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718884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2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docx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

2019-2020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物质构成的奥秘(解析版)

 

一、填空题

1.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2.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02﹣﹣﹣氧离子B.3H﹣﹣3个氢元素

C.Fe304﹣﹣四氧化三铁D.2N2﹣﹣2个氮气分子

4.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5.

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容易得到电子B.属于非金属原子

C.核电荷数为11D.最外层电子数为11

6.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7.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8.下列符合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O2B.2O2C.2OD.O2﹣

9.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

10.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1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B.SiC.AlD.Fe

12.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B.结构示意图为

的粒子,表示了同种元素不同的粒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m的原子M,核外有n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m﹣n

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13.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14.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15.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电荷数为79B.核外电子数为34

C.质子数为34D.中子数为45

16.我市盛产金属锑.如图是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锑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1.8g

C.锑原子核外有51个电子

D.锑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1

1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铝B.铁C.氧D.硅

18.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NaClB.H2OC.CO2D.Fe

19.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图2、图3都属于锶元素

B.图3所表示粒子的化学符号是Sr

C.锶原子的中子数为38

D.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7.62g

20.如图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21.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现象或事实

解释

A

气体被压缩

分子间的间隔大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不停运动

C

物体热涨冷缩

分子可变大可变小

D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

分子很小

A.AB.BC.CD.D

 

二、填空题简答题:

22.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图3﹣12部分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2)写出11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3)同一周期(横行)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具有共同的特点是  (任写一点).

23.氧化铝是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份,它由铝离子和氧离子构成.

(1)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

(2)3个铝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

(3)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一个氧离子中有  个质子.

24.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原子  

(2)3个镁离子  

(3)氖  

(4)2个二氧化硫分子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6)表示  的结构示意图

(7)核电荷数为14的元素  

(8)铁元素  ;

(9)2个氢原子  ;

(10)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

25.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1)已知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两种原子中相等的是  (填序号).

A.质子数B.电子数C.第一层电子数D.第二层电子数

(2)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名称是  .

(3)如图是一氧化碳与氧气反应的微观模型图,请在如图框中以图示的方式完成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

2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  (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B.门捷列夫C.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氟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7.元素X、Y、Z、M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有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有关信息

X

可形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单质

Y

形成的一种单质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Z

其单质约占空气体积的

M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1)M元素的名称是  .

(2)Y形成的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  .

28.据《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以锶(Sr)做钟摆的钟,它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请回答:

(1)锶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

(2)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  .

(3)锶原子最外层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

29.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利用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1)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  电子;

(2)图2所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0.某饮用水标签上的部分文字如图,请回答:

(1)这里的钙、镁、钾、钠指的是  (选填:

原子、分子或元素).

(2)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其中x=  .

31.(3分)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2是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2中m的值为  ,n的值为  ;

(2)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  周期.

32.“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1)从宏观知微观

①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

②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  和  (填符号).

(2)从微观知宏观

①微粒A最外层电子数是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

②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和  .

33.(3分)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

(1)上述结构图中的X=  .

(2)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图中与其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3)根据图示信息,确定一个水分子中所含电子总数为  .

34.根据图回答:

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硫原子的质子数为  ,该元素的原子易  (填“得”或“失”)电子.

35.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x=  ;A粒子的化学式是  .

(2)由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B粒子的名称是  .

(3)以上四种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粒子中,表示离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物质构成的奥秘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

1.钒被誉为“合金中的维生素”,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23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钒,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3,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3,表示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2.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g

D.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元素周期表一格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铝,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圆圈内的数字是13,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形成Al3+,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02﹣﹣﹣氧离子B.3H﹣﹣3个氢元素

C.Fe304﹣﹣四氧化三铁D.2N2﹣﹣2个氮气分子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

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构成这个分子的原子个数,有时不用读,有时为了区分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需要读出化学式中的下角标,如SO2、P2O5等.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解答】解:

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02﹣可表示氧离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H可表示3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

C、Fe304从右向左读,读作四氧化三铁,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

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N2可表示2个氮气分子,故选项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商品,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

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等中的碘、钙、氟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故选:

B.

【点评】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通常所说的物质中的成分大部分是指元素.

 

5.

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容易得到电子B.属于非金属原子

C.核电荷数为11D.最外层电子数为11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

A、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圆圈内的数字是11,表示核电荷数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6.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此现象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栀子花开,香气四溢,是因为栀子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栀子花香.

A、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体积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香气四溢的主要原因与分子质量大小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

“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电子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电子决定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

A、由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该元素为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则该原子的质量由构成其原子的质子和中子决定,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下列符合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

A.O2B.2O2C.2OD.O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进行解答.

【解答】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

2O.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9.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铜B.二氧化碳C.金刚石D.氯化钠

【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  )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是因为涂改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气味.

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选项错误.

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

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

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无关,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B.SiC.AlD.Fe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利用识记知识,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的比例进行判断解决即可.

【解答】解:

根据记忆可知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元素是:

氧硅铝铁.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12.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质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

B.结构示意图为

的粒子,表示了同种元素不同的粒子

C.相对原子质量为m的原子M,核外有n个电子,则核内中子数为:

m﹣n

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位于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已有物质的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元素的种类与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有关,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答,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解答即可.

【解答】解:

A、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正确;

B、这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都是12,属于镁元素的镁原子和镁离子,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m﹣n,正确;

D、原子序数为16的原子,是硫原子,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物质的微观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解答】解:

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

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4.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