U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测得的电压)

4.6其他特性试验

1)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当有油管路连接时,应在油管安装后,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Ω。

2)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

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

4.7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的运行时间可为2h,并记录电动机的空载电流。

当电动机与机械部分的连接不宜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空载转动检查试验。

4.8电动机的转向必须与机械部分的转向一致。

5变电所试验方案

5.1断路器试验

1)测量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值

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拉杆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1200MΩ。

2)测量每相导电回路的电阻值

测量方法:

在合闸状态下采用100A直流电压降法(使用回路电阻测试仪)测量。

其电阻值不应大于制造厂的技术标准所规定值。

3)测量分、合闸线圈的动作电压

电磁式操作机构的合闸接触器的动作电压不大于85%,分闸线圈的动作电压应不大于65%,不小于30%;弹簧储能式操作机构应分别测量合闸线圈、分闸线圈的动作电压,其动作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试验时应采用突然加压法。

4)交流耐压试验

a)应在断路器合闸及分闸状态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在合闸状态时,符合下表规定。

额定电压

试验电压

耐压时间(min)

6kV

21kV

1

10kV

30kV

1

b)分闸状态下进行耐压试验时,真空灭弧室断口间的试验电压应按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试验中不应发生贯穿性放电。

5)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

按试验仪器的要求接线,测量断路器的分、合闸时间,应在断路器额定操作电压下进行。

实测数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6)测量断路器主触头分、合闸的同期性

按要求接线,测量断路器主触头分、合闸的同期性,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规定。

7)断路器合闸过程中触头接触后的弹跳时间

断路器合闸过程中触头接触后的弹跳时间不应大于2ms。

8)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

测量分、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的绝缘电阻不应低于10MΩ;

9)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直流电阻

合闸线圈及合闸接触器线圈直流电阻与出厂试验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10)断路器操动机构的合闸操作试验

a)当操作电压在下表范围内时,操作机构应可靠动作;

电压

直流

交流

85%-110%

85%-110%

(注:

对电磁机构,当断路器关合电流峰值小于50kV时,直流操作电压范围为80%-110%Un。

Un为额定电源电压)

b)弹簧操动机构的合闸线圈以及电磁操动机构的合闸接触器的动作要求,均应符合上项的规定。

5.2电流互感器试验

1)测量互感器的绝缘电阻

a)测量前对被测绕组应充分放电;

b)测量时非被试绕组、外壳应接地;

c)测量绕阻的绝缘电阻:

使用2500V以上兆欧表,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互感器的绝缘电阻值与出厂试验值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d)需作器身检查的互感器,应对外露的或可接触到的铁芯夹紧螺栓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使用2500V兆欧表,试验时间为1分钟,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测量时,应断开穿芯螺栓与铁芯的连接线。

2)互感器极性检查

检查互感器引出线的极性,应与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3)互感器变比测试

检查互感器变比,其误差值不应大于制造厂铭牌值。

4)工频耐压试验

额定电压(kV)

3

6

10

试验电压(kV)

16

21

27

试验时间(min)

1

1

1

a)绕组连同套管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

b)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2kV。

5.3电压互感器试验

.1)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

测量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值或同批相同型号产品的测得值相比,应无明显差别。

2)极性或接线组别试验

检查互感器的三相结线组别和单相互感器引出线的极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铭牌上的标记和外壳上的符号相符。

对于由单体互感器组成的三相互感器,应在检查单相互感器引出线极性正确性的基础上再检查三相接线组别的正确性。

3)电压互感器变压比的测试

a)检查互感器变压比,应与制造厂铭牌值相符。

当计量有要求时,应测量角、比误差,角比误差应符合等级规定。

4)测试绝缘电阻

a)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

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

b)需作器身检查的互感器,应对外露的或可接触到的铁芯夹紧螺栓的绝缘电阻进行测量;使用2500V兆欧表,试验时间为1分钟,应无闪络及击穿现象。

测量时,应断开穿芯螺栓与铁芯的连接线。

5)空载电流测试

a)应在互感器的铭牌额定电压下测量电压互感器的空载电流,空载电流与同批产品的测得值和出厂数值相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b)倍频感应耐压试验前后,应各进行一次额定电压时的空载电流及空载损耗测量,两次测得值相比不应有明显差别。

6)耐压试验

a)绕组连同套管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全绝缘互感器按规定进行一次绕组连同套管对外壳的交流耐压试验;耐压试验标准按下表(全绝缘电压互感器):

额定电压(kV)

3

6

10

试验电压(kV)

16

21

27

试验时间(min)

1

1

1

5.4避雷器试验

1)按照厂家技术资料进行对比试验.所选用的避雷器型号为TBP-A和TBP-B,测得值和出厂数值相比较,应无明显差别。

5.5保护继电器调试方案

1)调试前,应保证继电器对试验电源的要求。

2)使用标准仪表的精度不低于0.5级;

3)使用专用仪器进行调试时,专用仪器上的电表精度不低于0.5级;

4)继电器外壳应清洁无灰尘。

外壳、玻璃应完整,嵌接要良好。

外壳与底座结合应紧密牢固,防尘密封应良好,安装端正。

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5)继电器内部应清洁、接线牢固、各部件完好,动作灵活、可靠;

6)电磁式继电器的接点检查:

应保证接点接触良好、无抖动、粘住或出现火花等异常现象,并有足够的压力;

7)电磁式继电器其动作值应测量继电器的冲击动作值。

然后平稳下降测量继电器的返回值。

对于欠量动作的继电器应将继电器升到额定值,然后平稳下降至动作值。

8)检查电磁式继电器的动作、返回值及返回系数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9)配合制造厂商对综合保护继电器进行调试;

a)综合保护继电器的数码显示部分应完好,刻度清晰、准确;b)在未采取可靠的措施前,不得触摸继电器内部电路板,以免静电损坏电路板。

盘(柜)指示电表的校验

10)校验时,仪表和附件的使用温度应与使用时的环境温度相符;

11)将指针式仪表的指示器调到零位;

12)有专用线的仪表连同专用线一起进行校验;

13)有外附专用附件的仪表,必须和附件一起进行校验;

14)当使用交流电源试验时,试验电源应符合校验要求;

15)检验1.5级以下的电表时,使用精度0.5级的标准表;

16)检查电表外观应完好,无损坏,零、部件齐;

17)电表的基本误差极限如下表:

等级指数

0.5

1.0

1.5

2.0

2.5

基本误差(%)

0.5

1.0

1.5

2.0

2.5

18)盘(柜)指示电表经校验后,对合格电表粘贴专用合格证。

6变压器试验方案

1)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直流电阻

a)测量应在各分接头所有位置上进行;

b)对1600kVA及以下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4%,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1600kVA以上的三相变压器,各相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2%,线间测得值的相互差值应小于平均值的1%;三相电阻不平衡率计算:

c)由于变压器结构等原因,差值超过本条第

(2)款时,可只按本条第(4)款进行比较。

2)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

变压比与制造厂名牌数据相比应无明显差别,且符合变比的规律。

额定分接的变压比允许偏差为±0.5%,其它分接的偏差应在变压器阻抗值(%)的1/10以内,但不超过1%。

3)检查三相变压器的结线组别和单相变压器引出线的极性

4)测量绕组连同套管的绝缘电阻

a)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出厂试验值的70%。

b)当测量温度与产品出厂试验时温度不符合时,可按下表换算到同一温度时的数值进行比较。

5)交流耐压试验

绕组额定电压在10kV以下的变压器,应按标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

a)试验电压的频率为50Hz,电压波形应尽可能接近正弦波形。

b)变压器进行交流耐压前,绝缘油的击穿电压值及其它的试验项目试验应合格。

如新补充油的变压器,应在注油二十四小时后方可进行耐压试验。

进行交流耐压时,非被试侧绕组应短接后接地。

c)变压器交流耐压标准如下:

线圈额定电压(kV)

10

6

3

耐压试验电压(kV)

30

21

15

6)绝缘油的试验

a)现场绝缘油击穿电压试验标准为:

不应低于25kV。

7)冲击合闸试验

在额定电压下对变压器进行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5次,每次间隔宜为5分钟,无异常现象。

冲击合闸试验宜在变压器高压侧进行;对中性点接地的电力系统,冲击试验时变压器的中性点必须接地;发电机变压器组中间连接无操作断开点的变压器,可不进行冲击合闸试验。

8)检查相位

检查变压器的相位必须与电网相位一致。

7电气试验表格附录

中国石化集团交工技术文件SH3503-2001

SH3503-J501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记录首页

SH3503-J502交流电动机试验记录

SH3503-J504电力变压器试验记录

SH3503-J505电压互感器试验记录

SH3503-J506电流互感器试验记录

SH3503-J507断路器试验记录

SH3503-J508电力电缆试验记录

SH3503-J512交流耐压试验记录

SH3503-J516时间继电器试验记录

SH3503-J516时间继电器试验记录

SH3503-J517中间、信号继电器试验记录

SH3503-J518电测量指示仪表检验记录

SH3503-J519零序保护系统试验记录

SH3503-J520接地电阻测量记录

SH3503-J521试验记录(空白)

4HSE管理

HSE措施

1)所有进入现场的作业人员除必须遵守公司有关《HSE体系文件》的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照规定进行劳保着装。

不得进入与工作无关的区域。

2)电气试验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上岗操作资格,并随时携带以便查验。

进行高压试验要配备足够的试验人员,严禁单人独岗操作。

3)电气试验人员应严格遵守临时用电有关规定,电源开关应具备漏电保护性能,并有足够的容量。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用电,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

4)电气试验现场应满足对试验人员及试验设备的安全,工作区域应有明显的标识。

试验结束后应及时拆除短接线及临时接地线。

5)电气试验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电气试验标准规程,按相应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

6)使用电气试验仪器设备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试验人员应充分了解被试设备和所用试验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严禁使用有缺陷及有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试验仪器、设备。

7)使用电气试验设备时,外壳必须接地,接地线必须是截面不小于4mm2的多股软铜线。

接地必须良好可靠,不得将接地线接在非正式接地体上。

8)被试设备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高压试验时,加压引线应牢固,并应尽量短。

9)进行高压试验时,操作人员应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等安全防护用品。

取下佩带的耳环、戒指、手表等,并不得遗留在设备上。

10)现场高压试验区域及被试电缆的各部位端头,应设临时遮栏或警戒带,并挂标示牌和设专人警戒,试验人员及警戒人员不得擅自离岗,严防外人误入遮栏接触高压。

11)对已停电的电气设备应进行验电,确认无电后方可进行试验接线。

12)使用中的一切高压设备,如已拆除接地线或高压短接线,即认为已有电压,人体不得接近。

13)进行高压电缆试验,必须有监护人监视操作,需使用通讯器材的,应保证通讯畅通。

14)高压试验设备的高压电极,未试前应用接地棒接地,被试设备做完耐压试验以后应接地充分放电。

15)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时,被测设备要确实与电源断开,试验中防止人体接触,试验后必须充分放电。

16)试验过程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将电压降至零,然后断开电源,并经放电接地后方可进行检查。

未查出原因前不得继续试验。

17)耐压试验升压速度为3kV/s;耐压试验结束后,应将试验电压降至零后再断开电源。

18)雷雨、大风天气应停止室外高压试验。

19)电气试验所用过废料应堆积在指定的地方。

施工完毕,及时清理施工现场。

20)参加电气试验人员工作时的精神状态应正常、使用电气试验仪器、设备均应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合格,并具有检定证书方可使用。

试验电源容量要满足试验需求,并符合临时用电有关规定。

风险评估

序号

业务活动

作业步骤分解

危险源

特征

现行控制措施

暴露于风险中人员(E)

伤害的可能性(L)

伤害的严重度(C)

风险水平(D)

补充措施

风险等级

1

高压试验

和常规用电

常规试验

各种电源

触电

配漏电保护器、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4

2

1

8

五级

2

高压试验

高电压、大电流、电磁辐射

触电、电弧、闪络、火花、被试品损坏、影响健康

专人监护、悬挂明显标识、围警戒绳、保持安全距离、遵守安全规程、劳保着装,使用合格设备。

4

2

7

56

四级

3

受送电

带电设备

触电、着火

有受送电方案

1

2

7

14

五级

4

未设置警戒区

无关人员进入

触电

设置警戒区及专人看护

4

2

7

56

四级

5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准确度

数量

产地

1

兆欧表

3122/2500V

5.0

1

日本

2

高压直流绝缘测试仪

KHHV60/0~60kV

/

1

天津

3

快速直阻测试仪

TG3960A

0.2

1

北京

4

精密电流互感器发生器

SL2-3kVA

0.05

1

山西

5

接地电阻测试仪

4102

1

日本

6

继电保护试验仪

701

0.2

1

武汉

7

交流试验变压器

TC-10KV/50KVA

/

2

武汉

8

交流试验变压器

TC-10KV/10KVA

/

2

武汉

9

变比电桥

QJ35—1

0.2

1

上海

10

绝缘油测试仪

ETP-505/0~50KV

1.5

1

日本

11

高压开关特性测试仪

GKC-5

/

1

西安

12

接触电阻测试仪

SJ-1B

1.0

1

武汉

13

避雷器测试仪

/

/

1

天津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