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124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12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docx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

(2008年11月15日)

一、课题立项背景和研究目的

1、立项背景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课题经盐城市人民政府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委托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组织实施。

其立项背景为:

(1)盐城市需要进一步明确战略发展定位。

盐城东濒黄海,西襟淮扬,南临通泰,北接连云港,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座新兴工商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北翼发展的一个重要基地,是江苏省推进沿海开发的一方战略要地,也是苏北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不可替代的产业高地。

作为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重要产业支撑的汽车制造业以及相关服务业,在进一步明确盐城市战略发展定位和落实盐城市战略发展规划的过程中,面临着“提升产业整体能级,壮大产业综合实力,克服产业发展瓶颈,推进产业有机融合”的重大战略任务。

(2)盐城市需要进一步明确汽车制造服务产业发展路径。

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在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汽车制造和服务业的发展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盐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

盐城市汽车制造和服务业自身也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发展结构,改善行业发展环境,增强企业发展能力”的重大营运问题。

(3)盐城市需要进一步明确在推进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作用、企业地位和社会组织作为。

盐城市政府和职能部门在推进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和开拓性的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也面临着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凸现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前提下,进一步落实推进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突破口”和“切入点”。

2、研究目的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其研究成果运用和要达到的目的是:

(1)根据《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和《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等政府规划和文件精神,结合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设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基本任务、布局安排、重点项目和重大措施。

(2)根据国内外汽车制造和服务产业发展的总趋势,结合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盐城市汽车制造和服务重点发展行业的基础平台、发展时序和经济规模。

(3)根据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盐城市经济社会和汽车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要求,将《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的成果转化为有效的政策、有序的流程、有力的保障和有机的工作机制。

二、课题报告主体内容和关系构成

1、主体内容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课题报告的主体内容由5个部分构成。

(1)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构建盐城市汽车产业配套服务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有利条件和约束因素;

(3)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4)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2+4+4”支撑体系和基本对策;

(5)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基础平台、重点项目和进度要求。

2、关系构成

《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着力处理和平衡好5个关系。

(1)宏观经济走势和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的外力作用与盐城市汽车产业的内生作用的关系;

(2)盐城市汽车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与汽车服务业提升的融合性作用的关系;

(3)盐城市汽车制造业韩系企业的阶段性引领作用与本土企业的持续性发展作用的关系;

(4)盐城市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发展过程的政府政策的服务作用与企业市场化运作的主体作用的关系;

(5)盐城市汽车制造和服务业发展的本土化效应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性联动的关系。

三、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趋势与构建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总体上看,受经济全球化加速、能源技术革命加快、市场配置调整加剧和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加深的共同作用影响,国内外汽车产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阶段。

在现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资源整合、企业重组、技术创新和产业再造”将成为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和调整的主题。

在这个主题的作用之下,汽车产业的投资和消费、研发和制造、营销和服务、集成和配套、能源和材料、工艺和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

这些变化的总趋势:

一是汽车制造趋向更高程度的集成化。

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将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依托具有强大实力的企业集团和具有良好衔接作用的产业集群组织更为有效的集约化生产。

二是汽车服务趋向更具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的人性化。

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将按照不同的市场定位嬗变为专业的汽车制造服务商,汽车服务的领域将围绕汽车消费者的需求获得多方面的拓展。

三是汽车研发趋向更具适应环保、节能和安全潮流的创新化。

国内外汽车制造商将围绕环保、节能、安全的基本要求,广泛运用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安全技术和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开展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和车型换代,节能、环保、安全等技术越来越成为国内外汽车工业竞争的制高点。

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和变化的总趋势与阶段性走向,也必将对盐城市建设汽车产业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带来不可避免的机遇和挑战。

具体可以概括为“三大机遇三大挑战”。

机遇之一:

世界汽车产业投资重点转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

在国际资本提高投资增值预期、发达国家强化成本控制和发展中国家拉动消费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世界汽车产业投资重点已经并继续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尽管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为刺激本国经济出台了投资国内汽车产业的政策和计划,但是汽车产业投资重点转移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已经不可逆转。

汽车产业投资转移的目标地区主要是中国和亚洲新兴汽车市场国家,而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投资环境大为改善,投资回报大为提高,已经成为国际汽车产业巨头首选投资地。

至2007年末,中国汽车需求量为879万辆,比2001年的244万辆净增635万辆,增长2.6倍;中国汽车消费占全球的比重为12.0%,比2001年的4.3%增加7.7个百分点;中国汽车需求量在全世界的排名也从2001年的第7位上升到2007年的第2位,提高了5个位次,且已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单一市场。

预计到2015年左右,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

在国际汽车产业巨头已经基本完成在中国的战略投资布局之后,将继续以新增投资和追加投资以及调整投资结构等方式保持和扩大在华投资。

从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进一步抓住汽车产业投资重点转移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已经刻不容缓。

从整车投资来看,主要是韩系汽车的增资扩容意愿较为明显,且韩国投资方对做大中国市场份额亦有一定的战略安排,盐城市成为韩系汽车在中国的重要生产基地则有待于与北京现代汽车公司克服“同门竞争”和“同质竞争”弊端,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加快形成。

从汽车零部件投资来看,主要是韩系为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配套的零部件企业的新增投资,和为跨国公司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所产生的新增国内外投资。

韩系汽车零部件的新增投资的核心是适应全球汽车零部件制造的发展和变化趋势,按照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和模块化、系统化供货能力建设的要求,予以确定。

为跨国公司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所产生的新增投资的关注点是调整现有的发展思路和传统的招商引资办法,顺应跨国公司整车厂按照QCDS或QCDD原则所制订的采购战略,通过参与竞争性采购来引进国内外的投资。

机遇之二:

国内汽车产业加快整合所带来的产业升级机遇。

经过30年的发展,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国内的汽车生产与消费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

尽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汽车产能明显过剩、产品结构趋于失衡的现象(据预测,我国汽车产业在建和规划的生产能力在2010年将达到1200~1300万辆,而汽车销量将突破1100万辆;其中,乘用车比重过高,2007年占了全国汽车产量的73%以上,到2010年,全国汽车市场将形成乘用车70%、商用车30%左右的格局),但是加快产业整合、推进产业升级仍然是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主体趋势。

国内主要汽车产业集团确定了“资源集成+服务集成”、“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品牌总成+零部件采购”、“总部经济+产业园区”、“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创新”等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并在这些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引领下,加快了资源服务集成、研发制造集中、生产配套集约、产业合作集群的进程。

这种集成、集中、集约和集群的作用,已经和正在继续影响着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内汽车行业(包括制造和服务)的新一轮“洗牌”和整合将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内展开。

从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进一步抓住国内汽车产业整合和升级的机遇已经刻不容缓。

从资源服务集成来看,一是可以更大程度地利用东风汽车集团和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的产业制造资源,成为“东风”、“现代”的区域产业资源集成商;二是可以充分灵活运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嫁接利用国内其他主要汽车产业集团的零部件制造资源和汽车专业化服务资源以及其他市场性资源,成为区域产业资源集成代理商。

从研发制造集中来看,可以发挥作为国内汽车产业基地之一的作用,引进国内外汽车研发机构,克服盐城汽车产业“短腿”现象。

从生产配套集约来看,可以充分利用盐城市汽车产业现有基础,适时推进汽车零部件专业化生产,提高汽车零部件生产配套集约化程度。

从产业合作集群来看,可以依托“长三角”,主动接受和进入国内汽车产业的整合,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汽车专业化服务为纽带,形成与国内主要汽车产业集团紧密联系、有机互动的盐城汽车产业集群以及集群效应。

机遇之三:

世界汽车产业新技术广泛应用所带来的后发性机遇。

目前,世界汽车产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期,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新的发展期的主题,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新的发展期的核心内涵,节能、环保、安全、电子信息等技术则成为新的发展期世界汽车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国际汽车产业巨头和国内主要汽车产业集团为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得有利地位,无不加大了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投入,无不加快了对新能源汽车研制和对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进程。

从新能源技术应用来看,电动汽车、混合汽车、天然气汽车、氢气汽车、太阳能汽车以及其他新型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有所加快,关键技术有所突破,预计可能在未来20年内逐步替代以燃油为主的汽车。

从环保技术应用来看,限制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减少汽车噪声已经越来越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政策在汽车产业上的着力点,环保技术通过强制性标准成为汽车制造商的必然选择和汽车服务商的“市场法宝”。

从安全技术应用来看,汽车安全智能化、汽车材料新型化的趋向更加突出,安全技术成为汽车制造服务商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武器。

从电子信息技术应用来看,汽车的全面智能化已经成为一种可能,汽车零部件制造依托电子信息技术将得以升级,并有可能由此加快汽车零部件各相关系统的信息化集成。

从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进一步抓住世界汽车产业新技术广泛应用带来的后发性机遇已经刻不容缓。

从汽车整车生产情况来看,盐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建成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和检测等5大先进车身工艺生产线奠定了盐城市汽车制造业在全国汽车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技术基础。

从汽车零部件生产情况来看,盐城市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除为韩系车配套的韩方独资、控股的企业外,大多为非专业化生产传统汽车零部件,缺乏规模效应和竞争能力。

若换个角度思考,可以将目前的相对劣势转化为后发性机遇,集中力量扶持和发展一批用新能源技术、环保技术、安全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其他先进制造技术组织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较强竞争能力、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新的发展优势,以保证盐城市汽车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若干个“制高点”,在未来的发展中留有若干个具有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亮点”。

挑战之一:

盐城市汽车产业面临加快自身发展模式“转型”所带来的挑战。

盐城市汽车产业之所以能够在国内汽车市场争得一席之地,与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韩国现代起亚作为战略投资者,构筑汽车生产基地,形成一定生产规模分不开的。

这种主要依托外资发展的模式在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初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国内汽车产业进入以“总体整合、全面升级”为标志的发展新阶段时,这种主要依托外资发展的模式可能成为制约盐城市汽车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瓶颈”。

因股权较低缺乏对产业(企业)发展的主导话语权、因不掌握核心技术缺乏对产业(企业)发展的主导控制权、因没有自主品牌或自主品牌得不到重视缺乏对市场拓展和核心价值体现的货物定价权,是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模式“转型”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挑战之二:

盐城市汽车产业面临实现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同步发展”所带来的挑战。

盐城市汽车产业以整车制造为“突破口”,才奠定了今天的发展基础。

但是,如果在新的形势下,仍然习惯于以往的发展思路和做法,就很有可能对盐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带来实质性的伤害。

盐城市汽车产业必须从“重先进制造业,轻现代服务业”、“重汽车整车制造业,轻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误区中走出来,坚持两个“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向,即坚持“在发展汽车制造业的同时,必须同步发展为汽车制造业服务的汽车生产性服务业”,坚持“在发展汽车整车制造业的同时,必须同步发展为汽车整车制造业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着力改变目前“汽车整车制造业较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较弱”、“汽车制造业较强、汽车生产性服务业较弱”的局面,真正实现盐城市汽车制造业和汽车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步发展,从而促进盐城市产业经济与服务经济的融合发展。

挑战之三:

盐城市汽车产业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和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所带来的挑战。

受美国次贷危机带来的世界金融波动影响和国内通货膨胀负向牵制,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要应对由于解决国内通货膨胀问题而出台的压缩货币供应、压缩土地供应等宏观调控政策对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阶段性影响(尽管这种阶段性影响已有所变化,但其惯性作用的影响不可忽视);另一方面,要应对由于解决国内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而出台的严格控制新上项目措施对以扩充产能为主的区域性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根本性影响;再一方面,还要应对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而带来的世界汽车市场消费变数加大(如已经出现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汽车产业产能严重放空、汽车消费能力严重下降、汽车市场严重萎缩等持续低迷现象)对汽车制造服务业提出的新问题。

这些都对盐城汽车产业的发展定位、发展策略、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盐城市汽车产业唯有准确研判、把握趋势、从容应对,才能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赢得自身的持续发展。

四、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有利条件和约束因素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盐城市汽车产业(主要是汽车制造业)跻身于国内汽车产业,参与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奠定了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发展效应,成为推动全国汽车产业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地方力量,但也存在着一些必须克服解决的发展“瓶颈”。

从实际情况来看,盐城市建设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存在不少约束因素。

具体地说,可以概括为“五个有”和“五个短”。

1、有利条件

(1)具有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至2007年末,盐城市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7家(其中主要整车生产企业4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206家(其中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57家)、汽车贸易企业1304家(其中整车贸易企业105家)、其他汽车服务企业420家(其中汽车租赁企业116家,汽车装潢企业82家、汽车信息服务企业21家、驾驶培训企业21家);按规模以上企业口径统计,盐城市汽车产业(包括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销售收入为192.2亿元(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业89.1亿元、汽车零部件制造业81.2亿元、汽车商贸与服务业20.5亿元、汽车物流业1.4亿元)。

从总体上看,盐城市汽车产业已有了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初步形成了汽车产业集群的雏形。

(2)具有较实的产业发展规划导向。

2006年,《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形成43万辆生产销售乘用车规模,进入全国乘用车行业前列,客车产量2万辆左右,专用车5000辆左右,汽车产业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20%以上”。

2006年,盐城市人民政府在《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作为盐城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工业,要“以经济型轿车和中档轿车为主,大客车、专用车为辅,到2010年小轿车生产能力将达到45万辆,成为江苏最大、全国第8位的轿车生产基地。

”2006年,在《盐城市“十一五”工业结构调整和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把汽车作为盐城市发展重点,主攻轿车,提升客车,开发专用车,提高汽车零部件的配套水平,”“成为国内重要的轿车生产基地之一”和“国内领先的客车制造和出口基地”,“建成国内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

2006年,在《盐城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培育汽车和零部件产品交易市场,加快发展包括汽车和零部件在内的生产物流。

从总体上看,盐城市的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导向比较明确,指导作用比较明显,初步形成了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指导性意见。

(3)具有较宽的产业发展空间安排。

按照重点扶持和发展支柱产业、打造全国第8轿车生产基地的目标要求,盐城市为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了较宽的产业发展空间安排。

2005年,在《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中明确提出,要贯彻“工业兴市”发展战略和“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原则,引导工业项目向各工业园区集聚。

2008年,在《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中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盐城市汽车产业各功能实体的空间布局规划。

其中,汽车整车制造业集聚于盐城市经济开发区;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一级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集中于盐城市经济开发区,二级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集聚在亭湖区、盐都区、大丰港,三级汽车零部件企业分布于盐城市所属其他县市;汽车商贸和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盐都区;汽车物流业则围绕整车厂安排在盐城市经济开发区,汽车回收业安排在大丰港;汽车教育与研发以盐城市大学城为基地。

从总体上看,盐城市的汽车产业发展空间安排体现了“企业向园区集中,产业按专业化要求集聚”的特点,预留了整合和发展的空间,初步完成了盐城市汽车产业集群战略布局的阶段性任务。

(4)具有较强的产业发展服务意识。

盐城市围绕发展汽车产业,展开了多方位的服务。

在政府服务方面,专门成立了汽车产业办公室,组织和协调盐城市汽车产业(主要是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工作,并代表盐城市人民政府为汽车制造、服务企业提供相关服务(主要是招商引资服务和公共事务服务)。

在政策服务方面,根据盐城市的实际情况,制订和出台了一些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如《盐城市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发展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

在公共环境服务方面,先后编制了《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盐城市城市总体规划》、《盐城市沿海开发战略规划》、《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盐城市服务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盐城市2010年主导产业发展目标及措施》等国民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规划性文件。

从总体上看,盐城市各级政府和产业园区管理机构为产业发展服务的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软环境。

(5)具有较有远见的产业发展思路。

盐城市顺应国家对“长三角”的战略定位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较早提出了建设盐城市汽车制造配套服务体系的战略构想,一手抓汽车制造业的做大做强,一手抓汽车服务业的做精做活,以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带动汽车服务业的发展,以汽车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争取实现盐城市汽车产业的“二、三产业”联动。

尽管这个战略构想处于起步实施阶段,很多构想的可行与否还有有待于实践的检验,但是这个较有远见的产业发展思路对盐城市汽车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导向作用。

从总体上看,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思路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区域经济发展定位要求的。

2、约束因素

(1)产业发展存在“短腿”现象。

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来审视盐城市汽车产业,在充分肯定其发展业绩的同时,也必须找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把制造业和服务业比作一个地区产业发展的“两条腿”的话,那么,盐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就明显存在着“短腿”现象,即汽车制造业的“腿”较长,而汽车服务业的“腿”较短。

2007年,盐城市汽车制造业(包括汽车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销售收入为170.3亿元,占当年全市汽车产业销售收入的88.6%;而汽车服务业(包括汽车商贸服务业和汽车物流业等)销售收入仅为21.9亿元,占当年全市汽车产业销售收入的11.4%。

这种“短腿”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盐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在资金、人力和土地等领域加大了产业发展所需基本资源配置的压力,且这种压力在短期内还有进一步加大的可能。

(2)产业链接存在“短缺”现象。

在盐城市汽车制造业内部,整车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之间的链接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缺陷。

用产业链的有效性标准来衡量,盐城市汽车制造业具有相对较强的“封闭性”。

从企业户数来看,全市为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配套服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16家,占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7.77%。

其中,韩方独资企业8家,其他中外合资企业2家,本土企业6家。

在为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配套企业中,韩资企业成为核心配套企业,而本土企业大多只承担二、三级配套。

九成以上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无法或很难进入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配套体系,大大缩短了盐城市汽车配套产业链,也严重制约了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带动作用。

从汽车服务业现状来看,由于专业化程度较低,大多处于汽车服务业产业链的低端,很难提供由中、高端服务产生的高附加值,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空间集聚效益。

这种产业链接“短缺”现象的存在是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减弱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的“封闭性”,加大本土企业的“开放性”,增加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配套多样性”,提高汽车服务业企业的“专业性”和“集聚性”,是解决盐城市汽车产业链接“短缺”问题的较好“切入点”。

(3)产业投入产出存在“短板”现象。

盐城市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虽然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第二工厂的立项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盐城市的汽车产业规模(二工厂第一阶段15万台/年产产能已经建成,预计到2010年可将生产能力提升到30万台/年),但由于其固有的韩资企业“封闭性”顽症无法在短期内解决,对盐城市大多数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不可能或很少产生带动作用,因此无法获得更多的投入产出边际效应,客观上加剧了“短板”负面作用。

而在其他6个整车制造企业由于各种原因,也只有在中大集团和悦达专用车公司、江苏飞球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准备分别投资电动客车和环卫专用车辆项目,受基数较小等条件制约,对盐城市汽车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也不够大。

此外,现阶段盐城市汽车产业的投入涉及汽车模具设计制造和汽车检测等公共技术领域以及汽车能源技术、汽车环保技术、汽车安全技术与汽车电子信息技术等未来竞争“制高点”领域的项目几乎没有,仍然偏重于投资于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传统扩能项目。

这种产业投入产出的“短板”现象,如不从现在起就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克服,很有可能产生投入产出的“递减效应”,对盐城市汽车产业(特别是汽车制造业)的持久竞争力的形成带来不利影响。

(4)产业政策落地存在“短视”现象。

与苏南等发达地区相比,盐城市总体财力不强。

因此,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扶持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实际情况来看,盐城市人民政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支持和帮助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企业解决困难,谋求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是,从总体上来看,一方面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主要着眼于当前,相对缺乏对长远的考虑,政策措施的短期行为特征比较突出;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地级市,又相对缺乏对国家和江苏省政府出台的有关财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集群政策、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政策、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